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水浒之星 > 第 130 章
    ”

    “要什么?”

    “都给我住嘴!”禁卫队长怒吼了一声。

    .

    散朝之后,李乾顺摆驾回宫,急急忙忙去见他的皇后耶律南仙。

    李乾顺知道耶律南仙今日要回宫,好些日子没见到她了,不想她那是假地,一想起他老婆,李乾顺脸上就不知不觉的挂上了笑意,他心里更是有一种小期盼,有一种小兴奋,有一种小甜蜜。

    皇后耶律南仙已经身怀数月身孕,身体日渐沉重,失踪十来日忽然回宫,换好了皇后的礼服,在后.宫处理一些事务。

    后.宫妃嫔宫娥太监闻讯赶来请安,一个个掩饰着好奇心,悄悄传递着复杂的眼神,小心弈弈的在给皇后奏事。

    耶律南仙不动声色,一一打理,虽然离宫多日,依然是得心应手,井井有条。

    在后.宫,一切皇后说了算,耶律南仙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光彩夺目,这就是“范”本后不但有貌更是有才。

    忽然一声高声传呼:“皇帝陛下驾到!”

    皇后耶律南仙急忙率领宫中妃嫔、宫女到宫门外跪迎。

    李乾顺在辇中见到了跪于地下的耶律南仙,神女归来无羔,人面桃花依旧,心里是百感jiāo集,又生气是又心痛,下了车辇,他故做镇定,缓步走到耶律南仙身边,双手搀扶,满口责备,“皇后即将临盆,不用出来迎驾,受了风寒,如何是好?怎么你就是不明朕心呢?”

    李乾顺这是做给其它人看呢,自己对皇后并没有什么改变,她走多少天回来,朕还是这么爱她,她还是你们的皇后。

    这让那些准备看笑话并且有一些小想法的人顿时生出无限的失望。

    耶律南仙一脸坦dàng,正色答道:“国之大礼,君臣有别,臣妾身为皇后,更要以身作责,怎能带头不守礼制。”

    “前一阵子你放惊雷威胁朕,又和我闹分居时候就忘记你该遵守的礼制了,现在回到宫内想起来了。”李乾顺腹诽一句,这话他当然不能说出来的,他怕再说错话了,老婆又跑了。

    李乾顺是这么说的,“皇后识大体,顾大局,真是朕的好皇后呀,外边风寒,先进宫内再说吧,平身。”

    “谢陛下!”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环佩声响过,大家起身侍立。

    西夏皇帝李乾顺携手皇后耶律南仙步入宫中,其它人跟在后边,见到李乾顺一摆手,全部止住脚步,停在原地。

    帝后二人刚一进殿,耶律南仙立即摘掉凤冠,匍匐地下,口中言道:“臣妾有罪,望陛下治臣妾之罪。”

    李乾顺没有理她,“哼!”了一声,坐下后,一脸寒霜,怒声斥问:“你何罪之有?”

    <&lt;/a&gt;&lt;a&gt;&lt;/a&gt;

    [(292.管教老婆)]

    “臣妾不该擅自出宫。”耶律南仙娇滴滴的认错。

    “你可真会避重就轻呀。”李乾顺差点气哭了,他加重语气问道:“还有呢?”

    “还有,就是……,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不该惹陛下生气。”

    “这是罪吗?”李乾顺真要哭了,“还有呢?”

    “还有什么,臣妾一时记不起来了。”耶律南仙眉头一挑,眼波流彩,她心里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意思,男人当众给自己留个面子,自己怎么也得表示表示,要认真计较起来,其实全是你的错,我又没有什么错,能回来已经很给你面子了。

    瞧瞧人家这心理素质。

    李乾顺不依不饶,怒声斥道,“你身为皇后,母仪天下,正该统御后.宫,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可你是怎么做的呢?擅自出宫,惊雷扰民,威福失据,震动内外,朕这张脸都让你给丢尽了!”

    耶律南仙花颜失色,一副怕怕的样子,“臣妾有罪,望陛下从重从严从快的处置臣妾。”

    “你犯了滔天大罪,朕当然要狠狠惩罚你才行,你要不得到点教训,下次还不知道又使出什么幺蛾子呢。”李乾顺怒形于色,命令道:“你先起来!”

    “谢过陛下。”耶律南仙款款而起。

    “你,过来。”李乾顺用手指勾了勾。

    耶律南仙移步上前,刚到李乾顺身边,就被李乾顺一把抓住。

    耶律南仙尖声惊问:“陛下,你这是要干啥?”

