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血1641 > 正文卷 第三百五十一章 该死的海西人
    危急时刻,东侧忽然传来热烈的欢呼声。

    东旧城西城墙上大股的明军随着绳索滑落新城的城头。

    旧城两段城墙和新城相连。

    旧城比新城高出三尺来,没法,新城赶工,稍稍低矮些。

    而现在旧城耿兆下令一千守军和青壮从两处城墙坠入新城城头,反击清军。

    这股生力军的加入如同强心剂般,让正在摇摇欲坠的守军发出欢呼,展开反击。

    双方在城头绞杀在一处,相持不下。

    舒缓一口气的阎应元将内城下最后的两千余青壮招上城头。

    这些青壮很多瘦弱,当做辅兵,甚至还有负了轻伤的军卒和青壮,此时顾及不了这些,全部登城搏杀。

    距离南城墙不足一里处,黄太吉等人旁观着这场大战。

    本来一切顺利,眼看城头逐渐被蚕食。

    接着明军从旧城开始反击,重挫了攻城的清军。

    黄太吉皱着眉头看着,不得不承认,临清的明军和青壮硬是要得。

    即使清军重甲出动,还是不能立即破城。

    这样强硬的守城军第一次遇到,这个临清真是一个硬骨头。

    黄太吉不由得心疼,临清即使被攻下损失也会很大,如果不是临清所在运河的紧要处,真是得不偿失了,哪怕收获再多金银和粮秣也无法补偿清军消耗的军力。

    而清军人丁是最宝贵的,即使是炮灰汉八旗也不能这样折损。

    此时几十骑飞马而来。

    当先的竟然是留守大营的豪格。

    此时的豪格面色凝重,十分清楚自家长子性子的黄太吉心中一突,什么情况能让豪格如此郑重。

    ‘陛下,北面发来急报,京营明军有了踪迹,’

    只是这一句话,黄太吉立即伸出手来,根本不用左右侍候的太监转交,因为他心里始终对那个失踪不见踪影的京营新军忌惮。

    如果说清军一路横扫十分顺利的话,最大的威胁毫无疑问就是那个崛起的京营明军。

    别看它始终没有参战,却是如同悬空的利刃,黄太吉从来没有小看它。

    随着时间推移,从国内迟迟没有发现这股明军的身影,黄太吉越发的疑虑,那个太子可能是怯战了,但也有可能隐秘在哪里准备狠狠的咬上一口,黄太吉是不得不防。

    黄太吉接过信札来一看,立即眉头紧锁。

    难道是真的,要知道他们攻打乐陵等地的时候,距离海丰县城没多远,距离海丰东海岸不过百余里。

    难道京营明军真的潜伏在那里,这个小太子真的隐忍看着清军从他面前横扫众多城池而过。

    “诸卿,京中细作急报,京营明军在朱慈烺、孙传庭带领下乘船潜入山东海丰东岸,”

    黄太吉这话让众人哗然。

    他们同样没想到京营明军竟然就潜伏在这里。

    清军不是没有防备,他们最为提防的是西北方向,那里是宣府南下的必经之地,而且清军因为急于扑向运河,没有来得及大肆扫荡。

    而京营可能汇集保定、宣府甚至河南、秦军一同从西边杀来。

    因此清军向西边派出了数个牛录的斥候,而且其中满八旗骑甲众多,就是以防万一,及时探知这股明军动向。

    而现在得报明军却是在相反的方向东侧,是不是真的。

    “陛下,是否那些人急报有误,”

    多尔衮道。

    “这些人不敢,没有九成把握他们不敢发出这样的急报,”

    黄太吉道。

    他还是很了解这些探子的,凡是入明国的细作都要拖家带口的,而这些家眷子嗣就是他的人质,但有闪失随他陪葬。

    因此这些探子在明国都是做事谨慎,没有十足把握不敢发出这样的急报,这个急报九成是真的。

    “陛下,此事应该属实,明国天津水师有战船数百艘,每次可运送数万人,而从大沽南下山东地界来回不足十天,足以将京营大军送到海丰东海岸,”

    洪承畴发声。

    众人这才想起了大明那个该死的舰队。

    也难怪他们如此。

    他们女真人善于齐射步战,却是从来远离舟楫,他们对海洋有着天然的恐惧和疏离。

    因此从来对这方面没有太多考量。

    洪承畴这一说,他们才想起来,明人这个该死的舰队,确实能将京营从北到南输送数百里。

    而且可以悄无声息的避开他们在京畿一带密布的斥候。

    而且他们主要探查的也是北面和西面。

    “也就是说这个明国太子统领重兵就在山东东部,距离我等这里只有三四百里,那等了这么长时间等什么呢,”

    多铎嗤笑着,

    “我军在乐陵他都不敢一战,现在怕是吓破胆子了,”

    多铎对这个朱慈烺极尽蔑视。

    他的话引来一些满人大将的嘲讽的大笑。

    他们现在对明军就是这么鄙视。

    如今的明人也就是敢据城防守了。

    至于出城野战那时候想多了。

    如果他们敢出来,那就是有来无回,清军如今在野外就是无敌之师。

    “朱慈烺和孙传庭在等我军分兵,”

    洪承畴斩钉截铁道。

    黄太吉心中一动。

    “陛下,朱慈烺当然知道京营不是我军对手,但是他必须一战,否则怎么解救大明此番危局,不晓得别的,他如果出动大军却是避战而回,崇祯第一个饶不了他,所以他必要一战,但是我军战力强悍,而在济阳以前我军未曾分兵,我军二十多万大军京营根本不是对手,他就是等我军分兵,然后攻击我军一部,不说击败,只要重创我军一部,就能迫使我军退兵,他就算是功成了,”

    洪承畴笃定道。

    黄太吉颔首,洪承畴说辞强大,朱慈烺就是如此从事。

    “洪学士过虑了,你讲的本王不是没想过,只是我军斥候每番都是放出数十里,而陛下为了防止京营突袭此番伐明更是将斥候放出百里开外,哪怕是东面也是如此,明人大军如何潜行靠近我军,难道飞过来不曾,这个朱慈烺大约是看我军势大,不敢出击了,”

    多尔衮摇头。

    他在满清诸王中颇有头脑,大略的想过京营可能的行踪,但是他不以为明军可以悄无声息的靠近,最多距离近百里的时候就该被斥候发现。

    而现在四周悄无声息,没有丝毫的急报传来,因此他以为朱慈烺避战的可能最大。

    “这也是奴才唯一不解之处,要想靠近我军似乎不大可能,”

    洪承畴苦笑道。

    他向来心思缜密,也无法想出潜入的法子。

    临清城上喊杀震天,双方依旧在鏖战。

    黄太吉等人的心思已经不在那里了。

    临清再是重要,还能有那明国最强军京营紧要吗。

    黄太吉首先要判断的就是京营是否潜入了,朱慈烺是否有那个胆量。

    “陛下,奴才倒是,呵呵,不知道当不当讲,”

    鲍承先迟疑着。

    “讲,恕你无罪,”

    黄太吉不耐道。

    什么时候了,还这么啰里啰嗦的。

    “陛下,去年海州之战,逃过的骑甲曾报禀,海州沿岸屯堡突遭明军突袭,没有发出告警的烽火,而后骑军对战中发现明军中女真人为其效命,”

    鲍承先话说到这里,黄太吉大变。

    糟糕,忘了这件事,怎么靠近,靠女真人潜入,击杀斥候就是了,如此明人当然可以破坏斥候,尽量靠近大军了。

    ‘鲍承先说的对,明军确是可以如此靠近我军,那些该死的海西奸人,’

    黄太吉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