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家常养心菜300例 > 第三十五章
    油煎带鱼

    材料

    带鱼500克,鸡蛋120克,小麦面粉50克,精盐、料酒、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将带鱼去鳃、内脏,冼净;将净带鱼切段,放入碗中,用精盐、料酒、拌匀,稍腌一会。

    2.鸡蛋打入另一碗内,搅匀。

    3.锅置火上,放油烧热,将带鱼段蘸层面粉,再挂上鸡蛋液,放入热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色即成。

    功效

    养肝、祛风、止血

    制作要点

    要选择新鲜的鱼,煎制时间要掌握好。

    中医师点评

    中医认为,带鱼性温、味甘、咸;归肝、脾经。有养肝、祛风、止血等功能

    豆腐烧带鱼

    材料

    豆腐200克,带鱼500克,酱油20克,料酒、精盐、大葱、姜、白砂糖、醋、植物油、青蒜、大蒜各适量。

    做法

    1.将鱼去鳞、鳃、内脏、洗净控水;豆腐切块;葱切段、蒜、姜切片待用;

    2.起油锅,将鱼放在油中先炸一面,再翻身炸另一面,炸至鱼皮呈淡黄色;烹入料酒、醋、酱油、糖、精盐、葱、姜、蒜调味。

    3.把切好的豆腐片码放在鱼身上;放水至与豆腐齐深,盖锅盖焖烧至收汁,即可。

    功效

    补肝、润肤、健脑、抗衰老。

    制作要点

    中火轻煮,不要用力翻动。保证豆腐、鱼片的形。

    中医师点评

    中医认为,海带能和中开胃、暖胃补虚,养肝护肝。所以肝病患者宜多食。

    姜葱香菜蒸带鱼

    材料

    带鱼250克,姜5克,大葱、香菜、精盐各适量。

    做法

    1.将鱼去鳞、鳃、内脏、洗净控水。

    2.将生姜洗净切丝,葱去须洗净切段,香菜(香菜)、带鱼洗净。

    3.带鱼放碟上,放上姜葱、香菜、油、精盐,隔水蒸熟即可。

    功效

    调理肝脾、行气化滞。

    制作要点

    也可以在带鱼肉上撒上点猪油,香郁浓浓。

    中医师点评

    中医认为,本品可作慢性肝炎辅助治疗,有改肝功能和消除症状的作用。

    红烧带鱼段

    材料

    带鱼500克,酱油、淀粉、大葱、姜、精盐、白砂糖、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1.带鱼刮洗净,去内脏、嘴、背刺,切段;大葱洗净切段;姜洗净切片。

    2.起油锅,加酱油、精盐、葱段、姜片和大料少许;盖锅烧开,放入带鱼,文火煮10分钟。

    3.淀粉加水调成芡汁;加入锅中搅匀,淋明油后浇在鱼上即成。

    功效

    调理肝脾、行气化滞。

    制作要点

    制作此菜,用持续的中火熬制也是不错的。

    中医师点评

    中医认为,经常食用带鱼,具有补益五脏的功效;对养肝护肝尤为有效。

    草鱼

    别名:鲩、油鲩、草鲩、白鲩。克。

    简介

    草鱼属于脊索动物类鲤科,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常见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多水草区域。是我国淡水经济鱼类中最负盛名的鱼类。其体较长,略呈圆筒型,腹部无棱。头部平扁,背鳍和臀鳍均无硬刺,体呈茶黄色,背部青灰略带草绿。

    营养成分

    据分析,每100克草鱼中含水分77.3克、能量113千卡、蛋白质16.6克、脂肪5.2克、胆固醇86毫克、维生素a12毫克、维生素毫克、维生素毫克、维生素e2.03毫克、尼克酸2.8毫克、视黄醇11毫克、钙38毫克、磷203毫克、钾312毫克、钠46毫克、镁31毫克、锌0.87毫克、硒6.67毫克、碘6.4毫克、亮氨酸1310毫克、赖氨酸1472毫克、芳香族氨基酸1184毫克、酪氨酸518毫克、精氨酸956毫克、丙氨酸1006毫克、天冬氨酸1537等。

    补脑作用

    中医认为,草鱼尤其适宜虚劳、风虚头痛、肝阳上亢、高血压、头痛、久疟、心血管病人食用。因为草鱼具有暖胃和中、平降肝阳、祛风、治痹、截疟、益肠明眼目之功效;主治虚劳、风虚头痛、肝阳上亢、高血压、头痛、久疟。

    有研究表明,草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硒元素具有出色的调节免疫力和抗氧化功能,可以阻断病毒的复制和变异。因此,硒元素具有显著的保肝和护肝功能,食用草鱼也可治急性传染性肝炎。另外,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肝炎患者常常伴随着厌食且食欲不振、身体虚弱,对于身体瘦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草鱼肉嫩而不腻,可以开胃、滋补。

    食疗作用:

    草鱼味甘、性温,入肝、胃经。具有暖胃和中、平降肝阳、补虚益气的功效。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闹血管疾病、抗衰老、抗肿瘤、健胃消食、振奋精神等。

