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在大唐开酒馆 > 第910章 皇权旁落还是皇权永固?第913章 语落言的意义
    这场前前后后折腾了将近一个月的闹剧,最终还是收场了!

    现在回过头去看的话,人们差不多也能看出李世民的手段了,绝大多数人原以为李世民是想树立法治,结果他打击了皇权,当人们以为他打击了皇权自毁城墙的时候,他转头又让李承乾的储君之位更加稳固了。

    当人们以为自己终于看明白了以后,最终发现,其实背后隐藏的杀机针对的是那一大批勋贵。

    整整一个月时间,连续四批案子,就这么如同羚羊挂角、天马行空一般的把李世民的想法实现了。

    除了张诺没人能猜到,其实最开始李世民的目的是想着让自己的几个孩子能够自由的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被这个皇子的身份所禁锢。

    可就是在办的过程当中,或许是李世民一事不劳二主又或许是李世民忽然发现里面有机会,所以干脆就把其他乱七八糟的目标都放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勺烩了。

    也亏得李世民谋划得当,并且自己坐镇长安居中指挥,不然的话,张诺还真担心这事儿一不小心就翻车了。

    但是事情办完以后,很多人开始发扬起了马后炮的精神,对着整件事情哔哔了起来,他们讨论的最多的一点就是,陛下这么自毁城墙就不担心皇权旁落嘛?

    毕竟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陛下以及太子以外,其他皇子似乎都成了有个爵位的“普通人”了,他们虽然依旧是李世民的子女,但是身为一个“普通人”,他们还会尽心尽力去维护皇权的威严嘛?

    而且,以前的时候虽然太子是太子,皇子是皇子,两者之间身份天差地别,但是谁都知道,其实其他皇子也是有机会坐上太子之位的,毕竟都是皇帝的血脉嘛。

    可如今呢,除了太子以外,其他皇子连亲王、藩王都不是了,只有太子才是亲王,那他跟其他皇子之间的差距会不会更加的巨大呢?

    那如果太子真出了某些意外怎么办?

    或者换个说法,会不会正是因为目前这个情况,导致其他皇子可以向太子之位发起冲击了呢。

    毕竟如今看来只要太子一死,其他人就有机会从普通勋贵变成太子、亲王了呢。

    可还没等这些隐藏起来的野心家做点什么,贵族委员会成立了,这个由皇帝亲任会长,并且明确规定以后会长只能由皇帝接任的委员会,一上来就立下了好多规矩。

    首先是参与成员,只要是皇室子弟都将是里面的一员,同时侯爵以上的勋贵,当家家主也会自动成为里面的一员。

    紧接着就是李世民的骚操作了,以后继承人的确立需要贵族委员会通过,这个继承人指的可不仅仅是皇家啊,甚至连大唐所有的贵族以后的传承都需要得到贵族委员会的认可才行。

    当然了,一般情况下,当家家主还在世的时候,就会在族中树立好自己的接班人,而且一般不出意外的话,也肯定是家里的长子嫡孙才会接任。

    但是这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如果真出了什么问题了呢,怎么解决?

    往常的话,估计得闹得个天翻地覆出来,毕竟一个大家族,里面所包含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仅仅是那尊贵的爵位,还有财富、人脉、人才等等。

    所以,对于李世民这个搞法,倒是所有人都非常支持,因为越是勋贵就越是爱面子,自家的这种糟心事儿自然不能闹到法院上去。

    以往的话,是没办法,如今有了贵族委员会,那自然还是这里靠得住,毕竟这里都是“自己人”,那维护的自然都是自己人的利益。

    只要在世的时候,在这里确立好继承人,那就不怕事后闹出各种麻烦来,毕竟这里的会长可不是有权无势的存在,他可是堂堂正正的大唐皇帝陛下好。

    可以说,贵族委员会不仅仅是李世民给自己的皇权更迭打了个补丁,同时也是给所有的勋贵打了一剂强心针,那就是咱不会想要推翻这个体系,而是尽可能的维护这个体系的健康发展。

    这个隐藏的意思,大家都收到了,也心满意足了,毕竟皇帝都主动出面来维护你们的利益了,你们还想要干嘛呢,是不?

    一时间大家又都其乐融融起来了!

