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亳地葛生 > 第18章 疙瘩吴氏
    第十八章

    曹百里知道远乡有个姑娘,遭嫂子厌弃,生活很不如意。

    他前几天从那里经过的时候,听到那姑娘的嫂子正在骂人:“要我养活到多大,你才离门?这家里有什么,好陪送你?底下几个怎么办?老大老二可要娶媳妇了?我们家里有多少钱?你但凡跟了谁,偷偷就走掉了,对谁不都好?你就在家里刺闹我,去年人家给你说了一家,你还撺掇你哥哥不同意,你姊妹两个一条心,把我刺闹死了,让你哥哥娶了你,你哥跟你过可是……”

    下面的都是污言秽语,曹百里听不下去,挑起来担子离开那里,到村庄的另一头,放在地上,跟买东西的老人说话:“这谁家,骂一个姑娘,咋骂那么难听?”

    曹百里过了这个村,这趟就要回程了,担子里的货品也就缺东少西的,围着他的担子,有两个老年人要买铜制的烟袋嘴。

    乡下的老人抽旱烟,就在自己家的地里种上烟叶,收获的时候,在炕房里炕干收起来,好的拿出去换钱,剩下的烟叶沫子,和稍微次一些的烟叶留下自己抽。烟叶沫子装到烟袋窝里,一人拿着一杆大烟袋,三五个老人围坐在村头的大树下,闲聊白活,这是当地人们最熟悉的场景。

    抽烟的烟袋,通常是木制的杆子,烟袋窝和烟袋嘴两头用金属,有钱人家会用玉制的烟袋嘴,而庄户普通人家,都是用铜制的烟袋窝和烟袋嘴。

    今天曹百里的烟袋嘴已经卖完了,正和两个老人商量下次给他们带,听到那边骂人,曹百里不想招惹是非,也懒得听那些不堪入耳的词,就把摊子挪了挪。

    他这样一问,两个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了那个姑娘。

    这姑娘有一个和人极不相称的名字:疙瘩。疙瘩从出生开始,一切都是错的,在吴老大的家里,她是一个多余的人。

    吴老大成婚后三年,他的大儿子已经两岁多的时候,他的爹娘又生了一个女儿,就是吴老大最小的妹妹,父亲随口就叫做“老疙瘩”,疙瘩不到三岁,父亲去世,母亲带着疙瘩,常常含着眼泪絮叨:“我可管把你带大哟,我要是能看到你嫁了人,成了家,我就天天给老天爷磕头,要是不能把你带成人,我死了也闭不上眼”。

    老天很难随人愿,疙瘩九岁的时候,母亲也离开了她,吴老大长兄代父,抚养疙瘩成人。没有父母的孩子,跟着嫂子长大,说起来,满眼都是泪啊!

    吴老大自己的大儿子,比自己的妹妹疙瘩大两岁,还有二儿子和疙瘩同岁,底下又出生了七八个,有刚出生就没有了的,有生病没长到一岁的,最后,他家总共有七个孩子,加上疙瘩,有八个孩子,为了养活这些张嘴吃饭,吴老大除了忙季干农田里的活,农闲的时候,到处找零活干,给人拉过纤,给人扛过包,给人抬过棺材,重活干多了,身体一天天的差了下来,这两年干不动外面的活,家里的大儿子、二儿子渐渐长大,都等着要娶亲,而疙瘩随着年龄增大,也到了婚嫁之年。

    亳州地方的婚嫁习俗是:结婚时,男方要盖房子做婚房,女方要陪送家具做嫁妆,那些有女儿的人家,有钱的,多陪送一些箱子柜子等,没钱的,也至少要陪送灯盆镜子,梳妆台之类的。

    疙瘩是个没娘的孩子,她的嫂子攒钱,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们结婚,儿子们年龄也都大了,可疙瘩夹在当中,让她的嫂子非常苦恼:她没有钱可以用到疙瘩身上啊!

    去年,疙瘩的嫂子托娘家的一个人出来,给疙瘩说了一个穷人家,男家没有正经的房子,也就不要女方的陪嫁,双方也不要许多礼仪,直接把人抬走就行。疙瘩听说那家不仅家庭困难,男孩子人也不正混,就在她哥哥吴老大面前流眼泪,吴老大出来当家,回了那个老媒红,这下,更得罪了疙瘩的嫂子了。

    疙瘩的嫂子找着茬子骂疙瘩,一到吃饭的时候,就拐弯抹角地刺闹她,疙瘩常常是眼泪泡饭吃。

    曹百里听了老人们说的话,问道:“疙瘩长得咋样呢?”

