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行。”季阳说道。
百官低着头不回话,他们算是明白了,这位主压根不怕东瀛小国。南洋总督步惊云,至今依旧驻扎在东瀛,随时准备开战。
“皇影,你不用在这装可怜了,赶紧回去把朕的话告诉天皇。他的时间不多,一个月内若是没有回复,朕便下令步惊云攻入关西京都。”季阳说道。
皇影露出了绝望之色,打不过也赔不起,这次东瀛真的要大出血。何止大出血,简直骨髓都要被敲出来,可是天皇敢反抗吗?
他不知道,为今之计也只有把这件事告诉天皇,看他什么反应。
皇影退下之后,季阳扫视百官道:“国虽大,好战必亡,不过既然打了就要拿回失去的东西。我们打战不仅是为了脸面,还要顾及整个中原的利益,那么多百姓遭灾,多半是因为东瀛人烧杀抢掠。诸位若是认为朕太苛刻,大可以捐献银两赈灾,你们捐献多少银两,朕就免东瀛多少赔偿。”
文武百官的脸又热又臊,心想这位主怎么不按规矩说话,人艰不拆啊。
“臣有本奏。”太傅辰央站出来。
“准奏。”季阳说道。
“启禀圣上,此次中原易主,根本原因在于武林门派作祟。臣以为应当大力整治各门派,否则灭了一个无双城,还会出现一个青龙会。”辰央说道。
群臣皆以为然,武林门派一直是中原的dú瘤,大大小小布满全身。
历代皇帝都想管制武林门派,采取最多的方法就是扶持几个门派,列如明朝就扶持了泰山派,封为泰山北斗。扶持几个门派打压一些门派,这种手法是很好用的,但是不能根治。
“的确,武林门派必须整治,趁着这次中原大大小小的门派都遭到无双城镇压,正好可以改革一番。这样吧,从今往后不要叫门派了,所有武林门派通通改制为书院。”季阳说道。
“武林门派改制为书院,这样也行?”百官jiāo头接耳,季阳的思维太跳脱了。
“臣以为万万不可,武林门派粗俗野蛮,改制为书院有辱斯文。若是民间孩童去这样的书院学艺,岂非助长民间尚武风气,长此以往国不将国。”礼部尚书广永祥道。
“助长民间尚武风气不好吗?”季阳问道。
“武夫犯禁,倘若百姓尚武,不讲礼仪,不讲规矩,不讲道理,动则拔刀相见,拳脚相加,这天下哪里还有安详之地。”广永祥道。
百官纷纷点头表示认可,他们的想法也是差不多的。
“百姓尚武,便不讲礼仪,不讲规矩,不讲道理,这是什么道理?朕也是习武之人,你们之中也有习武之人,莫非我们都不讲礼仪,不讲规矩吗?”季阳反问。
季阳与人辩论有一个习惯,就是不直接反驳他,而是反问他,或者把矛盾转嫁到对方身上。就像之前东瀛赔偿一事,你们说不要逼迫东瀛,可是赈灾要钱。
行,我不逼东瀛你们出钱,果然没有反驳了。
“我等读书之人,岂能与那些目不识丁的粗鄙之人相提并论。”广永祥表示很气愤,竟然拿百官跟那些泥腿子比,泥腿子是讲道理的人吗。
“那就让他们读圣贤书,既然改制为书院,自然不能只练武。改制改制,把师徒相承改成师生相承,把练武之地改成文武并进。就跟星宿书院一般,文也要学,武也要学。”季阳说道。
“这…”广永祥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反驳,总不能说人家读了圣贤书也是泥腿子,岂不是侮辱圣贤。
“朕就不信了,圣贤书连蛮夷都能教化,会教化不了民间武夫。还是说诸位认为圣贤书无用,教化不了本国的武人?”季阳又问道。
“上古圣贤,教化万物,自然可以教化那些武夫。”广永祥说道。
“既然如此,便照朕的吩咐做。”季阳下了定论。
还有官员转动脑筋,想反驳季阳,但是一时间想不出好办法。等他们想出来的时候,百官已经纷纷表示遵旨,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
季阳把改制门派的任务jiāo给了向平东,因为他可以预料到,肯定有很多门派反对。没有铁与血,想把中原所有门派纳入规范管理,是不可能的。
“臣有本奏。”说话的还是广永祥。
“准奏。”季阳说道。
“圣上只封了一位皇后,后宫孤寂,臣恳请皇上选妃。”广永祥道。
“谁说朕只有一位皇后,朕还有两位妻子,只是她们没回来而已。”季阳说道。
“妃子不回宫中,兹事体大,望皇上马上将两位娘娘召回。”广永祥说道。
“望皇上召回两位娘娘。”百官纷纷劝谏,在他们看来妃子竟然在外面溜达,有损皇家颜面。别说妃子,就是寻常人家的妻妾,都不能把丈夫放在家里,自己跑出去玩。
