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渡》一开始在论坛连载,立即受到热烈关注,大家期望这篇小说能够具有《宿怨》那样的质量,甚至更上一层楼。
随着连载的章节增加,大家纷纷开始猜测故事的走向,以及凶手的可能xìng,徐畅然虽然对这个故事有信心,但也意识到悬疑侦破类型的小说在网络上连载的风险,一旦被某个读者猜测出大概情节,整个故事就变得乏味了。
徐畅然意识到,在网络上连载悬疑侦破小说,对读者来说当然是一种享受,但对作者来说,提出的要求太高了,很少有作者能经受得住这种严峻的考验。
读者私下发的短信也比较多,内容五花八门,其中猜测故事走向和凶手的占多数,希望得到作者的承认和证实,对这类短信,徐畅然只能说抱歉了。
还有一位读者,声称偶然看到《宿怨》,觉得很有意思,不论是情节还是语言表现的氛围,都很有感觉,对《暗渡》他也很期待,本想细细品味,无奈马上要到山里做工程,无法每天跟读,等几个月回来后,又觉得太晚了,还担心被剧透。
他提出一个要求,希望徐畅然把大致情节和结局告诉他,这样他就不用惦记这事了,在山里也能放心做工程,为此,他愿意支付徐畅然一百元。
徐畅然对这个要求觉得为难,特别是这位读者提到在山里放心做工程,他就很想把结果告诉他了,而且对方还愿意支付一百元,说明他这方面意识比较强,不是那种“蹭吃蹭喝”的主。但徐畅然还是说了抱歉,他对那位读者说,不剧透,是作者的原则,也是对其他读者负责,希望能理解。
一天,徐畅然打开电脑,登陆论坛,看到一个短信:
“你好,是畅然吗?”
徐畅然一怔,好像没告诉浦莉这次连载的事,她居然又猜出来了。他的眼睛朝发短信的id瞄去……
第392章 破解作案手法
徐畅然看了看发短信的id,不是浦莉用的那个,是浦莉换了一个名字,或者根本不是她呢?
对了,语气不像是浦莉,如果是她,可能会说:“是畅然吧?又逮住你了。 .”
还有一种可能,徐畅然在寝室上网时,背面坐着汪曦林,他也许知道这个帖子是徐畅然发的,徐畅然不可能时刻提防着他,然后他开个玩笑。
但这种可能xìng比较小,因为汪曦林开这个玩笑,意味着他从背后“偷窥”了。
还有两个人可能猜出是徐畅然,一个是陈总,一个是杨嫣,只要问一个问题,就可以划定这个范围。徐畅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请问,你是根据什么理由猜测的,如果你能说出来,我也能猜出你是谁?”
徐畅然继续写作《暗渡》,发现窗户的秘密以及字画店老板冉业伟浮出水面后,案情出现了曙光:
蔡海龙询问字画店老板冉业伟与死者的关系,冉承认自己近期和谭孟月走动频繁,多次带他到自己的住处去。
冉业伟解释说,那个住处是他为了方便工作租的房子,画家嘛,需要清静的环境,所以他平时没有回家,而是回租的房子,谭孟月到那里是帮忙打扫,做饭烧菜,打扫完两人一起吃饭什么的,关系自然比其他人深一些,主要是考虑到谭一个人来到屏山市打工,日子过得苦一点,他作为老板,对她的关心多一些。
冉业伟今年51岁,比谭孟月大10岁,人长得很结实,据说和老婆的关系已经僵化多年,现在他和老婆处于事实上的分居状态。
蔡海龙听冉业伟说得头头是道,心里充满对这个男人的鄙夷,因为前次调查时他根本没说这些,还表现得比较沉痛,现在又拿出这套说辞,说得还挺有道理,要是别人,可能就信进去了,但蔡海龙不为所动,他知道这是个城府很深的男人,他的话,听听就行了。
当然,谭孟月是一个离婚女人,经济条件不好,相貌也普通,说冉会看得上谭,蔡海龙也不会信。
对死者居住的楼房调查完毕,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即那扇窗户左下角那里,实际上一直是一块破损的玻璃,由于破损口不大,就没有管它。
这说明,凶手在作案前取走了那块玻璃,作案后马上安装了新玻璃,表面看上去没有问题,这样,如果办案不够细致的话,就会漏掉这里,从而掩藏了作案的痕迹。
凶手应该不是作案当晚取走玻璃,因为那样动静比较大,这栋楼房处于街巷深处,平时过路的人不多,凶手完全可能在某个午后,来到窗前把破损玻璃取下,没人会注意这种细微的变化,作案后把玻璃用胶水安装牢实,等办案人员的目光扫过来,这个地方早就恢复如常。
已经明显了,凶手就是在窗前作案,那么,他用什么手法一击致命呢?