    “人长得要个子有个子,要脸盘有脸盘,但是人太瘦,天天低着头,穿的衣裳又旧又难看,就不显得好看了。”

    “可在外面吗?我看看长得啥样?”

    “对,曹先生,你走乡串户的,遇到个合适的,给疙瘩说一家,省的她在嫂子手里受气了,原来他哥哥管的时候,她嫂子也不敢这样,现在,他哥哥身体不行了,人就瓤了。”

    疙瘩的嫂子在家里骂得起劲,吴老大拿她没办法,从口袋里掏出些铜板,递给躲在角落里的疙瘩:“去,到外面,去买一把铜勺子回来,家里的勺子把要断了。”

    疙瘩接过钱,越狱一般地逃出屋门,直奔曹百里这里,来买勺子,离得几步远,就说:“我买把勺子。”

    今天不巧,曹百里的担子里,勺子也没有了,他只好对疙瘩说:“我这趟勺子卖完了,我记住,你是哪家,我下回来给你们带。”

    疙瘩低着头,也不答话,墨迹了一会,转身慢慢地离开,步履沉重地往回走。

    旁边的老人正和曹百里说着话,看到疙瘩来买东西,大家都停下来不吭声,等疙瘩回去,走到听不到他们说话的地方,一个老人说“怪到人家说亳州地邪,真是的,说谁谁到眼跟前。”

    亳州地邪,这句话原来是说:“亳州地邪,说着王八来个鳖”,指说别人坏话的时候,被说的那个人正巧来到了这里。这句话对说者和被说者,都有一定的贬义,但慢慢的,人们把这句和“说曹操,曹操到”作为意思大体等同的俗话来说,意思就是:正说谁,谁就到了眼面前。

    “这个就是你说的疙瘩?”曹百里一边说话,一边看向疙瘩的背影。

    “可不是嘛,没爹娘的孩子好可怜,曹先生操操心,给她说一个合适的人家,能自己过日子,也不受了。”

    是的,疙瘩给曹百里的印象,就像刚才那老人说的一样:“要个子有个子,要脸盘有脸盘,就是穿着打扮的太难看。”

    曹百里想:“要是穿上合适的衣裳,稍微打扮一下,这女孩还真好看。”

    没曾想,回到城里拿货,才过了几天,曹百里就遇到了葛有常。

    曹百里心想:把疙瘩说给葛有常多合适!那个人家就是不想花钱陪送,这边葛有常家里又没有上头的老人,也没有实在亲友,没有陪送也落不到谁说。要是娶个媳妇来家里,生了孩子,葛有常也就能好好做活了,他家后面有住房,前面有门面,虽然现在没有钱,吃饭都成问题,但只要葛有常一好好干,他做出的铜器,手艺又好,养活一家人,还是没有问题的,那姑娘跟了他,也算脱离苦海了。

    曹百里和葛有常说定,准备了一些礼物,第二天,两个人就一起去了疙瘩住的那个村庄。

    曹百里知道疙瘩嫂子的厉害,不敢贸然去吴老大的家里,给那两个老人把烟袋嘴送到家里,就让那个老汉去喊了吴老大来。

    吴老大看到了葛有常,男孩看着稳重实诚,年龄比疙瘩大了几岁,也还属于正常,当吴老大听说手里的勺子就是葛有常打的,看了葛有常手上的茧子,心里就满意了:“不管咋样,有个手艺,就能有碗饭吃。”

    吴老大同意了之后,葛有常也不提出要看看疙瘩,他和曹百里一路步行到这里,足足走了大半天,一路聊天,了解了疙瘩的各种信息,他信任曹百里,觉得疙瘩长相人品应该不差。到了这里,无论是通过村庄里的老汉,还是通过吴老大,都亲身感受到了疙瘩嫂子的厉害。葛有常深深地同情疙瘩,一定要把疙瘩娶回去,不让她在这远乡的村庄里继续受气了。

    葛有常偷偷跟曹百里说:“我想过几天,用个带轿棚子的马车来接疙瘩,我不要她家任何陪送,接个人就行了,你跟他哥哥说说,就近看个期。”

    吴老大也不想大操大办,毕竟妹妹出嫁,没有一件嫁妆,说出去,自己不好看,就同意了葛有常的意见,日子定到五天之后,也不要男家彩礼。

    娶亲的那天,曹百里算媒红,带着人提前到达,把出嫁的新衣服给疙瘩穿上,开了脸,上了唇,头发梳好挽起来,等葛有常赶着马车到这里,一眼看到,简直高兴的要飞起来。

    很多人都是这样,第一眼喜欢的人,通常会一直喜欢,第一眼不喜欢的人,将来也很难喜欢上。葛有常看了疙瘩一眼,就从心里喜欢上了她,娶回家里后,想着法子对疙瘩好,疙瘩在家里做惯了一大家子人的家务,现在,只做自己和葛有常两个人的事,又省事,又清闲,因而,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旧家具擦得铮亮,葛有常身上穿的衣裳鞋袜,都洗得干干净净,周边的邻居也开始和葛有常家有了来往。