    食用方法

    草鱼用煎、炸、焖、炒、清蒸各种烹饪方式都十分味美。

    选购技巧

    体略呈圆筒形,无须,背部青灰,腹部灰白,鳍呈浅灰色。

    归芪草鱼汤

    材料

    草鱼1000克,当归15克,黄芪50克,盐、姜、香菜各适量。

    做法

    1.将草鱼洗净,去鳃、内脏及鱼鳞;香菜洗净切段;姜切片。

    2.起汤锅,将草鱼与当归、黄芪一同放入锅中,同煮熟烂。

    3.取出当归、黄芪,加少许精盐、香菜调味即可。

    功效

    平肝祛风,温中补虚。

    制作要点

    此菜主要是喝汤,所以用正条草鱼慢熬,汤会更加鲜美。

    中医师点评

    中医认为,这道菜最适合气血两虚的人来喝,另外此汤有气血双补,滋补肝肾的功效。

    川芎寄生鱼头汤

    材料

    草鱼300克,川芎9克,桑寄生24克,姜、盐各适量。

    做法

    1.草鱼头去鳃,洗净;川芎、桑寄生、生姜法净。

    2.生油起锅,放下鱼头,稍煎铲起;

    3.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暖胃和中、补肾平肝、祛风补气。

    制作要点

    制作此菜最好可做到不加任何调料,原材料的原汁原味。

    中医师点评

    中医认为,草鱼性温,味甘,有平肝、祛风、活痹、截疟之功效,还有暖胃功能,是温中补虚的养生食品。

    竹笋香菇炖草鱼

    材料

    草鱼500克,竹笋100克,香菇25克,精盐、小葱、姜、大蒜、料酒、胡椒粉、白醋、香油各适量。

    做法

    1.鱼去磷、内脏和鳃,洗净;鱼背上划棋盘刀,焯水后备用;香菇泡水后切片。

    2.油热后煸炒葱、姜、蒜末,放清汤、料酒、胡椒粉烧开;开锅放入鱼、竹笋、香菇再开锅后改小火炖10分钟;放入葱丝、香菜段、白醋,盛盘。

    3.锅内加麻油,烧热后浇在鱼身上,即成。

    功效

    暖胃和中、平降肝阳。

    制作要点

    醋一定要在快出锅时放入,这样才能保证整道菜的酸甜美味。

    中医师点评

    中医认为,此菜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脂肪肝患者宜食。

    川草鱼

    材料

    草鱼300克,香菜20克,大葱、白酒、精盐、姜、辣椒、酱油、白砂糖、淀粉、色拉油各适量。

    做法

    1.将草鱼宰杀,去鳞及内脏,清洗干净;葱一半切段,一半切丝;姜少部分切片,大部分切丝;

    2.将草鱼放入锅中,放入葱段、酒、精盐、姜片,加水,大火煮滚1分钟;立刻熄火焖5分钟到鱼肉熟后取出放在盘内,煮鱼的汤汁备用;

    3.将油锅烧热,放入葱丝、一半姜丝、红辣椒丝炒香;接着放进酱油、糖、煮鱼汁,放入鱼肉鱼、嫩姜丝,即可。

    功效

    暖胃和中、平降肝阳、益肠明眼目。

    制作要点

    制作时要注意程序,才能保证此菜的完美完成。

    中医师点评

    中医认为,本品适合虚劳、风虚头痛、肝阳上亢者食用。

    清蒸草鱼

    材料

    草鱼300克,猪油(板油)50克,大葱、姜、料酒、盐、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1.将草鱼宰杀,去鳞及内脏,清洗干净;猪板油切丁。

    2.盘中放草鱼,放入猪板油丁、葱、姜、料酒、盐、胡椒粉。

    3、起蒸锅,上笼用旺火蒸20分钟取出即可。

    功效

    补肾平肝,祛风补气。

    制作要点

    可以在草鱼肉上撒上酸梅蓉,香郁浓浓。

    中医师点评

    中医认为,可用于因肝肾虚损引起的腰痛、头晕、足膝酸软等症。一般人食用,可强身健体、益智利脑。

    卤浸草鱼

    材料

    草鱼500克,酱油、白砂糖、葱、精盐、黄酒、姜、,大蒜、八角、,桂皮、花椒、草果、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1.将鱼刮鳞,去鳃,去鳍,剖腹除内脏,洗净;用酱油、精盐、绍酒腌渍2小时,至鱼肉入味。

