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慈笑了笑,抬手将面具一揭,露出了真容。
元修听了那声音,脸上顿时露出震惊之色。
越慈竟往椅子里一坐,冷峻的眉眼融了雍容矜贵之态,懒洋洋开口道“爱卿不妨将门关了,朕也有话与爱卿单独一叙。”
元修望着院中夜色许久,忽听身后有脚步声,他这才想起越慈还在,但转身时却见他走到了书架旁,书架旁摆着两把椅子一张闲桌。
书房里只剩下两人一尸。
元修眉宇间的沉色稍霁,稍一颔首,暮青便与高氏出了书房,背影一会儿便没入了夜色中。
“好”暮青点了点头便与高氏往书房外走,走到门口回过头来,见元修眉峰压着,眉头深锁,正望着她,她稍一沉默,说道,“你留在这儿,一会儿再说。”
高氏并非蠢笨之人,今夜宣武将军府遭遇大难,她才二十几岁便遭遇丧夫之痛,悲痛之余难免自乱阵脚,但方才听闻暮青一席断案之词,对她已刮目相看,非常时期也顾不得孤男寡女不可独处的礼教了。她看得出暮青有要事与她说,因此点头道“府里的佛堂是清净之地,平时下人们不可随意进出,若是都督不嫌弃,可与妾身往佛堂一叙。”
在此之前,今夜之事必须要有解决之策
时辰不多了,步惜晟之死宫里已经知道了,并且在她和步惜欢出都督府前就往内务总管府去了,算算路程,估计假圣驾和宫里的人也快来了。
暮青没有看他,只看着高氏,问“府中除了这间书房,还有何处方便说话”
元修和高氏都一愣,步惜欢却望着暮青,眸光深沉如海,似要将她淹没。
“我有话与夫人说,望能单独一叙。”暮青忽然开口对高氏道。
那一刻,她懂了何为政治,何为牺牲,何为保全。
此案,需结哪怕这有违她此生之愿。
步惜晟不能是自尽,步惜尘不能是凶手,步家子弟不能牵扯进通敌之事里
在看到遗书的那一刻,她就清楚地知道,此案不能再查下去了。
此案是她这一生中遇到的最难解的谜团,她有太多的不知道,但她清楚地知道一事,那就是步惜欢,她不能明明能预见得到朝中局势,却眼睁睁地看着他走到那步险地
暮青还不知道逼死步惜晟是步惜尘的一人之计,还是这一两日见过什么人,不知那幕后真凶在此事上有没有出过手,也不知毒阎罗是步惜尘从别处买来的,还是他就是那盗毒之人,更不知步惜尘与她爹的案子有无关联。
他幼时入宫,无人相助,步步为营走到如今,至亲却在背后刺他一剑
这世间有何事能比血脉至亲从身后刺来的剑更寒人的心
步惜欢在深宫朝堂之间隐忍多年,这些江山权谋的诡秘杀机,他应该比她清楚,比她懂得更快,因此在看见那封遗书的时候,他才那副神情。
暮青觉得,这事儿步惜尘干得出来。
步惜尘完全可以说,他杀步惜晟是因为发现他勾结外敌,此举是为保恒王府而大义灭亲,牺牲了步惜晟一家妻儿老小,倒可为他赚一个大义灭亲的美名
眼下元修没有称帝之心,他又在养伤期间,以元敏对他的疼爱,定不会在这时逆着他的意思,因此若这时元家废帝,必不会自立。那么废帝之后需有新帝,新帝必是步家子弟,而剩下的步家子弟里,嫡出的只有步惜尘一人
正因此,表面上看,步惜晟死了对恒王府不利,此事便不该与步惜尘有关,但步惜尘对步惜欢的敌意甚重,且心在御座,朝中如能借机废帝,他定是乐见其成的。
步惜晟在这节骨眼儿上服毒自尽,很难不被人怀疑与通敌卖国之事有关,到时不但宣武将军府有灭来,仿佛一一解了她心头的迷雾,觉得豁然开朗
步惜欢微微低头,掩了眸底的赞色,至此他已觉得今夜赶不及回内务府总管府也不算坏事了,若非如此,他还听不见这一番推论。往常总是元修陪她查案,隐卫回禀消息给他,他只能听个结果,却难知其过程精彩,今夜也算是如了愿。
元修习惯了,只摇头一笑,喟叹无言。
书房里如同往常一样,人皆静默,半晌无声。
暮青将遗书往桌上堆着的书上一放,将毒阎罗往上一压说完了
“他是被人逼着自尽的,他不甘心,所以才留下了这些”暮青一抖手里的遗书和那瓶毒阎罗,“那逼死他的人定是抓了他的软肋,我且不说这软肋是什么,只说那逼死他的人。步惜晟是前天午后来的都督府,那时他的神态看起来并无异常,而今晚亥时他就死了,说明他的心态变化发生在前天下午从都督府离开后到今晚之前,考虑到他计划留下这些线索是需要时间周密思考的,他的心态变化时间还可以再提前一点儿,即前天下午从都督府离开后到今天中午之前这段时间里,他到过何处,见过何人,那人便极有可能是逼死他的凶手”
