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了就关了吧,人没事就行,”陈大河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又问道,“场地还在吗,人没散吧?”
“场地还在,我们自家生产队的地,谁能收走,”杨向明说道,“人也都是自家队员,随时都能叫回来。”
“那行,”陈大河随即把早在去年就准备好的备用想法抛了出来,“你把人都组织起来,也别做其他的,给他们每两个人发一辆板车,走村换粮食去。”
“换粮食?”杨向明听不明白,收粮食他懂,换粮食就不懂了,“怎么个换法?”
“到村里去,用粗粮换细粮,”陈大河解释道,“把细粮换回来之后,再拉去县城,拉去地委,用细粮换他们市民手里的粗粮,我倒要看看,这钱不过手的,又是生产队自己的粮食,谁敢说个不字来。”
粗粮和细粮的价格不对等,一斤细粮可以换一斤半甚至将近两斤的粗粮,对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人来说,管他细粮粗粮,能吃饱肚子就行,可城里那些福利较好的大工厂的工人同志,还有各个单位口子上的人,很多都比较喜欢吃口感更好的细粮,他们也不差那两个钱,但是发到手的粮票都是细粮粗粮各半,有时候还是粗粮占多数,主要是这时候细粮偏少,哪怕出高价也不好买到,这一来一去有供给有需求,就有了市场。
如果能用一斤半的粗粮换来一斤细粮,然后再去城里换回两斤甚至更多的粗粮,这一进一出就是半斤的赚头,如果用一开始的一斤半粗粮来做比较,就是相当于至少三分之一的利润,就算扣掉人工和运输费,比起干小市场也差不了多少,就是要辛苦许多。
杨向明这一算账,立马一拍大腿,“干了!特么的老子到时候拉着个板车堵地委的门去,看他们换不换老子的粮食!”<b>woquge
坐上公交到了学校,果不其然,一进教室,就先被班长李慧芳同学拉过去关怀慰问,是不是身体哪儿不舒服了啊,是天气变化感冒了,还是吃坏东西肚子疼了呢,当得知陈大河嘛事没有之后,春风立刻化为暴雨,劈头盖脸地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
进了学校就要好好学习,切莫不要放松思想玩忽懈怠,否则一事无成就是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辜负了乡亲父老的深切希望,浪费了自己的大好青春,吧啦吧啦……。
看见陈大河晕头转向的样子,似乎感觉他的认错态度不诚恳,副班长兼学委郑新和同学又与他交流了一番刻苦学习对于人生成长重要性的深刻讨论,并以自己为例子证明了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必要性,勉励陈大河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早日成才。
王亚东彭雪晴等其他班委成员也很想加入进来,可惜陈大河已经举手投降,表示将深刻反省错误,努力改正早日重新做人,于是只能遗憾的等下次有机会再说了。
忒尼玛恐怖了,放学之后陈大河依然心有余悸,愁眉苦脸地转着脑子,该想个什么法子来合理合法地逃课呢?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