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 275
南方的坚守陈朝的艰难崛起
我们冷落南方好久了。
这十几年,北方忙着改朝换代,最早是东魏被高洋换成北齐,而随后西魏在宇文护cāo控下变成北周,高家和宇文家完全从幕后走出,成为正式君临天下的主宰。
紧接着,北齐和北周又相继上演兄终弟及的击鼓传花故事,皇帝的玉玺轮流在高欢和宇文泰的儿子手中来回传递。这两位盖世豪杰,自己没尝过一日坐南朝北的滋味,倒是让儿子们好好过了把瘾。
在北方兄弟皇帝们接连换座、好戏不断的同时,梁陈jiāo替的南方其实也不寂寞。说不寂寞,感觉有点轻了,用“垂死挣扎”更为贴切。
历经侯景之乱,再加上江陵的灭顶之灾,南方的梁朝已奄奄一息。自从永嘉南渡以来,一直偏安南方的华族政权第一次真正领略到了生死存亡的滋味。这种危急和险峻,便是前秦符坚的百万大军席卷南方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用一句话概括当时的境况:外忧内患都到了分崩离析的紧迫程度。
先说外患。
由于宇文泰在长江中上游占了便宜,而高洋必定要控制中下游的建康,与之抗衡。高洋的计谋一旦得逞,相当于高家和宇文家活生生地将萧家东西撕裂,版图从北向南延伸,各分一半。
如此,中国历史上将会呈现一种从未有过的分裂型态东西对峙,以前那种划江而治的南北分离将由此结束,而纯汉人的政权也为此彻底消失。华族完全被异族统治的时代将由13世纪提前到6世纪,整整提前7百年。
内乱的感觉虽不好,可灭国的滋味必定更加悲惨。西魏的残酷兽行已在江陵上演,而北齐鲜卑政权的压迫也让人叫苦连天已成为北齐子民的淮河两岸住民,经常扶老携幼冒死逃回战火纷飞的南方家园。
谁,可以阻止这个怪胎版图的产生?
谁,能给那些遭受兵火糟蹋的民众带来希望?
谁,能挺身而出,保卫汉人最后一个苟延残喘的政权?
江陵已灭,唯一的希望,便集中在刚刚经历战乱焚毁的建康虽然它已残破不堪,可城墙上每一块破损的砖头还在倔强地坚挺着。生死存亡之际,天大的重任,都当仁不让地落到了刚刚入主建康的陈霸先身上。
此时的陈霸先有点孤单。
本在灭掉侯景之后,他还有一个名叫王僧辩的得力战友可惜这位战友兼亲家已经死在了他的手上。他到底是出于公义还是私心杀了王僧辩,已经无足轻重了。关键在于,一刀子虽然解决了王僧辩,可这一刀下去,也把王僧辩当时的焦虑、痛苦全部抢了过来。
上天总是公平的,你抢去你要想的,同时它也会塞给你那些根本不想要的,好坏总是不可分割的。
除了一个皇帝外,陈霸先手中的牌并不多,可他的对手却很多,也很狠。
一江之隔的北边,北齐的高洋网罗了徐嗣辉(同情王僧辩的旧势力)、任约(侯景的旧部)等将,驻扎在北岸,直接关系到建康城的生死存亡。高洋当时本想玩控制傀儡的把戏,可他扶持的萧渊明却被陈霸先果断弄死。高洋的木偶戏落空后,更加恼羞成怒,采取了粗暴的直接出兵。
旧势力不好对付,而北齐的鲜卑骑兵也不好惹。
而建康的南部,陈霸先也几乎不占优。王僧辩的残余势力他的女婿、他的弟弟,势力都非常强大,如只在三吴腹地捣乱,绰绰有余了。南北一旦夹击,陈霸先必定在劫难逃。
更远处的王琳当然更不听使唤,他也拥兵自重;广州的萧勃也是山高皇帝远,当起土皇帝了了。
此外,还有头疼的。由于当时各地军队前去建康勤王,导致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减弱,各地的豪家世族纷纷自己当家作主了。客气点的,控制地方官员,自己幕后cāo作;胆子大点的,那便是驱赶官员,自立为王了。这各地的势力虽散,却数量众多,危害更大从根基上把梁王朝彻底掏空了。
选择在这么个特殊时刻挺身而出,让陈霸先一出场便带了太多的悲壮色彩!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276
南方的坚守陈朝的艰难崛起
冒险起家
而陈霸先的榜样们走的路却不同。
