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者身上,也体现在所持有的资产xìng质方面。大型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本基金也日益向这个方向发展。1
全球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原因
20世纪中叶以前,全球各国的金融行业都一直受到严格管制。在美国,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区别开来。几乎所有国家都对居民持有外汇以及外国资产实行严格控制。对贷款利率设定上限是相当平常的事情。
然而,在过去的25年,几乎所有这些监管规定都被取消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外汇管制从高收入国家消失,在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大部分,甚至完全放开。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进入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最主要原因。它创造出了一系列复杂jiāo易,特别是衍生品jiāo易,使我们能够为其定价。这也成就了巨量金融资产的24小时不间断jiāo易。基于电脑的新风险管理模型在整个金融行业得到了运用。另外信息革命也为普通的参与金融活动提供了便利xìng,如今的金融行业实际上就是信息革命的产物。因此我们可以进行一下总结,那就是第一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了金融资本主义时代,我们从大视野上分析,就是这样。
三、金融经济时代的货币政策
第三节 五论金融经济时代之二
金融经济时代的货币政策
资产泡沫是由于低利率造成的,但是提高利率对抑制资产泡沫影响却不大,因为人们对资产泡沫的追逐是因为更大的赢利预期,这种预期中的赢利远远大于提高利率对其影响。因此货币政策并非控制资产泡沫良yào,我国在经济调控中还过度依赖货币政策。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开始在经济学舞台上占据了非常显赫的位置。该学派提倡的用紧缩xìng货币政策来控制解决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关键点,已经成为了经济学课本中的标准内容。
笔者恰恰对货币主义的这种观点提出强烈的质疑,认为中央银行使用货币政策来对付资产泡沫问题是一个可悲的错误,因为货币政策的变动与资产泡沫直接的关系远不如货币主义所认为的那样强烈,而是要微弱的多,央行通过采用紧缩xìng的货币政策并不能有效阻止资产泡沫的继续发展和壮大。
货币政策与资产泡沫的关系
资产品泡沫的出现的原因在很多程度上可以归之为货币宽松的结果,宽松的货币条件确实为资产泡沫的兴起提高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因为它极大地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但是在资产泡沫已经兴起的环境下,紧缩xìng的货币政策并不能有效抑制资产泡沫的继续膨胀,因为资产泡沫一旦形成,其继续膨胀的动力已经不是来自于宽松的货币条件了,而是来源于大众的某种非理xìng情绪了,一种大众对短期内暴富的狂热。在这样一种强烈情绪的支配下,中央银行通过回收流动xìng和提高利息率怎么有效控制资产泡沫呢?如果投资者确实相信资产短期内还可以继续上涨,那么央行提高年利率几个百分点又有什么用处呢?一笔同样数额的金钱放在银行里,投资者一年也不过多了几个百分点的利息收入,而投在资产品上,可能一两个月就有30,50%,乃是100%的利润,哪个投资者会受得了持续膨胀的资产市场带来的强烈诱惑!同样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来回收流动xìng,也是很难在短期内阻止资产泡沫的继续膨胀的,原理同上,央行通过回收流动xìng,市场上的资金数量减少了,可是面对着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现象,面对着资产品价格节节攀升的局面,面对着不时耳闻某人通过投资资产品而一夜暴富的故事,又有几个人能够耐得住寂寞呢?又有几个人能够完全避免一夜暴富故事的吸引呢?即使央行已经持续回收流动xìng了,市场资金已经不太宽裕,但那些期望在资产品市场上乘机大捞一把的人,他完全可以拿出自己多年积累的储蓄来投资资产品,也可以动用公司的流动资金来投资资产品,甚至可以抵押自己的住房、汽车、土地等资产来融资而继续投资资产品。因此央行回收流动xìng的结果反而可能是造成社会其他领域内资金严重不足,但是资产品市场上资金依然非常充裕的局面,资产泡沫继续膨胀,资产品价格依然节节攀升。2
2007年的经济困局 *并没有说全
06、07年中国出现了巨大的股市和楼市泡沫,央行一次次调高利率,反而导致股市楼市一再新高。*深入研究国内经济的发展困境,提出中国经济是同时存在过冷和过热的“二元经济,政府投资部门过热,民营经济很多领域出现萧条,而不是国内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的国内经济一片繁荣,不断加息只会加剧国内民营企业的困难,导致制造业全面衰退,国内营商环境全面恶化。这是国内营商环境进一步恶化,两股避险资金逃入股市楼市。
