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不与他人接触。
由于知道他这个脾气,朝臣前来上报朝政,连仰视的权力都自动放弃,只能拼命低着头,盯着木地板自言自语一番。即便贵如三公、尚书令这种重要角色,也都是三言两语,慌忙报告完毕,然后立即跑开。
剩下那个一言不发的高纬,如释重负一般。
你可以如此想象高纬在位时的模样:一条软塌塌的虫子,懒洋洋地趴在了龙的宝座上,惶恐、猥琐,恨不得立即离开这个万众瞩目的位置。
自卑的人注定敏感多疑,而这份敏感在君主身上,则会被无限放大,潜在的危害更是如此。
而自卑、多疑的高纬,身边却偏偏有一个能力非凡的弟弟琅邪王高俨。他们俩年龄相差无几,而无能的高纬靠生得早,却稳稳当当地当了太子。两人虽是同胞,可却具有天壤之别。能干的弟弟严重地威胁到了高纬的地位和生存。
高纬长得猥琐,眼神里充满着不自信,当了天子以后,还是如此。而比他小的高俨,一个眼神,便能让朝臣不寒而栗。即便高纬当了皇帝,朝臣还是觉得高俨更具威严。
高俨喉咙里得了毛病,需要扎针治疗。扎的可不是背上,而是喉咙啊,稍有不慎,估计都会毙命。chéng rén都担心地要命,可当御医拿针扎在高俨的喉咙上时,高俨的眼都没眨巴一下。
那时的高俨,只是个小孩。小时有这么大的胆量,稍长一些不知会干出什么事来?
凭他这副英勇的模样,他的父皇和母后肯定是偏爱于他。高湛讨厌那个软塌塌的二儿子,异常宠爱这个看似英明神武的三儿子。可是,名分已定,高纬迟早要继位的。结果,高湛只能尽力补偿高俨。
凡是高纬有的,高俨都得有。他所有的器服玩饰,和太子一样,也全由政府财政买单。而他自己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有一日,他在高纬那里看到了新的冰绿李。回家后,他勃然大怒:“尊兄已有,我何意无?” 结果管事的人被立即下罪。
而他的父母也在推波助澜,总想给高俨更多的宠爱。
这很危险。帝王家不同于常人,若是真的为子女、江山着想,那只能偏爱一个,而那人必须是帝国的继承人。而高湛非常愚蠢,他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给了高俨。当他把天平倒向高俨的时候,便已埋下了巨大的祸根。
高俨也被宠坏了,兄长有的他都要,而江山却不能一分为二。所以,他想要独享。
他肆无忌惮地跟高湛说:“阿兄软,何能率领左右!”言下之意是,应该让我来当你的接班人。
听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高湛也不为意,却点头称赞:“此儿聪明,当有所成。”此后,他心中也屡有废立之意。不过,最终由于意外的干扰,他没有走出这一步。
有这么个野心勃勃的弟弟在,加上偏心的父皇、母后的推波助澜,年幼的高纬必然是日日如坐针毡。
作者:句太亲 回复日期:2009-02-07 12:33:17
赵王陈朝的事情就算写完了?总感觉这段时光倒流,接不上前后文,比较突兀样的。其实从188节高澄水淹王思征起,就可以写高澄之死,高洋建齐的事了。再写宇文泰惧怕高洋,众人不解,宇文泰解释说南朝已乱,当坐观成败,趁乱打劫。这时再转而写萧绎,而王琳、陈霸先早期的事在他们出场时就该jiāo代了。当萧绎联齐攻灭侯景、联魏(西)消灭萧纪后,向宇文泰讨回西川、汉中之地时,这时的主角是宇文泰了,从灭萧绎可以一直写到宇文泰死,北周建立。而高洋当时攻柔然、灭山胡、伐契丹......风头正劲,正yù趁宇文泰死伐周时,可撰有大臣相谏:宇文泰虽死,根基仍在,南朝无主,派萧渊明去做傀儡可一举下江南。这时再引出陈霸先来,两次大败高洋。高洋丧师十数万,加上新兴的突厥不段侵扰,不得不筑起长城,从此意志消沉,纵情酒色,杀人成xìng。然后写陈霸先建立陈朝这段艰难的事。王淋火攻失败后降齐就降齐了,十多年后的事情就等时间到了再写,干嘛非要一口气写光?陈占沔州、围江陵、打败梁周联军,北周被迫求和,陈朝一时兴盛不表。再写北周、北齐的内部政权更迭,宇文护站稳脚跟后东讨北齐,邙山大战的事。最后是宇文邕亲政,联陈灭齐,杨坚代周,一统天下。