宋、齐、梁的开国皇帝们刘宋的刘裕、萧齐的萧道成、萧梁的萧衍,他们只要一心一意忙着自己的改朝换代,顺带注意一下北边的动静即可。他们前代的王朝虽已国力衰落,可外患毕竟没严峻到生死存亡的地步。他们可以专心着剿灭国内的反对势力,安心建立自己的王朝。
而陈霸先却没有这样的福气。篡权夺位的事,从准备和王僧辩翻脸的那一刻起,陈霸先早晚都要做了,这和他的先辈们一致;可抵御外患、避免亡国的活,陈霸先也同样跑不掉。
这是一场需要左右开工的力气活北齐的骑兵已在跨马临江,南边王僧辩的旧部更在垂死挣扎。如没有胆略,没有勇气,不敢冒险,那只能承受失败。
可陈霸先天生就喜欢冒险,甚至可以这么说,他人生的每一次跨越,几乎都是靠冒险出来的。没有冒险精神,陈霸先或许还只是吴兴城里一个手臂过膝的小混混而已。
陈霸先的祖上,上推两百年,可延续到颍川的陈氏,是大族。到了他这一代,家族南迁至吴兴已两百余年,已是土生土长的土著了。他娶的老婆,便是当地的吴人。老婆的父亲还改过姓,可见并非名门望族。从陈霸先通婚的情况也可佐证陈家已完全和原住民融为一体了。和萧衍相比,陈霸先家族的身份要低很多萧衍和当时的萧齐皇族是本家,想青云直上要容易得多。可陈霸先无依无靠,要想出人头地,得完全靠他自己奋斗了。
还真有人看上了陈霸先吴兴太守萧映非常赏识这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把他一直收在帐下,最后还带他去了广州闯dàng。所以虽为吴人,陈霸先的起家之地却在更为荒凉的岭南之地。
那时的广州可不是什么花花世界,南下的路肯定艰难,可这是陈霸先往上爬最好的路。三吴之地,是天子脚下,英雄豪杰汇聚,达官士人云集,要想出人头地,着实不易。而且士族的力量虽已削弱,可梁朝的士庶之分还是非常严格。便如朱异这种皇帝身边的当朝红人,还是被士族讥讽为寒人,屡遭歧视。
而岭南之地,虽瘴气缭绕,不是宜居之地,可山高皇帝远,时有叛乱,建功立业的机会却不少。陈霸先天生是块当兵的好料,算是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准备靠军功起家。
在岭南的这几年,陈霸先东征西讨,总算混了个威名远播。连远在建康的梁武帝听闻他的事迹后,也非常赏识和好奇,千里迢迢让画工画了陈霸先的画相拿来观赏他怎会知道,萧梁家族最终却结束在这个自己捧在手中的人手里!
当时梁朝乱相已显,jiāo州(今广西一带)的叛乱更是如火如荼,各地宗室、刺史都在观望,不愿白白消耗实力。老实巴jiāo的陈霸先却被派了这趟苦差,而同去的人都不愿趟这次混水,磨蹭拖延。在誓师大会上,陈霸先义正词严,逼得大伙狼狈上路。别人都只是装装样子,而陈霸先一人在前头异常卖力,一路上势如破竹。
到了最后一战,叛军势力异常强大,湖中大船林立,兵威甚大。到了这生死关头,别人还是缩头缩脑。陈霸先鼓动半天,结果无人应承。最后,他也懒得浪费口舌了:你们不去,我自己去。
这万一有去无回怎么办?可陈霸先就是喜欢冒险!
他趁夜独自带兵杀了过去,结果敌军大溃。靠着冒险,陈霸先又立了一次大公,自己的私人势力也日渐变大。而这时,梁朝发生了侯景之乱,被扰得天翻地覆。
对陈霸先而言,人生又一次到了转折关头:是按兵不动,还是北上勤王?
靠着在岭南打拼的这几年,呆在此地吃香喝辣的,做一方诸侯,当然舒服。而且广州刺史萧勃yù自立于此,为笼络陈霸先,也非常热切地招呼他留下。到后来苦意挽留无效,更是派兵围追堵截,不让陈霸先离去。
可北上呢?危机四伏!当时,各个宗室都暗藏鬼胎、互相残杀,无人真心勤王。他一个陈霸先,人卑言轻,上去凑什么热闹?打仗无非两种结果,胜、败而已。
要是打败了,陈霸先这几年在岭南积攒的老本,不但要陪精光,说不定还要人头落地。可即便赢了,又如何呢?谁会待见他这个土老帽?他既没有身份,也没有靠山,谁来帮扶他?或许,还会被认为居功自傲、居心叵测,遭人陷害呢!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277
南方的坚守陈朝的艰难崛起
冒险起家
池塘纵然安逸,却非蛟龙翻云覆雨之所!岭南之地纵可称霸一方,却只能偏安一时,并非久居之地,yù立不世功业,必得北上!