    李乾顺忍不住将她抱入怀中,耶律南仙挣扎几下,很快就坐在他的腿上和李乾顺贴到一起。

    一阵寻寻觅觅,李乾顺“啵!”的一声,给耶律南仙来了一个长长的湿吻。

    耶律南仙嫣然一笑,百媚顿生,得了便宜她还卖乖呢,“陛下不是要狠狠惩罚臣妾吗?臣妾刚才好怕怕呀。”

    “你有一点有好怕怕的样子吗?我看你是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李乾顺的双手在耶律南仙身上慢慢移动。

    耶律南仙笑逐颜开,眉含春.色,星眼迷离,“陛下的样子那么凶,人家能不怕怕吗。”“我让你怕,让你一次怕个够!”李乾顺的嘴再次含住了耶律南仙的樱唇,又是一个长长的热吻。

    耶律南仙娇喘吁吁,气息已乱。

    这次没人再说话了,刚才紧张的气氛一下就不见了,俩个人卿卿我我,唧唧咕咕,比蜜还甜,真是小别胜新婚啊。

    我说乾顺老弟,有你这么管教老婆的吗?

    我们俩口子的事,干你屁事,一边待着去吧!

    .

    兴庆府的承天寺建于西夏毅宗皇帝李谅祚之时,没藏太后用了兵民数万,历时五年方才完工,这是一座西夏皇家佛寺,规模宏大。

    今天,承天寺内,香烟缭绕,梵音悠扬、钟磬齐鸣、法号声声,大雄宝殿之上,西夏崇宗皇帝李乾顺正亲奉御香,礼拜如来。

    李乾顺身边陪驾的正是西夏枢密使、御弟晋王察哥,这哥俩怎么跑到庙里来了?

    殿上“大国师”空虚和尚,一身佛衣,双目微闭,额头紫印闪闪发光,敲着木鱼。

    空虚和尚此时真是个有道的高僧,他深通佛法,满腹经藏,口中高诵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端的是法象庄严,气度不凡。

    只听空虚和尚口中诵道:“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李乾顺心如止水,安坐如常,他满脸虔诚,一心皈依,听经念佛,一片佛心。

    晋王察哥奉旨到承天寺伴驾拜佛进香听经,虽然一脸的诚惶诚恐毕恭毕敬在殿内侍座,因心中有结,疑团不解,反而是心事重重,百般无聊,和尚讲的啥,他一句也没听进去。

    三炷香燃尽,一卷经刚好诵完,只见佛光笼罩,瑞气氤氲而生。

    西夏崇宗皇帝李乾顺在三宝如来佛祖座下,再燃三柱御香,虔诚礼拜,口中默默念叨,思之长久,忽然大悟彻悟,开口许下愿景。

    正是:

    稽首三界尊,皈依十方佛。

    我今发宏愿,持此金刚经。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晋王察哥听了吓了一跳,心中暗忖,“皇兄这是参佛呢,还是入佛呢?实在是令人不解,怎么我出了一趟国,回来什么都变了。”

    李乾顺烧了香,拜了佛,听了经,散了福,离了正殿,向寺后行来,晋王察哥和“大国师”空虚和尚紧紧跟随,不多时,早来到“承天寺塔”下。

    在当时的兴庆府,“承天寺塔”可是一个地标式的建筑,远远望去,一目了然,保证你进了银川市不会找不到北。

    “承天寺塔”,七面青砖砌就,八角玲珑,一十三层,二十余丈高下,冲天而起,仰天一望,高可入云。

    檐角串串法铃,迎风而响,最惊奇的还是,塔下有一座地宫,里边安放一个金棺银椁装就的佛骨“舍利”,此时它一定是感知到了某种神秘的“力量”,做出了反应,在地宫内散发着阵阵霞光,整个地宫顿时变得五彩缤纷。

    佛家道场,梵宫圣地,微妙而神奇。

    进了塔门,“大国师”空虚和尚,在前边接引,西夏皇帝李乾顺居中而行,晋王察哥在后跟随,其它随从众人,一概止步于塔下。

    西夏君臣三位举步而行,拾阶而上。

    晋王察哥心中疑惑更深,见此光景,知道皇兄定有深意,只是不解,不免暗暗叹气,“自从娶了皇嫂,皇兄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三人登至塔顶,气息不乱,君臣有序,站立窗前,登高望远,极目远眺,兴庆府城内城外景色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只见城中湖光点点,绿树成荫,人烟稠密,房宇辏集,车马通行,熙来攘往,不愧是一颗西北塞上名珠大夏国的首都。

    <&lt;/a&gt;&lt;a&gt;&lt;/a&gt;

    [(293.承天寺塔)]

    再看远处黄河宛如一条白练,九曲盘旋,曲折蜿蜒;更见那贺兰山阙,一山青色,如骏马奔腾,昂首嘶鸣,真是让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李乾顺指着兴庆城内,忍不住赞了一句:“兴庆府城从无到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得以建成,御弟,你看我国都城越来越大,好不壮观!”

    “今天能有这种规模真是来之不易,全拜祖宗所赐。”晋王察哥点头应道。

    李乾顺忽然问了一句,“兴庆城虽大,听说不及宋都东京汴梁的十分之一,御弟可曾知道?”

