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的极为详细,让李、哥两人大为惊叹,李跃言语中带着强大霸气,指着地图前的一道主线,凶狠地说道:“吐蕃的西北防线长数千里,河东、陇右、河西,安西。四个点,你们看这条主线,吐谷浑与吐蕃的都城逻些城之间,一共有三山五城,都是吐蕃的要地,而另外三条路线,中间的地势则比较艰难,但是所遇敌军的据点则很小,此次战争,本帅命之为闪电战。佯攻石堡城,敌人一定信以为真,然后闪电般歼灭敌人增援部队,在第一时间从四条路线进攻吐蕃边防,四条战线遥相呼应,剑指逻些城。在此,本帅有言在先,陇右军作为绝对主力,从吐谷浑出发,过祁连山,吸引敌军主力,河东、河西、安西从侧面牵制,若是连区区杂兵都对付不了,或者被敌人并不重要的城池困在原地,拖延了整个战术,休怪我李跃不讲情面!”
最后一句话,李跃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徒增一股杀气,三人中,属他年纪最轻,但是若论战争经历,李跃的彪悍战绩与凶狠的过往,灭吐谷浑,屠杀吐谷浑青壮,万里征伐小勃律,与李林甫的斗争中不落下风,每一点都不是李光弼与哥舒翰可以相比,一时之间,大厅内的气氛变化十分微妙,纵然两人也是久经沙场,也能够感受到青龙少帅李跃的戾气与狠辣,可以想象,倘若真的两人在河西河东两条战线上拖了后腿,李跃敢拿他们怎么样吗?
两人不约而同地对望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的答案一样。
第二百章 闪电战(二)
更新时间2015-7-18 0:04:24 字数:2735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是认真的,战争是不需要讲道理的,而为将者,首先要考虑的是成败。
闪电战这个词语第一次听在李光弼与哥舒翰耳中,除了新鲜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兴奋,天下万法,唯快不破,李跃以擅于打突袭战而闻名天下,而他的两支王牌部队的,白虎营与青龙营,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更是最适合这种战术的部队,李跃的战术算是被哥舒翰与李光弼接受,同时更深刻的感受,是两人感觉到李跃的智略,完全异于常人,所谓兵者诡诈,这就是青龙少帅能够屡屡出其不意创造奇迹原因吧。
“十万对四十万,或许很困难,如果另外三路进行顺利的话,敌人届时必然受到牵制,也就是说陇右军最多面对三十万敌军,十万对三十万,我自有把握,而如何应付敌人的叛乱,两位将军就等着看吧,闪电战是我们的战术,而真正的杀手锏,会让吐蕃土崩瓦解的。”
经过之前三人的讨论,不知不觉,李光弼和哥舒翰对李跃无形中敬重起来,虽然三人身份上都是节度使,但是在聊天中,李跃无异于占据着绝对的主动,两人一直在顺着他的思路走,如果还有杀手锏,还能是什么呢。
饶是两人想破头皮也想不通,但是这已经不是两人所关注的东西了,他们已经在开始谋划如何破敌制胜,心中的震撼变成了信服,此刻更多是激动与兴奋,这场整个西北四镇联合进行的超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从一定意义上讲,完全超出了过去任何一次战争的范畴,如果成功,无论是此次军事行动的策划者发动者李跃,还是哥舒翰李光弼以及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都将成为唐朝的英雄,留名青史。
时光飞逝,尺墨光yīn。
炎热的夏季来临,整个西北进入紧锣密鼓的备战的状态。安西、陇右、河西、河东,战马,武器,还有边防守兵的力量,都在悄悄地筹聚,一场规模堪称唐朝建议以来最大的战争为酷暑西北带来了一丝紧张的气氛,大战前的黎明,静悄悄的。
一场夏雨浇灭了让人紧张的神经,仿佛更大的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征兆。
凉州,李跃披甲挂帅,带走了所有的精锐,郭焕罕见地再次随军出征,白虎营与青龙营紧随李跃之后,浩浩dàngdàng,气势非同以往,无论从士兵的人数还是在平静了四年之久的这个时间点,都让人感受到一丝丝不寻常的气息。
十日行军,八月,吐谷浑,李跃从凉州率领的五万大军,大摇大摆地高调行动,丝毫不顾及被吐蕃的探子察觉到似得,十分高调,这五万大军在吐谷浑驻扎休整三日之后,再次大摇大摆地即将往石堡城的方向开去。
大战前夕,中军帐内,油灯枯燃,两个人影晃动。
中年文士目光炯炯地看着地图,自信地说道:“这一万吐谷浑的大军夹杂在我军队伍中,到时候半真半假,虚虚实实,定叫敌人信以为真。”
李跃嘴角轻轻一笑,浑不在意地说道:“单论士兵体质素质,胡人的确占据优势,正好利用这股力量攻打石堡城,无论攻不攻的下来,都已然无所谓了。”
中年文士正是郭焕,此次出征,不可有丝毫马虎,李跃才将郭焕带在身边,这次攻打吐蕃的计策正是两人一起想出来的,郭焕自信一切都在计划之中,唯有李跃的善后处理方法稍有冒险,他沉声道:“少帅确定那十人可以成功吗?若是他们出了差错,到时候我军可是很可能骑虎难下,陷入进退维谷的地步。”
李跃目光如炬,对自己的计划非常有把握,此刻听到郭焕担心出现差错,安慰他道:“吐蕃虽说地处偏隅之地,但是却胜在国内没有发生动dàng,他们施行贵族奴隶制,若是不提前将此敌消除,我担心以后再没有机会,天下大势,就连区区假行僧都认为天下即将大乱,我等岂能没有准备,如今安西河西河东三镇节度使愿意配合我,我担心再过十年,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文达难道还不相信我吗?”
