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装甲战 > 第 2 章
    这本书对渴望丰富思想的军人来说,具有促进作用。即使他现在从事的是某种平凡的文字工作,但这本书能使他更深远地观察战争。我们除负有军人的责任外,还负有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这本书的非凡经历告诉我们,或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在一个民主国家,军事问题不能靠一个将军的灵感来解决。高明的思想开始往往是由个别人掌握,但只有这种思想由个别人掌握发展到为多数人掌握时,我们才能发现它是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意味着,就今后军事的发展而言,千百万民众对国家安全和现代世界军事力量问题的考虑,要比过去更加深刻。

    我们每个人也许都会赞同已故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的这段话:“在怀疑和丧失信念时,有一点我却坚信不疑,即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这同一世界的人们,都认为,信念是真诚而崇高的。它会使士兵为了履行他盲目接受的任务,达到他很少了解的目标,实现对他毫无印象的作战计划,实行他不懂的战术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但如果士兵清楚地了解其任务,精心理解国家的目标,懂得所采用的战术,那么他的信念会更真诚。信念的确立或丧失取决于人们是否愿意为它而献身。但信念的崇高之处,在于人们不仅为信念充分作好献身的准备,而且能为信念满腔热忱地思索。

    美国陆军中校S.L.A.马歇尔 1943年7月

    第一版序言我认为本书是同类书籍中最早的一本,也就是说,是第一本完整地写机械化部队作战的书。确实在我们军队中已有一本关于装甲部队的保密的教科书,但它不是一本完整的教范。由于保密,它失去了这种著作广泛传播的目的。今天所需要的是公开的而不是保密的书,一种可以到处买到、读到和存放的书,而不是一种锁在保险柜内的书,因为除好奇心的人外,很少有人读这种保密的书。

    多年来,我一直主张,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在一般战术训练方面应有两本书,一本是关于现时作战的书,另一本是关于未来作战的书。我所以一再提出这个意见,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军事转折的时代,一旦明天bào发战争,除非我们已预见到未来战争的可能情况,否则我们即使充分了解现时作战情况,也会对未来作战处于思想准备严重不足的状态。

    上述第一本书的代表作品是《野战条令(二)》,第二本正是这本关于《野战条令(三)》的“讲义”。目前,《野战条令(三)》尚未颁布,但总有一天要颁布。

    由于没有可供遵循的官方方针,我采用了我撰写的《野战条令(二)讲义》一书的体例,并尽可能使每一讲都围绕“摩托化”、“机械化”这一内容。坐下来写一本完全新的教范,从许多方面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事,但它不一定能使学生很容易地把现在的作战与将来的作战联系起来。一本新的教范在理论上应有更高的逻辑xìng,而目前出版的这本《讲义》虽然只是一些解释,但可使读者以合理的程序来了解整个战争问题,也就是首先学习官方的教科书《野战条令(二)》,然后学习我写的《野战条令(二)讲义》(该讲义对《野战条令(二)》作了解释和评论),最后学习目前出版的这本解释和评论未来作战的书。

    这种学习程序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我最初忽视的未来作战问题。我不是那样傲慢,以至认为我的观点一定是正确的,相反,如同其他的人一样,我清楚地认识到,在一种观点未被证明是正确还是错误之前,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力求作出最后的结论。但我坚信,人们对我们现在许多肯定的东西将持怀疑态度,并会探索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悬而不决,而必须采取一种方法予以解决,也就是说,这些问题必须被证明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或者可能被发现有不足之处,需进一步改进。

    我写的这本书是以《野战条令(二)》作为基本材料。这种做法也许会使书的内容有许多重复之处。虽然评论一个过去已肯定的问题也许是一种不妥的做法,但我不这样看。重复是教学的基础,而且通过重复可以强调某种观点的重要xìng。

    一种较为正确的批评是:许多人认为飞机是未来的兵种,而我对飞机的威力却没有充分的论述。这种批评是正确的,但我可以辩解的是,我的工作一直限于评论《野战条令(二)》这一范围。我认为飞机作为一种完全摩托化兵种,会有很大的发展。我希望将来在另一本书——一本论述摩托化和机械化作战的正式教范中论述这个问题。

