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装甲战 > 第 12 章
    戒,实际的进攻正面就可能受到削弱。在机械化战争中,正面并不是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而是呈箭头或弯月状,它围成一块半圆形地区,其底线可在必要时由一支独立部队加以封锁。

    若在接敌前进中采取的队形是以反坦克部队居中的开放式正方队形,那么假如四个机动群中的任何一个发动攻击或受到攻击,进攻正面将包括受到攻击的机动群及其右翼和左翼的机动群。因此在图十中,假如a群进攻或受到攻击,b群和c群就立刻成为其进攻的两翼。因此,正面分为两类:(1)最初正面——即a群按战斗队形配置——和由自b群到a群再到c群以及它们之间地区组成的潜在正面,这个地区将随着战斗的发展扩大或缩小。与步兵战斗相比,确定的进攻正面是不存在的,这与海战没有什么两样。相如战斗发展很快,那就必须保持最初具有保护xìng的进攻队形,直到反坦克部队(e)展开并建立其行动基地时为止。在这样做之前,应派d群去实施保护,之后将d群归入总预备队。

    与敌接触62. 应予考虑的特别问题关于与敌接触的问题,我已经谈了一些,与敌接触的成功将取决于战前的准备,运动的快速和战术的判断。凡有可能,就应避免正面进攻,并应尽一切努力占领一些地区和地点,而占据这些地区和地点将迫使敌人改变计划。这样会争得主动权。建立在可靠情报基础上的大胆和对敌高级指挥官心理的了解是成功的最大保证。

    [注:1940年,德军正确地估计了法国的心理状态。而在1941年,他们似乎对苏联的心理状态作了完全错误的估计。]进攻63. 应予考虑的特别问题与敌接触能获取最确实的情报,遇到的敌人是被盯住的敌人,并且正象一场摔跤比赛那样,在接触之后很可能会用脚使绊子。时间仍然是决定xìng因素,而在这个时间内要根据接触所获取的情报修改计划。为了节约时间——即要充分利用时间,不仅要有战术眼光,而且要胸有成竹。了解敌人的特点、敌之高级指挥官的个xìng、敌军部队的士气,同样又了解敌军部队的武器装备的威力和惯常采用的战术将加速对情报的评定,正如统一的思想、精确的计划和总指挥官个人的知识将加速作战行动一样。

    [注:德军在进攻苏联时,看来完全低估了苏军士兵的士气。]我还要重复一句,在每项作战计划中,使用的武器必须与地形相适应,并按一种想法配置,因为战斗是在一定的地形上而不是凭想象进行的。现在同过去一样,地形是一种因素,它可检验想法是否合理,从而把此想法变为现实。进攻的方法在理论上总是简单的——即建立一个保护xìng支点,在这个支点上来移动攻击xìng杠杆。也就是说,建立一个自我保护的行动基地,从这个基地投入攻击力量。

    在机械化战争中,遭遇战可能会变得更加频繁,特别是在战役的开始阶段。与过去相比,现在的遭遇战会由规模小得多的部队实施,并很有可能采取一系列前进行动的形式,其目的是要为预有准备的进攻创造有利的战略态势。

    这样一种作战行动必须有下面这个前提,即敌人或因被逐入其不愿进入的地区,或因退却到他认为有利于打败对方的地区,而被迫转入防御。随着机动xìng的提高,预有准备的进攻可能会变得不甚频繁,但是在进行预有准备的进攻时,却不应当想当然地认为,目的就是为了击溃敌人,因为如果能使敌因饥饿而投降,那么结果将是更加肯定的,代价也要小得多。

    [注:我认为,这是正确的。见第76页注。]饥饿与其说是指缺少粮食,倒不如说是缺少汽油。要迫使敌人继续运动,切断其与补给部队的联系,然后再把其赶入无法脱逃的地区可能证明是比正面进攻要更加有效的作战方法。敌人之所以不能从该地脱逃,并不一定是因为该地被障碍物包围着,而是因为其汽油供应不足而使其脱逃。

    为了有助于这种与其说是对人力,不如说是对机动力的战争,由摩托游击部队对敌之jiāo通地区实施象蚊子那样快速进攻,可能证明是很有效的。

    现在从预有准备的战斗转到谈三种战术行动——对村落、丛林地和河川线的进攻。这三种战术行动是一支机械化军队常常不得不要面临或避免的。

    对坦克而言,村落不是一个适当的目标,因为装甲车辆大致上受道路的限制,从建筑物上层丢下来的zhà弹能使装甲车辆失去战斗力。

    [注:这一点一直证明是正确的,在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之类大城市中,情况更是这样。凡是反坦克障碍物,都没有象大城镇那样难以克服。夺取城市的最有效的兵器是dú气。]在这些行动中,应当使用坦克包围村落的侧翼并切断其jiāo通。如果坦克用于正面进攻村落本身,坦克就应当在pào兵和坦克歼击车的保护下运动。后者应准备即刻向敌方的反坦克武器开火。与此同时,还应向所有可能配置有反坦克武器的阵地实施反坦克机qiāng拦阻shè击。

