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村扉记事 > 第 44 章
    着淡淡的笑,没说话。

    “你姐姐出生那会儿可是胖得很,足足有六斤八两!嘿,好一个白胖的小孩儿,”老婆子眯着眼睛回忆道,“小时候胖得眼睛就剩一条线了,后来大了,抽条了,才瘦下来……”

    夏氏这会儿在一边低头垂眼整理着布料,没吭声。

    也许女人天生就是小心眼的,老婆子的话让夏氏又想起阿福没有出生前的一些事情来,那些原本没在意的一点埋怨又冒了出来。

    夏氏进门有喜,又是长子长媳,因此怀着李小兰的时候是很受家里重视的,即使李家那时候并不宽裕,但是该给一个孕fù的营养是没有扣缺的。但是夏氏生下来的却是个女儿,这让李家的喜悦就淡了下来,尤其是老婆子,对夏氏的不满简直是写在了脸上。

    那会儿夏氏作为新媳fù,在家里众人的关怀和照顾之下,却没有生出能定立门户的儿子,自己也心里发虚,自觉是辜负了家人的期望,因此也不敢再提什么要求。而李小兰也不是像老婆子所言,是因为长大了抽条,所以才瘦下来,完全是营养跟不上才瘦下来的。

    到了夏氏怀上李小荷时,夏氏心中虽然期盼是个男孩儿,但是这时却不敢因为怀孕而娇矜了,万一要是再生个女儿,到时候要怎样收场?

    因此在李小荷出生的前半个月,夏氏都仍然是在劳作的,吃食等也是与众人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补给,因此李小荷出生时才异常瘦弱。

    其实还远不止这样呢,李小荷刚出生那会儿,因为又瘦又小,老婆子见又是个女儿,是提过抱去母猪渡扔掉的,但是夏氏没舍得,这才留了下来。

    母猪渡是李家凹往西北方走的一个积水库,那边离深山也近,常有人家讲养不起的孩子,或者是生下来就有缺陷的孩子扔在那里。

    李小荷婴幼儿时期大部分时间都是没人理会的状态,等到一岁多了,因为长得还算乖巧,又是个讨喜的xìng子,谁来逗她,都朝着人甜甜的笑,这才有了点存在感。

    这些事情,当娘亲的夏氏都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李小荷那会儿还小,自然是不记得了,夏氏也不能跟女儿说,她小时候是多么不受爷爷nǎinǎi的喜欢吧。但是现在听老婆子这样毫无芥蒂地说起来,夏氏却是无端地心酸,心中涩涩的难受,只好垂着眼睛假装整理布料了。

    “给小孩子穿的衣裳,不能用新布料,就得用穿久了的衣裳来做……这种旧的细棉布就很好了,来,把这个裁一裁……”老婆子没有注意到夏氏的异样,拿着旧衣裳指点着李小荷。

    李小荷自然是注意到了夏氏的心不在焉,想了一想,也能猜到与老婆子刚刚说的话有关系,这时候也不好问夏氏,只能听着老婆子这个“经验丰富”的老fù人的指点。

    这个时代不成文的规矩,女儿怀孕,娘家会负责给孩子做包被、小衣等物。因此夏氏在得到李小兰怀孕的消息之后,就开始准备这些了,虽然现在离小孩出生还早得很,但是这个小孩可是李东林以及夏氏的第一个孙子辈的孩子,这第一个孩子总是会得到些偏爱。这不,这会儿那孩子都还没成形呢,就有人上赶着做东西给他了!

    李小荷因为对这小孩子的衣物很感兴趣,所以夏氏就分了些做衣服的事情给她。

    李小荷这些年也算是针线上的熟手了,但是这会儿逢着手里的小衣服,却有一种奇怪的兴奋感,像是以前小时候给玩偶缝衣服的那种感觉。因为兴趣所在,所以时间过得很快,李小荷很快的就将手上的小衣服做好了,然后将它拿在手上翻来覆去地看。

    夏氏见此笑道:“就一件衣服,你还能翻出花儿来?”

    “这么小,真的能穿得进去吗?”李小荷还是觉得这衣服太小了。

    夏氏这会儿真是被李小荷问烦了,道:“你想要多大啊?你两个弟弟那会儿你没看到吗?做太大了穿起来不贴身,冷到了可是不得了的。”

    李小荷还真不记得两个弟弟小时候了,阿福那会儿嘛是自己还没过来呢,阿寿那会儿自己在干嘛呢?好像是在忙着挖草yào什么的,再说那会儿也还没开始做针线,阿寿穿的衣服好像是也都是阿福穿剩下的……

    李小荷暗暗吐了吐舌头,不在缠着夏氏问这个问题。

    李小兰怀孕毕竟时日还浅,这针线的事情也不急。因此夏氏在准备好东西之后,就带上李小荷,还有吵着闹着也要去的阿寿,一起去周家祠堂看李小兰了。

    这是李小荷第一次来李小兰的婆家,现在应该说是李小兰的家了。

    乡下人家的屋子,大多样式都是差不多的,像这周家,与李家在李家凹的老房子的格局就差不多。屋前一片劈出来的空地作为前院儿,正对院子的是堂屋,堂屋两边连着两间暗间,可做卧室也可以做储物室。东边有两间厢房,西边也有两间屋子,周家与李家一样,都将西边这两间屋子用来做了厨房与杂物间。

