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寿跟着自己出门。
阿寿就这样告别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将脚步迈向了学堂。
而当秋风起始,李家老爷子三周年的祭日到来了。
李家一家子商量着回李家凹,给老爷子做周年祭的一应事宜。
三周年是逝者非常重要的一个祭奠礼,因此李家几个兄弟姐妹肯定是都会回来的,而李东林做为家中长子,当然也是此事的主持者。
李东林带着夏氏等人早几天就回到了村子里。
险险的提前了一天,李成林也带着一家子回来了。连带着李家的大女儿李慧林一家,小女儿李秀林一家,请上村中一众亲戚,李家热热闹闹地将老爷子的最后一程送完。
昨日的喧闹仿佛还响在耳边,今天这原本拥挤的李家老宅就只剩下李小荷一家人了,李东林拉上堂屋的两扇门锁好,招呼妻子儿女:“走吧!”
李小荷心中怅然,想起自己刚到这里时就是在这座老宅子中,那时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帮着家里将生活过好,然后搬离这里,现在自家搬家了,才发现自己对这老宅子还是有感情的。
右边那间小小房间中,乌梅曾半夜拉着她说过悄悄话;厢房的窗户下,她曾经满怀希望的做着荷包;还有那简陋的灶屋,她在里面捣鼓出了火锅……她经常坐在屋前那块大石上仰望天空……小院儿是童年的游乐场……
回到镇上过了几天,李小荷发现在自己很快又适应了现在的生活,在心里淡淡一笑,自己果然还是喜欢现在这样更方便的生活,儿时的欢笑只是回忆罢了。
李小荷很快发现了自家娘亲看自己时,那欢喜欣慰又不舍的眼神,不觉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她也没有疑惑多久,很快就知道了缘由谭家已来人正式议亲,两家父母将婚事定在了明年三月初十。
李小荷知道后不禁在心里翻个白眼,不论在这里生活多久,有些原本就融入骨子里的东西就是改不了,比如这婚事,两个当事人完全不用出面,婚期就给定了,商量都不带商量的,真是让人不习惯。
李小荷只能以“入乡随俗”来说服自己。然后去找夏氏,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就算你们要全权做主,好歹也要通知一下当事人吧,像这事儿,要不是阿寿那个大嘴巴,李小荷自己还一片茫然呢!
夏氏显然并不理解李小荷的想法,你想,哪个女孩儿好意思过问亲事?这脸还要不要了,这些事自然有家里大人cāo持,女儿家只等着上花轿就好!
不过夏氏也知道自家女儿没那一般女儿的羞怯,因此见李小荷来找她,很爽快地将此事一说,还叹道:“娘本来想多留你一留,不过这谭家求得诚……你爹的话也对,迟早都是要嫁的……好在两家离得近,以后见面也容易……你啊,嫁人了可不像做姑娘了,万事多想一想,可别惹得公婆不喜……”
李小荷心里很是无奈,自己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怎么夏氏就开始说起这些话来了?
这还不算完,夏氏将这事告诉李小荷后,像是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为□□,为人媳的道理没告诉她一样,连着几晚都来挤着李小荷睡,顺便教着她自己这些年体会出来的一些道理。
“娘,你放心吧,我又不是那什么偷jiān耍滑的人,谭叔谭婶人又好,哪里会有什么事,再说,我又不是明天就嫁,娘你别这么紧张好不好!”李小荷倒是没心没肺的安慰道。
气的夏氏又捶了她一下,道:“你看看你这样子!别把事情都想得这么好,给你说的话你都记着,一副不当事的样儿,以后吃亏了才有的你后悔的!”
虽然李小荷想象不出来自己嫁到谭家是副什么情景,但是直觉没什么坏事儿,无奈老一辈的经验听一听总没坏处,只得听着夏氏的唠叨昏昏yù睡。
这天,李小荷的花酱铺子来了一单大生意,一个自称姓王的管事来买花酱,这人李小荷知道,就是乌梅做事的那府上的管事。其实这单子早几个月李小荷就接到了,为此还特意多做了好多酱,当时还挺意外这家人要这么多的花酱做什么,这会儿不仅才恍然。
那管事笑嘻嘻地拿出一封封红递给李小荷:“李家姑娘的酱在这平安镇都是有名的,这才劳累姑娘,府上太太特意让鄙人向姑娘道声谢!”
