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祭血 > 第 44 章
    高振似乎与以往有所不同,好似在刻意隐瞒着什么。“真的没事吗?是你自己身体的原因?还是?”高振又深吸了口气,“真的没事……我只是感觉有些头晕!”“那好!你先休息一会儿吧……”吴子轩轻轻说了一声,然后一个人走开了。

    “真的只是头晕这么简单吗?刚才明明听到有人在大声呼喊,那声音应该是高振的,可他为什么又说自己没事呢?难道被那女鬼上了身?”一连串的问号在吴子轩的脑子浮现了出来。

    十多分钟以后,吴子轩回到了寝室,却见高振已经坐在了床边,只见他的身体好似已经完全看不到刚才颤抖的迹象,而面色也恢复了许多。刚刚只过了这么短的时间,先前还虚弱无比的一个人怎么会恢复得如此之快,难道五台山有快速疗伤的法决?

    吴子轩正思索着,高振见他回来,赶忙说道:“我没事了,刚才不知怎么的,身体突然有些不舒服,就晕倒了,还好你及时赶到。”吴子轩道:“当时我回去的时候发现你没有回来,担心你有危险,这才去找你!只要没出事就好,有什么发现没有?”高振叹了口气道:“哎,没有任何进展!你那边怎么样?”

    吴子轩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手机,随即打开了两张照片,递给了高振。第一张照片是一个很浅的足印,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而当高振看到第二章照片时,整个人都呆住了,照片上是一座被荒草荆棘缠绕住的墓碑,墓碑陈旧腐朽,上面布满了一道道的裂纹,看上去残破不堪,但墓碑上面的字迹还能勉强辨认。

    第八十三章 墓碑(下)

    墓碑上赫然的写着,“五十位英灵之墓”一旁的墓志铭为:“拭泪执笔,拂涕铭文;世遭大难,哀力不及;冤孽未除,可叹上苍;立于此墓,镇于北方;七星之威,光华在上;日集正气,化其血怨;永守东泊,英灵常在。”后面没有落款,也没有标明确切的日期。

    高振看完这墓碑上的文字,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他显然没有想到在那废弃校区里还藏有如此重要的东西,“这墓碑难道是……校园传说中那些跳楼自杀学生的陵墓。”

    吴子轩肯定道:“你猜得不错,正是那50名学生的陵墓,但确切的说,应该是49名学生。”

    高振赶忙问道:“这个墓碑你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

    吴子轩道:“是在北面那片荒废的cāo场的边上发现的,和那个足迹相距并不远。这可是这么长时间以来最为重大发现!你知不知道这墓志铭写的是什么意思?”

    高振皱眉道:“我觉得这墓志铭很奇怪,虽然这些学生都是含冤枉死的,立碑祭奠他们灵魂倒是无可厚非,但上面为什么要写‘立于此墓,镇于北方’难道这墓碑有着什么特殊的用途?而立碑的人又出于什么目的,为什么要把墓碑立在校园中呢?这岂不是很奇怪?”

    吴子轩道:“不错,你说的这些的确都是很可疑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先推翻之前的论断,再来看这个墓碑,你又会觉得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推翻之前的论断?你的意思是说,不以那校园传说为依据?”高振一时有点不明所以,他看着吴子轩,只见吴子轩却显露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吴子轩道:“是的,有些事情往往会先入为主,反而束缚住了我们的思维和判断,所以我们要抛开一些之前过早下定的结论和想法,单从这个墓碑来分析,或许会有新的突破!”

    高振道:“看你的样子,好似已经知道了其中的缘由,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来听听!”

    吴子轩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淡淡道:“如果我猜得不错,写这墓志铭的人应该是法术界人士,单从这墓碑立在校园中就可以说明,这个墓碑的用途远远大于墓碑本身,也就是说,立这个墓碑的人是利用它来*一些东西,墓志铭上写得很清楚,墓碑镇守在北方,它借助了北斗七星的威力和正气,来化解怨气。但这里就出现了疑问,用这墓碑来化解的是什么怨气,是坠楼而亡的那些学生,还是其他呢?而疑问在后面的那一句中仿佛得到了解释,‘永守东泊,英灵常在’,这一句中正好说明了这墓碑用来化解的怨气不是那些坠楼学生,而最关键的就是‘东泊’这两个字,‘泊’可以解释为‘湖’,而在校园中,东边的湖正好就是望月湖!这个墓碑是用来镇守‘望月湖’的,可为什么要用这墓碑来镇守‘望月湖’呢,也许秘密就在其中。这块墓碑小部分的用途是用来祭奠坠楼而亡的学生,而更重要的意义却是起到了看守或是*的作用,这又说明了什么?你要知道,如果是含冤枉死的鬼魂,是不可能被用作其他用途的,首先他们聚集的怨气得不到化解,就更不用说起到看守或是*的作用了。而立这个墓碑的人,恰恰利用了这些跳楼学生的灵魂,这就足可以说明,这些坠楼而亡的学生不是含冤枉死的!而是……自愿自杀的!而他们自杀的目的,正是为了用来镇守‘望月湖’!”

