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当代孔师 > 《当代孔师》正文 2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来龙去脉显的有些漫长,褒贬不一也显的有些轻狂。

    但世界就是这样,某些奇妙的事情再发生,

    孔逸晨如同一个苛求完美的艺术家,独自离开了华国这片土地,他要追寻自己向往的道。

    他不会知道

    可面对一个真正的天才,任何人都不能忽视,更为关键的是他姓孔,这在华国便成了不得的事情。

    孔啊,他可是姓孔啊。

    “中国的比尔盖茨”他们这样高高的把他捧了起来,有人称其为——“孔家千年之传承。”有人把他比作“时代教育的最强音。”有人浑然忘记了“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改其为“斯人当如此”

    捧,高高的捧!

    这一时间,復旦大学按下了孔逸晨原本已经办好的退学手续,推辞说:“还要有些时日。”然后便一推,推到没有边际的西天外。

    sd的孔子学院则是频频联系孔逸晨的家长,当得知孔逸晨已经离家游学时,捶足顿胸,恨没能一见,然后委婉的提了个问题——孔父何在?

    此时一番采访,才知,孔逸晨的亲生父亲当年走的早,而孔母改嫁后,孔逸晨则是已经多年没和父母住在一起了,他是生活在姑姑家的!

    只有逢年过节会和母亲有联系,走的也比较亲近,不过都是寻常家境,比起众人想象之中的要差上许多。

    孔氏,特别是大陆的嫡系孔氏只此一家便不说了,没想到还是寒门贵子,大不易啊!!!

    这下更是捧飞了!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天才,这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大书特书就不必说了,百度词条也出现了崭新的孔逸晨,“退学生”的标签变成眨眼就变成了“不世天才,少年郎”。

    又有教育机构说:“孔逸晨就是在我们这里兼职的。”

    链家也趁此机会打了个招聘广告,就四个字:“慧眼识材。”采访人员更是无所不在的关注着孔逸晨周边的风吹草动。

    他们想着,能出一点料的就出了一点料,若是真不能出,也就没办法了。

    一个月,两个月,动静是没有的,安静读书的人依旧在读书,风波终究过去,小小的水波在湖里荡来荡去,流淌到最后当涟漪也消失不见就平静了下来,只剩下唏嘘和可惜。

    孔逸晨如同一汪水流淌着不见了,因为不见了,便只能坐而论其道。

    有人跳出说,千万别捧,小心宋之伤仲永!

    有人问:“为什么要为那些普通人出头呢?为什么为了别人的,社会的错误放弃自己的利益?放弃学位!只能说太可惜了!”

    有人说:“我敢说,他读完了大学,再去做事会比现在成功快的多。”

    有人又说:“闷声发财不好吗”

    有人还说:“面对阴暗,所有人都告诉他要选择接受,却看不到他在创造光明”

    ……

    孔逸晨,他到底是离开了,这是他的选择,也源于他的两个想法:

    1,他心中有迷茫,现代的儒,到底该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当世之人可以那样毫无顾忌的喊:“为官不贪,就是傻蛋!”

    做官难道不是为民吗?什么叫人情,什么叫王法?

    教育的步伐是怎么迈出来的,那些曾经可以殉道而死的大儒,宁死不屈的先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精神哪里去了?

    他一边是不解,一边是愤慨!

    这源于他内心最深处的想法,要知生长在华国这个的大环境里,对于有些事情,他心中是有数的。

    可以毫无顾忌的说,他向往的是那个优秀的,非凡的,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站起来的中华民族,他向往的是30年奋起直追的心态,而更加崇尚的是国富民强,精神更强。

    但眼下的精神层次貌似是出了一些问题的,所以他想去寻这一条路,是思想核心的“儒”出了问题呢,还是教育方式的问题,眼下贪腐大家都能平淡视之了,再退一步,不就是万丈悬崖的草菅人命了么!恐怕那时!!!

    2,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学校那么多,我想去瞅瞅!

    十国语言不是白学的,他从大一一进校门,发现不对,就开始计划游学的内容了,选择方向上更是以“大国”“发达国家”“文明国家”为主。

    师夷长技以制夷。

    既然华国拿不到诺贝尔奖,在创新层次上突破不足,他就想取取经,做点事。

    这方面,他的调研可谓深刻了,诺贝尔奖——华裔,华裔,华裔,每每新闻出现这两个字的时候,孔逸晨都在想为什么要在自己脸上贴金呢?

    华裔又能怎样,上数3辈是中国出生又能怎样?为什么不看一下,他受的教育是怎样的呢?他从小是在哪里长大的呢?

    有时真的想笑,从“华裔”二字上找所谓的心里安慰,你不如这样去找“上数200年,美国人的祖先都是英国人,呵,真的有意思吗,自尊和自信是别人给的吗?”

    华裔!

    这番话讲的多了,其实也罢,不过是孔逸晨的自苦而已。

    ……

    ……

    此时,他自改其名为“孔先森”,先是励志,然后自勉,接下来开始游学之路。

    苦读是不必的,孔逸晨的脑子里自小就没有苦读两个字的,但世面是必须要见的,他这个年龄最想要明白的事情就是——为什么现在国花不香野花香,为什么创新这件事总是发生在国外,他很想究其根源,因而即使他现在就可以做到某些事,却也没有现在就选择去做。

    这是他人生最大的一个幸运,也是极其重要的选择,当然,此后些许年,他才会知道这样的选择对他的人生来讲是多么重要,他是多么幸运脑中有那一闪而过的灵光,如果不是这样,如果没有那些经历,充其量他也不过是个有buff加成,有先祖遗泽的校长而已。

    可现在不同了!

    第一站,燕京。清华是要去的,燕大也是要去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新中华的思辨起源之地,必须要走这样一遭,也是看看国内大学最后一块阵地丢失了没有。

    第二站,韩国。去韩国能学到什么,泡菜?不知道!可依旧想去看看,总是听闻“韩国人”的思想里依旧认为“中国”曾经把他们的国家当成殖民地,哦?好像的确是这样。

    第三站,曰本,这个国家动画,高科技似乎都很精尖,而且传统风味很足,听说主要原因在于这个国家对教育很重视,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培养孩子的理念。

    第四站,美国。美国人很自信,好像还追求自由,民主,貌似抱负还很远大,教育更是有一句名言,不看,看终点,持怀疑态度。

    第五站,英国。早想见见传说中的绅士,是不是真的那样“贵族”。剑桥的路好不好走,牛津的夕阳红不红。

    第六站,西班牙,这个国家有意思,虽然小,可却雄霸过欧洲,要游游。

    第七站,俄国,第八站,德国,第九站……

    印度?嗯?文明古国!!!想一想……

    他的计划,就这样写了下来,他想自己肯定会像苦行僧一般走下去,他在脑海里对自己说“博采众长”方是王道,你是要为华夏立“新学”的人,你不坚持,你不配姓孔!

    背着包,他出发了!

    对不起,这不是旅游计划,是求学之路!

    而且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开始,便是七年,七年,漫长而又充满激情和艰辛的七年!

    div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