    “这个……臣弟听人说过。”晋王察哥不觉一愣,心中忖道:“皇兄提及此事,却是何故?”

    李乾顺似乎忘记他问的问题了,他举目眺望一会,又问了一句:“御弟,你看我国都城人烟稠密,车来人往,百姓安居乐业,好不太平。”

    晋王察哥迟疑一下,答了一句:“全仗皇兄圣明,治国有方,才会有此成就。”

    李乾顺回过头来,再问一句:“西北位置偏僻,地广人稀,听说夏国人口,不足宋国百分之一,御弟可曾知道?”

    晋王察哥再次愣住,只好点头答道:“臣弟知道。”

    “御弟,你看我国都城市井繁华,商铺林立,货通南北,利尽西东,好不富庶!”李乾顺继续说道。

    晋王察哥这次没有接话,他知道皇兄一定有一句话还在等着自己,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安。

    李乾顺长叹了口气,好象是在自言自语,其实是说给晋王察哥听的,他是这么说的,“听说,我国的税赋不及宋国的千分之一,御弟可曾知道?”

    西夏国崇宗皇帝李乾顺“高塔三问”,把个晋王察哥问的是目瞪口呆,心惊ròu跳,冷汗直流,他终于知道李乾顺今天为什么会召见自己了,是给自己补课来了,他“卟嗵!”跪在地下,低头伏罪,“臣弟愚蠢,逆天而行,与宋妄启战端,罪不容诛,请陛下免臣之职,臣愿为民,终此一身,不敢言战。”

    李乾顺双手扶起晋王察哥,说道:“御弟快快请起,夏国安危系于御弟一身,你乃国之长城,朕之股肱,御弟怎可轻言弃国而去弃朕而去?”

    晋王察哥随手而起,满脸疑惑,问道:“皇兄,臣弟除了一身武学,再无他能,只怕尸居其位,误国误民。”

    李乾顺喟然而叹,“大夏地居朔方,大漠包围,国贫民弱,资源匮乏,强敌环立,受制于人,若无黄河灌溉之利,只怕百姓食不果腹,民不安居,大夏将何以立国,每思于此,朕心甚忧。”

    晋王察哥一脸愧色,“不能为皇兄分忧,为国解难,实在惭愧,臣弟有罪。”

    “国家贫穷,积弱难返,非御弟之罪也,乃朕之过也。”李乾顺眼含歉意,神色黯然。

    晋王察哥被感动了,眼中含泪,险些落下,心中巨浪翻滚,“多好的皇兄,多有责任感的一位皇帝呀!”

    李乾顺目光从远处收回,踱了几步,去塔中一个蒲团中坐下,他又思忖良久,才缓缓言道,“御弟天姿聪颖,一身武学,一力主战。皇后心地善良,以民为本,一心主和。一个是朕的御弟,一个是朕的爱妻,叫朕左右为难。”说着,他转头向空虚和尚问道:“‘大国师’,皇后主和,御弟主战,你看他们谁是谁非呢?”

    “是就是非,非就是是。是是非非,一切皆为虚幻;非非是是,‘神马’都是浮云!”虚空和尚打起禅语。

    李乾顺和晋王察哥,听了疑惑不解,齐声问了一句:“此话怎讲?”

    空虚和尚侃侃而谈,“宋帝赵佶、宋相蔡京倾尽国力,支持陕西的童贯,居心叵测,想以武促统,如今西蕃之地尽失,宋兵压境,形势对夏国极其不利,这种时候和宋国相争,就象以卵击石,火上浇油,诚为不智。此时皇后主和,乃是是,晋王主战,乃是非。”

    李乾顺和晋王察哥不觉点了点头。

    “宋国君臣,狼子野心,谋画灭我大夏,我国如果一味求和示弱,将被宋国轻视,他们会加快侵略的步伐,我国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所以说,晋王主战乃是是,皇后主和乃是非。”

    虚空和尚说的是头头是道,听的晋王察哥是满头雾水,更加糊涂,“这种听都听不明白的话,也就是和尚能想得出来说得出来。是就是非,非就是是,连是非也不分,天下岂不乱套?”晋王察哥暗叹一句。

    “殿下明白了吗?”空虚和尚还问呢。

    “不明白。”晋王察哥连忙摇头,实话实说。

    “殿下不明白就对了,阿弥佗佛。”虚空和尚莫测高深的说了一句,闭上了嘴巴。

    李乾顺望了晋王察哥一眼,接过话题,说道:“御弟,和宋国打仗,哥哥没多少本钱,早晚会被拖垮。战争持续不断,大夏国会变得一穷二白三光四净,这是一条亡国之路啊。”

    晋王察哥悚然而惊,他问:“皇兄打算怎么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