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不死贱男 > 正文 073话: 隆中策 2
    诸葛亮,字孔明,他躬耕于隆中,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历代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c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c谋士,自称为卧龙。

    之前与诸葛亮错过失交,他从司马徽的口中,得知诸葛亮是个擅长谋略的人才,著名天下的卧龙。刘备高兴地说:“我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我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某一天,刘备带着关羽c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就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亮。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死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吗?”

    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的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了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

    刘备却说:“贤弟,我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亮,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

    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他的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的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c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

    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

    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

    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

    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

    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

    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隆中策是诸葛亮与三顾茅庐的刘备之间的对话,诸葛亮以罕见的智能,在出山之前为刘备制定的战略规划,这就是隆中策。

    诸葛亮说:“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抄bi起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而曹操能够胜过袁绍,以弱者为强者,绝非依靠天时,这是人的谋略。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在是不可与他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经三代,地势险恶而人民依附,贤能的人被他所用,他可以相互援助而无法图他的国土。”

    这就是时代背景,当时的天下大势,就是北方既定,群雄割据的局面基本形成,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而东吴在江南已经经营了三代,不可战胜,不可取代。刘备手无寸土,区区数千人众,替曹操大军养马都不够数,说是群氓流寇毫不过分。

    诸葛亮不仅对整个形势了如指掌,更指出了刘备唯一可能c唯一可行的战略目标。曹操不可与争锋,孙吴可以为援而不可图,那么刘备只能与孙曹并列而三足鼎立。非惟天时,抑亦人谋,只要遵行适宜的战略策略,霸业是可以争取的。

    “荆州北据汉c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c蜀,此乃用武之国,而他的主人却不能守,这是上天要送给将军你的,将军难道没有意思吗?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汉高祖因为此地而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保存,益州智能之士想要得到明君。”

    诸葛亮为刘备做出的第二个贡献,就是确定了进攻方向,荆州和益州。战术上怎么打,怎么取得,是因时因地因势而宜的,不能预定,但是有了目标才有方向,有了方向才会有成功的可能,刘备的目标与方向由此确定。

    诸葛亮能在大势渐趋稳定的局面中,为刘备策划,以刘备之低,实力之弱,而迅速成就霸业,已经是空前未有的成就了。

    “将军既然是帝室之胄,信义著名于四海,招揽英雄,思贤如渴。如果能跨有荆州c益州,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对外结好孙权,对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天命归一于将军,将荆州之军以向宛c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谁敢不以箪食壶浆来迎接将军呢?如此一来,霸业可成,汉室可复兴。”

    这是整个战略规划的核心,集中了诸葛亮的智慧,也指明了刘备以及整个时代的宿命。

    刘备信义著名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作为事实,水份太大,重要的是刘备以后要信义和用人,在乱世之中,就是刘备的金字招牌,大汉皇叔,帝室之胄。

    尽管现在没有揽来几个英雄,也没有思来几个贤才,更没有地盘;尽管汉天子仍在曹操手里。有了金字招牌,刘备就能够以汉王朝的守护人c继承人自居,这就有了参与争霸的资本。

    刘备将来成就帝业,所必须具备的内外条件,跨有荆州c益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是将来得到益州,主力入川之后的政策;外结好孙权是对外政策,内修政理是对内政策,四者缺一不可。

    当时的局势与实力对比,刘备与东吴的关系,只能是联盟,别无选择,不然就会被曹操各个击破。东吴已经历经三代,刘备没有东吴却寸步难行,结好东吴是保持将来的三国之间的互相制衡,三足鼎立局面不会失衡的关健点。结好东吴,刘备将来霸业不至破产的关健点。

    霸业已然胸有成足,诸葛亮随之提出,以刘备为主导,统一中国,成就帝业。但是这个统一,不是依靠狂热与空想,而是要依托有效的战略步骤。

    在荆蜀之间群山阻隔,路途遥远,联络困难的情况下,要求荆州方面军与益州方面军必须同步行动,以两方面军共同的力量,才有可能实现统一战争的胜利,结局就是不但霸业可成,而且汉室可兴。

    统一天下不是空想,而是有条件的,进军中原实现帝业的条件,同样是缺一不可的条件。益州是荆州的根据地,荆州是益州的东大门,没有益州,荆州就会两面临敌,自身难保;没有荆州,益州就是划地为牢,寸步难行,无法出川争天下。

    三强分立,曹操最强的情况下,并不是有了实力,有了内部条件就可以统一天下。还需要时机,时机不成熟,两师会合也是无法取得战争胜利的,时机在哪里呢?

    诸葛亮说的很明白:“天下有变,只有当天下有变的时候,才可以具备条件。”

    后来的曹丕篡汉,在中原建立魏政权,是刘备可以利用的唯一的一个历史机遇,正是天下有变。

    最终的结局,隆中策言简意骇,条理分明。好像到了最后,都没有预测刘备的宿命,没有预测北伐战争的失败。

    其实,诸葛亮说了,说的很清楚:“具备了以上的各项条件与时机,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如果不具备呢?如果不执行呢?如果不如是呢?很明显,那就霸业难成,汉室难兴。

    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诸葛亮在隆中策里表现的超群智慧,在刘备争霸过程中表现的战略才能,在统一理想完全破灭后的长期坚持,都是古今罕见的千古一人,至今无人能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