-======================
非常感谢句太亲兄的建议。这让我很感动,这起码是我写帖一年多以来看到最有建设xìng和最花费心思的建议了。
当然,我也有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句太亲兄的史学功底非常深厚,对这段历史可以如数家珍,至少比我熟悉得多。如果,我只是单纯写给您这样的高手看,的确可以按事件的进展铺开,而且自己可以写得更为舒展。
可是,我还得照顾大多数对此段历史一无所知的读者(我承认,在构思这段历史前,我也是如此)。所以,我得突出人物xìng格。人物xìng格比单纯的事件更能让人留下印象。
比如,我写王琳。为什么非得一口气写完?这也是无奈,我得把他一生所有的忠义元素集中起来,尽情展示。这才能让读者留下印象,以至不成为浮光掠影。
按您的方法估计更容易一些,毕竟有资治通鉴作为蓝本,时间的结构不成为文体。
再次感谢。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294
及时行乐无愁天子的幸福生活
生活就是一波三折。他很幸运,由于天象之变,迷信的父亲为应承天意,在祖的劝说下,主动禅位,当了太上皇;而高纬顺理成章成了皇帝。虽还只是娃娃皇帝,可无论如何,位置好歹牢固了点:废立皇帝费的周折太大了。
可今天,他父亲终于走了,在三十出头的盛年离去了。而他真正地君临天下了。毫无疑问,弟弟这个心腹之患必须除掉。
而还有一人也在一旁推波助澜他也将能干的高俨视作眼中钉。此人便是权臣和士开。
和士开很讲哥们义气,如今果然兑现了对高湛的所有承诺,连同他的江山、他的儿子,还有他的老婆胡太后都一起接收了。以前高湛尚在人世时,两人只是眉来眼去,暗中勾搭;如今高湛入土为安,两人更是肆无忌惮。
朝上两人一起商量朝政,商量不完的,再带到床上来斟酌。
和士开一时煊赫无比,满朝文武为之倾倒。至于马屁拍到何种地步呢?按我们的常识,替主子吸吮身上的脓包算是马屁中的极致了吧?可在和士开这里,这马屁精的境界又高了一层。有士人为和士开的贵体着想,为表忠心,竟然连黄龙汤在他面前都一饮而尽。
黄龙汤当然只是雅称。其实,它的主要原料是粪便,经多年的封存,化成浓汁而成。看来,马屁不是每个人都能拍的。
如果有人为你连大便汁水都心甘情愿吞服,这倒不是说,你的人品已经完美了,而是证明你的仕途已经差不多到顶了太牛了。
高纬只顾忙着自己寻欢作乐,对和士开与母亲的丑事丝毫不顾;而高俨却难以忍受,对和士开等缠绕在高纬周围的蠹虫都要除之后快。为了自保,和士开当然也想早日除掉高俨。
果然不久,高俨的各种职务全被解除,只剩下了一个太保的虚衔。高俨虽知迟早有这一天,但没料到会来得如此迅疾。被逼上悬崖的他选择了铤而走险。
高俨纠集了三千余人,先拿和士开开刀。和士开当时毫无防备,被一刀砍落,追随高湛去地下一起弹奏琵琶去了。
而高纬的禁兵,事出仓促,也四处散走。造反已接近成功:高纬手头只剩下宿卫步骑四百。一旦叛军杀入,后果不堪设想。他觉得无望,哭着对胡太后说:“有缘,复见家家;无缘,永别!”(家家是对胡太后的称呼)
还没开打,这就“永别”了,说明高纬的确绝望了。
可由于年幼,对起兵的目的,高俨自己也有点糊涂:到底只是清君侧除掉和士开呢,还是乘胜追击,连哥哥一起端掉呢?他自己也没想好,领着士兵在皇宫门口发愣着。
这给高纬赢得了喘息的时间。他的救星斛律光将军来了。
平时千军万马带在身边的斛律光,这回也是两手空空来的。不过,见惯了千军万马厮杀的血腥场面,这种宫廷的小政变在斛律光眼里简直不值一提。
斛律光听说高俨杀了权臣和士开,很是开心,抚掌大笑曰:“龙子所为,固自不似凡人!”