蔡海龙站在窗前,盯着屋里的床,设想着投qiāng飞过去,正中死者胸口,然后又被一根绳子套住,拉出窗外不行,这样下去就变成武打片编剧了,蔡海龙摇摇头,继续陷入沉思。
突然,一个念头从他脑海里掠过,他赶紧掏出电话,打给法医,让法医重新讲述床上血迹分布情况,法医讲述完毕,蔡海龙心情激动,觉得自己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这栋楼修建的年代稍早,每层楼都有一个长长的通道,在楼中间有一个入口,上楼后朝两边分开走,进入各自的房间,有点像教室的格局,只不过楼梯在中间,而不是两边。
住户们都在通道上晾晒衣服,用的那种长长的竹竿,三至五米长的竹竿,可以贯通整个房间。蔡海龙戴上手套,在楼房中间的入口处找到一个晾晒衣服的用的叉子,把一楼的几根竹竿取下来,在端头细细检查,然后把法医叫来,从竹竿上寻找痕迹和提取指纹。
所谓的密室谋杀,被蔡海龙破解了!
蔡海龙还原了凶手的作案过程:
凶手事先对死者的住处进行踩点,发现窗口下方有破损,他趁周围没人时测量尺寸,回家切了一块合乎尺寸的玻璃,把破损的玻璃取下,安装上新玻璃,而且玻璃上还糊了白纸,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作案的当天晚上又把新玻璃取下,再用叉子把吊在上方的晾衣竹竿取下一支,在端头用细铁丝绑上利器,把竹竿从窗口伸进去刺中死者的胸口,得手后又把竹竿取出来,再把玻璃安装好。
凶手把细铁丝解开,取下凶器,把竹竿放回原处,叉子放到入口处,带上细铁丝和凶器离开。一个堪称精妙的密室谋杀就这样完成了。
虽然设计精妙,但还是会留下痕迹,凶手为了避免拖回竹竿时血迹滴洒到地面,把利器在死者左臂的衣袖上擦拭了两下,留下两道血迹。
另外,凶手必须把利器绑得非常牢实,才能形成有效的刺杀,所以他使用细铁丝绑上竹竿,也在竹竿的端头上留下了捆绑的痕迹。
虽然离抓住凶手还有距离,但成功破解诡异的作案手法,给蔡海龙带来更大的信心,他告诉自己,这个案子,一定能抓到真凶。
徐畅然回复短信后第三天晚上,对方回话了:
“从语言风格判断的,简洁、准确、广博,这几样合在一起,就能感觉出是你了。”
原本以为是陈总的可能xìng大,因为陈总一个人在他那间大办公室里经常上网,浏览新闻和逛论坛,而且他仔细阅读过徐畅然的两部小说,但这个回答,徐畅然感觉不像是陈总的风格,天平向杨嫣倾倒过去。
陈总如果觉得像徐畅然写的,不会发短信求证,而是直接打电话过来:“畅然,是不是写悬疑小说了?”
必须根据对方的这两段话作出判断,不能要求对方提供更多信息了。徐畅然拿出手机,把三个候选人重新摸排一下,最后拨通了杨嫣的电话:
“杨嫣,你好。”
“是畅然啊。”
“刚才是不是给我发短信了,在网上。”
“哈哈,你真的猜出来了。”
果然是她,徐畅然有些疑惑,她怎么也在天之涯论坛上看起帖子来,她不是很忙吗?向杨嫣提出问题后,她解释说,公司里的年轻员工喜欢逛天之涯论坛,看到有潜力的故事还会拿出来讨论,事实上,天之涯论坛的文学板块,京城的许多出版社和影视制作机构都在关注,这也是它人气很高的原因之一,里面活跃着很多甲方乙方。
杨嫣在开会讨论时听人提到《宿怨》和《暗渡》,说如果能写作一个系列,而且保持这两篇的质量的话,将是目前国内悬疑侦破小说方面的力作。她抽空看了这两篇小说,越看越感到熟悉的氛围和气场,虽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向,但她觉得语言风格和徐畅然很像,或者,就是徐畅然本人写的,所以,她试探xìng地发了一个短信,果然如此。
杨嫣说,她也很喜欢这两篇小说,悬疑的张力很足,结局出乎意料,合乎情理,国内能达到这种水准的悬疑小说很少,她本人很希望徐畅然写出一个系列,至少要有四篇。
“畅然,现在作案方法破解了,很不错啊,你能提前告诉我杀人动机吗?”杨嫣在电话那头问道。
徐畅然有些为难,不过,既然是杨嫣发话,他打算告诉她,清了清嗓子,正要讲话,杨嫣突然说道:
“开玩笑的,别告诉我啊,我还要慢慢看结局呢。”
第393章 你是时候回家了
邱胜国临走前总是来找徐畅然吃饭喝酒,但是徐畅然对工业啤酒有了成见,食堂又没有精酿啤酒,就改喝拉罐,量少一点。
