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重迷障:终极继承者 > 第 91 章
    二掌柜王顺。在回春堂两员最重要的骨干吴家昌去往辽东,方是以所有的精力用于忙碌青衣社总管事务后,能担当这样重任的只有王顺了。虽然他年纪轻,缺乏一定的威望,但凭着这些年跟随萧瀚学到的手段,相信大的方面还不会出现差错。当萧瀚把处理事务的书房迁到了雄伟的青衣阁,此时回春堂已经不再是他最重要的事业,只是作为那个更巨大的基业一部分受他的控制,青衣社也正式进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天启五年五月,青衣社让世人震惊的一个大手笔猛地抛了出来,在得到官府的公文批准后,青衣社从所有会员中募捐到三百五十万两白银:其中一百五十万两以粮食三十万袋yào物五千箱的形式捐给华东水患受灾地区的饥民。

    这次救灾捐款据事后朝廷工部官员统计,大概使至少五十万灾民幸免于难;其中二百万两白银在江南四十处城镇修建善堂一百处,这样的投资这样的规模,每年最起码将会救助1万名以上无家可归的孤儿。

    青衣社以它毫不吝啬的巨大手笔和宽广胸怀赢得了世人的赞赏和敬佩,商人那种贪财骗子的形象第一次在百姓眼中得到了改观。随后每隔一段时间,萧瀚便会组织那些赚得满满当当的商人们拿出利润的一小部分用于救灾济贫,在被人们万家生佛一样的供奉中,青衣社良好的名声越传越广,初步达到了萧瀚准备改善商人地位的第一小步的目标。虽然是小小的一个进步,但萧瀚还是异常激动,虽然离开他心中的目标还极为遥远,但他相信只要努力下去,一代两代……自己的接班人总会实现这个目标。

    只有商人的地位提高了,资本萌芽才会茁壮成长,这个国家才能渐渐恢复起色。当然,萧瀚绝对不是一个资本主义的拥护者,自小经受政治教育的他还是对共产主义亲近些,他只是想凭着自己微薄能力能改善一下这个千伧百孔的破败国家,但这个时代的经济是偏向资本萌芽的发展,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这个时候的中国如果想不经过战乱的动dàng而重新焕发生气,只能走资本商业的改革。

    天启六年元月,青衣社发展已经进入平稳阶段,萧瀚在无数计划的缠绕中脱出身来,以考察青天镖局在福建的发展为名,带领第四批子弟兵三百五十人去往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第七十七章 青衣 (8)

    这年夏天,天龙会和青衣社联合作战,一举击溃来犯的以葵叶家太蒙家为首的十支联合倭寇的侵犯,共击毙击伤东洋浪人七百人其中包括倭寇头领葵叶真一,最后却没有一个俘虏,因为对这种畜生绝对不能心软慈悲,道义不是对这些不是人的家伙们讲的,萧瀚丝毫没有犹豫,一声令下,全部处死。

    这一战大大打击了东南沿海倭寇海盗的嚣张气焰,虽然没有重重地挫伤了敌人的元气,但一时之间青衣军威名声震大洋两岸,一些宵小畜生再不敢轻易踏入神圣的中华大地一步。这次战役后,天龙会兄弟正式并入青衣军行列,抗倭大军已达一千八百人的浩大规模,其中久经战阵的年轻辈高手更是多不胜数。

    在萧瀚谨慎的考虑后,从这支军队中抽出了八百人继续留下来抗击倭寇,保护沿海百姓,其余兄弟全部解除军衣武器,回到青衣社加入商号。但这些勇敢的战士们,萧瀚并没有真正让他们去经商做生意,那纯粹是浪费,在伙计身份的掩饰下,这些老战士们担负起了训练后辈的任务。在拥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老兵教导下,青衣社的子弟兵的作战能力得到了飞跃xìng的提高,这种训练方式此后一直成为青衣军最重要的培养新血的手段,一直延续了十多年。

