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的八零年代 > 正文卷 第五十五章 支路瘦牛
    现场中共有三个孩子,其中有两个男孩已经趴在大人身上睡着了,有一个小女孩却是孤零零的坐在火堆旁不断轻声抽泣,在她身边并无大人陪伴。

    小女孩头上扎着的羊角小辫,一个已经散开,另一个却还是孤零零的斜斜矗着,她的发丝上有着暗红色的血迹,此时双手抱膝坐在火堆旁,呆呆的哭泣,身子不住抽动。

    她的鞋子掉了一只,此时一只脚穿着长长的毛靴,另一只脚却只穿着一只棉袜子。

    关晓军在看到这个小女孩衣服上残留的斑斑血迹时,不由得怜悯心大起,这个孩子的亲人,应该是已经在车上遇难了,不然现场不会只有她一个人烤火。

    他将自己身边的房门开到最大,低声道:“快进来吧!”

    两个孩子的家长都站起身来,将孩子抱进了屋里,只有小女孩还呆呆的坐在火堆旁。

    关宏达看了一眼小女孩,叹了口气,“这孩子的娘是个好女人啊,临死的时候,身子弓成了个圈子,把这娃娃圈了起来,我们赶到的时候,娃娃的娘已经死了,可是还死死地搂着娃娃,掰了好半天,把手指都掰断了,才把这娃娃抱了出来!”

    小女孩身子蜷缩的更紧了,眼泪流个不停。

    关晓军身子顿了顿,迈步走到小女孩身前,向她伸出手掌,“来,去屋里睡会儿吧!”

    小女孩抬眼看了关晓军一眼,很是畏怯的将右手缓缓伸出,她的手掌抬起来的时候,可以看到胳膊处也有这大片的血迹。

    关晓军将她的小手抓住,微微用力,便把小女孩拉的站起身来,轻声道:“先进屋睡一会儿吧!”

    这小女孩看年龄也就是五六岁,跟关晓军的年龄差不多,身上的衣服如果忽视掉上面的血迹的话,其实是一件很时髦的小棉袄,非是人工缝制,而是出场的成品衣服。

    在这个普遍还是手工缝制衣服的年代,能穿的起这种衣服的孩子,农村里基本上是没有的,就是城里的孩子也为数不多。看来这个小女孩家里应该是有点背景的人。m.oquge

    他说到这里,摸着脑袋一脸纳闷,“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为啥牛还必须得瘦才行?”

    旁边一名面色苍白,很是瘦弱的男子忽然笑道:“支路瘦牛?哦,是不是子路受牛啊?”

    关宏达拍腿道:“对,就是支路瘦牛啊!这个牛为啥瘦,我就不明白了!”

    子贡赎人,子路受牛,这两个典故是《论语》里面的两件事,说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贡与子路对待事物的不同做法。

    子贡的做法有点像雷峰,做好事不留名,而子路却像是生意人,我出力帮你,你就得给我报酬。

    对于这两种做法,孔子是极为赞成子路的行为的,而对雷峰精神进行了批判,认为做好事不留名,不要报酬,完全违背了人的天性与趋利性,反而会形成很大的危害。

    关家老祖好像也是孔子的坚定支持者,因此在立下家规的时候,就特意把子贡受牛的事情传了下来,让自己的后代牢记“等价交换”原则,“不做滥好人”。

    不过这《论语》里面的东西,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连关云山都不懂这个典故,而关宏达目不识丁,就更不懂啥意思了,他就光记着这个词了。

    关晓军也是到了大学的时候,才知道自家的祖训原来是“子路受牛”,而不是“支路瘦牛”。

    其实这个典故,关自在肯定是知道的,但是没人问他,他也就懒得给人解释,因为对于目不识丁的庄稼汉来说,解释也是白解释,他们根本就听不懂,让他们知道不能给人白出力就行了。

    所以关宏达今天就闹了这么一个笑话。

    但也就这名瘦弱的年轻人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眼前这些人也都不知道是啥意思。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