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去,跟我一起来的都是进入学习阶段,当然,这个学习非大家念书,玩那么简单。
我们几个都是有一个指定的师傅带,我的师傅海峰据说是这行当比较厉害的角色,唯一不足,师傅那脾气,简直逆天,一言不合,绝对给你丢根翘胎棒过来,不单单是丢,更重要的是,要命中,一旦未命中,绝对有第二发。
最先学习的当然是补内胎了,我们主修各种载重大汽车,都是有内胎的,最大的也就是装载机的轮胎了,一般是三个人同时才能挪动一条外胎,我刚去那会,给我一条装载机内胎,我是背不动的,身板太弱,那几十斤重的内胎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玩转的。
补内胎,我们用的是生胶片,那种大约35公分宽,跟卷画一样,卷上几十层,按公斤论价的,需要多大,裁剪多大。
内胎的伤口一般也分几类,第一类钉子眼,也是最轻的一类,这种直接用木搓打毛钉眼附近,然后将用汽油浸泡的生胶水涂抹上去,裁剪出大小三厘米左右的方块先粘起来,然后用一个铁皮制成的四方盒子,盒子是没有盖子的那种,用烧热的钢板压上去,在用丝杆压着钢板,内胎下面垫上沙袋。
其实大家看完这个程序就知道了,最难点,就是温度,要让生胶熟透,才能像橡胶一样结实,如果过生,可能你提铁盒的时候,生胶片会粘在铁盒上,拿不下来,过熟,内胎会应为高温导致涨肚,一充气,当时就爆了。
其次,就是稍微有点伤口的,这种伤口一般都是钉子眼以上,一厘米到五厘米左右的,算是中等伤口,这种就需要带上内胎做陪衬,裁剪好尺寸的生胶片,上面压一块尺寸比生胶片小一圈的内胎,中间涂抹生胶水,补好了,跟原装的用起来是一样的,不会应为高温而掉胶。
当然,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缺钱,另外,很多司机也是很节省,有那种超大口子,比如六厘米以上的口子,甚至十几厘米的口子,司机也是愿意加钱修补的。
像这种大口子的,我们都是先将内胎裂口出打磨发毛,然后用针线缝起来,最后才跟第二种口子一样的方法去补。
最初,我学习的时候,是用费了的内胎学习,要么,糊了,要么生了。
我只感觉到钢板是热的,多热,每一个准量,当然您别说,温度计,在那个时代,是很奢侈的,至少,我只在诊所,医院见过那玩意,以至于后来的“时代”才用到大量的温度计。
补胎那东西,一学习,就是三个月,中间还一直在给师傅当下手,帮忙拿工具啥的,也顺带学习汽车修理技术。
有一次,我在石棉瓦棚下认真的贯彻补胎技术,老板接了一个电话(老式大哥大,一万多一枚,我这种咸菜当时连看的份都没有。),然后就过来挑人了。
其余几人都比较忙,只有我被师傅安排过来温习补胎技术,老板先看了看我,然后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看到我还在补胎,愣了一会,然后开口了,其实我当时已经毛骨悚然了,自己本来就是新手,就怕老板挑刺,万一被骂了,心里绝对不舒服的。
“小段,你跟我一起去马鞍山救急,有一辆我们的老客户,在那边“双胎坐地”需要支援,我马上安排车子,你去准备工具。”。
我就找来一大堆的急救用品,32吨千斤顶,一枚,20吨千斤顶,两枚,工具,一套,木头墩,四个,钢板,若干。
不一会,来了一辆三轮摩托,我和老板二人就坐着前去。
马鞍山,我头一次来这个地方,一边巍峨大山,一边平静的水面,这里是一座水库,水库面积太大了,我没有看见边缘,水库与山中间便是那蜿蜒盘旋的公路,路不是很宽,可容两辆大汽车同时通过,水库边上长满了各式的花花草草,煞是好看,站在水库边上,迎面吹来的风,带着丝丝凉爽,和湿润的感觉,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容我抄段歌词。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没有红墙,只有绿树,没有白塔,只有那巍峨的大山。
徐徐秋风出来,不知名的野花野草,随风舞动,眼前豁然开朗,没有城市的压抑,只有这丝丝波浪的水库。
“啊”我准备感叹一下,却不想,有人不愿意了。
“小段,赶紧过来支千斤顶!”老板已经开始催了,其实任何时候,老板都是扫兴的源头,不是吗?
我从自己美好的幻想中回到现实中,还是老老实实的支千斤顶吧。
车子在半坡中间,司机已经用几块大石头挡在有气的轮胎前面,我们只需要将车支撑起来,卸掉已经没气的轮胎即刻。
(此处省略3000字)如何拆卸的,估计大家没兴趣。
费了好大一番功夫,将两只蔫了的轮胎拆了下来,由于轮胎没气,压得时间太长了,被压着的地方已经变形,滚动起来一跳一跳的,我刚去不久,力气小,一个不小心,轮胎顺着下坡一路跑去,越跑越快,我在后面使劲的追
看着掉入山沟的轮胎,我顿时傻了,我一个月工资才400元,这轮胎,一只就是1200多元,三个月的工资,经常用几毛钱买东西的我,何曾见过这么多钱,更不用说,那是三个月的工资。
看着傻傻的站在路边的我,老板安慰到“没事的,一会等我哥来了,用绳子吊着人下去,将绳子拴在轮胎上,用三轮车拉上来就行了。”
蹲在地上的我,看着老板的身材比以往高大多了。
费了一番功夫,轮胎被拉了上来,老板,老板的哥哥,还有我,我们累的气喘吁吁,坐在路边休息,轮胎就在屁股下面坐着,这只轮胎型号是1100一20的,如果读者有大车司机,就会知道,这种型号,一般单轮胎重量约30公斤,还不算里面的钢轮毂重量,加在一起,至少一百多斤重。
看着几十米深的山沟,我心有余悸,生怕轮胎再次滚下去,实在不敢滚轮胎了。
“我来!”老版的哥哥倒是义气,看着我单薄的身体,估计是不忍心吧。
当然,轮胎带回去,就是一番修补,然后拉过去装上,此次急救就算圆满结束了。
注:双胎坐地,一般指六轮车,跟以前那种解放卡车一样的,前面每边一个轮胎,后面每边都是两个轮胎,坐地,那就是后面任意一边的两只轮胎同时没气了,司机一般都是携带一个千斤顶,这种坐地的车,一般都是重车,离地太低,他们的千斤顶无法放入,也就是无法换备胎,在说了,他们一般都是一只备胎,两只轮胎坏了,也只能呼叫救援了,或许这就是最早的救援吧。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