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在与敌接触情况下后卫的行动在机械化部队作战中,主要的一个危险是,由于出现与原计划完全相反的情况而导致溃败,因为对快速运动的战斗车比对慢速运动的徒步步兵更难控制。
[注:这方面的明显战例是,1942年5至6月的第六次利比亚战役中英国部队的运动情况和同年10月至11月第七次利比亚战役中德、意部队的运动情况。]在中古时代,骑兵的攻击结果通常是,双方必有一方被击毁;然而可利用的通畅的道路是很少的,因为每个骑兵部队一般在其后方直接跟随步兵控制的马车车队。
[注:骑兵比现代人更为聪明。现代战争给我们的启示是,适当组织反坦克联队或机械化车队是完全必要的,在战术上是很有意义的。]这些车队实际上是机动堡垒,骑兵可依托它进行防御。我认为,它本身不是一种能用于摆脱敌追击的简易方法,而是作为一种机械化部队可借以发起攻击的反坦克基地——是一种利于对坦克防御的地区,或利于反坦克联队占领的地区。采用这种方法,战斗部队就能顺利摆脱战斗,在反坦克防御阵地的掩护下后退,重新补充装备和弹yào。
保持一支预备队也很重要,因为没有一支充足的预备队,就很难摆脱战斗。在此种情况下,预备队不应在后退部队(通常是步兵部队)的后方而应在其翼侧,掩护撤退,以便敌人进攻时,能从其翼侧威胁敌人。
46. 迟滞敌人运动的bào破计划和方法如果对bào破没有预作准备,那么战时通常就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准备。
[注:1940年5至6月,在法国已基本作好了简易bào破的准备,而在1941年6至11月,据报道,俄国人准备zhà毁他们撤退时所经过的地区。]zhà毁桥梁无疑会迟滞敌人,但敌人装备有两栖坦克,因此这只能暂时迟滞敌人的运动。滞迟敌人更有效的办法是,设置反坦克警戒哨和在退却的部队后方组织对敌防御。其作用将在下一讲内论述。
[注:1940年6月魏刚将军的计划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但此计划的制订为时已晚,因为法国军队已处于解体状态。] 47. 部队前进时的后卫部队通过已方领土时,后卫部队可能不起作用,它将编在摩托化游击部队中,并得到其掩护。但进入敌占区时,后卫部队可能须实施攻击,因此,须随时作好立即投入战斗的准备。
当部队推进时,后卫部队规模可扩大,因为须建立有防护的jiāo通区。后卫部队可配有用于保卫野战仓库和护送运输队的部队。此问题将在下一讲中论述。
[第七讲]第六章 防护(续)
部队驻守时的防护48. 警戒的一般情况显然对增强部队的机动力驻守时防护好坏是有影响的。目前警戒部队主要由步兵担任,其配置应有利于保卫驻守部队,免受敌骑兵和步兵的攻击。把警戒部队配置在足够远的距离上,以使驻守部队有时间准备对付来袭的敌人。在摩托化部队、机械化部队的作战中,情况就不同了,警戒部队必须准备对付装甲部队的攻击,装甲部队进攻后,随时会由搭乘装甲车的步兵部队突入。由于这两种形式的进攻都是使用快速机动车辆,所以警戒线必须设在更远距离上,并准备击退敌坦克的攻击。
在此次战争中,警戒线的设置是为了在选定的地区清除敌人。实际上用“警戒线”一词,是不恰当的,应改为“警戒圈”或“警戒外围”。很显然,适于担负警戒圈任务的部队应是摩托化游击部队,它由四种警戒部队掩护,即前卫、后卫和两个侧卫。警戒部队的一般部署见图八。图八中a表示驻守部队,b表示摩托化游击部队,c、d、e、和f分别表示前卫、后卫、左卫和右卫。在警卫部队向外约二十英里处应派出装甲车巡逻队,进行游动警戒(图八中g所示),再向外层,则由飞机进行不间断的观察(图八中h所示)。这样我们就有三个防护圈——飞机、装甲车和摩托化游击队防护圈,整个防护地区的纵深取决于距敌人的距离远近。如果离敌人近,掩护区则缩小,如果离敌人远,则掩护区可扩大。
