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秦宫秘情 > 第72章 请将
    嬴政打算到王翦的故乡,亲自把他请回来。

    云音有些惊奇,他一个大国君主,为了统一大业,能立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愿意低头去求一个臣子,还真是有过人之处!怪不得,秦国在他的手上能发展壮大,灭掉几国!这样想着,心里还真佩服他。

    云音和宫女服侍嬴政换上便装:一套白色的深衣,滚着深紫色的边,外罩一件青蓝色的外裳,头上戴着玉冠。他这样子,倒像是出门去访亲拜友的富贵公子。不过,他久居上位,目光中有不怒而威的气势;就算穿着寻常衣服,和平常人还是不太一样。

    “你总说呆在宫里闷,今日出门,你也一起去,”他看出云音的想法。云音欣喜地答应一声,也换了便服。

    嬴政带着尉僚等近臣和侍从,来到宫门外。

    车架已经预备好,一行人乘车出发。几辆马车驶出繁华的咸阳城,来到了官道上。王翦的故乡在频阳,距离都城有一些路程。

    云音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宫,在车上,她揭开车帘,看看外面的景色,马车已经驶到了郊外,沿途青山绿水,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

    同车的嬴政有些疲惫,但并没有睡着,似乎在想心事。

    云音问他:“王将军会答应复出吗?”

    “我亲自去请他,如此诚心,他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他的口气坚决,看来,他是准备先好言相请,如果不行,就要以势压人了!云音想,他这个人,意志坚定,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王翦如果不应允,恐怕没有好果子吃!

    “频阳要几个时辰才能到,路途遥远,你先闭目歇息一下吧。”

    “嗯,”嬴政答应一声,把头靠到云音的肩膀上,闭上眼睛养神。

    一番车马劳顿之后,他们到了频阳。

    频阳是个小地方,人口不多,居民大半以务农为生。

    听说秦王驾临,王翦带领全家出门迎驾。王翦三代同堂,儿孙众多,除了儿子在朝中为将,其余家人都在频阳乡下,倒是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人。

    嬴政上前,扶起正要行礼的王翦,“老将军不必多礼,寡人今日微服来拜访,随意些就好。”

    王翦脱下战袍,穿着一身麻布青衣,粗粗一看,和一个老农无异。但如果细细观察,他身经百战,眼中自然带着凌厉之色,浑身的肃杀气息掩盖不住!

    尉僚也下了车。他看看四周,笑道:“这里景致不错!悠闲的乡间生活,真是令人羡慕。不过,天下还没有大定,王将军这清福,未免享得太早了!”

    王翦一笑,对他拱手致意,并请秦王等人进屋。

    .

    众人来到屋中。

    云音看到王翦家居住的房屋,并不气派,也就是寻常人家带院子的屋子,只不过稍微大一些。屋中的陈设也简单,没有多少贵重之物。院中还晒着干菜和辣椒,就是一个农家小院的样子。王家人衣着也很朴素。

    要不是见到屋内墙上挂着的佩剑,和架上放置的一些兵书,几乎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威震天下的名将居所!

    王翦请嬴政在主屋上坐,让家人奉上茶水。他听说了李信战败的事,心里大致猜到,秦王来这里的目的。

    众人都退下,嬴政和王翦、尉僚君臣三人在屋中谈话。

    云音坐在院内,四下张望。王家屋里屋外,站着穿便装的侍卫。

    这里是乡下地方,很少来生人,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乡民们都围在王家附近看热闹,对着停在门口的、几辆装饰有青铜鎏金的褐色马车议论。他们并不清楚,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看了一阵,乡民们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就渐渐散去,各自忙活去了。

    云音眼见王翦家人都很朴实,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家里仆妇也很少。他家有田地,儿孙要去干农活、儿媳女儿都要做家务,一点儿也没有官宦门第的奢靡作风。云音不禁感叹,王家的家风那么好,怪不得能代代出名将!

    云音也是武将家庭出身,但她在家的时候,算是娇养了,几乎不做什么家务事。后来到了秦宫,在掖庭中做过一些累活。

    她在院中呆了一阵,坐不住了,想出去随意走走。

    正是秋天,雪白的云彩在天空中翻腾,像滚滚而来的海浪;田野里,金黄色的麦浪无边无际,有牧童牵着牛经过田埂,真是像诗画一般的乡间美景。

    田里有一些农人在耕作,其中很多是女子。秦国常年对外作战,成年男子大都入伍了,只剩下女人在家中。关中女子很能干,家务样样上手,耕田这种男人的活计,一样能做。

    云音一边走,一边观赏景色。过了一会儿,她看到尉僚也在田间漫步,就奇怪地问:“先生怎么出来了?你们不是在屋中谈话吗?”

    “该讲的,都已经讲了,”尉僚脸上带着一贯云淡风轻的笑容,“现在就看王上的决断了。”

    “王将军答应了?”

    尉僚点头。

    .

    刚才在屋中,嬴政首先恳切地说:“寡人当初不用将军的意见,如今果不其然,李信败战辱没秦军。眼下楚军日益西进,逼近秦国,将军虽然有病在身,也不至于袖手旁观,置寡人于孤立无助的苦境吧?”