    另一种批评认为,我提出的一些建议xìng方案太费钱,是不能实现的。对此批评,我的回答是,我写这本书的意图不是要重建军队,而是使善于思考的军人在思想上受到启发。我在书中力图论述的是将来可能发生,而不是一定会发生的情况。纯属科学理论问题的探讨可不涉及经费开支问题,当然应用科学也许必须考虑经费开支问题。今天我们更迫切需要的是改变我们过时的观念,而不是改建我们的军队。通常人们是根据布料裁衣的,同样的道理,人们在买布料之前,总是已想好要做什么样的衣服。本书不是一本作结论的书,而是一本启迪思想的书,如果通过学习这本书,军队中一些年青人的思想更加活跃,那么就达到了出版此书的目的。因为正在成长的这一代军人是极关重要的。

    在今后二十五年内,一旦我们应召入伍,再次参加欧洲战争,这一代年青人将参加作战。不论他们指挥哪个兵种部队,不论他们要训练士兵学会使用哪种武器,除非他们的思想具有高级钢那样的柔韧xìng和象腊一样的可塑xìng,不然他们肯定会象1914年那些将军们一样,在世界大战bào发后的几天内就遭到失败。

    除了个别天才人物外,人们思想的适应能力不能在战争期间去培养。如果他们信守教条,那么他们多数人的思想是不会改变的。要防止思想僵化的唯一方法,就是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战争情况更是变化频繁,因此组织编制、行政管理、战略战术也必须随之变化。如果和平时期我们不能在这些方面进行实际的改变,那么可以从理论上宣传这种改变,一旦情况需要,就可进行必要的改变。

    在战争中,拘泥于教条使军队蒙受的损失、伤亡和战斗失利情况比其它任何原因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固执己见者不能成为优秀将领;因此这本《讲义》虽然许多内容是探索xìng的,但只要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就不会是徒劳无益的。

    J.F.C.富勒 1932年2月

    [第一讲]第一章 武装部队、部队指挥与军事原则1. 引言今天各国军队正面临陆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此次革命相当于或可能超过用于海战的蒸气动力的革命。确实,蒸气动力的采用明显地扩大了军队的规模,增大了武器shè程和破坏力,增强了军队后勤补给和战略机动能力。尽管武器有了改进,但军队的组织编制没有大的改变,战术基本上也没有变化。

    直到出现了内燃机,战术才开始出现意外的新样式。首先,飞机的发明产生了一个完全新的兵种,其次摩托化车辆大大增强了军队的后勤补给能力,并直接导致重新使用装甲。再则,已把致死xìngdú气、糜烂xìngdú气、催泪xìngdú气和化学战剂列为一定的兵器编制。十五、十六世纪火yào的出现,十九世纪蒸气动力和化学科学的发展,均引起当时军队编制装备的改变;同样,在当今年代,油料、电力;高bàozhàyào、蒸气动力和化学的发展,必然会引起战争的全面改变,以致建立新的军事体制。

    因此,毫无疑问今天在后勤、战略、战术组织编制、指挥和纪律等方面,我们面临一次急剧的发展或变化,这次发展形成了一次革命,从而使我们现用的战争艺术变成陈旧的东西。除非我们认识到这种陈旧的战争艺术会带来不良后果,不然我们在下次战争中使用它,可能比全面否定它的军事价值会遭到更大的危险。这是因为一种公开宣传的思想在各种情况都会被采用,因此内容陈旧的思想必须及时予以废除,以免广泛流传。

    在这本讲义中,我试图论述内燃机引起的新的军事理论——一种基于新的运动方式的军事理论。

    过去,约一百年以前,所有部队运动都是徒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除了用铁路运送兵员和补给物资外,其余都是徒步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托车辆的使用立即开始引起战略和战术的改变。首先把铁路铺设到战场,后勤运输的范围就显著增大,从而不仅扩大了当时pào战的规模,而且使野战工事比过去更加坚固。其次,加强了互相联系和个人观察的手段。虽然将军及其参谋可骑马参战,但把骑马换乘汽车,他们就能及时与敌保持接触。如果没有汽车,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在汽车基础上逐步发展了装甲车,进而又发展了履带装甲车或坦克。装甲车增大了侦察距离,因而影响到战略;履带装甲车或坦克能挡住shè来的子弹(子弹是当时较老式战争中使用的主要武器),因而对当时战术产生很大的影响。虽然至今子弹用于防御仍比用于进攻更为有效,但用子弹打装甲则毫无作用,因此,当时只有火pào和威力不大的反坦克武器可对付坦克。没有装甲防护的火pào用pào弹为步兵提供薄弱的防护,以对付坦克的攻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最大变化大概是飞机的威力。从战略上讲,飞机开辟了一个侦察的新领域;从战术上讲,飞机不仅根本上改变了pào兵的战术,而且由于它能超越敌方地面部队,攻击敌人后方的民用目标和军用目标。飞机为战争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有人认为,随着飞机威力的增大,很可能最终会使陆军和海军失去作用,即使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也肯定会改变陆军和海军的作用。