空中巡逻机应立即报告敌人的位置。应派出装甲车或摩托车辆巡逻队保持与敌人接触,以侦察敌阵地与警戒地区之间的通路。当敌人推进时,这些巡逻队应向后撤退,当敌人进入b圈时,它们不再后退,而是向敌翼侧运动。同时,如我在上一讲所说,警卫部队将准备向企图突入b圈的敌翼侧进攻。
由此可看出,部队驻守时的防护,原则上与部队运动时的防护几乎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是,驻守部队更易防飞机攻击,因为其防空系统——防空火pào和探照灯——是处于静止状态的。
49. 影响防护措施的因素影响防护措施的主要因素是:(1)敌人的机动;(2)地形条件;(3)制空权;(4)有效侦察敌人的能力。如果拥有空中优势,那么装甲车巡逻队将掌握其活动的主动权。当敌人运动能力低于己方时,装甲车巡逻队的活动范围就能相应扩大。
就地形条件来说,驻守地区四周最好由江河、山地作屏障,因为处于这种地形条件,敌人的摩托化游击部队只能利用少数道路。敌游击部队将给驻守部队造成很大的麻烦,尤其在敌领土上活动时更是如此。
[注:我不知道俄国游击队是否已全部摩托化,但它们与南斯拉夫游击队曾给德军很大的麻烦。]机械化部队通常不宜在夜暗条件下攻击警戒部队,因为在夜暗条件下,对机械化部队的控制较困难,但不能忽视的是,敌坦克可能在夜间接近己方,停留在丛林中,到拂晓发起进攻。如果在警戒区附近有这种隐蔽地,则应派出警戒特遣队予以占领。
50. 当敌主力部队处于攻击距离以外时部队的防护措施如果敌人处于攻击距离以外时,即它与己方的距离在一百英里以上,那么正如我所指出的,己方部队在驻守或运动时的防护圈范围应扩大。在此情况下,侦察应向前扩展,直至发现敌占区,并侦察到所有通路。此时,飞机将是唯一可用于攻击的手段。因此,驻守或运动部队的部署范围越大,它就越易隐蔽。
除非敌人拥有制空权(这种情况不经常出现)通常敌人将会处于攻击距离以内,因为现在的轰zhà机航程可达一千二百英里。
[注:当然,今天轰zhà机的航程已明显增加。]由于部队实际上不会处于飞机攻击距离以外,往往也不会处于摩托车辆攻击距离以外,因此,防护的重要xìng更加明显。人们通常认为,徒步步兵作战的中心思想是加强进攻力量,但机械化战争却相反。防护的作用,不论在装甲部队作战中,还是在筑垒地区和防御部署中都将日益明显。
[注:这一点在俄国表现得十分明显。所谓“刺猬”筑垒地区具有并正在起着重要作用。] 51. 当敌主力部队处于攻击距离以内时部队的防护措施这个问题我已部分作了论述。它与上述问题的主要区别在于敌人占领区的范围以及该地区是否是敌国领土。这一点我已谈过,下面我将作进一步的阐述,因为它提出了防护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
我认为,摩托化游击部队在未来作战重将起重要作用,(我相信会如此),其最有利的活动范围是在其本国国土上,因为它们不仅处于己方民众支持的环境中,而且其补给问题也很容易得到解决。
当突入敌国时,当地的环境条件很快会使入侵军的安全和机动受到威胁,入侵军除非对其对手有明显的优势力量,不然将会在边境附近地区进行决定xìng的作战。因此我们可以预科,在未来的边境地区,将要建立对付摩托化和机械化部队进攻的防护系统,在没有取得明显优势以前,就需进行非决定xìng的持久作战。
[注:不仅要构筑象马其诺那样的工事,而且要设置大纵深的防御配系。]这也就是说,当一方取得优势并突入另一方的领土(在反坦克区域以外)时,入侵者必须在密集的步兵防护圈掩护下运动,驻防时还需构筑工事,就如朱利叶斯。恺撤在二千年前所做的那样,其理由是相同的。那么这将是什么xìng质的防御呢?
