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李明扬完成了全部的精剪工作。看着查理范的熊猫眼,李明扬歉意道:“这几天你辛苦了。”
查理范却兴奋道:“n一一,老板,我现在很兴奋,有种一部巨作在我的手里诞生的感觉。”
李明扬听了也有些兴奋,道:“你真有这样的感觉?”
“当然,我做剪辑师十年了,从我手里过的片子也有上百部,你一定要相信我的眼睛,这绝对是一部巨作。”查理范认真道。
李明扬见查理范说得认真,不是在开玩笑,道:“我当然不是怀疑你的专业,只是有点不敢相信。毕竟这是我的第一部电影。”
“放心吧老板,你一定会成为一名伟大的导演的,我敢打赌。”
李明扬笑了:“和我赌吗?要知道从来没有人能赢过我。”
“既然这样那就算了。”查理范精明地笑笑。
6月30日,《发狂的石头》全国上映。
前期的试映为影片积攒了一些人气,但这些人气主要集中在影视圈,广大观众对这部影片并不熟悉,上映几天并没有出现爆发的场面。
尽管这样,影片还是在短短3天内顺利创造了200万元票房,并凭此成绩稳居新映影片榜的前列。由于片中充斥着大量蜀地方言,所以影片在四川的票房最好,仅太平洋院线的票房成绩就突破了20万元,位居全国前列。拷贝告急。发行方不得不加急洗印,把拷贝量从30个提高到100个。
到了7月11日,上映两周后,《石头》总票房猛增超过620万,比第一周增长了100。这个成绩不仅使它成为上周单周票房冠军,也让它超越《看上去很美》和《血战到底》,成为上半年票房最高的国产片。正常的情况下,一部影片的第二周票房通常会比第一周下落30到70,而《发狂的石头》不降反升,每日票房都有30的增加,最终升幅达到100,再一次证明了这部影片的口碑之强。
全国影迷异口同声,好评如潮,“石头热”迅速在全国扩散。有两位燕京影迷因喜爱《发狂的石头》,主动掏钱购买1080元的电影票请朋友和路人免费观看。影迷孟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电影太好看了!实现了我多年的梦想!我和朋友本来还想一人穿一件白上衣,上面喷番茄汁,写上‘吐血推荐’向路人发票呢!”
自从《发狂的石头》全国上映,宁号就成了空中飞人,带着编剧岳红军c演员刘画c连普等人马不停蹄地辗转于燕京c重庆c长沙c江沪c南京c广州c深圳和成都,为影片宣传。每天都是一早的飞机,下了飞机就跑两三个影院跟观众交流,然后接受当地媒体的采访,等到全完事儿差不多凌晨了。
不过让宁号颇为欣慰,除了票房猛进,还有媒体和影评的高度评价。7月3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虞晓毅发表署名文青:一起支持《发狂的石头》c给华夏电影一次机会——致全国院线经理的一封信。
文青写道:最近,你听说有部电影叫《发狂的石头》,导演是谁不知道,片子里好像也没有明星——你大概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去看这样一部电影可是,如果一部电影能让你笑到把手拍疼c笑到流出眼泪,有没有明星真的那么重要吗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看好看的华夏电影的。而如果《发狂的石头》能够卖座,华夏电影大概会在健康的方向——重视编剧c好好讲故事——上多一点希望,而不是绝望此刻,没什么比我们手中那张《发狂的石头》的电影票对华夏电影更有意义了真的,请你们所有人,给华夏电影一次机会吧!
编剧岳红军看到这篇文青,当时就激动得哭了。宁号也是激动得不行,感叹祖国大地,知音甚多。
在媒体大赞影片的同时,李明扬的表演这一次是真正完全地征服了观众。与前两部影片不同的是,前两部影片李明扬出演的是配角,戏份不多。而这一次,李明扬是片中的绝对主演,李明扬的表演功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李明扬的“共神”技能再次发力,直接把李明扬饰演的包世宏的烦闷c焦虑和果敢c坚持传递给了观众,从观众在哄堂大笑的同时,也对照现实思索着社会和人生。
包世宏的形象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各界人士都出来评论包世宏这一角色的社会意义。新浪娱乐更是给包世宏起了一个名字:蔫狠男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蔫狠男人”这个新词儿犹如石破天惊的孙猴子,一下子把百家争鸣的“博客江湖”搅得沸沸扬扬。
其中一篇博文这样写道:“蔫狠男人”比“花样美男”更讨人喜欢。电影《发狂的石头》却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男人形象——骨骼健壮c皮肤粗糙c对女友温柔体贴c对事业行动有力c对困难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挺身而出的勇气。这就是郭海饰演的包世宏就带给我惊喜。这些“包世宏”般的“蔫狠男人”,虽然看上去性格踏实c温吞,但是在关键时刻紧要关头,为了事业为了感情,他们终究要愤怒c漂亮的爆发成硬汉英雄。这样的“蔫狠男人”比花样美男更真实c可爱,更招人喜欢不是么?
另一篇写道:一出名叫“加油好男儿”的商业男色秀,一部小成本投入却有大产出回报的娱乐片《发狂的石头》,把当下银屏里最抓眼球的华夏男人划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组:前者捧出的是供有闲阶级赏玩的“花样美男”,后者赢得口碑的却是在肉体和精神双重疲软下疯狂一击的“蔫狠男人”。在我看来,蔫狠男人,典型的“闷骚型男”,外表蔫,内心刚,不在沉没中死亡,却在沉默中爆发,有一股子“不成功便成仁”的狠劲儿。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发狂的石头》在为观众奉献了一罐非常可“乐”的“冰镇饮料”的同时,也为华夏银幕增添了一个从“萎男”变成“伟男”的“蔫狠男人”形象。与此同时,我们记住了老包,也记住了李明扬。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一篇博文写道:“蔫狠男人”不过是个重新包装出来的名词而已,在民间多少年以来早就有着“蔫人出豹子”的俚语,没什么新鲜的,不至于让有的人呈现出如获至宝大喜过望的样子,那样的神经兮兮只能显得孤陋寡闻。“蔫狠男人”说白了就是一种性格,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外在的表现就会有所不同,而性格说到底无所谓好坏,“蔫狠男人”才算是男人,“不蔫不狠的男人”就不是男人,这样的结论不符合逻辑,也经不起轻轻推敲。
就在影评和观众对影片和李明扬的表演的各种分析和解构中,扩大了影片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推动了观影热潮,票房不降反升,成为暑期档最黑的黑马。
上映第三周,票房超过1800万元的时候,宁号觉得晕了,他揉揉眼睛,晃晃脑袋,以一种最清醒的状态用力问自己,有那么好吗?《石头》是真的那么好,还是忽悠出来的?说这话的时候,他人还在成都,腿不停嘴不停地为这块《石头》奔命呢。
无数的记者和媒体要求采访李明扬,可李明扬却神秘地消失了,怎么都联系不上。这段时间李明扬正在全心全意地剪辑《黄金甲》。为了避免打扰,李明扬关闭了手机,只有唐烟c张一谋c李航和宁号等几个人知道李明扬的去向。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