深觉不妥,郭焕急忙拱手,虚心地答道:“不敢,我只是觉得这件事情听来玄虚,恐有变故,此次深入敌境,有进无退,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夜里只见满天繁星,一列列士兵在敬忠职守地巡逻,万帐林立,一望而无迹,早在一个月之前,李跃就已经悄悄地从陇右把精兵送往吐谷浑,为的就是掩人耳目。
“我有雄兵十万,不惧任何敌人,我对吐蕃未尝败绩,敌人闻风丧胆,三军用命,必成不世功业,我有文达,何惧之有?”两人站在军营内一处小高坡上,李跃背着双手,豪气英发地感叹道。
静夜无声,身旁郭焕感到内心一阵暖流,眼角不自觉间有一丝湿润,这些年来的幸苦瞬间都觉得值了,感动不已。
“文达誓追随公子,共建不世功业!”
八月十五日,月圆之夜,在青藏高原之上,对月亮的信仰更是中原人无法比拟,佛教与雪山教,这是藏民最热衷的信仰,而月圆之夜,则代表着圆满,天道充盈的含义,但是在天宝八载的这个月圆之夜,很多人难以入睡,只因为在边关之上,陇右节度使李跃率领五万大军进攻石堡城。
吐蕃赞普端木启赞当机立断,认为这是唐军又一次企图争夺石堡城这个军事要地的战争策略,吃了几次亏,唐军这次竟然派李跃来攻打,李跃的名声在吐蕃境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像一面旗帜,中原人的英雄,吐蕃士兵的噩梦。
但是这一次,不需要端木启赞点将,就有几员大将请命,这些都是因为李跃的名气太盛,尤其是在吐蕃的军队中的名声更是如同屠夫一般,一些老人在哄小孩子的时候,就用再哭那个屠夫李跃就要来了,可见李跃在吐蕃的影响力,而这次,拥有石堡城天险之利,在吃过几次甜头之后,这些将领都认为这是千载难逢重挫李跃士气的机会,因为争相请求。
最后端木启赞思忖商议了许久,李跃的名声不提,他帐下的青龙营与白虎营简直不能用正常人来看待,西北战场上,白虎营所向披靡,在西域战场上,青龙营横空出世,而这一次,根据眼线送回来的消息,李跃可是率领了整整五万精锐,五万精锐啊,端木启赞不得不慎之又慎,最后他下定决心,一定不能冒险,石堡城不容有失。
再次任命自己的弟弟,吐蕃小王连庄率领三万精锐驰援石堡城,同时石堡城周围的据点,在可以保证防守的前提下,听从连庄调遣,火速往石堡城方向进行增援。
这样的安排端木启赞认为基本上万无一失,石堡城坚不可摧,在五天之内,就算李跃没日没夜地攻城,也定然可以坚守到连庄到达,届时三面援军抵达,李跃只能像以往那些唐将一般灰头土脸地收场,做完这些,端木启赞虽然感觉到已经没有漏洞,但是在心中,却隐隐有一丝不安,此时,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妹妹,那个倾国容颜,在小勃律自杀身亡的小勃律王妃,吐蕃蓝田公主,很少有人知道端木与蓝田从小就产生情愫,但是为了西域大局,端木启赞将蓝田嫁到小勃律,只为了达到收买人心,而蓝田聪明伶俐,也的确成功说服小勃律国王苏失利带着西域十多个国家改弦易张投降吐蕃。
但是这一切都随着李跃这个仿佛端木天生的宿敌而改变,西域战场的功亏一篑,蓝田身亡,无不对端木造成巨大的心理打击,只是,这些心事端木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流露出来,中原内部出现混乱,国力逐渐衰弱,这都被端木敏锐地察觉到,所以他纵然心底对李跃有滔天恨意,也只能握紧拳头,努力说服自己要隐忍,等待唐朝真正的动乱到来,就是他端木露出獠牙的时刻!
