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子的,身份总是在不停地变换,能力一般的,由社员到社长,能力逆天的,由农民到皇帝。
没藏讹庞随着身份的不断转换,做过的坏事也是越来越多,他为人yīn险dú辣,精于算计,大权独揽,唯利是图,不得人心。
没藏讹庞在任期内不择手段的掠夺和占有田地,成为西夏最大的一位“地主”和“土豪”,他的行为按现在的说法,是属于典型的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国有资产那种类型。
随着时间一天天在飞跑,小皇帝李谅祚个子一天天在长高,没藏讹庞和李谅祚双方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当然不是李谅祚称呼没藏讹庞舅舅改为老丈人那么简单。
李谅祚十四岁这年他们终于摊牌了,可能是巧合,让他们翻脸的居然还是因为一个女人,这也太能扯了吧。
一定是李谅祚娶的没藏小皇后出.轨了?李谅祚这小家伙岁数小,还没有发育成熟,然后,没藏小皇后就……,嘿嘿!
你想什么呢?萎琐!这次责任完全在李谅祚身上,是李谅祚出.轨了。
天啊!这么点小孩就有这么大能耐了?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人不风.流枉少年,让在下佩服,相当地佩服呀。
对了,忘记问了,他和谁哪啥的啥?
和李谅祚一起出.轨的那个女人身份相当特殊,那个女人就是梁氏。
梁氏是谁?她有什么特殊?
梁氏是没藏讹庞的儿媳fù,够不够特殊?
西夏国的梁氏和大辽国的萧氏一样著名,在这一年,梁氏正式走上了西夏的历史舞台。
真让人想不到啊,没藏讹庞的儿媳fù梁氏和没藏讹庞的女婿小皇帝李谅祚竟然勾搭成jiān,不能不说,老李家的人在生活作风上边确实不够点检,爹那样了,娘那样了,儿子也那样了。
全是遗传惹得祸呀!
不过,老李家的人连自己家的儿媳fù都能搞,别人家的儿媳fù当然也能搞了,问题是,李谅祚,你这么小就好这一口,你老丈人知道不?
俩个小家伙光顾风.流快活了,保密措施一定没有到位,李谅祚和梁氏jiān情最终暴露,没藏讹庞对妹子的jiān.情可以视而不见,对自己儿媳fù梁氏和自己亲外甥兼亲女婿李谅祚的jiān情却是勃然大怒。
这也难怪,古代是讲血统纯正的,没藏家的姓氏里不能混杂一个外姓人的血液的,就是“龙皇血脉”也不行。
因为这个败坏家风的儿媳fù梁氏,没藏讹庞决定动手了,这又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宫廷政变,没藏讹庞计划弑君废帝,他有这个能力,搞政变可以说他是驾轻就熟,信手掂来,虽然每次没藏讹庞搞的政变都属于典型的诛九族的叛逆大罪,没藏讹庞还是乐此不疲。
没藏讹庞这次准备的相当充分,他又准备了“A计划”和“B计划”俩套方案。
结果再次出人意外,以政变起家的老国相没藏讹庞,这次却被一对年轻的不能再年轻的野鸳鸯亲女婿李谅祚和亲儿媳fù梁氏给扳倒了。
说来都好笑,李谅祚和梁氏是仓促应战,临时起意,拚凑了一个毫无章法可言的“C计划”来对付政变。
不得人心的老国相没藏讹庞惨遭“滑铁卢”,被儿媳fù梁氏和小皇帝李谅祚联手军队中的一些保皇派,打了一个漂亮的绝地反击,搞yīn谋搞了一辈子的没藏讹庞终于被最后一场yīn谋击败了。
那一刻,没藏讹庞惊的目瞪口呆,他还问呢:“你们有没有搞错?”
“朕没错,是你错了。”李谅祚突然间就长大了。
政变失败了的结果就是满门抄斩,就象野利兄弟“谋降”失败的下场是一样的。
包括没藏讹庞和没藏皇后在内的没藏一家人血流成河,这一幕十几年前在野利家族也曾经上演过,这一幕更早一点在卫慕家族也曾经上演过,没藏氏就是踩着野利全家人的鲜血“上位”的,现在,也有人踩在没藏家人的鲜血“上位”了。
这个人,就是梁氏,她身为没藏家的儿媳fù,她不但没有死,反而成了西夏国第二任毅宗皇帝李谅祚的第二任皇后,这种女人典型的是吃里爬外、谋害亲夫、心狠手辣,就是这样一位女人,她很快的就给李谅祚生下了一个儿子李秉常。
很快的意思就是当皇后没俩个月就生孩子了,生个孩子有这么快吗?
梁皇后,你日子到没有到呀?产期提前了吧你。
哈哈!