    但是与李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周家的房子是青砖青瓦,而李家的房子是土墙灰瓦……

    就凭着周家这青砖的房屋,虽然它并不大,但是看起来却透着一股殷实安宁的气息。

    看来李小兰以后的生活不会很辛苦。

    “亲家快进来坐,”李氏早就笑容满面地迎了出来,自己接过夏氏手上拿的东西,又示意儿子快去接丈母娘背上的背篓,“小兰是早就盼着你们来了,时不时地就出来看看你们什么时候到,这会儿才被劝进屋里坐着……”

    李氏话还没有说完,屋里听见动静的李小兰已经出来了,见是夏氏等人来了,忙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过来,惹得周瑞忙将手中的东西放到地上,去扶着李小兰。

    夏氏与李氏也连连劝道:“可不能大大咧咧地跑过来,你肚子里可是还有一个呢!”

    一时间几人围着李小兰念个不停。

    李小兰则不知是因为丈夫大庭广众之下,丢开手上的东西来扶自己不好意思,还是因为自己不小心而不好意思,这时候脸红红的,只是听着众人的话,笑着点头应着声。

    几人就这样站在院子里说了好一通话,最后年纪最小的阿寿没能忍住,问了出来:“你们一直这样说话,会吵醒小外甥的?”

    众人好笑之余才反应过来,忙又移步到了堂屋里,坐下继续说着话,多是夏氏在问着李小兰一些情况。

    “在家时不是挺沉稳的,怎么这会儿到着急忙慌起来,你现在可是眼看着要当娘的人了,可得想着你肚子里是还有一个的啊,你这会儿月份又浅,是个关键时候,这怀孕啊,要过了头三个月,这胎才算是坐稳了的……”

    关心女儿的夏氏拉着李小兰,半是嗔怪半是关心的说起来。

    好在李氏不是个恶婆婆,她很能体会夏氏的心情,毕竟她也是有女儿的人。再加上李小兰肚子里怀的,可是她们周家第一个孙子辈的孩子呢。因此,她见这两母女聊得起劲,就悄声除了堂屋去准备茶水去了。

    而作为陪衬的李小荷、阿寿以及周瑞就有点百无聊赖了。周瑞还好,他是一心挂念着怀着身孕的李小兰,所以在旁边笑呵呵地听着,即使chā不上话也不在意。

    李小荷嘛,虽然有点无聊,但是忍一忍就过去了,听一听夏氏跟李小兰的对话,就当提前了解了,呃……

    阿寿就有点难受了,作为一个七八岁,正是好动的年龄的男孩儿,本来以为跟着来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呢,结果却是听着娘亲与姐姐说着他完全不懂,也完全不感兴趣的话。

    于是阿寿就在小凳子上左扭右扭地不耐烦地动起来,好像凳子上有钉子一样。但是碍于被教授过基本的礼数,阿寿还是知道这是在别人家做客,不能随心所yù,所以即使他有点无聊,也没有大吵大闹。

    阿寿的小动作,谈得正欢的夏氏与李小荷,还有眼睛里只有李小兰的周瑞都没有注意到,唯一注意到了的李小荷呢,则是轻轻勾了勾嘴角笑了笑,然后将目光移到他处,假装自己并没有注意到阿寿。

    李小荷这样做,当然是不想因为阿寿注意到自己已经发现了他的无聊。不然,这个小屁孩儿可是马上就会来拉着李小荷,让她带着他出去玩了呢!

    第67章

    在阿寿那所有不多的自制力消耗完之前,夏氏与李小兰的谈话总算告一段落,李氏恰到好处地开口招呼夏氏喝茶吃点心。而阿寿也终于不用坐在座位上什么也不能干了。

    周家隔壁的邻居,也是周瑞的堂伯母,带着她家的小子来周家串门儿来了。这个大概七、八岁,叫做“铁蛋儿”的小子,马上吸引了无所事事的阿寿的注意,没一会儿,这两个小孩子就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地说起话来。

    “娘,我跟铁蛋儿出去玩了!”阿寿找到陪自己的小伙伴,开心之余没忘记向夏氏报备一声。

    夏氏也知道阿寿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是坐不住的,再加上阿寿原本xìng子就不是个安静的,这时候有个差不多的孩子能一起玩,也是件好事。只是这毕竟不是自家熟悉的平安镇上,或者是李家凹老家里,再说这又是到亲家家里来做客的,夏氏一时有些犹豫。

    来串门儿的铁蛋儿娘在一边笑道:“亲家母就让两孩子自己去玩儿吧,我们在这儿说话,他们小孩子哪里坐得住。”她也知道夏氏大概在担心什么,道:“我们家这小子,是个坐不住的,这村子里啊,哪里都是他的脚印儿!”

