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人人都是杜拉拉 > 第 7 章
    做好。老板一张嘴,你就把他还没有说出口的文件递过来,就像他要瞌睡你就递过一个枕头,他不把你当心腹才怪。如果能够做到这份儿上,你遇到点突发事件要临时离开一下,老板也会很痛快地点头应允的。

    杜拉拉语录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既然做不到面面俱到,就要保证不忽略重点,每个人的业绩是否合格,能力是否优秀,80%甚至更高比例的结论由他的主管直接做出。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说你好,直接主管认为你有问题,你多半就是有问题了,一言以蔽之,就是你要“保证重点”。

    正文 雄辩一万次,顶不上一个结果(1)

    更新时间:2010-1-23 20:14:23 本章字数:932

    雄辩一万次,顶不上一个结果

    镜头回放

    行政经理玫瑰辞职不干了,下面的人群龙无首,有了问题自然要找更高层的领导李斯特。李斯特不胜头疼,命令招聘经理赶紧找个合适的人来当行政经理。杜拉拉提出当行政经理的要求时,李斯特打着官腔说:“拉拉呀,别着急,多锻炼锻炼,对你获得更好的职业竞争力大有益处。”杜拉拉则顺水推舟:“您说的对极了。”

    人们喜欢讲“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领导们提升下属,必须以成败论英雄,在英雄当中选人才。《孙子兵法》里说:“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将之去留,看的就是他是否有能力打胜仗。

    将领带兵就是为了打胜仗,选择人才提拔干部就是为了让企业盈利。打胜仗和盈利都是目的。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手段离开目的就失去方向。所以手段必须与目的保持一致。“用之必胜”与“用之必败”决定干部去留和升降,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日本当代著名的经营管理学家土光敏夫有句名言:“撑竿跳的横竿总是要不断往上升的,不能跳越它的人,就应尽快离开竞技场。”

    每个管理者都是裁判,都是教练,让不能跳越横竿的人离开竞技场,就是以成败论英雄、以能力选人才。在日本的日立公司,这种以成败论英雄、选人才的思想表现得很突出。即使一个厂长各方面都很优秀,却没有把生产搞上去,他的今生也会比其他人慢。日立的领导人说:“并不是说把一个人派到一个条件不好的厂去,他没有马上赚到钱就革他的职,我们是要认真地进行观察。”“但是,如果其他公司在发展,而日立公司相应的部门没有发展,那么这个部门的领导肯定会被革职。”

    以成败论英雄,不是看他出了多少力、干过多少事、经历了多少曲折坎坷,要看他干成了多少事、干成多少别人难以干成的事,看有多少事是他带领别人干成的。简而言之,干部的功绩在于成事而不在于做事,在于做成了什么,而不在于做了什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不应该受到提拔。

    事实上,所有的高层管理者都感慨过,录用到合适的人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他们达成共识:如果暂时没有合格的人选,哪怕短时间内闲置,也不能随随便便找个不合格的人来凑合。

    正文 雄辩一万次,顶不上一个结果(2)

    更新时间:2010-1-23 20:14:25 本章字数:1112

    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即使没有合适的人选,暂且闲置某个员工的位置,也绝对比不合格的人坐到这个位置上要划算。很多小公司的管理者,往往贪图一些表面上的资本节约,而让不合格的人进入到工作团队中,即便领导者付给他的薪水低于合格的人员,但是他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整体工作效率,也就是影响到公司的利润。也许短时间内这样的损失看不出来,但长期如此积累,公司的运转则会受到阻碍,成本自然增加,更为严重的是,虽然这个不合格的人薪水低,但是他占用了你的一部分资金空间,让你的整个人员资金调配不是十分合理,团队中的人都会以他为参照,衡量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报酬,这样便无法发挥团队的工作潜力,损失的反而会更多。

    更何况如果这个不合格的员工在某些方面实在太差,导致了客户的丢失等等,那就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照这样看来,招募不合格的人员,贪图一时的方便,绝对不是精明的管理者所为。

    所以,小说中的李斯特在选择行政经理时才会犹豫不决,他一方面急着招人,另一方面又放着杜拉拉不用,就是抱定了“宁缺毋滥”的原则。他关心的是“结果”,他想找到一个确信能够给他“结果”的人。行政经理要做的事情很多,杜拉拉没有经验,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其实,小说后来确实提到了这一点,杜拉拉升任经理之后发现此位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得往肚子里咽。