笑过之后,斛律光手头也没兵,他唯一能靠的是自己过人的胆识和精确的判断。看高俨的乱兵屯驻宫门口观望,不敢突进,他心中早有对策。
此时的高纬只想鱼死网破,嚷着要带这四百人出战。斛律光阻止了他:带这四百人前去迎战,肯定有去无回。
在他眼里,要破困境,一人足矣!
此人便是弱不禁风、说话磕磕巴巴的高纬。
而重要的是,高纬连面都不需要露,靠他无形的威严就够了。斛律光明白:打仗,靠的不只是人数,威严也是深不可测的实力。
斛律光不愧是老将,他派了个嗓门大的人出去,对着叛军大喊一声:“大家(皇帝)来。”这一吼如同天上惊雷,竟然吓得叛党四处奔散,只剩下高俨一人了。
叛党为何散开?很简单,叛乱这事业需要一鼓作气,乱杀乱砍,才能成点气候。一旦耽误,火候已过,激情消散,便更加惴惴不安,心里无底。最后,便是这种惊弓之鸟式的结局。而老成的斛律光进宫前便已有了这如意算盘。
此时的高纬开心了,趾高气扬地骑在马上,遥招弟弟前来。高俨吓得半死,纹丝不动。斛律光并不厌恶高俨,前去迎来这位小王爷。高纬本要下手,可碍于胡太后,又不敢动手,只得用刀环乱揍一通解气泄愤。
在胡太后的护佑下,高俨留了一命。胡太后天天看管着自己的二儿子,所有饮食都代为品尝。不过,百密终有一疏;而高纬还是不能放过这个曾居心叵测过的弟弟。
时隔不久,他以一同打猎为由,半夜三更将自己的弟弟召出。最终高俨还是难逃一劫,时年十四。四个遗腹子也全部被堕胎而亡。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295
及时行乐无愁天子的幸福生活
2.黑云笼罩下的北齐
除掉弟弟后,高纬继续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前面说过,高纬很自卑,不善于与朝臣jiāo流。可相反,生活中的他并不孤独吃喝玩乐的狐朋狗友多得数不胜数。
高洋作风上是禽兽不如,而能力上明显超过禽兽;高湛的作风和能力基本和禽兽相当;那么,高纬在作风、能力上则连禽兽都不如了。
高洋很吝啬,基本只允许自己胡来,底下的人得廉洁奉公;而高湛稍微大度些,加了和士开与自己一起胡来,死后把老婆、孩子、江山也全部托付了这男人;可高纬完全是包容万物的态度,一个人胡搞多无聊:大家开心,才是真的开心!
和他一起玩乐的阵营非常庞大,男女老少皆有。
里头有他最为尊宠的nǎi妈陆令萱。这陆令萱出身很低贱,因丈夫犯了事被充为奴婢进了宫。不过,这女人很厉害,靠喂nǎi和巧言令色翻了身,一路青云直上。
别看她只是个nǎi妈,可能量却大得不得了,连和士开这样的权臣都认她干妈!这女人在宫中相当于太后,可以干预皇后废立之事;而在朝中,也是呼风唤雨,能影响到整个北齐官场。
到后来,当朝宰辅祖为讨好她,竟真的要尊立这nǎi妈为太后。最终倒是没成。此事若成,倒也是千古奇闻了。
除了nǎi妈外,他的卫队长韩长鸾(后封领军大将军)、穆提婆(陆令萱之子,和高纬是开裤裆玩到大的朋友,封城阳王)、高阿那肱(录尚书事,管理军事的头),都是一群花天酒地的主。这三人号称三贵,掌控朝政,只会蠹国害民。
有这群人缠绕,高纬每日的生活都是花天酒地。实在无聊了,要么弹琵琶解闷,要么扮作乞丐乞讨,要么打打斗斗,玩军事上的过家家游戏。
可还是玩腻了。他听说定州刺史南阳王高绰很有些新鲜玩法,很是新奇,便立马让人锁来。为何是锁来呢?
原来这高绰,在定州刺史任上只做些为非作歹的事,犯事了。这高家衙内,外出看到一fù人抱着婴儿路过,便狼xìng大发,让人抢了婴儿喂狗。fù女自然号哭不已。高衙内很生气:如此好玩之事,这fù人竟不识抬举。不但不开心,还无理哭闹,真是败兴!
高衙内一怒,又把婴儿的血涂在fù人身上,放狗再咬。结果fù人也被吃掉。
接连两条人命,算是惹下了大祸。由此,高绰被锁去了邺城。到了邺城,高绰却平安无事了。高纬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问这兄弟:以前在任上干过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别的高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