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由www.biqugedu.com【酒醉人散】整理上传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iqugedu.com--- 【toptw】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茶庄女掌柜》
作者:简薰
内容简介:
齐瑶觉得等了这么多年,自己总算苦尽甘来了,
想当年她的未婚夫被庶姊勾引得魂都飞了硬要退婚,
逼得她好端端一个嫡女远走他乡,改名换姓投靠亲人,
现在才嫁得程商这个好夫君,他虽是卖身仆,却很有生意头脑,
不仅把齐家亏损的茶庄打理得井井有条,赚了大把大把的银子,
对她又好得没话说,凡是她想要的,他便努力达成,
她想要当女掌柜光宗耀祖,他就帮她找店铺、派伙计,
请人教她识茶、品茶、煮茶,帮她打理好一切只等她当掌柜,
原本还怕他是被父兄相逼,却意外得知他早就喜欢上她了,
果然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大龄女也有春天,
看看她现在过得多滋润,每天在茶庄数钱,过得可惬意了,
谁知宫中却突然传来消息,说他是皇上失散多年的六皇子?!
天啊,她跟他蜜里调油的日子,不会有人要来chā足吧……
第1章(1)
更新时间:2016-12-12 16:00:05 字数:5183
馨州乃大黎国有名的河州,大江大河纵横jiāo错,商人脑子动得快,船驿,船坞纷纷建立起来,随着货运流通,商业发达,民生富庶,别说商家奢侈,即使是农人樵夫,也都能吃得起ròu,穿得起棉衣。
人一旦有钱,自然有附庸风雅的闲情逸致。
赏花,论画,听琴,品茶,在馨州之风行,并不亚于京城。
画有八仙堂,花有九品苑,琴有大师级的老琴师,也有花船上的俏琴娘。既然是“雅兴”,那自然没有硬规矩,凭的不过就是喜好,水墨典雅,彩墨生动,白梅清丽,牡丹美艳,老琴师琴音动人,俏琴娘琴音撩人,各门各派,各领风骚,没有谁家的画最好,没有谁家的花最美,老琴师与俏琴娘也都是各凭本事在招揽客人,但要说起茶,众人意见倒是挺统一,首推“齐家茶庄”。
齐家历代虽然没有出类拔萃之辈,但胜在历代嫡长都谨慎行事,祖辈传下来的东西,一代一代都守得住,是大黎国唯一一个传承超过百年的老商号。
富三代都不容易,何况现今的嫡子掌柜已经是第八代。
外行敬百年的历史,内行敬守成的本事,因此即使他们的茶叶jiāo易量连大黎国的前十名都算不上,还是被誉为“第一茶庄”。
齐家茶庄现在的大掌柜叫做齐祝,妻子顾氏生有二子一女,嫡长子齐跃进,四子齐跃东,嫡女齐温良。
贾姨娘名下为二小姐齐温玉。
石姨娘名下原有一子,四岁病逝,此后无所出。
蒋姨娘名下为二少爷齐跃南,三少爷齐跃西。
另有通房数位,其中一丫头尤氏名下有一女儿,齐金珠。
一妻三妾,以大黎国的有钱商户来说,齐老爷算是很克制了,顾氏是人人称赞的贤妻,从不刻薄姨娘,月银准时给,衣料,胭脂水粉,给的都是好东西,对庶子女也都颇有照顾,家中请有多位西席,无论嫡庶,都是一起读书识字,学习闻茶,品茶,识茶。
别人家的姨娘一旦粉轿入门,大抵就很难再出门,齐家姨娘只要能说出个理由,顾氏绝不会为难。
三个姨娘不是商户出身,就是通房生了儿子后才提拔上来,后宅之事听了都不知道有多少,知道自己遇上的是难得的好主母,因此都还算老实,就算有些小心思,也都在顾氏把庶长女齐金珠扔往厨房工作后,收起了那门心思。
要说齐金珠,得先说起她生母尤氏。
尤氏原是顾氏的陪嫁丫头,生得貌美,但却大字不识一个,是顾老太太特意给女儿准备好的陪嫁,漂亮的家生丫头不怕翻出手心,等顾氏怀孕后,用来伺候齐老爷刚刚好。
可没想到尤氏不安分,顾氏入门还不到一个月,她便爬上了齐老爷的床。尤氏一心想当姨娘,什么都敢做,齐老爷被美人儿迷得晕头转向,结果就是尤氏比顾氏先怀上了孩子。
这要是在别人家,尤氏肯定直接打死了,但一来齐老爷是单传,老太爷跟老太太巴望着赶紧开枝散叶,二来年方十五的顾氏心慈手软,气归气,让她打死人却也是做不来。
天时地利人和占尽,尤氏得以抢先在小姐前头生孩子,可惜天不从人愿,生下的是女儿。
既然是女儿,就没什么好说的,出了月子后,尤氏领了爬床的罚,从顾氏身边的体面大丫头沦落到去厨房洗菜,至于她生下来的小女婴则取名齐金珠,顾氏命人收拾了秀芳阁,一进的院子,三个大房,另派上nǎi娘两个,婆子跟丫头各四个,管事娘子一个,吩咐好好照顾大姑娘。
这处置很妥当,老太爷跟老太太都没说什么,齐老爷更是什么都不敢说,顾氏为人温和,但顾氏的五个哥哥却是土匪xìng子,他们顾家钱庄唯一的闺女也敢欺负,不要命了!