    对于这种情况,李世民自然是乐见其成的,他其实想的非常简单,那就是在他任上,尽可能的把整个大唐的根基给夯实下来。

    或许他有些作为非常的冒险甚至有点挑战世俗的意思,但是他本身就是个有大气魄的人,他自信能压制住一切,并把事情往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事实证明,他也确实做到了,整个大唐的勋贵体系慢慢的在朝着他所期待的方向发展着。

    而再过上几年,等到这些人慢慢熟悉现有的规则以后,他还会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新的调整,而到了那时候,或许整个大唐就只有皇家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贵族了。

    而皇家也将彻底站在贵族与平民的交叉口上屹立不倒!

    这一系列的操作,无疑是耗费了李世民许许多多的时间和心血去思考、琢磨以及算计的,但是从结果上看,他又无疑是成功的。

    张诺大概知道这个计划,同时也谨慎的表示支持,毕竟他清楚的知道,其实任何时候,阶层其实都是存在的。

    妄图完全消灭一个阶层,其实就是迫使这个阶层由明转暗隐藏起来而已,与其到时候劳神费力,还不如把一切都放在明面上、框架内,用制度和利益去约束和捆绑起来。

    这比大大咧咧、毫无章法的去摧毁无疑是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的。

    张诺是李世民争取的第一个对象,也是唯一一个基本交底的对象,毕竟张诺的身份太过于特殊了。

    在皇室眼中,他是最最顶尖的勋贵,是异姓封王的存在!

    在勋贵眼中,他是皇帝的义弟、太子的老师,是最坚定的皇室支持者!

    但这些都不能否认,张诺的存在,就是那么耀眼!第911章 张诺眼中的传承  张诺一直都在中南半岛那边老老实实地待着,只通过电报来获知长安城这边发生的事情。

    他的情报来源其实非常简单,无非就是那些市面上公开的消息而已,但是架不住李世民自己不断的给他发消息啊,一些做法、想法,李世民都是开诚布公的在他耳边叨咕着,反反复复的问着张诺的看法。

    这就等于敌方统兵大将却成了我方探子一般,这要是还不知道对方的一举一动就奇了怪了。

    但是对于张诺而言,这些事情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他最看重的一个是李世民整个人,毕竟跟老李也相处这么长时间了,李世民对他也一直没得说。

    如果说最开始他是因为对方是皇帝,所以想着沾点便宜,同时也觉着这人不错,相处起来还可以所以试着相处一下的话。

    那么几年时间下来,与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承乾这一家子纠缠下来,张诺不得不承认,他真的把这些人当做了自己的亲人、朋友了。

    对方是不是在真心对你,其实仔细想一想就能非常清楚的感受得到的。

    那既然都已经成为挚友、亲朋了,那按照张诺自己的处事原则,对于对方一心想要去干的事情,那除了支持以外,也不好再去做什么了。

    而除了李世民这个因素以外,还有一个理由让张诺对于这件事情不是特别看重,那就是张诺其实并不介意大唐是不是会被人改朝换代。

    没错,别看张诺不遗余力的在给大唐添砖加瓦,让大唐日新月异的在变化着,可实际上这个帝国是不是姓李,是不是叫大唐,其实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

    他在乎的是这个血脉相连的民族的发展和存续,他在乎的是这个延绵千年的文化传承的继承和发扬。

    至于说到底谁坐在那个位子上统治和打理这一切,其实张诺真的不在乎,毕竟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他现在要走,难道还不能找个地方过好日子?

    谁还能拦得住他?

    毕竟有系统爸爸在背后支持,他或许不能以一当万一人灭一国什么的,但是他如果铁了心要走的话,事实上这天下他随处可去。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豁达,反而让李世民觉着,这才是真正的神人所为,对于世俗间的财富、权利、地位,不是说完全不在乎而是看得非常开。

    张诺的支持,其实也给了李世民不小的动力,不要以为他真的就面对这一切没任何压力了,毕竟那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整个群体啊。

    更别说里面还有他的兄弟姐妹,他原本就因为杀兄囚父抢皇位这事儿,在兄弟姐妹里名声都快臭大街了,这一次再这么一闹,估计以后他所有的兄弟姐妹们都会对他敬而远之。

    当然了,也不仅仅是他们敬而远之,实际上从原本的亲王、藩王变成了普通的勋贵以后,他们虽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了,但是以后恐怕想见李世民一面都不容易了。

    李世民在忙活自己的大事情,张诺也不可能一直闲着没事儿,毕竟他身上还扛着一个大唐远征军主帅的职位呢。

    对于张诺来说,打赢这场战役是毋庸置疑的,但怎么打得漂亮,怎么能实现更多的战略目标就是需要他动脑筋的事情了。

    新一批轮换将士以及即将投入到第三战场的将士们,已经在后方开始紧急训练了,张诺虽然是想着以战代练,但也不可能把一群新兵蛋子什么都不教,就这么直接不管不顾的扔过去,真那样干的话,那就不是以战代练是杀人诛心、草菅人命了。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的安排,所以短时间内第三战场还开辟不了,毕竟打仗这种事情可不是儿戏,不是说训练个几天就能往战场上送的。