据邱胜国讲,小袁和小宋一起来看过他一次,听说邱准备背一个包,手上提一个包,两人出门买了一个大的拉杆箱送给邱,说拖着走比提着走轻松。
邱胜国的书通过邮局寄走,花了60元,他感慨邮寄费用太高了,徐畅然听了只是淡淡一笑,他知道,快递行业马上要在华国大bào发了。
虽然表面平静,但内心既期待,又惆怅,这就是邱胜国现在的心情,他表示来燕京两年收获很大,出乎意料。
刚来的时候他住在简陋的出租屋,兜里的钱一天天减少,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做梦也想不到会在燕京大学的教室里写文章,到网吧去发稿,并因此找到一个工作,他说,那段时间其实经常做恶梦。
“我扛着一把锄头,在田埂上走,周围没有一个人,天空乌云密布,像是要下雨,我知道雨马上会下来,但是又走不快,心里很着急,然后一下就摔倒在田埂上,脚踩进田里,沾满了泥,我想,完了,然后就急醒了。”邱胜国讲述他在出租屋里经常做到的这个梦。
“农村出来的孩子改变命运确实很难,不过你的运气算不错的,很简单,你碰到了一个大时代。”徐畅然对邱胜国说道,“再过些年,你就会发现,你是在网络刚刚开始bào发时来到了燕京,你是在公民评论刚刚开始时成为作者,你踩到这两个时间点,都是很好的机遇,就算成不了大气候,只要不懈怠,喝点汤水没有问题。”
邱胜国似乎有些舍不得离开燕京,燕京的经历让他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也让他重新找到方向,但他知道在燕京没法长久呆下去,离开是正确的做法,徐畅然也鼓励他:“有句话说得好,在中央磨刀,到地方宰人,你在燕京磨刀两年,是时候回地方了。”
“畅然,你毕业后不会回荣城吧?我有这种感觉。”邱胜国说道。
“为什么?”
“我觉得你思想比较开明,观念也比较前卫,在燕京呆着更舒服,回地方不习惯。而且燕京的资源很集中,对干事情的人来说是好地方。”邱胜国说道。
“我好想没说要干什么事情吧?”徐畅然歪着脑袋问邱胜国,邱不言语了,徐畅然接着说道:“这样说吧,你坐火车时注意一下,从SX的黄土地进入秦岭后,就会感觉进入了绿色世界,就像回到家乡一样,心灵找到了归宿。我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一本蜀州图片杂志,看完后心里一直牵挂着,后来又跑去看了几次,就因为那本杂志从头到尾都是绿色,我喜欢绿色植物和山,对北方这种平原地带和黄色基调不习惯,觉得太单调,没有灵气。”
“那好,两年后我们荣城再会。”邱胜国举起酒杯说道。
“也不一定,这事还不能打包票。”徐畅然说道,和邱胜国碰了一下杯,喝了一口工业啤酒。
邱胜国走的那天,徐畅然下午赶到他的住处,准备送他到火车站,这是他事先和邱胜国说好的,但已经人去屋空,随后他收到邱胜国发来的短信:
“畅然,不用送,山高水远,不说再见。保重!”
晚饭后,徐畅然拖着有些沉重的脚步走回寝室,心情颇为失落,他喜欢和邱胜国、连哥这样的在生活中有经历,正在奋力挣扎的人做朋友,让人更真实地触摸到存在。
随着连哥、邱胜国的相继离开虽然连哥没有离开燕京,仿佛一个时代结束。
走到寝室门口,徐畅然停住脚步,一阵幽远苍凉的歌声飘进耳朵,正合符他此时的心境,听着听着,脚步不由自主地朝隔壁寝室走去,音乐果然是李朝阳那两个破音箱发出的,李朝阳正背对着他,坐在桌前吃饭。
奇怪的发声方法,像是用鼻音在唱歌,歌声深沉悠扬,牵动人的心绪。“这是谁唱的啊?”徐畅然问道。
“阿尔泰。”李朝阳抬起头,隔着厚厚的玻璃镜片看了一眼徐畅然,笑咪咪地说道。
“没听说过。太好听了。”
“哈哈,是不是想家了?”李朝阳笑着问道。
“你怎么这样说?”徐畅然吃惊地望着李朝阳,以为他有特异功能。
“这首歌就是思念家乡的歌曲,你看这个歌名”李朝阳拿起cd碟的封面,指着一个词amyarn说道,“这个词的意思是泰加林,是阿勒泰共和国常见的植物,以这个植物为歌名,就是思念家乡的意思。”
“是的,思念家乡就是思念植物,所以才叫一草一木啊。”徐畅然感叹道。
“去买一张吧,这个是新出来的。”李朝阳说道。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