被五个大舅子明着暗着招呼了几次,他就算再迷恋尤氏,也不敢求情。
接着两三年,齐家的孩子一个一个来,顾氏先生下嫡长子齐跃进,从小伺候齐老爷的香儿也生了齐跃南,齐跃西双生兄弟,寻了个好日子,顾氏喝了香儿的茶,给了院子,从此香儿成了蒋姨娘,贾姨娘生下齐温玉。秋末,顾氏又怀孕,老太爷跟老太太就别说多高兴了,顾氏果然如先生说的,八字极好,才入门三年呢,齐家马上多了好几个小儿,过年时就别提多热闹了,更别说姨娘通房都听话,一家和乐,然而,就在这种时候,厨房管事安婶子来说,尤氏好像有了。
顾氏当晚开堂大审,老太太在上,把馨州最专精fù科的欧阳大夫请来,一诊脉,有了,一个多月。
论道理,尤氏是通房,虽然被打发到厨房工作,但不代表她可以随意找人相好,这种通房就是喝yào卖掉,没什么好说。
没想到尤氏大喊冤枉,说孩子是老爷的。
众人不信,把齐老爷请来一问,他才硬着头皮承认,说,也不是他去找尤氏,是尤氏不知道怎么着,每次他在书房晚了,她就会给他送个点心来。
在厨房工作快三年,只让尤氏更想争,她表现的大胆又热情,齐老爷招架不住,好上几次,孩子大抵是这样来的。
顾氏脾气再温和,这下也是气得如火山bào发般猛烈,丈夫与尤氏几年前打了自己一巴掌不够,现在还来?尤氏这通房都能踩她,生了儿子的蒋姨娘难道不会想跟着踩一踩?饱受宠爱的贾姨娘难道不会也想踩一踩?
以前心软,尤氏生完孩子后没打死她,这才让她有机会再来一次,但她现在有了跃进,肚子里还有一个,未来岁月漫长,她总不能让姨娘通房们不把她放在眼中。
想起母亲的殷殷jiāo代,又想起儿子,顾氏睁眼,冷冷道:“戴嬷嬷,赏尤氏绝子汤,你看着她喝下去。”
尤氏原本笃定的神色这才慌乱起来,“老太太,太太,婢子知道婢子犯错,但是婢子腹中的可是齐家的骨ròu,太太好歹看在老爷单传的分上,让婢子产下这孩子吧。”
老太太在堂上,他们总不可能看着骨ròu就这样没了,可是,老太太却始终没说话,就连那个迷自己迷得要死的齐老爷,都是一脸为难。
戴嬷嬷看自家小姐的神色,知道她不想说,便代为开口,“嫡少爷已经出生,下头有蒋姨娘生的两个弟弟,太太现在肚子里还有一个,两年后,石家糕饼的四姑娘也要入门,石家姑娘出了名的会生儿子,齐家可不是非得要你腹中的孩子才行。”
尤氏脸色灰败,想了想,又道:“婢子求老太太一件事情,太太赐了汤yào,婢子不敢不喝,既然从此不会再有孩子,婢子想亲自扶养金珠。”
她知道女儿在秀芳阁至少有十个下人照顾,就算不能当姨娘,到秀芳阁去也比在厨房强。
她很了解顾氏,顾氏心软,只要自己不惹是生非,顾氏不会来为难自己。
戴嬷嬷闻言笑道:“想照顾大姑娘?你是想过上好日子吧?怎么,厨房苦怕了,所以想去秀芳阁耍威风吗?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若是别家丫头敢爬床,早被打死了,太太好心留你一条命,倒是让你再爬了一次床,这回还厚脸皮的求着扶养女儿,搞清楚,那不是你的女儿。”
贾姨娘跟蒋姨娘一听,背脊都是一冷。
不管孩子是谁怀的,在律法上都算主母的,只要顾氏想亲自扶养庶子女,把孩子抱去倚福院,自己这生母就只能认命。
想到这里,两人表情更加恭顺。
这些表情变化,顾氏自然看在眼中。
是,她是心软,但她不是傻子,她只赐yào,没想到尤氏居然以此提出想亲自扶养女儿的要求。
“好,你既然想亲自扶养女儿,就如你所愿。”
尤氏脸色一喜。
“戴嬷嬷,照我刚才所说,你亲自看她喝下绝子汤。”接着jiāo代厨房管事,“安婶子,这个月不用让她做事,算是给她休息调养,等她身子好了,再来跟我说一声。”
很快的,一个月过去,尤氏满心以为秀芳阁的管事娘子会来下人房接自己,却没想到管事娘子抱着快三岁的齐金珠过来,说是她自己求的恩典,想亲自扶养女儿,太太如她所愿。
尤氏傻眼,她是想去秀芳阁过好日子啊,怎么会把女儿送到下人房这边来?