    第八十四章 坠楼疑云

    “你的意思是说,那学生都是自愿自杀的?”高振显然对吴子轩的这一言论持有怀疑的态度,“怎么可能?那些学生怎么会选择自愿跳楼呢?”

    吴子轩道:“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他们又是因为什么而自杀的呢?难道你认为他们是被厉鬼杀死的?还是被‘祭血’杀死的?”

    “这……”高振被吴子轩的这一反问弄得一时语塞,“我只是有些不敢相信,正常人怎么会……难道他们都是为了……”高振没有再说下去,他仿佛又一次看到了那些人坠楼时的惨状,那些鲜血飞溅的场面,那一个个鲜活纯真的面容,可当惨叫与哀号萦绕在耳畔时,所有人都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高振不敢在想了,他只觉一股热流涌上了心头。末了,他低低的自语了一句,“他们都是好样的……”

    吴子轩轻轻叹了口气道:“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整个校园,他们的灵魂也不会孤单的。我想当时的情况一定十分棘手,他们是在赌博,用自己的命来赌博,否则谁也不会愿意这样去做,你要知道这是违背天道的!”

    “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人的灵魂来镇守望月湖,难道在望月湖中隐藏了什么秘密?难道是‘祭血’?”说道这里,高振不由得怔住了,“难道‘祭血’被封印在了望月湖里?”

    吴子轩淡淡道:“也许你猜得不错,这也许就是那些学生自杀的真正原因!可真相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

    高振接着说道:“是啊,这其中一定隐藏了太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可我想不明白,如果那些学生的自杀原因真的是为了来镇守住‘祭血’,可为什么时间过了这么久,又*不住了呢?难道是那女鬼从中作梗的缘故?”

    吴子轩道:“事情不会那么简单,如果是那女鬼所为,她也不会等这么长的时间了。刚才我说了,自杀的学生明明只有49人,可墓碑上却写着50人,也许这才是问题的主要原因!你有没有想过,那50名自杀的学生中的一名就是给我们提供那本日记的老人----任,他之所以没有死,也正是因为他和李根之间的特殊关系。记得他和我说过,他和李根在生前是好友,也是李根唯一的好友。我想就算李根诅咒了自己,让自身化成了恶灵,那么他应该也不会去伤害生前的好友,这也是曾恺轩愿意把这本日记jiāo给他保管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任知道了李根的真实身份后,他会怎么做?是联合大家一起除掉这个杀人魔头,还是会视而不见,不采取任何行动呢?我想当时他的内心一定很挣扎,因为他知道,在这世界上只有自己最了解李根,他一定曾想方设法想去挽回这一切,可现实却让他认清了事态的严重xìng,最终他内心中的正义感还是战胜了对李根的怜悯之心和曾经的友情,因为他清楚的知道,现在的李根再也不是之前的李根了,现在也只有和大家站在一起,才能阻止灾难的继续发生。他的内心也一度煎熬过,这也成为了他在鬼节那天失踪的真正原因,可他最后还是回来了,但后来的人并没有人知道他曾回来过,因为在那一晚后,和他在一起的人全部的自杀了,而人他也同大家一起跳楼了,可他却没有死,这是事态的巧合,还是其他的原因,现在我们不得而知,但他活下来了,而且从此销声匿迹了。”

    高振不解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立墓碑的人又是谁?明明是49人,他为什么要写50人,难道他不知道其中有一个人没有死吗?”