    此时,萧瀚在青衣社中已经拥有了绝对的威严和权利。当初十大总管中,除了与萧瀚极为亲密的南宫世家,一切利益与萧瀚共同进退的长江联运,所有事情唯萧瀚命令行事对他忠心得如一条狗般的漕帮,回春堂原来的掌柜方是以外,其他五名总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萧瀚的势力靠着合作的幌子逐渐渗透到各省各处地方后,他培养出的重要干将们已经凭着强大的经济地位取代了往日的龙头老大们成为了新的总管,虽然那些老总管们在和萧瀚的合作中谋取了巨大的利益,但最后却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位置和主动权,在利益与萧瀚紧密挂钩后,现在就算心中有点不满,也无法说出口了。

    而在天龙会大哥关海山不幸在抗击倭寇的一次战役中壮烈牺牲后,接替他福建总管的是“青天镖局”总局主林俊杰,而这个年轻的总管更是萧瀚的绝对拥护者和崇拜者。这样萧瀚基本上把十名总管的权利全部握在了自己手里,而到了此刻,他那个大魁首的名号才算是实至名归。从此青衣社便摆脱了往日拖拉散漫无组织无约束的形象,真正成为了一个有着一定凝聚力的强大实体,一个可以带动社会变化的强大组织。

    外篇 萧瀚啸的思索 (1)

    萧瀚从没觉得自己如何天纵奇才高人一等,他是一个普通人,唯一不寻常的或许就是他这个现代的普通人回到了过去,他也不像很多小说中的主角一样很有觉悟地忽然醒悟自己是救世主,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就是要拯救国家拯救民族拯救黎民百姓。他很冷静地知道自己的智慧也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常人,而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大的力量就能办成的。但没有这份能力,并不代表他不去思索不去想那些已经发生或者历史上即将发生的事情,很明显地任何一个接受过强烈爱国主义教育的年轻人来到这个战乱纷飞的年代,他的良知不能不为整个民族正遭受着巨大的困苦而震撼,他的血液不能不为整个国家正面对着可怕的崩溃危险而澎湃,他想要为这个血脉相连的国家尽一点自己的力量。在经历了很漫长的思想酝酿阶段,很细致很入微地思索后,他的心里有了一份自己的想法。

    他热爱自己的国家,他梦想着能凭自己超越时代的思想振兴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他首先从官场方面分析,但也是第一个否决了这个想法。进入官场,相信有着武成功的帮助,萧瀚还是并没有多少困难的。但他深深知道明朝末期尤其是天启皇帝执政期间官场的黑暗,可以说整个文官体系已经彻底腐烂,而稍微有点作为的东林党人却只知和反对派争权夺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八字真言已经被这些熟读圣贤书的文人们抛之脑后。更愚蠢的是这些东林人在一边排挤其他大臣争取朝堂上的发言权的同时,却又忘记了身后盯着他们丰腴的ròu体已经眼冒绿光的太监阉人们。这些如同恶狼一样的没卵子家伙们是被自称正统的东林学子们唾骂鄙弃的,可惜高贵的东林人们完全意识不到这些太监手里的权柄已经越来越重大,他们根本不把这些下贱的太监们放在同一对手的位置上重视高看,也根本不能清楚地看到阉党之祸乱已经渐渐变成大明朝的致命dú瘤,所以这就注定了他们最终败亡的下场,而也错过了一次绝好的振兴朝纲的机会。所以萧瀚认为就算有武成功及其岳父内阁首辅的帮助,面对着这些早已经忘记了自己作为人臣该尽什么样义务的腐烂大臣们,毫无出身背景的自己拼着短短几年奋斗,又能成了什么气候呢?反而说不定最后与这些家伙同流合污,掉入那个深不见底的泥沼,和众人一起沉没下去。

    外篇 萧瀚啸的思索 (2)