这个梁后,就是西夏历史上最有名的俩个无比凶悍的女人“大小梁后”中的“大梁后”。
她养的那个孩子李秉常就是下一任的西夏国惠宗皇帝。
李谅祚在西夏历史上应当也算是承前启后的皇帝,继往开来和他一点也不沾边,他的xìng格继承了他父亲李元昊的凶残好.色,确定了西夏以武立国的大政方针,他做的唯一值得一提的一件事就是小小年纪扳倒了政变老“砖家”没藏讹庞老国丈,结束了没藏家族专权乱国的局面。
谁说小家雀就一定斗不过老家雀呢?切!
李谅祚英年早逝,享年二十一岁,谥号昭英皇帝,庙号毅宗,葬于安陵,死后由其子李秉常继位。
让我们记住这个“小家雀”吧!
.
李秉常七岁登基,他母亲梁皇后理所当然的成为皇太后,并且象没藏太后一样再次“称制”,而且,梁太后又把娘家人她的哥哥梁乙埋弄到朝里任国相,从此宣告了一段比没藏家族掌握西夏政权时间更长的黑暗统治。
这就是西夏的“大小梁后”时代,这个时代让西夏人民苦不堪言,简直不堪回首。
如果说没藏讹庞留给西夏老李家的是乱,则梁氏一家人留给西夏老李家的完全是祸了。
“大梁后”是个凶悍的女人,她对外穷兵黩武,连年征战,民不聊生,“永乐城之战”就是她的“杰作”之一!她对内倒行逆施,用人唯亲,大权独揽,“朕说了都不算”,“一切都是哀家说了算”。
<</a><a></a>
[(288.痛到不痛)]
李秉常十六岁亲政以后一直没有得到一位皇帝应有的尊严,没人把他当皇帝,虽然他的确是西夏一位正宗的皇帝。
李秉常有时候甚至连做人的一点起码的尊重也没有得到。
最严重的时候,李秉常竟然被梁太后关在暗无天日的黑屋子里反省写检查呢。
李秉常第一份检查是这样写的:“亲爱的妈妈,我上了坏人的当了,我知道错了,我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
李秉常带着这份检查jiāo上去后,大梁太后“凤怒”,她拧着李秉常的耳朵大声喝斥,“你对不起这个,对不起那个,你就不拍拍良心问问自己对得起你娘吗?”
李秉常当时就哭了,一边擦着鼻涕眼泪,一边答道:“对不起,娘……我重写。”
这皇帝当的,真弊屈呀!直到李秉常去世,西夏历史都和他无关,他留下的只有一个字就是“痛”!
李秉常和他父亲李谅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同样是面对强大的后族,李秉常束手无策,没有任何能力反抗,李谅祚年少有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拔乱反正。
李秉常懦弱的xìng格决定了他的命运就是痛定思痛,“痛”到“不痛”。
死了,当然就不会再痛。
李秉常唯一和他前任皇帝相似的地方就在于,李秉常的母亲是梁氏,他又娶了国相梁乙埋的女儿梁氏为皇后,而李秉常的爹李谅祚的母亲和妻子都是没藏家族的女人,而李秉常的爷爷李元昊的母亲和妻子都是卫幕家族的女人。
有同样强大的后族,在三个皇帝身上发生的情况却迥然不同,李元昊最猛,灭掉俩个强大的后族卫慕家族和野利家族,李谅祚次之,灭掉一个后藏家族,李秉常最弱,忍气吞声居娘后,俯首甘为孺子牛。
正是:
布袋换麻袋,麻袋换草袋,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呀。
李秉常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少年壮志不言愁他是有苦说不出,朕都说了不算了,他还说什么呀,郁郁寡欢,忧愤而死,享年二十六岁,庙号惠宗,谥号康靖皇帝,墓号献陵。
年仅三岁的李乾顺接过了他皇老子李秉常的班,正式登上了西夏的历史舞台,同时,小梁后也接过了大梁后的班,继续“称制”,西夏一如既往般的那么乱,那么落后,那么贫穷,那么没有光明,没有前途。
不过,正是自己父亲李秉常的这段特殊经历,让小小的李乾顺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教育,李秉常就象一面镜子,让李乾顺看到了他想看到的东西。
逆来顺受,唯唯诺诺虽然什么也得不到,但可以保证自己生命的延续,李乾顺十六岁之前走过的道路和他父亲李秉常走过的道路如出一辙,就是一个简单重复。
不过,李乾顺的xìng格并没有受到李秉常的影响,相反,李乾顺从他父亲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和希望。
李乾顺是一位勤于思考的人,他还是善于隐藏自己的人,他的思想有多深,他就能把自己隐藏的有多深。
除了李乾顺自己,没有人了解他,他老婆耶律南仙现在还不了解他,他妈梁太后在过去更是不了解他。
李谅祚一岁登基,李秉常七岁继位,李乾顺三岁当皇帝,西夏从建国以来后族的势力极其强大,从没藏后又到大小梁后,是有历史原因的,主少母壮,外戚专权,这种局面历经三代之久,时间跨越长达半个多世纪,居然没有亡国,真是一个意外。
西夏就是这种情况大宋都打不过人家,还屡吃败仗,大宋之弱可见一斑。
大宋,在历史上对你的评价是弱bào了呀!
