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北风胡马 > 第四卷 山盟水逝 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粮
    宗敏点头道:“王爷真是个大胸怀大气魄的人。这么说,您是想以德报怨了?”

    就算是以直报怨吧。不看僧面看佛面,冲着那里的百姓,该帮还是要帮一把的。我不喜欢在这样的节骨眼上乘人之危。如果可能的话,咱们可以送点粮食给他们。

    宗敏点头道:“这样最好。”

    这样的提议我不方便去跟皇上讲。在一些人看来,我总是和西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皇上最相信您,这话您说最好。

    我明白王爷的难处。好,明天我去跟皇上说。

    “可怜高昌易主。阿勒泰生前还送了我一匹名叫百花辇的西域宝马,他有难,我却不能帮他。他是多好的人啊,一心想着还我馒头钱。结果就这么死了。”如盐感慨道。

    “高昌军纪涣散,王子虽然得了兵权却来不及整顿。但耶律大石身经百战,又有萌骨军助阵。高昌易主也是迟早的事。”宗翰劝慰道。

    宗敏也说道:“盐儿,想让更多的人过得好,就得放下私人恩怨。这世上没有万全之策啊。你虽然恨西夏人自私,但如果不帮着他们安抚灾民,咱们的西北也一定会遭受池鱼之殃。”

    “爹说得对。做事要以大局为重,不能因私废公。”如盐认同了宗敏的说法。

    宗望接到了朝廷派下来的征集赈灾粮的任务,决定让自己的得力干将迪古乃和阇母分头行动。

    弦子很清楚这件事对迪古乃仕途的重要性,但她怕迪古乃做不好,于是向宗望讨主意,问他河南年景不好该怎么征粮。

    宗望似乎没听弦子说话,只是很高兴地自言自语说:“茶叶产自南方。我们北方不出这东西。你知道吗,南方人每年用这些草根树叶赚去了我们多少白花花的银子啊。就这苦了吧唧的树叶汤。”

    弦子不明里就,快言快语地问道:“王爷,我是跟您要个正经法子的。茶那么风雅,我不懂。”

    墨染也对宗望道:“你要是有法子就别打哑谜,没看弦子多着急?”

    宗望笑道:“既然染儿都看不下去了,我就公布谜底吧。茶叶虽好,却不是什么必不可缺的东西。我们的祖先没喝茶,倒也没听说哪个就馋死了。现在南北停战,迪古乃可以从南方买点粮食过来,不是说苏湖熟天下足吗。”

    弦子问道:“可他们要是不卖呢?王爷,他们巴不得我们乱了阵脚,不会卖我们粮食的。”

    “不卖?不卖的话我们也不买他们的茶叶了。”宗望说道。

    弦子还是很担心地追问道:“要是他们宁可不卖茶叶也不卖粮食给我们呢?”

    宗望说道:“宋人重利,不会不卖的。另外,迪古乃也要对宋人晓之以理,西夏的灾民要是跑到他们的边境,闹起来可是对他们不好哦。”

    弦子豁然开朗,道:“多谢王爷指点迷津。”

    墨染却不高兴地问宗望道:“我们宋人怎么就重利了。”

    “什么叫我们宋人。你现在是金人。时过境迁,你早就不是当初的你了。你现在是我完颜宗望的女人。”宗望提醒道。

    墨染脸红了一下,又问道:“你快说,宋人怎么就重利了。当年李师师抗金,可是把所有的家当都捐出来劳军的。”

    宗望说道:“一个人的行为不能说明问题。李师师只是个别人。就像黄天荡的梁红玉,也是少数。我说宋人重利,是因为宋人觉得钱可以摆平一切,有钱能使鬼推磨。”

    墨染不服地问道:“你凭什么这么说?”

    “他们想用钱买回幽云十六州就是个例子。再比如和辽的岁币,听说他们的禁军也是可以做生意的。可见宋人是有多么的会玩算盘。”宗望笑道。

    墨染无言以对,因为这是事实,无法反驳。于是她说道:“可我就是不爱听你的这种说法。我们那是在用钱来卖强国的时间。”

    宗望摇头道:“他们的钱够买下三江两洋五湖四海的了,可到头来不还是没有买到想要的东西?你不爱听,可事实也是事实。就算我不说,事实也不会改变的。就像你给人看病,该是什么毛病就是什么毛病,你会为了让病人开心而对他们说假话吗?为何你能说实话,却不许我说实话。”

    墨染说道:“我说实话是为了病人好,你的实话太刺耳,我受不了。”

    宗望摇摇头,笑道:“肌体的病好治,心病难医啊。”