季阳也觉得挺尴尬的,但是应晓晓已经在建设泽州,建设她的理想。虽然这个理想可能是一时兴起,但季阳不想把她禁锢在宫中,所以没打算把她们召回。
“这个君父不好当,一家之国就这点麻烦,皇帝私事都变成了与国体共荣辱的事情。”季阳知道这些官员为何劝谏,因为在他们看来,皇帝的私事就是国事,妃子不守fù道有辱国体。
“朕会尽快把两位贵妃召回,诸位爱卿不必着急。”季阳用上了拖字诀,他打算等彻底掌握朝政之后,把一家之国改成天下之国。这样不仅可以保留私事,也有利于培养天下人的主人翁观念。顿了一下,季阳又道:“至于选妃的问题,除非天下太平,否则朕绝不选妃。”
“皇上!”众大臣皆惊,又想劝谏。
“你们不用劝了,朕心意已决!”季阳坚定道。
“皇上圣明。”大臣们无奈。
三宫六院就住了一位皇后,这位主也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
退朝之后,季阳回到乾清宫,一大堆奏折正等着他批阅。
这些奏折并非一定要皇帝才能决策,但是如果季阳不了解这些事情,把握不住朝廷上下的脉络,便做不好这个皇帝,所以不看也得看。
“好在我还有一个分身,正好可以用来批阅奏折。”季阳把轩辕分身放了出来,控制脸部筋骨变成他的样子,坐在乾清宫批阅奏折。分身经历过的东西,季阳可以直接复制到自己的元神当中。
让分身坐镇乾清宫,季阳来到坤宁宫见皇后。
“清露,感觉皇宫怎么样?”季阳问道。
“以前在蜀王府的时候,臣妾便觉着那里太大了,现在来了皇宫,只觉得更大。我一个人住这么大个地方,着实无聊的很,似乎又回到了以前在西夏的时候。”李清露说道。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皇宫太大不得不用太监,我却不喜欢太监。等中原局势稳定下来了,我就下令禁止阉割,用别的办法替代太监。”季阳说道。
“那可是一桩善事。”李清露道。
“这天下本就不应该有太监,我只是摒弃陋习而已。”季阳说道。
李清露微微一笑,看到季阳当上皇帝依旧如从前一般,她便放心了。
第五百五十八章
嘉峪关乃是中原第一雄关,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jiāo通要冲。
破军就坐镇在这里,麒麟军接手此地后,在城池外一路建设了许多pào塔。犬牙jiāo错的pào塔,足足布置了七百门虎神pào,比城墙防御还要稳固。
想要冲破六十五座坚固的pào塔,到达城墙下面,当今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做到。因此破军觉得挺无聊的,外面一片荒漠,什么时候才有人来,才有人冲破六十五座pào塔来给他杀。
雇佣军已经回到了琉球佣兵公司,继续他们的佣兵生涯。守护九边要塞的多是年轻军人,西部少民将士,破军刚上任还没有建立起绝对的权威。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fù女无颜色。”破军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漠,突然感慨起来:“不知皇上什么时候进军北方,到时候我一定要把蒙古人杀个血流成河,叫他们再也不敢南下。”
“若是蒙古人再也不敢南下,恐怕皇上会很苦恼。”郭松是嘉峪关游击将军,在季阳最早培育的二十二个孩子当中,他的武学资质较弱。
不过修行二十余载,郭松也达到了九重境界,加上他水系能力,实力可以说是九重巅峰。郭松这二十二人一直都很团结,尽管他垫底,却依旧受到方向阳等人的照顾,因此知道不少事情。
季阳封他为嘉峪关游击将军,郭松上任之前,找吴昆谈过这件事。大家都知道吴昆是季阳的智囊,不仅精通各种技术,军政也是一流。
吴昆提点了郭松几句,所以郭松大概知道季阳对蒙古人的策略。
“怎么说?”破军不解。
“皇上要的可不是屠戮蒙古人,而是打败他们,然后跟他们做生意。蒙古人的牛羊成群,正是我们缺的东西,如果整个草原都给我们养牛羊,这是一笔多大的生意。”郭松说道。
“做生意…我明白了,就跟昔日在南洋诸国一样。”破军之前统领的雇佣军就是专门做生意的,雇佣军一边赚劳务费一边在南洋小国打劫,每次战斗都会抢回许多金银财宝。有雇佣军的存在,季**本不用担心麒麟军的军费,甚至还能赚一大笔钱。