“更耐人寻味是不孝子,我听说步惜晟是孝子,他的生母是歌姬出身,早年失宠,卧病在床,他成亲后谋了个宣武将军的闲差,随后便求了王府的恩准将生母接进了将军府亲自赡养。老母尚在,儿乃孝子,为何寻死”
“再说嫡长,且不提长字,只说嫡。那日我请步惜晟到都督府问话,步惜尘与他同行,我观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甚至步惜晟心里是憎恨这个嫡出的弟弟的,那这封遗书里又为何提到他”
“先说高堂,这高堂指的应是恒王和恒王继妃,恒王也倒罢了,继王妃宋氏跋扈狠毒,必非善待庶子之人,步惜晟为何要提她”
“不要说这些是因他的情绪而写错的,先看看这封遗书通篇的墨迹再说话。步惜晟的字很端正,蘸墨饱满,其中有几个字的墨迹甚至过于饱满,险些就要糊了。我听说他自幼习武,多年来未曾荒废,说明他是个坚毅律己之人,这样的人会允许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封信出现这等瑕疵不要说是情绪所致,且看这几个字高堂、嫡长、不孝子步惜晟是个聪明人,聪明到明明是自杀,却处处留下疑点给人查。一个将死之人,在死前能布下如此多的线索,心理承受能力必是强大的,因此我不信他会被情绪压垮,别的字都干干净净,偏偏在这三个词上出现积墨。因此,我更倾向于这是他故意而为的。”
“其三这封遗书的开头没有称呼,没有言明是留给谁的,从后半段的嫡妻的交代来看,很像是写给妻子的,可是遗书的落款写的却是不孝子晟,读起来甚是古怪。”
“其二他是恒王的长子,哪怕是庶出,他也是名副其实的长子。当今亲王里,五王爷膝下只有公主一人,而先帝的其他皇子及其血脉都已不在了,步惜晟在这一辈的皇室宗亲子弟里是最年长的,他为何要写下嫡长二字”
“其一自杀有蓄谋自杀和激情自杀之分,自杀者亦分三种一种人生无可恋;一种人对世间人事还心有牵挂,却因人生失意等等的原因想要逃避,结束性命;一种则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这类人的精神状态难以预估,因此其行为不能按常理分析。步惜晟精神正常,他属于第二种自尽者,且是蓄谋自杀。从他的遗书内容上来看,他对世间之事尚有牵挂,比如高堂、兄弟、妻儿,在这种情形下,他写遗书时的心情定是矛盾的,而人在心情矛盾时,思维会产生错乱,即说话前后颠倒、前言不搭后语等。可步惜晟的遗书里,我没有看到这些,他从幼时之志说起,说到少年青年时苦练武艺,说到壮年时在功名上的失意,清楚有序地交代了自尽的缘由,然后才交代身后事,交代身后事的遗言同样是有序的,先是高堂,再是兄弟,后是妻儿。遍读整封遗书,给人的感觉是清晰有序的,但是看看他的字,字虽端正,婉转处笔锋却微抖,这说明他在写这封遗书时情绪是有波动的。但情绪的波动却没有影响他的思维,这又说明什么说明他在写下这封遗书前,心里就已经想好要写的内容了。”
暮青一眼扫过去,高氏一惊,见她将那遗书一展,道
高氏不耐,问道“都督说,妾身夫君的遗书里有破案的线索,如今遗书都督也看了,案子可能破”
元修有些呆怔,回过神来后有些无辜,他说什么了,她要如此瞪他
这一抬头,怒火未敛,少年的眸底似有烟火绽放,绚人,平平无奇的眉眼霎那间被那烟火点亮,有那么一瞬,竟令人屏息。
仿佛应她心中所想,身后那手写罢,意犹未尽地在她后腰上挠了两下,顺道捏了一把。这一把捏得说重不重说缓不缓,却勾人至极,暮青腰身往下的半条腿险些麻了,心中不由怒火升腾,猛地抬头
暮青顿怒,这都什么时候了,这人倒是山崩于都督去前院审了松春、松夏两个贱婢,可是她们恶毒弑主”高氏进屋便问,眼里话里皆是杀意。
暮青在门口等着,约莫一盏茶的工夫,高氏便来了。
“没错,他临死前做了不少事来告诉我,他不是情愿自杀的。”暮青看了眼手中的毒阎罗,望向院中,春夜深深,宣武将军府里哭声扰人,她的眸底却似住着一潭清泉,永不被迷雾所遮,“我要看看他的遗书,他如此聪明,留下了诸多疑点供我查到这瓶毒阎罗,遗书里一定也有疑点可查”
暮青在前院问案时,元修不在场,却听得懂她的意思,“你是说,步惜晟是被人逼死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