    目前空军、陆军都已经形成了一套粗略但是有效的基础战法以及基础的培训方法了,单从这些东西来看,如今的军方还是有人才愿意动脑子的。

    不过这里面也有个问题,那就是仅仅是这上面的训练项目,就需要最短都是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基础部分,就这还是加班加点大家刻苦努力的结果,否则的话,按照循序渐进的原理,其实至少是需要三个月的。

    战事不能大规模推进,那张诺也不能干看着,所以他转头就投入到自家小徒弟的政务建设当中去了。

    对此李承乾就差没跳起来脚来欢呼了,对于他来说,最近这一个月简直是太难了。

    他从未想到过,原来语言和交流是这么重要、这么麻烦的东西。

    天知道他老师以前在高丽的时候是怎么那么快打开局面的,他只知道他这里每天都有人在各种花式催、花式求,而催的求的都是同一个东西,那就是翻译。

    没有翻译在这个鬼地方简直寸步难行,但是,这鬼地方本身就不止一种语言,甚至有些地方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语言都是他们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去找出几个大概听懂大唐话的,简直比登天还难。

    张诺刚到李承乾这里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李承乾无比纠结的抓头发的场景,对于这小子,张诺自然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所以他也知道,不是麻烦到了极点郁闷到了极点,这个平素里最讲究礼节、风度这些花花架子的臭小子,绝对不会在公众场合做出这种举动来。

    而既然做了这种举动,自然就证明这小子已经遇到了他没法解决的难题了,而当师傅的,不就是帮自己学生解决困难的嘛。

    李承乾看到张诺进来也是眼前一亮,心里面也顿时轻松了一大片,如今的他已然清楚的知道了,他的师傅也不是万能的,但是这不妨碍张诺在他心里那高大的形象。

    虽然他师傅不是万能的,但是就说在知识这方面还没人表现出比张诺更强的,所以,李承乾瞬间觉着,自己的大麻烦或许在师傅眼里,也就那样!第912章 张诺老师开课了 张诺听到李承乾的想法以后,也是哭笑不得!

    “徒弟啊,虽然你这么崇拜师傅,师傅我很开心,但是呢,你师傅我真的不是万能的,不能啥事儿都想着让你师傅来收尾哦!”

    “你想想,再过些年,你爹把皇位给你了,我肯定会陪着你爹退休,然后我和你师娘再加上你爹娘,我们四个就打算出去游山玩水、走马观花去了,你到时候的问题不还是得自己解决嘛!”

    李承乾听到张诺这完全不负责任仿若撂挑子一般的说法,莫名的感觉到好笑,因为这其实才是他师傅真实的样子啊,是真的懒啊!

    或许在外人眼中,或者说在传说当中,张诺是一个智多近乎妖的绝顶聪明的智者,同时还是一个立下不世功勋的无敌统帅,可实际上在熟悉的人眼中,张诺最出名最有特色的性格,就是懒!

    那是真的属于有钱都懒得赚的那种人!

    所以当他听到张诺那近乎赖皮一般的说法的时候,他其实心里很清楚,别看师傅嘴上说得这么厉害,实际上师傅也就是嘴硬心软,待会儿肯定又会滔滔不绝的帮他出主意的。

    果然,张诺没让他失望,虽然前一秒还在叨逼叨的说着骚话,但下一秒张诺就在给他出主意了。

    “承乾啊,其实这样的事情是没办法的,其实你如今不仅仅要站在一个地方总督的位子上想问题,你还得站在一个皇帝的位子上去想问题!”

    “虽然你如今还没接班,当皇帝的还是你爹,但是这不妨碍你不断的训练你自己如何去当好一个皇帝,同时为自己将来的接班提前做好计划!”

    “你总不能什么东西都等到接班以后再去弄,尤其是有些计划,可能横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需要的是两代甚至好几代帝王的努力,那么为何不提前把你的想法罗列出来,在你爹在位的时候就开始执行!”

