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秦桧等陷害忠良,投降卖国,永远遭到人民的唾弃。
⑶ 能力方面: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⑷ 学法指导方面:通过看图法、比较法使学生了解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岳飞、秦桧。
【教学重点分析】
岳飞抗金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偏安江南的南宋政权中,抗金名将岳飞率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在广大人民的配合下,收复失地,取得赫赫战果。虽然岳飞被jiān人所害,大业未成,但岳飞抗金在南宋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永远被人们纪念,也为宋金对峙局面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教学难点分析】
⑴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岳飞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通过对岳飞抗金的讲述,学生可看出岳飞一生的主流,从而给予肯定和赞扬。但岳飞虽然流芳百世,但却不是一个民族英雄。
⑵ 当时与宋并立的边疆民族政权很多,头绪杂,要清楚地讲明白,是本课教学中的又一个难点。
【教 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制作软件】
OfficeXP2002(平台)、GIF动画制作、XARA WED XARA特效制作、VideoStudio影视制作、Xara3D3.04、Cool3D
【板书纲要】
一.南宋开始和北方义军
①南宋的建立(1127年)
②北方义军
二.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
①韩世忠与黄天dàng阻击战
②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③岳家军和郾城大捷
④宋高宗、秦桧杀害岳飞
⑤宋金和议与南北对峙局面形成(1141年)
三.西州回鹘、黑汗王朝和大理
①西州回鹘和黑汗王朝
②大理与宋朝的友好关系
【课堂教学设计】
课件⒈ 片头(课题、主讲、动画制作、文字设计、背景图片、音乐)
课件2. 什么是“靖康之变”?(伴语音)
[复习提问,再显示出答案,导入新课]课件3. 总纲(罗列了本课要讲述的问题<动画按钮>)
[点击后可进入具体的知识讲解,可返回也可连续播放]
课件4. 南宋开始和北方义军(附宋高宗画像)
[讲述南宋的建立和北方义军的基本情况]
课件5. 阅读思考题[引导学生们看书,提问,再动画显示出答案]
课件6. 宗泽的抗金斗争( 附宗泽画像 )
[简介宗泽的抗金斗争情况]
课件7. 岳飞抗金和宋金和议(含梁红玉画像)
[讲述韩世忠夫fù的抗金和黄天dàng狙击战]
课件8. 黄天dàng阻击战(含船航行动画、语音和水声)
[介绍黄天dàng阻击战的情况及其意义]
课件9. 抗金名将岳飞和岳家军(附岳飞抗金地图)
[简介岳飞抗金情况,再引导学生看课件17]
课件20. 抗金名将岳飞(附岳飞的相关图片资料)
[简介岳飞的情况,再返回课件8讲叙岳家军的相关情况]
课件10. 郾城大捷(动画显示)
[讲叙郾城之战的经过,并引导学生参看动画]
课件11. 宋高宗和秦桧杀害岳飞(附岳王庙和岳飞墓照片动画)
[讲述宋高宗、秦桧杀害岳飞的情况]
课件12. 讨论题(伴语音)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老师总结并给出答案]
课件13. 1141年,宋金和议[由学生们齐声朗读,老师讲叙宋金对峙的形成]
课件14. 宋金对峙地图[引导学生观看宋金对峙地图,加深对宋金对峙局面的理解]
课件15. 西州回鹘、黑汗王朝和大理(附高昌、喀什遗迹和大理古城照片)
[简单介绍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和宋关系]
课件16. 小 结[扼要小结全课内容]
课件17. 课堂练习(伴语音、动画和音乐)
[请学生们思考以后再回答]
课件19. 思考题答案(伴语音)
[给出思考题答案]
课件18. 封底(风景图片、音乐、按钮)
[点击后结束或重新开始]文字、设计、动画、制作
彭志文2001/06/10
解读岳飞民族英雄称号的被取消
更新时间2005-12-29 19:59:00 字数:2645
(因为大家都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我就把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整理成文,欢迎关注这个问题的朋友一起来探讨。)
教育部定出新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岳飞与文天祥当年是参加“民族战争”(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而非“反抗外敌战争”为理由,不再将他们列为“民族英雄”,只承认戚继光、郑成功等为民族英雄。当然伴随着这个决定还有一个官方的解释,“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只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等称为民族英雄,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