如此权衡过后,陈霸先决意北进。初到岭南之地,他的谋生之路算是九死一生;可没曾想离开岭南,也是困难重重:萧勃指使的打手在路上当起了车匪路霸,布下重阵阻拦陈霸先离开,最后被陈霸先打跑。
在岭南的几年里,陈霸先也积攒了点家底临行时带走军马三万,粮食五十万担(这也难怪萧勃ròu痛)。有了这家底,无论投奔谁,都得赏脸给他安排个一官半职乱世中有兵有粮,谁见着不欢喜。
在这次北上途中,陈霸先还收附了日后最为倚重的一位将领侯安都。侯安都,是始兴当地的一个土豪,手下也有兵丁三千,很是勇猛。比起陈霸先来,他文绉绉的功夫要高一些,能文能武。
而另一猛将周文育并非主动投怀送抱,而是被陈霸先打服的。周文育也是吴人,入伍后勇冠三军。他曾为夺回上司的尸体,身中九创,其男儿血xìng,当时颇得白袍将军陈庆之的称誉。
兵强马壮,又有此两员猛将相助,陈霸先更是如虎添翼,此次北上赶考信心颇足。
等陈霸先还北的时候,萧家的内斗已经基本结束,萧绎成了他唯一的选择这个时机也是陈霸先选择好了的。龙争虎斗后,尘埃落定,他就不用瞻前顾后,生怕站错队伍了。
虽是主动投怀送抱,可由于初来乍到,毕竟不像王僧辩、王琳等老手下受萧绎信赖,可结果不算太坏:陈霸先终于从岭南的一个“土诸侯”一跃成为朝廷最为倚重的大将之一。
接下来的事情有点顺风顺水:在王僧辩和陈霸先的合攻下,侯景被灭;紧接着,曾引狼入室的萧绎最后也被狼吞没了。王僧辩做了实质xìng的头把jiāo椅,陈霸先暂居第二头上的那个小皇帝已明显是摆设了。
王僧辩非常看重陈霸先,为笼络人心,还让自己的第三子娶了陈家的姑娘。不过,中国的联姻基本都是互质型居多,一到关键时刻,血缘关系都没用,这嫁女娶妻的更无足轻重了。
王僧辩把陈霸先安排在镇江,看守建康城的东大门。从一个小混混混到今天的万人之上,这个吴兴小土著应该心满意足了吧?
不满足!陈霸先还有更大的野心:他要成为王僧辩,还有王僧辩上面的那个人。这风险很大,论实力,论影响,论根基,陈霸先哪一方面都不占优。
王僧辩虽然用兵有方,可政治的火候远不比陈霸先。在拥立萧渊明和萧方智的问题上,王僧辩迫于北齐的压力,鼠目寸光地选择了萧渊明。陈霸先四次遣使苦争,可王僧辩还是固执己见选择了萧渊明。
一旦政见上出现裂痕,尤其在拥立这种命运攸关的大事出现裂痕,基本上便是分道扬镳了。可王僧辩很善良,他只知道拒绝陈霸先,却不准备提防他。这是极其幼稚的,他不想想:如果萧渊明上台,一旦站稳脚跟,会善待陈霸先吗?而陈霸先会不会有这种担忧呢?他有担忧的话,还会和自己一条心吗?一旦不是一条心,他下一步会干什么呢?
政见不合,那只有反目成仇了!可王僧辩只记得防御外患,却不知道提防内贼!他还沉浸在陈霸先给他三十万担军粮的慷慨中,沉浸在陈霸先和他的联姻的喜悦中,无比信任陈霸先。
选择和王僧辩一刀两断,对于陈霸先而言也是冒险。王僧辩代表的是朝廷,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实力上,都比他强大。除了突袭,陈霸先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
可陈霸先唯一也是最关键的优势,便在于他拥有王僧辩对他的信任,他可以暗中下手。对于一个信任自己的人下手,是残忍的,可这是陈霸先的唯一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弃。
这绝对又是一次冒险!
所有的士兵都被欺骗了。行军前,陈霸先告诉他们此行是去抵御北齐的军队。唯一知道目的地的只有五人侯安都和周文育都在内。和以往的勇往直前相比,这一回连陈霸先自己都有点忐忑不安毕竟是造反的活,还是头一回,没有经验。
直到已经杀到石头城下,他还在苦苦挣扎。他做了个出人意料的动作,突然停住了马,打退堂鼓,不动了。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278
南方的坚守陈朝的艰难崛起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