西夏没有亡国的确是因为出了意外,这个意外是一位外国皇帝干涉他国内政造成的。
大小梁后接连当权,搞得天怒人怨,就连大辽国道宗皇帝耶律洪基都看不下去了,愤愤不平的说了一句:“这个老娘们要是不死,西夏非亡国不可。”
之后,小梁太后被辽国人给dú死,李乾顺正式走向了前台,他坐上了西夏皇帝的宝座,并一直牢牢地掌握着政权,没有了“称制”,没有了“摄政”,没有了“哀家说了算”,只有“朕说了算”。
其实,道宗皇帝耶律洪基dú杀梁太后只是一个外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在李乾顺的执政能力上。
李乾顺从一个小小少年皇帝,在那种险恶的环境里渐渐成长,成熟,一路走来,变身为一个位有理想有抱负有远见卓识的国家领导人,不容易呀!
他的路才刚刚开始,他的路还很漫长。
李乾顺现在目光正好和李秉常那双充满慈爱的目光对视着,他笑了,不过,他笑的心有点酸,笑的眼角湿润。
李乾顺的亲爹李秉常可能是西夏五位前皇帝最没出息的一个,却是一位在他心目中最充满人xìng的也是最有爱的一个人。
李秉常就是一位普通的男人,一位年轻的父亲,从来没有害过任何人,因为他宅心仁厚,没有jiān诈。
一个没有jiān诈宅心仁厚的人,如果放在一个普通人身上,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
知道为什么当个好人那么难了吧?
太祖李继迁的智慧,太宗皇帝李德明的机敏,景宗皇帝李元昊的武力,毅宗皇帝李谅祚的勇气,惠宗皇帝李秉常的忍耐……,智、敏、武、勇、忍,天啊,这五个人的天赋在李乾顺身上都能找到,甚至有一些天赋李乾顺已经远超其祖。
李乾顺一想起这点,心中就会生出无数的小得意。
这时,“太祖圣殿”产生了一丝震动,隐隐传来一阵雷声。
李乾顺的老婆耶律南仙还在生气呢,他收回了神思,态度诚恳语气谦虚地问了一句:“我现在该怎么做?”
李乾顺遇到难题了,这个难题不单单是他老婆给他制造的,再深一层的还是国际环境给他造成的,更深一层全是他老子的老子的老子们造成的。
是战,还是和?
是听老婆的还是不听老婆的?
这全是问题。
[(289.五帝话雷)]
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李谅祚、李秉常五个人也在默默的注视着这个年轻聪明才识过人又懂得韬光养晦的当代西夏皇帝。
他们能感知李乾顺那颗驿动的心,里边有野心、有恒心、有决心、有忧心、有爱心,他们这个老李家传人的品质优秀到几乎无可挑剔,比起他们中间的某些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咳!咳!谁在背后说我坏话呢?”李元昊大声质问了一句。
“哪啥,今儿天气真不错。”那个人连忙给自己打了个圆场。
他们知道李乾顺现在处在一种什么局势,战乱引来灾难和后遗症不是一俩年就能抚平的,敌军压境虎视眈眈,国内经济面临崩溃,内忧外患,党项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
只有皇帝才最能理解皇帝,才知道当个皇帝真的不容易!
压力比山大,看看,连老婆都在给他施加压力。
李家后人遇难题了,要不他不会没事老来找他们这些个老家伙的,问题是,“小伙子,你知不知道,我们也当不了你的家,我们比你还为难呢。”
乾顺呀,你也不想想,要能动弹,上面的那些老家伙,哪个会让你留在位子上呀,那是不可能滴,他们几乎个个都是权力狂!
面对李乾顺的提问,李继迁答非所问,“这个雷的威力好强大。”
“爷爷说的对,居然能够穿透封印的力量,这可不是一般的雷呀。”李元昊接了一句。
“爷爷说这是什么雷才会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呢?”李秉常问,他在问李元昊,他要管李继迁叫爷爷就乱套了。
“孙子呀,我查遍了圣殿中记载的所有关于雷的秘宗,能打破封印力量的雷只有三种,一种是‘五行雷’,一种是‘劫雷’,另一种是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