    2.将八角,桂皮,花椒,草果装入纱布袋内,再放入盛有清水500克的锅内,加入酱油,精盐,绍酒,白糖,葱段,姜片,加热烧沸片刻,制成卤汁。

    3.起油锅,放入腌好的鱼肉烧煎,沥油后放入制好的卤汁中浸渍入味,即可。

    功效

    补肾平肝,祛风补气。

    制作要点

    草鱼必须新鲜;切片后要腌渍入味,油炸后的鱼条需以小火浸卤至入味。

    中医师点评

    中医认为,此菜适宜虚劳、风虚头痛、肝阳上亢高血压、头痛、久疟、心血管病人等患者食用。

    鲫鱼

    别名:河鲫、鲋鱼、喜头、鲫瓜子、喜头鱼、海附鱼、童子鲫、鲭50~80

    介绍

    鲫鱼为鲤科动物,产于全国各地,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它营养全面,含蛋白质多,脂肪少,食之鲜而不腻,略感甜味;它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鱼类。鲫鱼体侧扁而高,体较小,背部发暗,腹部色浅,体色因产地而异,多为黑色带金属光泽,嘴上无须,鳞较小,鳍的形状同鲤鱼。鲫鱼肉嫩味美,营养价值较高,但刺细小且多。

    营养成分

    据分析,每100克鲜鲫鱼肉含热量千卡、蛋白质17.10克、脂肪2.70克、碳水化合物3.80克、胆固醇毫克、维生素微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09毫克、尼克酸2.50毫克、维生素e0.68毫克、钙79.00毫克、磷毫克、钾毫克、钠41.20毫克、镁41.00毫克、铁1.30毫克、锌1.94毫克、硒14.31微克、铜0.08毫克、锰0.06毫克。

    护肝作用

    春天气候干燥,肝火容易旺盛,因此应少食用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气更旺,伤及脾胃,从而加重肝病患者的病情。在众多适宜肝病患者食用的食物中,鲫鱼因具有补而不燥,健脾祛湿等功效,并且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可以成为肝病患者疗养和护肝的保健食物。

    另有研究表明,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能促进受损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经常食用。

    食疗作用

    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利水、通乳、除湿之功效。食用方法

    鲫鱼红烧、干烧、清蒸、汆汤、均可,但以汆汤,最为普遍;冬令时节食之最佳;鲫鱼与豆腐搭配炖汤营养最佳。

    选购技巧

    选购鲫鱼时要选择活的且活泼,生猛的为佳。

    淡菜鲫鱼汤

    材料

    活鲜鲫鱼1条,淡菜100克,料酒、葱、姜、鸡汤、酱油、精盐各适量。

    做法

    1将活鲜鲫鱼宰杀,去磷、鳃、内脏,洗净;淡菜洗净,温水泡发;葱切段,姜切片。

    2酱油、精盐、料酒调汁,抹在鲫鱼身上,放入炖锅内。

    3加鸡汤,放入葱段、姜片、淡菜烧沸,用文火煮30分钟即成。

    功效

    平肝潜阳,降压止痛。

    制作要点

    中医师点评

    中医认为,此菜特别适宜于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使用。常吃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大蒜烧鲫鱼

    材料

    鲫鱼1条(约750克),大蒜、姜、葱、酱油、香油各适量。

    做法

    1将姜切末,大蒜去皮拍扁。

    2将活鲜鲫鱼宰杀,去磷、鳃、内脏,洗净。

    3取一锅放入适量水和酱油,将鲫鱼蒜姜等所有材料放入,上锅煮熟即可。

    功效

    保肝健脾,化气行水。

    制作要点

    中医师点评

    中医认为,鲫鱼含丰富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经常食用,克补充营养,增强抗病能力。

    红枣鲫鱼汤

    材料

    鲫鱼500克,红枣30克,冬瓜皮30克,姜、精盐各适量。

    做法

    1.将鲫鱼活杀,去磷,鳃及内脏,洗净。

    2.红枣洗净,姜洗净切片。

    3.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三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

    健脾渗湿、利水消肿。

    制作要点

    中医师点评

    中医认为,这道菜适合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属脾虚水湿内停者食用。

    鲫鱼赤小豆汤

    材料

    鲫鱼500克,红萝卜100克,海带50克,赤小豆30克,蜜枣、陈皮、姜各适量。

    做法

    1.将鲫鱼活杀,去磷,鳃及内脏,洗净;海带洗干净;红萝卜切成小块;

    2.把适量的水煮开,再把鲫鱼、红萝卜、海带、绿豆、蜜枣、陈皮、姜片放下去煲2小时左右;

    3.再放适量的精盐即可。

    功效

    健脾渗湿、利水消肿。

    制作要点

    中医师点评

    中医认为,胡萝卜有健脾和胃、补肝明目等作用,海带对治疗肝硬化等肝部疾病有积极的作用。故此汤适宜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

    鱼茸蒸豆腐

    材料

    鲫鱼120克,豆腐200克,淀粉10克,盐、小葱、生抽、胡椒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鲫鱼宰杀治净,片取净肉剁烂,加入精盐拌挞至有胶。

    2.放干淀粉、清水适量调成糊状;边拌鱼胶边加粉糊,再放入葱粒、豆腐、精盐、干淀粉拌匀。

    3.烧沸蒸锅,放入鱼茸豆腐用中火蒸约15分钟取出,撒上葱花,即成。

    功效

    养肝益气,强身健体

    制作要点

    中医师点评

    中医认为,这道菜适用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脾气虚弱者食用。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