    告诉夏氏铁蛋儿人虽小,但是对村子里是很熟悉的,不会有什么事情。

    夏氏听闻便对阿寿道:“那你们就去玩你们的去吧,只是可不要玩得忘了时辰,玩一会儿就回来,知道了吗?”

    阿寿草草点头答应,便跟铁蛋儿一前一后出了院儿门。

    “……亲家母就是太客气了,瑞哥儿小两口也成亲快两年了,你还是第一次上门来呢,我们这些亲戚啊都不认识!”铁蛋儿娘很是健谈,没两句就与夏氏宛如认识了多年的朋友一般聊起来了,她以李小兰婆家人自居,直接喊起夏氏“亲家”,“亲戚嘛,就是要多走动的,要不是这次瑞哥儿媳fù有了,我看亲家你要到什么时候才走动起来……可不要以后外孙、外孙女儿都不认识你这外祖母就好看了……”

    铁蛋儿的父亲与周瑞的父亲是堂兄弟,论起来寻缘还是很近的,再加上夏氏对铁蛋儿娘这爽利的xìng子很喜欢,因此没有在意她善意的打趣,笑道:“我哪里能跟你们这些做了婆婆的人比?家里事情都堆在我身上,就是想来亲家家里走走看看,也是誊不出空儿,等什么时候姐姐你到平安镇上了,可不要当不认识我一样,一定要来我家里坐坐,喝口茶啊!”

    李氏刚刚已经跟夏氏介绍过,铁蛋儿的大嫂年前刚进门,是几个村里有名的贤惠的姑娘,从进门之后就帮着铁蛋儿娘分担家务,让铁蛋儿娘是轻松了不少。

    铁蛋儿娘明显也是对自己的儿媳fù很满意,听了夏氏的话,嘴角就高高地翘起来,对着夏氏揶揄道:“也是的,我们是不能比的,你看你家可是忙出了一个生意红火的店的,我们嘛,是瞎忙!一年到头也是没个空儿,却是不知道在忙些什么,索xìng让我那儿媳fù忙去,我也歇两天!”又应着夏氏后半句话:“亲家你是开玩笑,我可是要当真的啊,等我去了平安镇,敲了亲家你的家门儿,可不要假装人不在家里……”说着她“咯咯咯”地笑起来。

    李氏在一旁假意嗔道:“我这个正经亲家没说话,你这个亲家倒是说得好听呢!你是谁的亲家啊?还是跟你儿媳fù娘家贫去吧!要是我家门儿被敲响,一看,不认识!竟说是我家的亲家!那我是肯定要当是骗子,傻子才会开门呢!”

    “……也是我家时运不济呀!”铁蛋儿娘是半真半假地叹道。

    李小兰嫁到周家时,那丰厚的嫁妆在当时可是引起了周家祠堂一干大姑娘小媳fù的热议的,大姑娘们大多是在羡慕李小兰的嫁妆丰厚,小媳fù们则是心情复杂地想着以后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和这个妯娌相处呢。

    而作为婆婆级的铁蛋儿娘则是心情有点复杂了,自家的大小子与瑞哥儿年龄相差不多,两家又是常来常往,关系很好的邻居。周李两家议亲时自己也是知道的,当时还颇是对这个因家中祖父病重,匆匆出嫁的周家媳fù儿很不看好的,再加上李小兰娘家可是在平安镇上做生意的人,为什么人家不找个镇上的人家,却找了个乡下泥腿子?这里面肯定有什么猫腻!却没想到带着丰厚嫁妆进门的李小兰不仅纯孝柔顺,且贤惠能干,没有半点骄傲看不起人的姿态。

    这让铁蛋儿娘是暗自感叹了很久,直到自家儿媳fù进门,其温顺又能干的xìng子才让铁蛋儿娘又笑容满面起来自家的儿媳fù儿也是很不错滴!

    所以说这时候的乡民多淳朴呢,铁蛋儿娘是娶了个能干的儿媳fù进门就看开了,不再去关注人家的事情,让自己变得yīn暗难看。

    不过铁蛋儿娘对于周瑞家这个镇上的亲家还是很好奇的,这不听说李小兰娘家来人了,就串门来了。作为亲戚又是邻居,加上原本两家关系就很好,李氏也没什么不高兴的,有人陪着夏氏说话自己也没□□乏术之感了。不然自己要去做个什么事情,留夏氏在这里,还会让她以为自家怠慢了她呢。

    这时候的人们,对亲戚辈分什么的都很看重,什么时候遇到了,都是要理一理有没有什么共同的亲戚,你该喊我什么,我是不是比你大一辈什么的。所以,就算是铁蛋儿老爹只是周瑞的堂伯,夏氏也是把铁蛋儿娘当做是正经亲戚来看待的,热情地邀请她到了平安镇就来自己家玩。

    因夏氏几人来了周家祠堂,家里就剩下要看店的李东林,要上学的阿福,不能留老婆子一人孤独在家,因此,夏氏几人在周家只住了一夜,夏氏亲眼看过李小兰的状态,安心之后,就回平安镇了。

    李小荷回家之后就开始收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