但笔者还要对*的理论进行一些修正与补充,那就是股市和楼市等资产市场的投机xìng繁荣吸收了相当一大部分的银行储蓄,而这些储蓄本来是应该成为贷款支持企业投资的,这样必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出现,当年中国在股市、楼市大繁荣的时候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种“投机资金”挤压了“投资资金”,导致企业融资难所致,而破产企业又将自己的剩余资金投入资产市场,又进一步推高了泡沫,形成了恶xìng循环。
紧缩xìng货币政策的危害
从理论上分析来看,政府试图通过简单依靠紧缩xìng的货币政策来解决资产泡沫问题的做法,是难以成功的,也是不可行的。而大量的历史经验说明,政府试图用紧缩xìng的货币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问题的做法,不仅成功少,失败多,而且负面作用极大,不容忽视,它往往更容易引发经济衰退,产生经济灾难,有时甚至使得一国陷入长达数年的经济大衰退之中,大量的国民财富随之蒸发,失业率剧升,社会因此而动dàng不安。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东南亚经济危机,华尔街金融危机等都与货币突然紧缩有关系。
四、金融经济时代的经济调控
第四节 五论金融经济时代之三
金融资产主义时代的经济调控
中国的宏观调控一直为中国政府所津津乐道,但由于中国的经济思想及主流舆论长期被奉行“不干预”政策的新自由主义派所把持,导致我国近几年的宏观调控出现了趋势把握不准,调控力度不够,出手时间不准等情况,最明显的就是导致了近年巨大的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我们放任股市涨到6000点,而中国的楼市更是5年翻5翻,这些都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失败的表现,而这一失败除了图利那些既得利益群体外,对中国经济几乎是百害无一利。
应对资产泡沫更多的是金融监管而非货币政策问题
短期内,货币政策和资产泡沫之间联系的微弱xìng,这就说明了应对资产泡沫更多的是金融监管问题而非货币政策问题,而金融监管则可以应对某些具体的金融问题,比如房地产泡沫或者股票泡沫问题。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jiāo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
关于如何更有效地抑制投机行为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曾声名显赫的托宾税。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宾先生曾提出,为了抑制短期投机xìng资金给国际金融市场造成的震dàng,有必要对外汇jiāo易征收jiāo易税,这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托宾税的来源。
为了防止过度投机xìng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在快速运转的国际金融飞轮下面撒些沙子,对它们征收一定的托宾税,让飞轮转的慢一点,因为一个稳定的金融市场对该国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绝对必要的。笔者以为,托宾税其本质却在于抑制短期投机行为,加大投机jiāo易成本和减缓投机jiāo易频率,因此对于我们思考如何抑制资产泡沫和投机热问题,仍然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因此面对资产泡沫问题,笔者强烈反对政府采用全局xìng的货币政策来加以应对,因为由于货币政策和资产泡沫之间关系的微弱xìng,这样做不仅无助于短期内控制住资产泡沫的继续膨胀,反而因为会大大损害其他经济领域,导致很容易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灾难,资产泡沫的破灭及金融信用体系短期内大幅震dàng的后果也往往会伴随着金融危机的bào发和经济的严重衰退。相反为了更有效的解决资产泡沫问题,笔者建议更应该采取的是具有针对xìng的金融监管和政府直接干预等措施来及时阻止泡沫的继续膨胀,同时还可以借鉴托宾税的例子,对投机jiāo易征收高额的jiāo易税,这种做法不但可以避免对经济其他领域产生伤害,而且更有针对xìng和具体化,效果也更及时和有效。
2007年中国股市泡沫最严重的时候,政府通过上调印花税,抑制了股市泡沫的继续加大,这样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但这样的措施出台的太晚了,其实当中国股市出现泡沫的苗头时就应该出台这样的措施,政府对股市泡沫的放纵实际是对股民的不负责任,当时像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媒体都在宣扬“股市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股市让老百姓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等极其荒唐的论调,自此中国也有了“财产xìng”收入等说法,但这些都是不成熟的意见。2