这种防御不象我们在上次战争中所见的堑壕式防御,堑壕是用于掩护防御部队。堑壕这种掩护方式正在被装甲防护所代替。装甲不仅可用于掩护防者,也可掩护攻者,这种防御是使用铁丝网防御思想的一种发展。设置这些障碍物是为了阻碍攻者的机动;同样,在反坦克防御中,也是要阻碍攻者的机动——必须阻止战斗车辆开进。
这些战斗车辆将向哪里开进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供战斗车辆使用的大比例尺地图清楚地标示了敌人可能利用的接近路和地区。
为了阻止和击毁这些战斗车辆,将采取下述防御措施:用地雷场代替铁丝网,用坚固据点网代替堑壕。
[注:据报道(是否真实,我不能肯定),1942年6月,托布鲁克陷落主要是因为缺乏地雷掩护。]这些坚固据点可能采取两种形式:(1)小型方形堡或坚固碉堡;(2)小型可移动的防弹(也可防pào弹)圆形pào塔和盾形装甲碉堡(用履带车载运或用马力大的拖拉机牵引)。我将在下一讲中论述这种防御工具的特点。
52. 战斗中的掩护战斗期间的掩护要根据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地形特点也许适用于进攻,也许适用于防御。如果双方企图进行决战,那么将利用适于作为进攻地区的开阔地,但通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力量较弱的一方将退入有天然障碍的地区或预设的反坦克区域。
战斗中的掩护可按下列三个项目进行检查:(1)机械化部队(突击部队)的掩护;(2)非机械化部队和后方勤务部队的掩护;(3)对摩托化游击部队进攻的防护。
根据这种防护范围,我们可以得出一种概念:组成一种坚固据点或碉堡,在其外部设有一层防护圈,装甲突击队可由此迅速出动,与敌在开阔地战斗。与此相似的情况是,中古时代的作战,即一种坚固的车阵,其外围配置粮草运输队和穿盔甲的骑兵,他们互相挑战,在其堡垒以外的地区jiāo战。
中古时代的作战基地是车阵;在机械化系统中,作战基地则是经过改变的车阵;不是马车堡垒,而是反坦克堡垒,即根据地形条件选定的,由一系列反坦克pào塔和有防护的火pào掩护的地区。
[注:1942年5至6月使用的“骑士桥哨所”实际上是一种仓促改进的固定车阵。]这种可移动的堡垒的外围设有游击部队,这不是一种固定防护xìng的外围工事,而是一种可机动的外围工事,在不与敌接触和在强敌进攻时,向外移动,这种工事必要时撤入机动堡垒。至于机械化部队本身的防护,由于有装甲防护,因此其主要防护力量在于其进攻行动。在制订作战计划时,应考虑地形、日光、风向及机械化部队的有利部署(受敌进攻时能抗击敌向其翼侧进攻,并能攻击敌侧翼)均是防护手段,在制订作战计划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注:据报道,隆美尔将军往往在太阳处于西方位置时命令其坦克发起进攻,以迫使敌人受阳光照shè而刺眼。]如果机械化部队处于不利条件,它不应冒失败危险而应撤入机动堡垒,在其掩护下重新整顿或隐蔽地补充武器弹yào。也许有人认为,越出包围圈是会遭杀伤破坏的。但我认为通常不会有这种危险,因为敌人可能在其堡垒以外活动了几个小时或一两天之后,它就须返回加油和补充武器弹yào。更可能的是,它将用飞机对密集的护卫部队进行多次轰zhà,同时使它自己处于堡垒与最近的前进仓库之间。
[注:1942年6月在比尔哈凯姆之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53. 警戒部队的指挥官我谈过这个问题并指出,由于机械化部队作战中,防护部队必须以防护圈队形代替线式队形,因此,要求指挥官控制防护圈,而不是防护部队的人数。从理论上讲,总指挥官应负责整个部队及其勤务部队的安全。在现在作战中,派出一名指挥官对部队进行指挥,这是不难做到的,因为现在战斗行动之间的区别不象将来机械化部队作战那样明显。在机械化部队作战中,防护圈指挥官、机动堡垒指挥官的任务与突击部队指挥官的任务是有明显区别的。因此,总指挥官需下辖三名指挥官(防护圈指挥官负责指挥警戒部队),如我所提出的,这三名指挥官又各下辖五名指挥官,即一名摩托化游击部队指挥官和四名警卫部队指挥官。
54. 其它的防护方式其它的防护方式包括夜间运动,利用烟幕和佯攻的掩护等。
夜间提供两种掩护。第一种是避免被敌直接观察,第二种是夜暗运动,不被敌发现。坦克部队在夜暗掩护下能在一两个小时内运动数英里,因此使敌人不能掌握其情况。
众所周知,使用烟幕可制造一种伪装雾,当坦克jiāo战时,它有极重要的作用;烟云不仅可以迷盲敌人,而且可以形成烟幕,掩护部队运动。
由于机动力增强,运输佯攻的能力和完成佯动的能力也随之增强。通过假集中、假撤退等手段可达到掩护的目的。这些手段可迷惑敌人,使它犯各种错误。正因如此,防御xìng的进攻在机械化部队作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敌人先是判断不清,接着会失策,然后陷入错误境地而遭到致命攻击。伪装的纵队运动有时在战斗中会起决定xìng的作用。
其它防护任务55. pào兵掩护部队今天pào兵是进攻和防御的骨干力量,它通常与进攻和防御部队保持相当的距离。在出现摩托车辆以前,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