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盲世界 > 正文 第18章 卖唱女落难太乙馆,刘金鼎花轿娶娇妻
    夏镇沿津浦铁路向北二十里路,有个村庄叫二十里铺,不知什么原因,这个村的瞎子特别多。有人叫他它瞎子村,叫的久了原来的村名反而被遗忘了,再后来就异口同声就叫瞎子村。

    瞎子村的瞎子都干什么?算命,卖唱。村里有一半的人家从事算命c卖唱的行当。那是不是这一半的人家都是瞎子呢?不是,其实瞎子只有二个,而且还是夫妻,生育一女,不瞎。女儿小时,瞎子夫妇以算命为生,还在村里收了几个徒弟。后来徒弟出师了,就自立门户,又收徒弟。这样一来,村子里的人差不多都(装瞎子)会算命了。为什么呢?因为算命的收入比种地好。

    算命的多了,僧多粥少,瞎子夫妇的生意也不好做了。瞎子都很聪明,就改行卖唱,男瞎子会拉胡琴,女瞎子打板,女儿唱唱。

    女儿叫张桂芝,张桂芝十六岁那年,瞎子娘因病去世,张桂芝就跟着瞎子爹“溜乡”卖唱。除了刮风下雨,父女俩都是早出晚归,溜街串巷,一曲曲声声,唱尽人间苦难。

    手拿碟儿敲起来,小曲好唱口难开,声声唱不尽人间的苦啊,先生老总听开怀!哎呦喂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女儿二十八岁了,还没许配人家。十七八岁时,由于是大脚,没人提亲,过了二十后,瞎子爹又多病,张桂芝给提亲的人提出一个条件,嫁可以,但要把老爹也带过去。这个条件过于苛刻,谁愿意娶个媳妇儿再带个瞎子爹?就这么着,一年一年的给耽误了。

    六月中旬的一天,时令大暑,在城西馍馍庄,张瞎子拉着二胡,张桂芝唱着民间小调”绣花灯”。

    “正月那个里来吆正月正,于二姐绣房里叫声春红。打开为奴的描金柜,取出来五色绒,闲来无事绣花灯。列位君子们贵耳细听,花灯那个上绣吆众位老先生”

    突然,二胡不响了,张桂芝回头一看,瞎子爹歪倒了。乡亲们喊来太乙命馆的先生刘子易,刘子易又是掐人中,又是十滴水(一种治疗中暑的药水),又是扇扇子,瞎子爹总算是醒过来了,可是半个身子都不能动,瞎子爹中风啦!

    刘子易看张桂芝很是为难,就将瞎子爹扶到自家的厢房里,又去请来郎中给瞎子爹看病。

    这一折腾半个月过去了,直到有一天,郎中说:“老先生的病就这样了,往后需要慢慢调养将息,这是个慢性病,什么时候能恢复健康?我也说不准。”

    张桂芝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每日说说唱唱的,也懂得一些道理,和刘子易家非心非故,也不能老在别人家长住不是?

    张桂芝给刘子易磕了几个头说:“谢谢先生的救命之恩!还要麻烦先生帮我借辆排车(人力板车),今日我把爹爹拉回去。”说完泣不成声。

    她这一哭,刘母c刘妻都跟着抹眼泪,一时间刘子易也没了主意。

    刘子易说:“桂芝èi èi,你一个女孩子家,怎么能养活一个瘫痪的老人?你别慌走,我们再想想办法。”

    张桂芝说:“这已经够麻烦您了,怎么好再住下去,我还是走吧。”

    刘子易的妻子怜惜的说:“你这样走了我们也不放心啊!听你刘叔的,先住下来,听话啊,孩子。”

    张桂芝自从母亲去世后,就缺失了母爱,刘妻的一席话,让张桂芝感受到了母亲般的温暖,哭的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就这样张桂芝父女在刘子易家住了下来。瞎子爹的病情也有了些好转,呜呜吐吐的可以说话了。

    自从给叶府叶少爷治好病以后,刘子易名声大燥,丰c沛c萧c邹c滕c峄等县的土豪乡绅c商贾名流,军政要员纷纷造访。

    刘子易成天忙的不在家,今天滕县,明天临城,后天枣庄,忙个不停,银子也是哗哗入账。

    难得今天有个空闲日子,刚下过雨,天地像是刚洗过一样。刘子易给妻子说:“我去夏镇一趟,借大宝的钱还没有还给人家,另外,我想把桂芝说给大宝的父亲,你看怎么样?”