“吴昆告诉我这叫经济侵略,打败蒙古人之后,要限制他们养马,多养牛羊。我们用粮食工具换取他们的牛羊,如此一来,几十年后蒙古人就再也不是马上民族,再也离不开咱们了。”郭松说道。
“好主意,就叫蒙古人给我们养牛羊。”破军一拍手,随后露出一丝冷光:“不过在这之前,还是要把蒙古人打疼了才行。”
“别急,蒙古人骑兵快,咱们若是贸然出塞恐怕追不上他们。星宿商会正在引进西洋战马,他们的战马比大宛马还要高大强壮,等培育出来之后,咱们就再也不怕蒙古人了。其实咱们最大的敌人并非蒙古人,而是极北之地的冰雪。”郭松说道。
“这根极北之地有什么关系?”破军问道。
“我也不大清楚,吴昆是这么说的。”郭松回道。
季阳当然不会像以前的皇帝一样,让边军天天窝在城里。他要求边军不可中断训练,除了每天固定五个时辰苦练,还要轮流派人去塞外巡视。
这种巡视是全副武装的,带着拉练的xìng质,一跑就是好几天上千里,使得那些新入驻的武者们迅速适应北方气候,并得到充分的有氧训练。军事化的训练方式,结合中原的传统武学修行,使得星宿书院新一代学生的成长速度惊人。
只用传统的修行方式,培育一个五重境界的武者要十来年,七重境界要二十多年,九重境界更是讲究机缘。而军武结合培育一个五重境界的武者只需要六七年,七重境界只需要十来年,九重境界已经可以用高强度的训练和修行冲上去。
因此最近几年,星宿书院的年轻高手越来越多,五重境界只是基本要求,七重境界属于精英,九重境界属于将帅级人物。
“再过十年,朕就要把军伍最低要求提升到六重境界,而且民间也要有大量六重以上的武者,成为我们的动员潜力。”季阳说道。
“军伍基准每提升一个境界,都是一次跨越,举国之力方能完成。如今中原武者虽多,但是大多武功低下,不堪用处。”景秀连道。
“所以才要把门派都改制为书院,我打算从星宿书院调一些老师,去各门派指导。如果所有门派都按星宿书院的模式来办,到时候中原孩童都能读书练武,这一国才算真正的强大。”季阳说道。
“此等宏伟大愿,也只有圣上才能完成。”景秀连不悦道:“无名那些酸人,朱定都死了还不消停,竟然敢伙同各门派抵抗朝廷改制。依我看,这个武林神话也不过是搅屎棍而已,直接杀了算了。”
“无名是怕这中原百姓都学会武功,事实上我也担心,真的到了那一天,中原会是怎样一副光景。九重境界遍地走,朝廷还能不能制得住这些人。”季阳感慨道。
大兴工商,工商会成为一只怪兽,吞吐天下。而大兴武学,让士农工商都学会武功,这就不是一只怪兽,而是上古凶兽饕餮。
一旦把这只上古凶兽放出来,季阳都不知会造成什么后果,也难怪无名要全力阻挡。但是季阳认为,全民习武是风云世界发展必然阶段。你不做别的国家会做,万一西方哪个国家突然全民习武,一个几千万人的国家暴兵,搞不好中原都会被灭掉。
别说西方国家,中原旁边就有一个几千万人的东瀛,而且武士道横行。如今中原农业发达,不出十年粮食产量必然过剩,只有倾销到附近的国家。
东瀛将来会从粮食倾销中获益,人口暴涨,这个世界是地球的三倍大,东瀛人口暴涨到两三亿不是问题。这么多人要是全民习武,而中原却依旧搞师徒传承,抑制民间武学发展,结果可想而知。
“之前皇上闭关的时候,我们在蜀川和吉州推广蒸汽机,也有许多人反对,说乌烟瘴气,污染河流。当时我也觉得那玩意太脏了,当时吴总工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你不做别人会做,难道要等到人家利用这些技术变强了,再来抢你的资源,逼得你也要这样做。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就跟您普及武学一样,咱们不做别人迟早会做。”景秀连跟着季阳等人在一起久了,觉悟都变高了许多。
“是啊,与其等别人用这些方法变强了,侵略我们,不如我们先做。那蒙古人为何如此强大,不就是人人习武,人人骑马,随便一个牧民都可以成为战士。虽然他们的武学文明落后,但是架不住习武的人多,总会出现一些高手。”季阳说道。
“皇上,向将军斗不过无名,不如让我亲自去会一会他。”景秀连道。
“暂时不用急,无名虽然抵抗改制,但他不敢对朝廷的兵马怎么样。无论他怎么不乐意,我已经是中原皇帝,这点他已经改变不了。让向东平先避开无名,改制那些没有被无名教唆的门派。我们并不一定要靠那些门派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