一时间舆论哗然,反对取消岳飞“民族英雄”称号,最具代表xìng的观点:“历史人物应在历史环境下看。难道秦桧、吴三桂成了促进民族团结的典型,士大夫屈原不应抵抗入侵的秦国?难道共产主义实现,国家消亡,就意味着反侵略是无聊的?这算不算一种“历史虚无主义”?”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不成熟看法,仅供参考:
首先反对者的这个观点破绽百出,不太具有说服力。因为如果反对方的这个观点成立的话,我国古代汉族的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历史上就会有许多的名将和杰出人物都可以称为“民族英雄”,比如抗突厥的、抗匈奴的、抗清的,抗辽的,抗蒙古的......“民族英雄”则有泛滥之势,实际上也是对那些真正在中华民族对外族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的一种不尊重。
秦桧、吴三桂是不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典型呢?这种说法显然是企图偷换(或者混淆)概念。官方取消岳飞“民族英雄”的称号,并非要否定或者修正对岳飞抗金的评价,岳飞抗金在历史上的贡献和作用以及积极意义等并没有被否定。岳飞抗金促成了金与南宋的对峙局面的形成,使江南地区免于战火,生产得到发展,经济得到开发,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只是并非一定要冠以“民族英雄”这样的称号,才能体现岳飞的价值。
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的观点特定历史分期,来诠释“民族英雄”,别有用心的人故意看不到这一点,在民族平等问题上大做文章。你再去解释,给人的感觉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国际社会还未必相信你的解释,何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被动呢?
话不挑不明,我觉得大伙首先弄清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呢?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对错,只不过站的角度不一样而已。不信的话,请您去翻一下中国大陆的历史书和台湾的历史书,您看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同一段历史海峡两岸的解读和侧重点会不一样呢?任何一个执政者都会根据统治的需要对宏扬的史实进行选择。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岳飞抗金除了保家卫国、抵抗外辱的积极意义外,并非纯洁得毫无瑕疵,岳飞也曾有“直捣黄龙府”的计划,只不过十二道金牌改变了一切。只要换一个角度,就能找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站在南宋的角度是“迎回二帝,洗雪前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犯人”,但是站女真族的角度呢?岳飞的民族英雄问题一直是女真族心里的痛,完颜族的后代从来不看《岳飞传》,实际上就是一种无奈而又无声的反抗。
当今我国国际的大环境是这样的,有些反华势力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千方百计地要抑制中国,他们煽动西藏、新疆等地的分裂分子闹独立,甚至叫嚣着要把广东沿海等发达地区独立出去,把中国版图瓜分为几大块等等的图谋。身处狼群环顾的环境,加上自身的一些不安定因素,我国的生存空间其实并非太乐观。反华力量的常用手法就是挑起民族矛盾,而历史问题因为所处视角不一样,诠释起来得出结论也迥然不同,是最好作文章的。因此这个官方观点显然是为了防范于未然,以正视听。
前南斯拉夫的瓦解、苏联的崩溃、及车臣分裂问题等已经是我们的前车之鉴,为了平息民族裂缝,避免不必要的口实,官方宣布“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将岳飞定义为非民族英雄无疑是有这方面考虑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不是取消一个岳飞的“民族英雄”称号就能解决所有的我说的这些问题呢?当然不是!实际上政府取消岳飞的“民族英雄”称号并非一个孤立事件,而是要传达一种信号,表示着一种姿态和决心。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可以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必须强调整个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一致对外;中华文化历史博大而精深,民族内部之间曾经有过纷争,就像是兄弟俩打架,所以我觉得学术界为了配合政府的政策宣布取消岳飞“民族英雄”的称号是有其合理xìng的一面。