央行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周期
对于资产泡沫,其他部门能够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不能什么问题都仰仗央行出手,实践证明通过提高印花税就来抑制股市泡沫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笔者以为,央行最大的任务是应对经济周期,而非应对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现在各国的央行都将自己的任务放到了应对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上。首先,央行在控制资产泡沫方面的无效xìng,已经被历史无数次的证明,其次在通货膨胀方面,现在的通货膨胀基本上都是结构xìng通胀,而全面的通货膨胀只有在货币增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如果没有货币增发,也就不会出现全面xìng的通货膨胀,而在结构xìng通胀方面,央行是无能为力的,也不应该介入。
我们可以将经济周期分为危机、复苏、繁荣、泡沫四个阶段,根据这四个阶段来确定央行的货币政策,我们可以将央行的货币政策分为“货币数量控制”和“货币价格控制”两种,“货币数量控制”包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cāo作等,“货币价格控制”主要是指存贷款利率等。
经济周期各阶段的货币政策选择
1、第一阶段 危机期 数量与价格都不控制
在经济危机期,是经济最脆弱的时期,也是人们对经济前景最悲观的事情,这个时候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都非常的萧条。这个时期,央行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帮助经济走出危机,因此在这个阶段的货币政策应该是数量和价格双放开政策,首先货币使用价格的降低可以使房市、股市等投机xìng非常强的资产市场率先实现复苏,这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战胜危机的信心;其次货币数量的放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环节企业融资难题,也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复苏。
2、第二阶段 复苏期 在经济复苏期,经济尚不稳固,这时银行在货币数量应该坚持宽松政策,保证银行向实体经济进行充分的信贷投放,也就是这时根本就不需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在价格控制方面,应该有所控制,因为经济的低迷后的经济复苏,资产泡沫有可能抬头,这时提高货币使用价格,可以将资产泡沫消灭在萌芽状态,也可以避免资产投机市场占用太多的资金。
3、第三阶段 繁荣期 在经济的繁荣期,货币数量和货币的价格都应该进行适度的控制,两者无所谓的孰轻孰重的问题。
4、第四阶段 泡沫期 经济泡沫期,是经济虽然呈现表面xìng的繁荣,但这时的经济是最脆弱的,就像一个快要bàozhà的气球,不要看它身躯庞大,实际上一捅就破,因此这时的货币政策非常重要,这时的央行可以不对经济进行干预,如果干预的话,可以适当的放松货币数量的投放,而决对不能提高货币使用价格,提高货币价格就像用针去扎气球,这时应该让其他相关部门出手,让气球中的空气慢慢释放。
在以上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中,经济复苏期和经济泡沫期是货币政策最重要,最谨慎的时期,
2007年中国经济硬着陆及2009年的房地产泡沫都事出有因
这两个时期一定要注意,比如在2007-2008年的经济泡沫期,中国又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又是提高利率,结构导致中国经济在2007年的经济硬着陆,六万多家企业破产。我国在华尔街金融危机后的复苏期,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没有大幅提高利率,这与笔者的理论正好相反,结果中国出现了房地产大泡沫。
货币政策 杀鸡焉用宰牛刀
现在中国的经济调控政策是混乱的,更是严重错误的。首先,其混乱表现为目标太多,既要应付通货膨胀,又要应付资产泡沫,还要应付贸易顺差和货币升值,实际这些事情,央行也不应该管,也没有能力管,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国之利器”,不能轻易的动,杀鸡焉用宰牛刀!,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经济硬着陆,以及2009年的房地产泡沫,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该负直接责任。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应该是多部门的工作,央行不应该起主要作用。
当然现在全世界的央行都是错误的,正因为他们的错误才导致了如此之严重的经济危机,如果他们学会了宏观货币政策的应用,也就不会产生这些问题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