    李承乾听到张诺说这个,整个人也严肃起来了,他知道无论是他爹李世民还是眼前这位恩师,其实对他期望都非常高。

    他也一直在高要求的对待自己,但是,不得不说知识或许可以加班加点的方式获取,但是阅历和经验,只能通过时间的沉淀和自己的思考来获取。

    李承乾在李世民和张诺二人的联手培养下,在知识方面比起其他皇子乃至历朝历代的太子都要强了不止一个次元。

    但是,有些东西却不是单纯的书本或者口头就能传授的,他必须得自己亲自去经历、去思考、去总结,才能有所收获。

    就比方说现在张诺教给李承乾的,就是要在他明明没有当皇帝的情况下,却偏偏要以皇帝的身份去看待一个事物的发展,同时还得想出自己的办法来。

    这种事情无疑是非常难的,都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仅仅是指职位的限制,个人就该干好个人的事情。

    还有一个解释,其实就是你一天没坐在那个位子上,你就一天无法真正体会那个位子的真正的感受。

    或许李承乾之前几年已经尝试过监国的滋味了,但是那也只是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而已,却从来没有试着站在皇帝的角度去看待和安排一个国家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发展,尤其是战略级,那绝对不可能是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这里面应该有前期调研、理论支撑、数据分析、战略框架以及实施办法。

    这些东西,又岂是那么简单几句话就能说得清楚地?

    张诺自然也没在那个位子上坐过,对于这些事情自然没有李世民那么深的心得体会,但后世的网络信息爆炸又岂是一般人能了解的?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这会儿有人在网上掏一千块钱找人咨询有关治国的问题的话,但凡一个在网上厮混时间比较长的,绝对能给你瞬间叨逼叨的说出一大堆东西来。

    这就是信息爆炸时代给人带来的底气,实在是网络上各种咨询太多了!

    李承乾虽然没福气经历后世的那些东西,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所接受到的教育,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了。

    无论是李世民时不时跟他聊起的一些治国方略还是所谓的帝王之术,以及张诺坚持了好几年的知识教导,其实都是在让李承乾的视野更加的广博而已。

    至少这会儿李承乾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师傅这是在提点自己,让自己换个视角看问题,而不是撺掇自己造反。

    “老师,那您觉得这个缺翻译的事儿,站在皇帝的角度应该怎么去看呢?”

    李承乾在张诺面前没什么好遮掩的,懂就是懂不懂也绝对不会装懂,因为张诺很早就跟他说过,你这不懂装懂的招数,其实害的就是你自己,你说你懂了,还把老师给骗过去了,那我自然就不给你讲这个了,那到时候亏的是谁?

    当然了,还有一方面原因也是因为李承乾跟张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连挨揍都是经常的事儿,他也不在乎会不会丢脸了。

    张诺看了看李承乾那坦坦荡荡的样子,不由的叹了口气,

    “你小子倒是诚实,可这明明不懂还一脸非常骄傲的鬼样子,你是从哪儿学来的!”

    李承乾听到张诺的吐槽也不敢回嘴,他总不能说实话是从他爹那儿学来的,好在张诺也没继续纠结这东西,刚刚也不过是开个玩笑而已。

    “承乾,作为一个帝国的执掌者,有时候你要有一种能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比方说,这次你在中南这边因为没有翻译的问题闹得头昏脑涨的!”

    “那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不仅仅是这边需要翻译,实际上在大唐境内,不说南北之间那差异巨大的口音了,哪怕同样是在北方,那经常也能出现十里不同音、八里不同调的情况!”

    “那么,你觉着这种问题又应该怎么去解决呢?假如你是皇帝的话?还是说你压根就没想过要去解决?”李承乾听到张诺所说的话以后猛的一愣,是哦,貌似不仅是这边的人互相之间听不懂,貌似在大唐其实好多地方至今来长安这边办事都得带翻译来着。

    但是紧接着李承乾就感到一阵阵的沮丧,明明是遇到同样的问题,为啥师傅就能马上联想到整个大唐的问题所在,而我却只能注意到这个问题本身呢?

    李承乾颇为懊恼的把这个问题直接丢给了张诺,弄得张诺看着他那傻乎乎的样子一阵好笑,

    “承乾呐,你是不是忘了你师傅我的性格了?我这人懒啊!只有这懒人才会想着最好一件事儿就能办出好几个结果来,还成天想着怎么更加省力来着!”

    “啊?”

    李承乾听到这个解释都无语了,合着我这眼界不够宽、思维不够广的毛病是因为我不够懒的缘故呗?

    李承乾知道张诺是在逗他,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去反驳!