    王翦推辞说:“老臣疲病昏乱,如此重任,望大王另外选用良将。”

    嬴政打断王翦的话,用毫无商量的语气说:“话到此为止,不用再多说了!”

    王翦是了解嬴政的人。他知道,嬴政为人,要用你的时候,不惜弯下腰低下头,用好话请求你;一旦你不识抬举,抗拒他的意愿,他会瞬间勃然作色,拂袖而去,毫不留情地处置你!

    王翦深知,秦王不听自己的意见任用李信,李信大败而归,昌平君反秦为楚,这两件事情,使秦王的自尊受到极大的伤害。如今亲自前来,表面上是屈尊求人,实际上是捐身逼人。秦王如此行动的后面,有无言的明白表露,我身为王上,已经登门陈谢请求,身为臣下的你,难道还敢不从?

    这时,王翦切切实实地感到,此时的自己,宛若当年的大将白起,此时的秦王,宛若当年的秦昭王。军功累累的白起,在进攻赵国的问题上与秦昭王意见不合,被贬斥回家。秦军失败,昭王请白起再次出任秦军大将,白起因病拒绝。秦昭王恼羞成怒,罢免白起的一切官职爵位,迫使他自杀身亡。

    想到这里,王翦不敢再推辞,他退一步请求说:“如果大王非要用臣下的话,臣下还是原来的意见,非用六十万军队不可。”

    王翦既然已经答应出马,君臣几人就军队人数,和其它战略问题,继续深谈。

    云音听尉僚讲,王翦已经答应,松了一口气。

    尉僚又说:“六十万,是秦国全国的兵力,王老将军坚持要这么多,王上还有点犹豫不决。”

    “王将军要六十万军队?”云音想了想说:“用全国之兵去攻打楚国,是有些孤注一掷,不过,我想他会同意的。”

    尉僚话题一转,“云娘,没想到,你也随驾来了频阳。王上似乎很看重你。”

    云音笑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两人在田间行走。金秋时节,一望无际的平原上,麦穗金黄、瓜果飘香。

    尉僚在路上遇到王翦的子侄,和他们聊些年景收成一类的话题。他对耕田播种也懂得不少,讲起来头头是道。

    一条小河从田野边穿过,河水潺潺,清澈见底。

    几个孩子在河里戏水,其中有一个是刚才见过的王翦的孙子,叫小离。小离浓眉大眼,很是聪明活泼。

    “你们在做什么呢?”云音来到河边,问这群孩子。

    “我们在捉小鱼小虾。”小离说:“看,就是这种白色的小鱼,捉回去用香油炸一下,很美味!阿爷最爱吃了。”

    河里长满水草,有一些白色小鱼在水草间游来游去,河虾和小螺也看到不少。

    云音望着这河流,想起家乡邯郸的那条小河。小时候,她常常在河中游水,还有小正,她也带他到过河边。那时候,小正也是和小离差不多大的年纪。不同的是,小正怕水,不敢下去;而眼前的这几个孩子,在水里就像鱼儿一样自在。

    一晃眼,那么多年过去了!

    小离俨然是这群小孩的头领,指挥着大家在这里捉鱼、去那里下网。云音想,小离果然是将门虎子,看这气势,估计以后也能当将军!

    云音看孩子们在水里玩的欢快,也忍不住脱了鞋子、卷起裙角,下了水。脚一入水,凉爽的感觉袭来。河里有许多小石子和水草,硌得脚底痒痒的。

    她尽兴在水里呆了一阵,帮孩子们抓了些鱼虾,才上岸来,却发现裙子被弄湿了,很有几分狼狈。

    尉僚看到她这样子,笑着说:“捉到鱼了吗?你可一点也不像宫里的女子!”

    “先生是说,我像个乡野村妇?”云音有点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我本就出身乡野,有很久没到乡间来了。”

    “乡野之人才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我的故乡,也是这么一派田园风光,”尉僚看看天色又说:“已经是下午,今天恐怕赶不回咸阳了。晚间,估计要在王家住一宿,明日才能回去。”

    “先生喜欢田园生活?秦国的东出大业离不开你。等你告老还乡,归隐故里,估计还要很多年呢!”

    “也许不用那么久,”尉僚道:“我们回去吧,腹中饥饿,吃饭的时间到了。亏待什么,都不能亏待了肚子!”

    .

    回去后,王家已经准备好了晚膳。自家养的鸡鸭、田里现采摘的新鲜蔬菜、还有河里的鱼虾,和宫里的御膳相比较,农家菜别有一番风味。

    嬴政君臣几人把酒言欢,看起来十分融洽。云音则和王家的女眷坐一桌。

    用完晚膳,天色已晚。这里距离咸阳不近,赶夜路也不稳当,他们只得在王家住一宿。

    王家收拾出一间最大的耳房,给嬴政居住。

    嬴政把云音叫进屋。屋内陈设简单,只有一把木几、几个软垫、一个书架和一张榻。木几上放着水壶和几个水杯,还点着一盏灯。

    云音想,嬴政住惯了宽阔的宫殿、睡惯了高床软枕,会习惯住在这种简陋的地方吗?

    chapter;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