    走造反路线当然更不行,其时天下还算太平,北面战事也没出现大的波动,清兵还被困在关外,而中原也没有发生大的灾害瘟疫,这就没有提供好的造反时机和背景,而萧瀚自认自己除了强大的力量,别的方面并不算太出众,而一场有关国家兴亡的巨大战争,单单靠一个人的能力如何能成事。再者,萧瀚不具备广大的群众基础,他没有李自诚,张献忠等人有宽广的人脉,天时地利没有,人和也不具备。而且就算造反成功,那自己是要顺应民意称王当皇帝呢,还是要违背被奴役三千年思想的民众的意愿进行资本主义改造呢?不说其中的重重困难,萧瀚更有两方面的顾虑。第一,在情报部门工作多年的他接触过太多的真实战争的残酷血腥,实在是非常厌恶这种非不得已的手段。第二方面,萧瀚思索过无数次这样一个很具哲理的问题:如果现在自己建立一个很强大的国家,难道历史真的能依着自己的意愿进行下去吗?再经过数百年后,这个国家是否依然强大?或者是反倒不如清朝末期的腐烂?这个国家是否会因为自己的强加干涉而最后弄得支离破碎的分裂结局呢?简单地说:如果给我们改写历史的机会,我们想让这个国家避开所有的歧途和弯路。但历史却很难顺顺当当地走上康庄,它好容易避开了这条弯路却很可能轻率地滑入另一个歧途。萧瀚想了很久很久,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很诱人的念头。

    最后,他个人的想法是只有发展整个社会的经济才能真正救助已经病危的巨人,不管是从明朝末期已经开始了资本主义萌芽,还是这个时代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还是当前世界的整体格局来看,这个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明朝灭亡的原因很多,但一条根本的原因就是经济的困顿。清兵的肆虐农民起义的巨浪,使得朝廷两面作战,最后导致了财政的全面崩溃。朝廷无钱只能把黑手伸向了天下百姓,而百姓本已经在穷困边缘徘徊,朝廷的残酷剥削,又遇到了百年不逢的旱涝天灾,最终注定了这个皇朝本可以在崇祯帝手中有望中兴的希望破灭。皇朝倒塌了,受苦的还是天下黎民百姓。萧瀚不愿意看到那样悲惨的结局,他希望能凭着自己的力量阻止大时代历史年轮的滚动,也许想法很狂妄幼稚,但他只想试试,雄心壮志再不允许他偷偷隐藏在人群中做一个普通人。

    外篇 萧瀚啸的思索 (3)

    他厌恶战争,所以他要不断积聚实力,等到自己拥有了足够强大的基础时,他梦想着要从经济上控制这个大时代风云的变化,不是只有战争才可以消解即将到来的混乱秩序。因为这个时候满清还是没有十分健全兵制的游牧民族,强大的武装还没有建立起来,政权还不稳定,她们还处于建洲女真海西女真之间的征战中,他们和汉人的战争还是以抢夺生存物品为主,只要有强大的经济,只要给我时间,萧瀚绝对相信自己可以化解了这最悲惨的龙的传人的互相争杀中{虽然这个时代的人们无法想象和后金人是同一个伟大的民族后裔,但对于萧瀚这样一个从未来回到古代的人来说,有这种想法是很合情合理的}。

    战争不只是简简单单两个字而已,它代表着大量人口的死亡和社会生产力的崩溃。他永远忘不了当年周大师给他讲解三国时期的英雄时那种蔑视的神态,英雄吗?全都是杀人魔王,汉末的5000万人口,在西晋王朝建立后,普查人口时还剩多少呢?只剩下只剩下可怜的700万,征战厮杀毁灭了4000多万人的生命,十室九空就是形容这样凄凉的景象,那些三国时候著名的将领每个人身上都要背负十万人的xìng命,他们已经不能叫杀人魔王,因为他们把人像猪一样残杀,生命的珍贵在他们眼睛里像垃圾一样可笑。

    这些想法或许非常可笑,一切战争至上的人们或许要笑话他的无知愚蠢,但萧瀚还是想尽力去试试,就算最后的结局是失败,自己也对得起良心了。这些天来他想了很多,他很认真地把自己的思想整理了一遍,自从来到这个混沌的时代起,他从没有这样深层次地刨开自己的内心去探查灵魂的意识,他终于知道了自己想要干些什么,想要得到什么,前进的方向不再迷惘。

    全书完!

    梅勒°冰凌WR

    │     ↓http://www.biqugedu.com│

    │ ◆┴┴◆.    整理。      │

    │ │  │. ↓    本作者来自互联网     │

    │ ○--○. ↓    版权归作者所有       │

    -------------------------------------------------------

    访问小说分享者(似水若曦)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biqugedu.com/u?id=20416

    也可以百度搜索或者访问www.biqugedu.com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