    对较大型的坦克来说,丛林地不是适当的目标,可是,如果丛林地没有低矮的丛林,侦察坦克一般是能够通过的。然而,当侦察坦克除了经过公路、土路和马道别无它途通过丛林地时,如果道路两旁有丛林,步兵应在坦克前面掩护前进,随时准备对任何可能封锁道路的反坦克武器shè击。这里所说的作战行动与丛林战中前进的作战行动相类似。

    [注:见《野战条令(二)》讲义第154页和《附录一》。]再者,可能时,坦克应向丛林地翼侧和后方行动。

    除了水陆坦克,不能徒涉的江河是明显的反坦克障碍物。当必须渡河时,第一个问题是要形成一个小型反坦克桥头阵地,其次是要用浮桥使一批侦察坦克渡过河去;这些侦察坦克一旦登岸,就应当立刻向外出击,进攻扼守河岸的敌人,以扩大桥头阵地的规模。然后,应在这些侦察坦克的掩护下,为重型坦克架桥。江河虽然是明显的反坦克障碍物,但是因为坦克机动力强,能比步兵威胁更多的渡河点,这一点却不应忽视。因此,在未来的江河突击中,佯攻可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64. 进攻的一般实施进攻的实施将首先取决于兵器根据地区的目标以及根据与坚强的保护xìng反坦克基地紧密相关的向前运动的正确部署;其次取决于通过阻挡敌人进入一定地区并把其逼入其它地区来限制其机动力的能力;第三取决于直到获胜之前一直保持的对各部队的控制。

    关于第二点,自行火pào将起重要作用,因为它们通过使用烟幕弹能够致盲敌之观察所,通过对地区和接近路的轰击,又将对在该地区之内和通过接近路的机动造成危险。除非正面进攻不可避免或者必须封闭隘口。将极少象在世界大战期间那样使用pào兵拦阻shè击,但有可能会经常利用机qiāng对反坦克阵地实施拦阻shè击,作为一种保护xìng措施。通常,进攻的发展可能要经过以下阶段:(1)从反坦克基地向前机动。

    (2)占领阵地的机动以及为迫使敌人改变计划和动用预备队而实施的分散敌注意力的进攻。

    (3)把敌赶入一个角落,使其不得不在不利的条件下作战,或使其缺乏燃料而投降。

    (4)向前移动反坦克基地并把已攻克之地区移jiāo给占领军。

    在战斗中将会出现许多问题,其中,保持控制很可能会是最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

    [注:在利比亚,这已经一再地被证明是正确的,在苏联,情况肯定也是这样。]无线电话技术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是可能经常会有干扰,因此,不能仅仅依靠这种通信形式。我再重复一句:要控制进攻中的坦克,作战计划就应当尽可能简单,并应当使所有参战的指挥官都详细了解。应按地图精确地实施跃进,部队要经常集中并报告其位置。友邻单位之间应保持接触,空军情报应不间断。

    为了扰乱和削弱敌之控制,敌之指挥所——无论是固定的还是活动的——一经发现后,就应当予以轰击,凡有机可乘,游击部队就应渗透到敌之jiāo通地区,分散敌注意力并攻击其指挥机构。

    [第九讲]第七章 进攻(续)

    65. 进攻中的步兵在第二讲,我曾谈到了在机械化战争中可资利用的步兵的种类。我指出,如今天所知的那样,步兵已不适应于机械化战斗,我们现在所要求的是:(1)野战工兵,装备有反坦克武器并用越野车辆输送,任务是为占领军构筑防御阵地。

    (2)野战警察,装备有机qiāng、步qiāng,并可能还装备有非杀伤xìngdú气施放设备,任务是占领已攻克地区和领土并加以组织。

    (3)轻步兵,装备有轻机qiāng和步qiāng,任务是在诸如森林和山区等不适于坦克机动的地区作战。

    关于第一种,我已经用一些篇幅谈过了,因此,在这一节,我将谈谈第三种。

    今天的步兵依然是为冲击而训练的。换句话来说,步兵的shè击战术、机qiāng和步qiāng,一切都由刺刀来决定。

    [注:夸大地说,白刃战是永存的。在这次战争期间,记者们屡次为其唱赞歌。早在1865年,少校军医G.哈特在描写美国内战时写道,他看到过不少的“非战斗创伤……我认为,我所包扎的六例就全部是这种xìng质的创伤。”]在开阔地的野战中,冲击在七十年前就消失了,把冲击作为一种主要的战术思想,显然不适用于森林战和山地战,因为冲击要求有密集队形,而森林战和山地战却要求有疏开队形、一系列单兵群,而不要求集体组成的人墙。