她立即扑上去抓住那管事娘子,“金珠,金珠可是齐家的大小姐,怎,怎么能住在下人房?”
管事娘子似笑非笑,“你打什么主意,老太太清楚,太太也清楚,姨娘孩子渐多,规矩得立起来,不然这百年基业恐怕会毁在不安分的姨娘手上,舍个庶女,让后宅女子安分点,老爷也是同意的。”
此后,齐金珠便跟着尤氏在厨房长大。
尤氏几次想重施故技,溜出去找齐老爷,奈何安婶子已经得了吩咐,连带其他厨娘都看得紧,尤氏想归想,却始终没机会。
只能说,顾氏把齐金珠往厨房扔,这还真扔对了,齐家几个姨娘通房只要想起儿女会因为母亲而遭罪,都老实得不能再老实,不但对顾氏有礼,也教导自己的孩子要尊敬嫡长,故多年来,后宅安宁和乐,女人一旦不吵架,不争宠,男人自然喜欢回家,老太爷与老太太对这媳fù都十分满意。
顾氏入门第十年时,老太爷开始身子不舒爽,请了大夫,却也说不出是什么问题,老太爷渐渐变得不爱出门,而后下不了床,又过了一两年,大抵也觉得自己差不多了,一日,他特意将一家子叫到床前吩咐后事。
齐老爷难过得说不出话,但父亲开口,却是不能不听。
老太爷就一个儿子,祖辈传下来的公田与公产,全数给了这个独生儿子。
至于爷爷跟父亲留给自己的私产,以及当掌柜这些年得来的私房,趁着还有精神,给孙子分一分。
最大份的当然是给嫡长孙齐跃进,馨州跟云州的肥田八处,年收租约五千两,至于顾氏的第二个儿子跃东,则给了钨州的三座煤田与两座盐田,年收三千五百。
跃南与跃西两兄弟合得端州田产九处,年收约四千两,平均一人一年可拿约两千两。
嫡女齐温良得康祈府店铺八间,年收一千两,另给现银三万两。
庶女齐温玉得梅花府店铺三间,年收四百两,另给现银一万两。
老太爷说到这里,道,这些东西成亲后才正式给,成亲前的收益都归顾氏,为免顾氏为难,无论孙子孙女,一律十四岁后才能议亲。
至于齐金珠,无田无铺,就是现银五千两。
老太爷亲自说了,齐温良定亲后才给齐金珠议婚,齐温良大红花轿出门,才cāo办齐金珠的嫁妆,原因很简单,齐家是百年茶庄,要脸的,如果让庶女先嫁,那不等于告诉天下人,我齐家就是姨娘通房先有孕,虽然馨州多的是知道顾氏吃了自己陪嫁丫头亏的人,但都那么多年了,人家不提,又何必敲锣打鼓再引人注意。
大户人家,第一个出来的不是嫡子嫡女,而是庶女,这打的不只是顾氏的脸,还有齐家的脸,老太爷不想将来见到祖先被骂,总之,跃进娶妻,温良嫁人,才能轮到齐金珠,齐祝闻言,只能低头说是。
齐温良十四岁时,家中给她定了亲,对象是纪家船运的嫡长子,纪颐生。
一个是百年传承的茶庄小姐,一个是三代积富的船运少爷,怎么看都是佳话,齐家对纪家很满意,纪家也对齐家很满意。
顾氏虽然才刚刚给齐跃进娶了媳fù,累得不行,但女儿也是她的心头ròu,不想委屈她,纪家也是差不多意思,纪家的嫡长子娶妻,无论如何得热闹一番,好好准备,于是约定两年后成亲,届时,齐温良十六,纪少爷十八,也不算太晚。
馨州商业繁荣,住户多为商户,规矩没京城那样多,齐纪两家也不是什么礼教压头的书香世家,既然定了亲,走动自然频繁起来,顾氏带女儿去纪家作客,纪太太带着纪少爷到齐家作客,让两个孩子见见面,都是常有的事情。
齐温良见过纪少爷几次,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