第二百零一章 闪电战(三)
更新时间2015-7-19 0:15:03 字数:2378
石堡城外,密密麻麻无数个士兵驻扎于此。
李跃率领了五万精兵,再加上吐谷浑的胡军,号称十万,势必要一鼓作气拿下石堡城。
吐谷浑的一万胡军在接下来的一天内,对石堡城进行接连不断的强攻,而与此同时,吐蕃以石堡城为中心,整个防线的兵力都在急速往石堡城靠拢,石堡城就像一个吸铁石,不仅吸引了天下人的注意力,更将各方势力犹如天然漩涡一般吸收而来,如果从地图上俯瞰,就会发现,犹如一张蜘蛛网,石堡城就是这个蛛网的核心,而整个吐蕃西北防线,千里之内,都有吐蕃的军事力量在调动中,而其路线,正是蛛网的脉络,构成整个蜘蛛网。
石堡城难攻,难在石堡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难在不仅要耗费数倍甚至十倍的损失去消耗堡内的防御力量,更需要在吐蕃援军到达之前结束战斗,当初皇甫惟明就是忽略了这一点,差一点全军覆没,石堡城在天下人眼中就像一面盾牌,而石堡城前,李跃帐下的特种兵团号称无坚不摧,自然这场战争吸引了无数注意力。
星夜,不断有斥候传来四面八方吐蕃援军的动向,李跃面色冷峻,郭焕跟在他身后,在李跃面前,青龙营,白虎营以及先锋营,最精锐的陇右军一共两万集结于此,士兵们包裹在厚重的铠甲中,等待李跃下达命令。
黑暗的掩映下,所有人屏着呼吸,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来,子时一到,整个唐军大营看起来没有任何异动,但是黑暗中,借着夜色,李跃率领着这两万最精锐的士兵悄悄撤走,五万人撤走两万,但是士兵们居住的帐篷却没有减少,这也正是此举可以成功迷惑敌人的关键之处。
留在石堡城外的唐军除了一万吐谷浑的士兵,另外两万陇右军需要在此多弥留两天,到时候各方战争已经打响,吐蕃到时候已经知道唐军的变动,自然无需隐藏。
山**外,如果仔细观察,风吹草动之下,这里聚集着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头的骑兵,他们静静的在原地等待着,不知何时,从东南方向出现了一队人马,渐渐的越来越多,整个狭长的山涧被挤满。
一个火把照亮了来者的真面目,正是李跃带着两万特种军团与从吐谷浑悄悄到来的主力部队汇合。两万加六万,整整八万士兵,严正以待,这一次,李跃一共出动了十万大军,陇右一共十二万士兵,留守两万,另外两万在南霁云的率领下与吐谷浑的一万人马围攻石堡城,其余部队全部在此。
整整十万兵马,手笔不可谓不大,以此为契机,安西河西河东三个方向也将在黎明吹响出击的号角,这盘棋,近二十万唐军,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人都在紧张地等待着黎明的那一刻。
根据第一时间斥候的侦查,连庄此刻率领的五万兵马就在山**一百里外,急速开来,李跃一声令下,八万人马有四万蔓延开来,在山涧四周埋伏起来,只留下西南方向的入口,一旦连庄进入包围圈,李跃要全歼这五万吐蕃精锐。
河西方向,李光弼率领三万人马静静地埋伏在潘岭城三十里外,城内有吐蕃八千人,河西一共五万兵马,这一次基本上倾巢出动,这已经是李光弼可以调用的极限了,北方还有防守突厥的人任务,而且河西本就不是陇右那般财大气粗,兵马本就少,而这一次,李光弼也是下了血本配合李跃的战斗,眼看着天色渐渐开始泛白,李光弼紧了紧手中的握刀的手,只待时间一到便立刻发动攻击。
潘岭城头站岗的士兵,不停地打着瞌睡,马上就要到换岗的时间了,此地距离唐军有三百里的路程,一般情况下很少发动战争,双方相安无事,况且石堡城正在发生战斗,唐军就更没有理由在这个时间点发动袭击了,吐蕃站岗的小队长如是想到,这更增加了他的困意。
河东方向,哥舒翰望了望天色,黎明降至,天边的鱼腩色提醒着他时间就要到来,哥舒翰不由得向身后同样埋伏在林子内的士兵们,纵然一夜没睡,但是他们仍然精神抖擞,严格遵照自己的命令埋伏着各个方位,哥舒翰稍稍放心,远处吐蕃的部落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一些fù女开始生火造饭,给畜牲喂食,同时部落的周围十多个壮士在巡逻着,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