    妻子说:“就是年龄差的大了些,不过这样桂芝也有了安身之处了。你去问问大宝爷俩的意思,我去探探桂芝的口气。”

    刘子易说:“好,我去给娘说一声就走。”

    刘子易新买了一辆马车,还专门雇了个赶车的驭手。夏日雨后的空气带着丝丝的甜意,马儿也显的格外欢快,撒娇似得打着响鼻。

    刘子易今天的心情也特别愉悦,进了刘记客栈的大门,想起数月前来这里借钱的尴尬场面,心里是五味杂陈。随着驭手“驭!”的吆喝声,马车停在刘记客栈的院子里。

    刘大宝迎了上来说:“老师怎么今日得空,来我家串门?”

    刘子易说:“今日天气好,想你们了,过来看看。”

    刘大宝扶着老师下了车,来到客厅。父亲从里间出来说:“是刘老师啊!请坐,请坐。”

    刘子易从随身的褡裢里拿出几卷银元,放在桌子上,说:“谢谢刘老伯解了燃眉之急,现在全数奉还。”

    刘大宝刚要客气c客气。刘子易马上说:“大宝,我给你带来了一件好玩意。”

    说着从褡裢里拿出一个布包,放在桌子上,说:“打开看看?”

    刘大宝小心翼翼的打开布包,眼前一亮,一把乌黑瓦亮的sh一u qiāng。

    刘子易说:“给你的。怎么样,喜欢么?”刘大宝拿在手里,反复把弄着道:“这么贵重的东西,给我的?”

    刘子易说:“客栈里的客人,南来北往什么人都有,拿着,防身用。”

    刘大宝说:“这要花不少钱吧?”

    刘子易说:“没花钱,有人送的,前两天滕县一个叫张镜湖的大官,儿子娶媳妇,请我去给他看日子,给钱我没要,我说,您是督办,就给我一把sh一u qiāng吧!这兵荒马乱的,我出门时,防身用。这位张督办还挺痛快,当时就把身边副官的枪赏给我了。”

    刘大宝惊讶道:“滕县还有这么大的官?”

    刘子易说:“张镜湖在江苏当官,老家是滕县的。不说他了,快把枪收起来。”

    刘金鼎说:“这么贵重的东西,还不谢谢刘老师。”

    刘子易摆了摆手说:“刘老伯,我还有一件事给您商量,趁着大宝也在。现在,客栈的生意也好了起来,家里就你们爷俩,没个女人不行。我想给刘老伯保个媒,一是能照顾你们爷俩的生活,二是客栈也多个帮手。”

    刘金鼎说:“好是好,可是我都这把年纪了,谁愿意嫁给我呀?”

    “巧了”,刘子易继续说:“上个月”刘子易把张桂芝父女俩的遭遇一五一十的说给刘金鼎爷俩听。

    刘大宝说:“只要能照顾好爹爹,把那个瞎子爹也接来一块过来住也行,夏镇有一个大夫专治中风,说不定还能治好呢。”

    刘金鼎看刘大宝不反对,也就没再推辞。

    “好,那就这么定了,我回去给张桂芝商量商量,选个好日子,成亲。”

    刘金鼎要娶媳妇了。

    八月初八,黄道吉日,刘金鼎的四人小轿把28岁的黄花大闺女张桂芝娶进了家门。

    张桂芝,从小跟着父亲溜乡串户,所以就没有裹脚,能吃苦,会持家,腚大腰圆,乡亲们都说一定能生个儿子。

    这个张桂芝果然了得,进了刘家的门,把个小客栈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把刘金鼎打扮的有模有样,有了老板娘生意更是红火了起来。原来的小客栈也经过重新的装修,俨然成为了城里最好的客栈。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