    张诺看着眼前这个都快跟自己差不多高的孩子,心里面也是在感叹,娘咧,一不小心这小子如今都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自己是不是已经老了啊。

    算了,不想了,越想越糟心,还不如说点其他的呢。

    “承乾呢,思维这东西其实是可以锻炼的,你只要慢慢习惯每碰到任何一个问题都偷偷地抬高视野放到全国去想一想,同时把计划往远处想一想,那么时间长了以后,你慢慢就会习惯这种思维了!”

    李承乾了然的点了点头,原来这样啊,这种东西还可以培养的,果然不愧是老师啊,这是一步步带着自己成长啊。

    但是眼前的问题终究还是没有解决,什么拓展思维、拓宽眼界之类的事情都可以以后再说,现在最要紧的还是看看师傅怎么解决这事儿。

    张诺也没一味的拖着,而是认认真真的坐到一旁,看着李承乾认真的说道,

    “承乾,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首先你得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语言这东西,究竟有什么意义!”

    张诺不是学师范毕业的,但是见多了听多了,他也明白很多时候还是得让孩子更多的去思考、去总结才行,不能一味的去把知识灌输过去,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和总结当中,人才会一步步的提升自己。

    这种方法张诺很早就在用了,哪怕当时李承乾还不到十岁,但是张诺也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让李承乾回答,回答的不好没问题,毕竟作为一个孩子,你能回答得好才怪了。

    但是,必须要回答,还得是认真思考以后得到的答案!

    李承乾显然也习惯这些了,考虑了一会儿以后,皱着眉头说道,

    “老师,在承乾看来,语言不就是用来交流的嘛,大家有能共通的语言以后,便能畅快交流,那以后的商贸、政务就都不是问题了!”

    张诺点点头,见李承乾没有继续往下说的意思,才自己开口说道,

    “承乾,这一点其实是语言最基本的作用,毕竟语言之所以能产生,其实就是人们有交流的需求,也正因为这种原因,所以语言首先满足的是当地人的要求,至于外人能不能听懂,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事情,而一个地方的语言也是一个地方的特色,这就是所谓的乡音!”

    李承乾非常认同的点点头,这点他了解,这其实就是他刚刚说的意思,只是没有这么深入罢了,但是他知道,老师肯定还有其他东西要教给他,他认真听着就好。

    “既然一个地方的乡音便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那么当某个地方的乡音传播得越来越广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说这种语言所代表的当地文化传播得越来越广了呢?”

    这话一说,李承乾顿时觉着脑子里面跟炸雷似的轰然作响,天哪!

    他早已不是原来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子了,他从一开始的蓝田城到高丽平壤城再到之后的扶桑,这一路跟着走过来,一直都在张诺身边看着、学习着,如果到现在还不知道文化入侵以及文化普及的作用,那他就真的可以找根绳子把自己挂房梁上弄死算了。

    而他作为中南总督,自然也肩负着为大唐文化的传播、普及添砖加瓦的重任,他之前之所以担心翻译的事儿,一个是因为他日常工作当中确实需要跟那些普通民众交流。

    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确实想要在当地推广大唐的文化和知识啊,所以他才着急忙慌的想从张诺这里搞到一个能弥补翻译不足的计划来。

    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其实已经本末倒置了,或者说他压根就没想到,他平日里说习惯了的大唐官话,其实本身就是大唐文化当中重要的一环。

    李承乾这会儿忽然觉得自己好特么失败啊,完全是骑马找马啊,一心想着要解决翻译问题从而推广大唐文化,可却根本没意识到这语言本身就是大唐文化的根基以及最为重要的部分。

    李承乾被张诺这么一提醒瞬间就想到了,没错,只要这地方的所有人都学会了大唐官话,那么大唐的政令、文化在这个地方都将畅通无阻。

    同时,这里还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除了大唐官话以外,其他话语在这里根本就没法通用,那到时候无论是外出做官、求学、经商他们到时候会用什么语言还用想嘛?

    张诺看李承乾那忽红忽白的脸色就知道,李承乾这是大概想明白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提出解决方案了。

    如果是其他事情,张诺会放任李承乾慢慢想,甚至哪怕最后拿出来的计划并不完美或者干脆不行,那也没关系,先试试然后再去慢慢调整或者修改都行。

    毕竟没有这些失败经验怎么让他成长呢。

    可是这次不一样了啊,所谓的推广语言文字计划,岂是轻易想想办法就能成的?这不是什么文字功底深厚就能解决的。

    后世为了拼音这东西组织了多少学贯中西的大拿才能拿出来?这时候的大唐呢,除了他张诺还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