    山地战和森林战的秘密与机械化战争的秘密相同——即机动力的维持和保护。坦克部队应有安全的侧翼和后方,所以轻步兵部队也应当这样,一般地来说,轻步兵只能采取箭头状和开式正方队形。就坦克部队而论,侦察坦克要为战斗坦克实施侦察,而就轻步兵部队而言,步qiāng手就要为机qiāng手实施侦察。他们向前运动,搜索地形,选择阵地,然后当机qiāng手跟上后,他们就向侧翼运动,机qiāng手同时用火力压制敌人。步qiāng手在机qiāng火力的掩护下,应再次向前运动,机qiāng手在其后跟进,直到用火网把敌围起来并压住敌人为止。完成包围后。最后的行动不是向敌冲击,而是派遣一支部队断敌退路,迫其投降。

    由此可以看出,在轻步兵战术和坦克战术之间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两者的中心思想都是要通过保护自己的机动力和打击敌之机动力来维持自己的机动能力。只要冲击有利,正面进攻并不总是无用的,但从全部战争史来看,突击总是证明要花大代价的,鉴于弹yào的威力日益增强,今天,冲击付出的代价将是空前的。

    正面威胁和正面牵制进攻是差别甚大的作战行动,前者的目的是要迫敌采取防御,而后者的目的则是要迫敌困守,也就是说要把敌困于一地。完成正面牵制进攻以后,即按翼侧或后方机动的形式,发起真正的进攻。

    66. 进攻中的pào兵将来进攻中的pào兵与我们今天使用的这个兵种之间,关系不大,甚至没有关系,因为机械化战争中的pào兵与今日战争中的pào兵之间的差别,是机动作战与固定作战的差别。这并不是说将来不会发生固定作战,固定作战肯定是会发生的,正如我在讨论坦克进攻的反坦克基地时所说过的那样;但是,通常,固定作战将与机动作战相分离,将来一般也不能靠pào兵火力来支援固定作战。我们现在所处的状态与海战中所见到的状态非常相似,因为如果把坦克可比作舰船,那么就可把反坦克基地比作设防的港口;但是由于有这样一个区别,即反坦克基地是机动的,所以能把反坦克基地集装起来,由一地运动到另一地,而港口则不能。

    现在,所有pào兵战术的基本思想是要支援步兵接敌、进攻以及最后的冲击。事实上,它在战术上犹如钓杆的粗端上连接的刺刀。现在,刺刀早被子弹淘汰了,而子弹又越来越受到装甲的制约;因此,现在把pào弹当作主要武器,这是能够击穿装甲、使坦克丧失战斗力的pào弹。当坦克丧失战斗力后,不论从那一点上来说,士兵都失去了武装和装甲防护力。

    因为这毫无疑问是在军事发展中正在发生的情况,所以合乎逻辑的结果就是,战斗正在变成pào战而不是子弹的互shè。这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专用pào兵坦克的说法的确是一种误解,因为所有坦克都是火pào——机动的、有装甲的火pào装置,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它们安装的火pào的种类不同。如前所述,火pào在战术上将分为两类,即用于近战的火pào和用于远距离战斗的火pào。

    [注:在北非,在1942年夏季以前,英军坦克的远距离战斗能力一直劣于德军。到美国的“格兰特”、“李”和“谢尔曼”等型坦克抵达时,情况才有了好转。]当我们由这些需要考虑的问题转而谈到进攻中的pào兵时,就立刻会看到,我们的真正意思是进攻中的坦克,因为反坦克基地的火pào通常将不再象海岸pào通常要参加海战那样参加战斗;因为反坦克基地的这些火pào虽然最有可能实现摩托化(若不实现机械化的话),但其目的却是要保护而不是攻克一个地区。在围攻战中,可能又是另外一种情况,因为这时的反坦克基地,要抵近待攻位置,并会象在今日的作战中那样,掩护冲击。

    从上述可以看出,要把现在的pào兵战术的概念套在机械化战争上,犹如削足适履,是荒唐的。今天,pào兵进攻的指挥是集中的,而在机械化战争中,pào兵进攻的指挥则是分散的,就象在今日的战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