    阇母来到开京,对仁宗表明来意。不待仁宗作答,权臣李资谦百般推脱道:“大人有难处,下官感同身受。无奈高丽国小地薄,今年收成不比往年,我们也只是用往年的余粮勉强度日。虽然我们很想借粮给大人,但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阇母解释道:“李大人,下官来贵国借粮,并不是为了我们一家。若是西夏安稳天下太平,高丽也会受益。”

    不待阇母说完,李资谦笑道:“大人此言差矣,西夏人就算是不安稳,也与我们无关。”

    阇母劝道:“大人,有道是不看鱼情看水情。请大人三思。”

    李资谦不听,果断拒绝了阇母,请他出去。

    劳而无功的阇母烦闷地走在街头,心想:这李资谦也太小气,就算是不借,也不必说的这般绝决,高丽富庶安稳,出几车粮食算得了什么。

    不知不觉间,阇母来到了一家酒楼前。抬眼观看,这正是自己常和静舒一起喝酒吃鱼的那家酒楼。有伙计迎上前去,问阇母道:“客官是金国来的阇母大人吗?大人请随我上雅间,有朋友请您喝酒。”

    阇母心下纳罕:我在高丽并没有朋友,何人请我喝酒。该不会是有诈。但又一想,怕个鸟,我这一身功夫自保足够。于是阇母就跟伙计上了楼。

    进入雅间,阇母惊呆了,在房间里等他的正是静舒。阇母惊诧道:“公主殿下,怎么是您?”

    静舒笑道:“不然大人以为会是谁呢。静舒笑着请阇母坐下。”

    阇母问道:“公主为何在这里等下官?”

    “大人又为何来高丽呢?”静舒反问道。

    “可……”阇母想到李资谦不同意借粮一事,对静舒也不抱希望。

    静舒笑道:“别理我外公,他就是那样小气的人。不过,话说回来,您若一粒粮食都带不走,只怕回去也不好交差。”

    阇母叹息道:“诚如公主所言,下官无能,办事不利。”

    静舒笑道:“大人不用自责,这样的事,我们只要尽力而为就好。若是尽力了依然不能,那也没办法。”

    阇母说道:“在公主看来,下官还有尽力的余地吗?”

    静舒答道:“自然。我已经替你发了告示,就说是上一次来高丽给百姓们治病的神医,她的国家有难,请大家自愿帮忙凑粮食。”

    阇母惊喜道:“果真如此?”

    静舒点头道:“嗯,我已经叫人去办了,但是能筹上来多少,我也不敢保证。”

    阇母大喜道:“多谢公主相助。下官真不知该如何报答公主的恩德了。”

    “那就以身相许吧。”静舒笑道。

    阇母很尴尬地红了脸。

    静舒大笑道:“我逗你的。幸好你上次告诉我太子不值得考虑。唉,有关他的传闻,我也有所耳闻。他还真是靠不住呢。”

    阇母说道:“太子也许是太年轻了。”

    “笨和年轻是两回事。唉,别说他们了。来,咱们喝酒吃鱼。”静舒笑道。

    于是,阇母和静舒把酒言欢,大快朵颐。

    几天之后,阇母已经收获到了大量的粮食。阇母在感叹高丽富庶的同时,也觉得高丽百姓知恩图报比那李资谦仁义可交。阇母去向静舒道谢。

    静舒摇头道:“不是我的办法好,是宋王夫人济世活人的医术高。这就叫善有善报。”

    阇母点点头,附和道:“公主所言甚是。”

    静舒说道:“百姓们真的记着夫人呢。他们把药王菩萨做成了小夫人的样子,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供奉。喏,这是我们这里的药王菩萨像,大人可以带回去一尊转交给王爷。百姓们都盼着王爷和夫人再去那边游玩,还想跟他们当面致谢呢。”

    阇母接过药王菩萨的塑像细细端详,果然神形兼备,做工还真时精巧。

    经过此番接触,阇母心想:高丽君臣虽然不怎么样,但公主却是个有见识的人。她虽是女流,却强过须眉。

    当然,静舒这样做也有自己的打算,筹集粮食不从国库里出,不会对朝廷造成损失,而帮了金国的忙,对两国的交好也有帮助。做生意也是要有赠品的,这样才能留住客户的心。

    纳臣打起了救济粮的主意。在他看来,抢夺救济粮既可以成全自己,又能报复西夏。可当他得知是希尹在押送粮食时,就又念起了宗翰的好处。踌躇之际,有探子报知一伙人马已经先下手为强,从希尹押送的救济粮中分走了几车。纳臣心中起疑,草原上还有这么有本事的人吗?不行,我得过去会会他。

    注释

    宗望的设计改编自元代脱脱编撰《金史》.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