还有小费!李小荷心里微笑,脸上客气地接过,试探道:“哪里,哪里,该是我们多谢府上照顾小店生意才是,只是这花酱虽是能放,只是放久了总不如刚起出来的香甜……”
王管事微笑道:“所以才劳烦姑娘今年多劳累了些。”隐晦地告诉李小荷府里时即时要用。
李小荷遂不再多言。
李小荷很快就知道这王府里是要办喜事了,据说是当家太太嫡亲的女儿出嫁,男方似乎是州府里一个权势家族。这些李小荷当然没处儿打听,当然她也没有兴趣,只是高兴这喜事办得大,连带着自己也小赚一笔。
第73章
王家的嫡小姐出嫁时,好好地让李小荷这乡巴佬感受了一下什么叫做大家气派,什么叫做十里红妆。
“有钱人啊!”对于混了两辈子,还是摆脱不了朴实劳动人民标签的李小荷,也只能在心里感叹一声而已。
不过看着眼前的少女,李小荷倒是在心里默默补齐:“至少古代的有钱人办喜事时,小老百姓也能沾沾光!”
眼前这个背着小包袱,皮肤稍稍显黑,笑得两眼弯弯的小姑娘正是在王家做丫鬟,李小荷的继堂妹乌梅。
“……老夫人慈悲,三小姐出嫁,身边放出了好一批下人,本来我是七小姐身边的,也轮不上我,但是老夫人说我明年本也该出府了,年纪也不小,怕耽误了,特地让我跟着一起出来了!”乌梅兴高采烈地笑道。
李家一家子听了自然替她高兴。
“这是王善人家的恩德!你可有好好给老夫人磕头?”老婆子笑呵呵地问道。
乌梅脆声答道:“有的!这不老夫人还赏下东西,给您老人家呢!”
“哦?”老婆子闻言,嘴巴咧得更大了,见乌梅真从包袱里拿出匹棕红色的布出来,忙伸手接过来,眯着眼仔细摩挲,“呵呵呵,这府里的老fù人也知道我老婆子,看着料子,真是好生客气!”就没合上过嘴。
乌梅出得府,自然该回自己家,只是李东林一家就在平安镇上,自然会留得两天,不然没得让人说嘴。
晚上是乌梅和李小荷睡一起,虽然李小荷家能有乌梅歇的屋,但是乌梅却笑嘻嘻地跟夏氏说,要和李小荷一起住,说是有好些话想说呢。这乌梅在王家当丫鬟这些年,讨好人、体贴人的本事没少学,将夏氏哄的眉开眼笑,又想到乌梅本也不会在自己家住多久,于是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哈!”乌梅洗完躺在李小荷的床上,舒服的叹口气,“好久没有这么舒服过了!”
李小荷看她一眼,“这是什么金丝软被,难道你在王府是睡木板不成?”
乌梅哈哈笑了两声,摸着棉被,看着李小荷笑道:“自然不是睡木板了!要说起来,我虽是丫鬟,但是王府可是大户人家,我们用的棉被比你这个可精致哦!”
李小荷收拾好,也上床坐着,被乌梅拉下,“躺着,躺着,我们好说话!”又接着刚刚的话,“但是呢,就没有睡个舒心觉!”对李小荷笑道:“我又不是去当小姐的!”
李小荷了然一笑,也不多问。
“诶,二姐,说起来,还是要多亏你,我这次才能提早出府呢!”乌梅拐了拐李小荷,又道。
“啊?为什么?”李小荷配合的问道,早知道这话唠是停不下来的,李小荷很有一个好听众的自觉。
乌梅果然叽叽喳喳说起原委:“要不是你做的花酱,老fù人能知道我是谁吗?所以啊,当然是多亏你了!”
“恩,确实!”李小荷道:“如果没我,那老夫人可不一定记得你,不过嘛,也是你自己运气好了!”李小荷看乌梅在一旁:“嘿嘿”笑了,才又接着道:“那你准备怎么谢我?”
乌梅闻言,爬起来,从自己带回来的包袱中翻找。
李小荷见她如此,惊讶道:“真给我准备了谢礼?”
“当然!”乌梅也没有回头,“早给你准备好了!”
说着拿着一个东西跑回来,递给李小荷,笑嘻嘻地道:“诺!”
李小荷接过来一看,见是一个银手镯,成色还很新,样式也不错。那边乌梅已经解释开了,“这是我们夫人赏的,送你当谢礼,还可以吧!”
李小荷抬头看了乌梅一样,见那小妮子一脸高兴,眼睛亮亮的,笑了,又抬了抬下巴到:“那我就笑纳了!”
乌梅闻言才笑嘻嘻地又爬上了床,挤着李小荷躺下了。
“……这样的日子不多啦!”乌梅鬼笑着捅了捅李小荷,道:“三月初十?”
李小荷失笑,“这样的日子确实不多了!你好好在我们这里松快松快吧,你一回去,婶婶估计得天天带着你相看女婿呢!”
乌梅没想李小荷竟然没一点儿害羞,还揶揄自己一把,闹了个大红脸,“你!你!”她一时竟也不知如何反驳,你了两声,才问道:“这是你这姐姐说的话嘛!”
李小荷“哈哈”笑了,“咱们姐妹有什么不能说的,而且,”她眨巴着眼:“我说的是实话啊!”