    葛有常嫌弃疙瘩的名字不好听,不愿意让别人叫,只自己在屋里私下叫,外面人都叫疙瘩葛吴氏,这种叫法最符合当地习惯。

    自从娶了葛吴氏,人们对葛有常的称呼就升级成了老葛。老葛白天黑夜地干活,做出来的器物曹百里自己卖不完,老葛还笑话他:“你说了,我要做不够你卖的,要赔你钱,现在你卖不完了,可要赔我钱?”

    “你不讲理了吧?你看这条街,哪家的货,只有一个人卖?我那时候说你,是怕你不好好干活,弄不上饭吃了,谁知道你娶了媳妇,就来劲了。”

    不久,葛吴氏有了身孕,老葛干活更加带劲了,老葛性格稳重,干事有耐心,活做得也好,小商贩也愿意拿他家的东西去卖,产品质量好,找后账的就少。不仅有本地的商贩,乘船过来的外地商贩,也有从他家定制东西的。

    葛吴氏生孩子的时候,出了大事。

    老葛和疙瘩都没有经验,没提前准备好,在家里破了羊水,老葛才知道去请大夫。最好的大夫住在城里州属街上,老葛家在北关,请大夫来回费了半个时辰的时间,等大夫请到家,葛吴氏产后出血,生命垂危,医生用尽毕生医术,老葛磕头拜了东南西北各路神灵,才保全了母女性命,但葛吴氏从此再也不能生育了。

    葛吴氏生了一个女儿,正是泡桐树开花的季节,一树一树泡桐花,满城开遍,到处都是桐花的香气,老葛就把女儿起名叫:桐儿。

    桐儿出生,让老葛非常高兴,本来他孤单一个人生活,现在有了妻子,又有了女儿,干活就自然下劲,日子过得也红火起来。

    桐儿长得像母亲,水灵灵的大眼睛,小巧的嘴巴招人疼,只要她在屋里喊一声:“爹爹”,用葛吴氏的话说:“那就要了老葛的命了,”不干活的时候,老葛把他的宝贝女儿抱到怀里,捧在掌心里。

    但葛吴氏总有个心结:她想让老葛有个儿子。葛吴氏从小生长的乡村,在人口多的大家庭里生活,她希望老葛能够儿女成群,虽然她十分疼爱唯一的女儿——桐儿,但她仍然希望老葛能有个儿子。

    葛吴氏和老葛说了各种办法,都被老葛否决,最后,在曹百里的努力下,抱养了六岁大的葛生。

    听说要去周庄接葛生来,头一天下午,葛吴氏就带着五岁的桐儿,去给葛生买了新的衣裳、鞋子和帽子,晚上跟老葛说了许久。今天早上,老葛走了以后,葛吴氏也赶紧忙了起来,把家里以前不用的一张小床擦拭干净,搬到自己屋子里,靠着卧室的另一面墙放着,这样,葛生既可以和她们睡到一个屋子里,两张床又不紧靠在一起。

    现在是冬天,葛吴氏怕葛生自己睡会冷,就到对面叶家的百货铺里买了一张大毡,折叠了两层铺到给葛生准备的床上,毡上面铺上细纹的木棉布被单,上面放上一床绸布被面的厚被子。

    葛吴氏从箱子里拿出来一大块红布,那是用红花的汁染成的绸子布,她将这布叠成两折,飞针走线,一会就缝好了一个枕套,不远的街道上就有做木匠活的,葛吴氏到那家要了一簸箕锯末,回来装到枕头里面,放到床上,自言自语地说:“等过了年,我弄些香蒲来装枕头,把这锯末换掉”。

    桐儿睡醒起来,吃了早饭,跟着葛吴氏,忙里忙外,拿针递线,她问:“娘,他是谁家的男孩,到我家里就不走了吗?”

    “他叫葛生,就是我们家的孩子,当然到家里就不走了呀。”

    “我家啥时候有他的,我怎么不知道呢?”

    “你爹爹把他生到乡下了,现在大了,要接回来家。”

    “那他可有我大?”

    “葛生比你大一岁,他要来了,以后,我们桐儿就有哥哥了。”

    “好啊,好啊,我有哥哥了,要是你和爹爹忙起来,我就和哥哥玩,不闹你了。”

    母女俩在家里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刚把葛生住的和用的东西准备好,那边老葛和曹百里就回来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