    2. 战争的xìng质正象作战武器发生变化一样,战争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但在战术上不可忽视的是,武器是因为文明的变化而变化的,武器的变化不是孤立形成的。今天促使战争发生的原因是经济因素,因为我们现时的文明主要体现在经济上,而其核心是机器。当今的时代是机器时代,现代的战争也会相应地出现复杂情况,因为军事组织形式直接受社会状况的影响。当欧洲缺少道路时,马是民用和军用的运输工具,因此骑兵应运而生。当道路改善,田地增多,摩托化步兵就成为主要兵种。同样道理,今天由于文明国家的主要产业已不是农业,而是机器工业,因此可以断定,军事组织形式也会随之改变,军队将逐渐以机器——目前出现的民用发动机——改变军队的编制装备。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军队将改变长期以来从农业人口中征召强壮可靠士兵的做法;今后平时直接接触机器的人——特别是直接接触汽车、卡车、公共汽车、拖拉机和民用飞机等可直接用于战争的机动工具的人——将成为军队征募兵员的主要对象。

    从战术角度来看,这意味着什么呢?由于驾驶过摩托车辆的人能很快学会新的步兵课程或很快通过机qiāng训练,因此这意味着,将来我们可能面临两种作战形式:一种是由严密组织的部队实施的作战,另一种是由临时组织的游击部队实施的作战。

    [注:读者应把文中的摩托化游击部队从头到尾理解为独立遂行作战任务的摩托化步兵。]在1899至1902年的南非战争中,由于每个荷兰系白人都会骑马,因此他们随时都可充当骑兵。同样,今天每个驾驶员都可在战时成为一名摩托化游击部队的士兵。有鉴于此,在下一次战争中,这种非正规的游击部队将可能充分发挥作用。它们很可能会象十八世纪的情况那样,逐步发展起来,斯拉夫步兵、潘都尔步兵和蒂罗尔步兵会被卡车、汽车和摩托车的驾驶员所替换。在攻、防作战中如何充分利用这种部队,这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个新的极为重要的问题。

    由于工业是机械化的基础,因此,将来只有工业国家才能成功地进行有组织的战争。当战争采取骑马和徒步方式进行时(如在中世纪的战争那样),马匹少的国家难以战胜马匹多的国家。同样,在过去,拥有装甲装备多的国家比装甲装备少的国家会具有更强的实力。今天也是如此,缺乏工业、制造能力和机动车辆的国家将无力抗击外国的入侵。

    3. 武装部队如果我假设的工业是现在战争的决定xìng因素是正确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对于武装部队的所有观念必须予以改变和修正。在我命之为“农业战争时期”期间,力量强弱求之于数量,规模大小是受限于补给手段。在出现火车和铁路以前,军队的规模仍是较小的,因为军队的补给和撤退依靠道路。一旦蒸气机用于加强军队,军队的规模就扩大,以至为了控制其运动,受补给条件制约的战略与战术变得非常规则化,组织编制也相应发生变化。所以在十八世纪,营地练兵往往是决定xìng的战斗因素。十九世纪后期,为了便于控制部队,强调的不是个人发挥主动xìng,而是遵守条令和原则。和指挥官和领导者要求思想统一,通常不考虑实际的或可能发生的情况。其结果是,意外事件或失误往往导致混乱,就如第一次世界大战bào发后的头十二天内发生的情况一样。

    军队的摩托化和机械化改变了组织战斗的程序和思想方法。首先,如上文所说,游击战这种初级的作战形式可能再次广泛采用,进行这种作战要有高度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