可把这话唠也说得一时间羞恼不语了。
不过乌梅没多会儿就又想到什么,挨过来小声问李小荷:“我这二姐夫长得如何?俊不俊?可入二姐的眼?”乌梅虽也来过李小荷家多次,连李小荷的婚期都知道了,却没有见过谭严。
问出这话后,她自己先滚一边哈哈笑去了。
李小荷等她笑完了才说道:“还不错!”
她话声一落,又引得乌梅滚去一边笑开了。
李小荷没有理会她,在她看来,给自己姐妹说说自己男朋友还不是很正常的嘛!
两人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不知什么时候才睡下。
第二天果然老晚才起床,不过李小荷家也不是什么规矩严苛的大家,夏氏又很理解两姐妹,笑道:“厨房里给你们留着早饭,自己收拾了拿来吃啊!”
乌梅见夏氏没有不高兴,心里才松口气。吃完又忙忙地拉着李小荷在夏氏跟前帮忙,以示自己不是那只顾着玩的。
午饭才刚刚起弄,那边二牛上门了。原来昨日乌梅就拜托李东林让人带话去那白水镇,告知李成林一家自己出府的事,没想到今早二牛就赶来接姐姐了。
忙忙将二牛让进来,免不了被老婆子拉着问一通李成林一家的近况,好容易一家子吃完饭,二牛就要向李东林告辞。
“那可不行,好歹得歇一夜,二牛,你可别说其他什么有的没的,你当大伯这里什么亲戚呢!又不是没你住的地儿,快别说那就走的话!”李东林当即就故作不悦地说道。
夏氏、李小荷、阿福等也是一通劝说,最后还是老婆子发话:“什么大事!就急着要走,你好歹也是这么大人了,人情往来没得学吗?你们这要是就这么走了,让你大伯怎么做人!”又道:“你们姐弟虽是姓沈,在我们家吃了这么多年的饭,这点香火情还是有的!”
汗!果然是老婆子,好好的一番话,就被她说成这个模样。
不过谁让人家辈分在那里呢,说到这个份上,二牛、乌梅闻言当然不好再说那就走的话了。
“是!孙儿听nǎinǎi的!”二牛也唯有苦笑应是。
二牛说走也并没有其他什么意思,只是他自己是请假来接姐姐,自然早点回去最好。另一方面,也是怕耽误李东林家的生意,他也是知道自家这个大伯家的店,生意很好,那自然不会闲。再有就是来时孙氏是叮嘱了的,接到姐姐就回来,他这个做儿子的,当然知道自己亲娘的脾气,那是最不想欠人情的。估计姐姐回去,还得被她说一通什么出府不回自己家,还要到大伯家玩一趟的话。只是在这边nǎinǎi都发话了,自己自然不能再坚持了。
李小荷跟沈家这两姐弟,从小一起长大,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这感情还是真的,明显这两姐弟也是同样的感触。
“咱们那时候在村里,遍山地跑,现在也是要各奔东西啦!”李小荷坐在院子里,见着院子里这几个曾经的小孩儿,如今也长chéng rén了,忍不住又发感叹。
“是啊,大家都长大了!”阿福笑道。阿福因为二牛的原因,下午就没有去店里了,而是留在后面院子里,陪着二牛说话。
虽说李东林、李成林两家的孩子不少,但要说起来,李小荷李小兰跟乌梅两姐弟还有阿福,那才是从小一起玩的情谊,当然乌梅嘛,因为后来去王府了。其他什么玉嘉等几个妹妹弟弟的,因为年纪的原因,还是不如的,现在除了李小兰,大家倒是都聚在一起了。
几人感怀完往昔,又畅谈了未来,几年不见的生疏不知不觉就去了。
“在家里坐着也没有意思,不如去街上逛逛吧!”乌梅提议道。
阿福笑着称好:“对,枯坐也无趣,正好领二牛看看平安镇风貌!”
几人都没有异议,便跟夏氏说了声,又往镇上去了。
李小荷阿福想到二牛乌梅应该都是没有好好逛过平安镇的,便引着众人往南边闹市而去。
还没走多远就遇到熟人,“阿严哥!”阿福眼尖,忙出声招呼。
谭严正带着几个小工给客人送完了货,闻声见人,笑了,让小工们回了,自己朝着李小荷等人走过来。
阿福忙向乌梅二牛介绍:“这是城东谭木匠的公子!”又指着二牛乌梅两人:“这是我堂姐、堂弟。”
谭严忙作揖,又看着阿福摇头笑道:“哪里是什么公子,阿福你又来说笑!”
第74章
二牛乌梅忙又向谭严还了礼。
“你们这是带着弟弟妹妹逛街吗?”谭严含笑问李小荷。
李小荷笑着点头:“她们姐弟也没好好逛过平安镇, 在家里也无趣,所以上街来逛逛!”
谭严闻听忙道:“那你们可算是运气好, 遇到我,我可是平安镇上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