    吴子轩道:“别急,这正是我要说的,之前我说过,立墓碑的这个人一定是法术界人士,他就是当年成功化解校园灾难的前辈,也是利用亡灵来镇守望月湖的总导演,那么他所做的一切一定都是提前就设计好的,他清楚的知道,要化解灾难需要用50个或是更多人的生命,因为在道家法术中的确有用亡灵来看守的这一说法,不过这是违背天道的,这么做遭天谴,也一定会减寿的,况且是用了50个人的生命。之前我也说过,在废弃校区中的‘八菱血阵’也应该出自某个前辈之手,现在看来,确凿无疑。这个前辈所用的阵法都是被法术界严厉禁止的,或是违背天道的。我想他之所以会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之举。当年校园中被李根杀死了不少的人,而当众人终于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后,最终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校园的做法,才让李根的yīn谋没有进一步得逞。据我推测,任当晚坠楼后并没有立即苏醒过来,这才给人一种错觉,看上去像是死亡了50人,而直到警方介入的时候,才发现尸体数是49人,那么就可以证明,人是在这期间逃走的,我想当时这位前辈并没有发现其中有一个人并没有死,从而才误写成了50人。至于‘祭血’沉寂多年后将再度复活的原因,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你要知道,不管是什么阵法都有其严谨xìng,不像我们用嘴说说这么简单,如果需要50个亡灵才能完成阵法的话,现在却少了一人,其法力自然会大打折扣,这也就成为了今后校园灾难的导火索,我想当年那前辈也没有想到会这样,事后他应该也会为之惋惜。

    第八十五章 道人(上)

    “法慧大师,贫道和三位掌门暂先回山,待各自请出镇山法器后,即率门下弟子于约定之日与诸位汇合,以降妖魔!”言罢,清虚道长转过头来又对身旁的虚空道长说道:“虚空老兄,此事可关系道天下苍生的命运,不知门中的‘青龙印’是否可以请出山门啊!”

    “哈哈……”虚空道长笑道:“清虚老兄玩笑了,解救天下苍生乃是我辈的职责也是荣幸,‘青龙印’贵为我终南镇山之宝,既然太乙神剑已出 ,那青龙印又怎堪寂寞啊!”

    “好!”法慧大师声如洪钟,“诸位掌门师兄,今后之事就按照我们商议的方案实行,如不出意外,九华山的‘莲花佛印’即可在两日后出关,到时候我们山下再会。

    “大师我们告辞了……”炎袁道长、清虚道长、空虚道长以及志元法师一同辞别了法慧大师后便离开了九华山。经众掌门周密的商议后终于决定要一齐下山来化解这场‘血之浩劫’。而众掌门中,龙虎山的天炫道长并没有随同离去,只因‘紫芒天贤剑’已经下山,所以自然不用再回去。

    天色已近黄昏,寺院中朝拜的人群也渐渐少去,一抹残阳斜shè过寺院内那一株株苍老的古树,树影在轻轻摆动。雄伟庄严的大雄宝殿中释迦牟尼的神像正静坐在莲花台上,正用那慈愍的目光凝望着世间的一切。

    古刹悠悠,佛音潺潺。

    在殿前巨大的青铜炉中还残留着没有燃尽的香火,一层薄薄的云气在寺院中渐渐的弥漫开来,好似给这古朴悠久的寺院又增添了一抹独有的神秘与庄严。

    “法慧师兄……”天炫道长忽然说道:“不知师兄如何看待这场浩劫!”法慧大师双掌合十,“阿弥陀佛,一切皆由天命吧!”

    “是……”天玄道长轻轻叹了口气,眼眸中却闪烁着捉摸不定的神色。

    “求见住持……”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叫道,只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和尚步履轻松的走进了禅房,看到正在打座的两位师长便立即叩拜道,“弟子拜见师父,师叔!”

    “云声你来有何事啊?”

    “回师父,门外有一位道长说要见您!”

    “噢?道长?那是哪个门派的呀?”

    “弟子不知……”云声的话音未落,这时从禅房的门口赫然走进了一位满头银发的道人,只见这道人清癯如鹤,年纪好似已经过百岁,但看上去却精神矍铄,一副道骨仙风的模样,他上身穿着一件深褐色的道袍,头上chā着一根好似用树根做成的发簪,左手持白玉拂尘,大步便踏了进来。

    “这位道长……您……”云声刚想开口问话,只见这道人将拂尘轻轻一摆,笑道:“两位老兄!可曾还记得老朽否?”

    天炫道长听这声音感觉有些耳熟,赶忙定睛看去,这一看不打紧,只惊得他心头一颤,遂赶忙下拜道:“晚辈拜见玄松师叔!”

    “什么?”法慧大师闻次名讳不由得心头也是一颤,赶忙仔细端瞧,遂也下拜道:“阿弥陀佛!原来是玄松师叔啊!”

    玄松zhēn rén“呵呵”笑道:“两位掌门不必多礼,贫道此次前来正为了一桩未了的心事啊!”

    “噢?”天炫道长赶忙问道:“难道师叔前来正是为了如今的‘血之浩劫’?”

    玄松zhēn rén含笑道:“正是!正是!”

    天炫道长面露喜色,道:“师叔能前来相助,真乃苍生之幸!只是这几十年来一直不曾见师叔的踪影,大家都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