取消“民族英雄”称号学术方面的重要证据还来自对《岳飞传》内容真实xìng的严重质疑。《宋史》中的《岳飞传》据悉是根据岳飞的孙子岳珂撰写的私传《鄂王行实编年》所改编的,很多“史实”都得不到其他史料的佐证,某些内容与其他史书记载不符,譬如“朱仙镇大捷”“大破拐子马”等大战很有可能纯属“意yín”或杜撰;岳家军也很可能并非传说中的那么“神”;《满江红》被人指出是明朝人的伪作。当然,用这本史书去否定另一本史书,本身就具有争议xìng。所以,不排除这些学术上的“新发现”是别有用心的人在故意给岳飞泼脏水。
保留岳飞“民族英雄”称号的理由应该是这样的:
实际上岳飞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爱国英雄这么地简单。长久以来,岳飞的“精忠报国”早已深植人心,家喻户晓,他提出的“还我河山”的口号早已经成为中华儿女维护国家主权的铮铮誓言,岳飞事实上已经成为汉族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岳飞”这个名字(品牌)沉甸甸的份量也完全够格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因此取消他“民族英雄”的称号无疑深深地伤害了许多汉族(甚至包括其他民族)的感情,取消岳飞“民族英雄”称号的做法显然是不合情的!
我个人的意见,不能因为要顾及其他民族的感情而伤害汉族自身的感情,岳飞“民族英雄”的地位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特例予以保留。因为正如《岳飞传》里所言,“yù加之罪,何患无词?”(那国外的反华势力要制造民族矛盾,还怕找借口不到?)屏弃掉这层意思之后,再来看取消岳飞“民族英雄”的称号的行为,即强行改变一个既成事实,这就有点强jiān民意的味道了。
(本文系原创撰写,版权归作者彭志文所有,文中观点系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转载请署名作者。谢谢!)
特别说明:
本文阐述的官方观点,是我个人的解读,不排除理解出现偏差的可能,也许“岳飞不是民族英雄”真的是个纯学术问题。
教学答疑: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更新时间2006-2-14 22:06:00 字数:1947
抗美援朝时的国际大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主要国家形成了以苏联为首(含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以美国为首的资产阶级国家两大阵营,彼此对峙,相互敌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一直致力于建立对新中国的包围圈,妄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1950年,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妄图灭亡朝鲜,吞并中国,实现其蓄谋已久的独霸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bào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妄图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省。同一天,联合国安理会在美国cāo纵下又通过了胁迫联合国会员国随从美国侵略军侵略朝鲜的决议。接着,美国纠集了英国、法国、南非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组成侵朝的统一司令部,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扩大侵朝战争。
9月15日,侵略军七万多人在仁川港登陆。10月1日越过三八线,19日侵占平壤,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美国空军轰zhà我国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10月初,朝鲜劳动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反方意见:中国是否应该在本身政权不稳,百废待兴,国力不足的情况下,因为很虚无的国际主义,而以血ròu之躯去对抗武装到牙齿强大的美国呢?中国是否是被作为苏联的马前卒,而成为美苏争霸的牺牲品?抗美援朝真的非常必要吗?要知道,当第一支志愿军部队出现在朝鲜时,美国人完全没有想到,惊慌失措地溃退了。如果美国打算侵略中国的话,是不可能不会预想到会与中国军队jiāo火的,那么中国军队的出现,只是比他们预想的要快而已,志愿军的出现是不可能给美国军队造成这么大的恐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美国根本就没有侵略中国的计划,也没有与中国军队开战的打算。中国人抗美援朝有反应过度之嫌?相信有许多潜心思考的人都抱着这样的疑问。坦率地说,这些疑问也曾是我的疑问。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