    李斯特的心理在所有的上司身上都有所反应。上司们在用人方面都是以“结果”为衡量标准的。他不在乎你做事的方法,只关注结果。你给他结果,才能换来自己想要的东西。知道了上司的这种心思,职场人就应该学会用“结果”说话。有了结果,才能跟上司讨价还价;有了结果,你的存在才有价值;有了结果,你才有发言权。

    李斯特真的不愿意杜拉拉当经理吗?不是。他清楚杜拉拉是有能力的,但是她没有做过经理,能否尽快地适应新岗位,李斯特没有十足的把握。纠结起来,李斯特只好用打太极的方法回避杜拉拉。其实这是所有当上司的都会采取的一种策略。上司要的是结果,谁能给他预期的结果,谁就是好人选;反之则不是。在没有确定杜拉拉能够胜任之前,他不敢轻易把职位给她。

    杜拉拉冰雪聪明,当然知道老板的心思。于是,她不再费劲儿讨官,而是做出个“结果”给上司看。杜拉拉把自己担任主管以来多做的成绩总结到一起给李斯特看,证明自己完全能够胜任经理一职。通过这一幕,我们又跟杜拉拉学到了一种务实精神--用事实说话,先给老板想要的“结果”,再争取自己想要的“结果”。

    杜拉拉语录

    下属无xìng别。管他是男是女是美是丑,区别只在谁能干活,谁不能干活。

    正文 “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1)

    更新时间:2010-1-23 20:14:27 本章字数:814

    “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

    镜头回放

    DB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决定关闭部分产出不足的办事处。这件得罪人的差事派到了杜拉拉的头上。杜拉拉虽然知道这事不好做,却也咬牙接了下来。她把不太重要的事情都jiāo给助手去做,自己关在房间里想办法,起草了一份切实可行的文件,连细枝末节的小细节都想到了。王伟不愿意她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但是不得不由衷赞叹她“真是用心,把需求了解得一清二楚,又把解决方案的细节也考虑得很周到。”

    1919年,胡适写了一篇著名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号召大家多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总是空谈。这句话放在今天的职场里仍旧是至理名言。没有哪个上司喜欢不干实事整天大摆龙门阵的下属,也没有哪位职场成功人士是靠高谈阔论成就大业的--当然,宠臣如和 者另当别论。

    在小说里看到杜拉拉关闭产出不足的办事处一章时,我对这个小女子的办事能力不得不由衷赞叹。既然接受了任务,就要想办法完成,会思考的职场人才有资格成为“精英”。什么是“会思考”呢?简单说,就是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逐个击破。不管什么目标,也不管多大,每一个目标都要分解到你现在应该做什么,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这样一步一步有条理地做下来,大目标的实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有经验的职场人都会说:“能干活不如会干活,会干活不如巧干活。”为什么很多职场人貌似很累,每天走路一阵风恨不得脚下生出两个风火轮来,可是依旧摘不了“穷忙族”的帽子?就是因为他不思考,不动脑筋,没有把“高效能”、“一分钟”这种教人做事的书真正消化吸收。这种职工充其量是“谈主义”的高手,不是“研究问题”的专家。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经常教导身边的人要学会思考。有一天深夜,他走进实验室,看见他的一个学生仍然伏在工作台上忙碌着。卢瑟福问道:

    “这么晚你不睡觉做什么?”

    正文 “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2)

    更新时间:2010-1-23 20:14:29 本章字数:1091

    “我在工作。”学生答道。

    “那你白天做什么呢?”

    “在工作。”

    “那你早晨也工作吗?”

    “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

    卢瑟福问道:“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其实这个学生就是很多职场菜鸟的缩影。他们整天忙忙碌碌,但如果你问他们取得了什么成绩,他们可能答不上来。对于他们来说,忙碌是他们工作必要的表现形式,如果不忙碌,好像就不是在工作。这就是做事不动脑、不思考造成的。

    人们经常琢磨周末去哪里度假、年假去哪里旅行,甚至为一顿早餐而思考半天,并在这种计划过程中提前享受到了兴奋和喜悦。但是,却很少思考一下自己的一生该如何度过。要知道,工作至少占据我们人生的8万小时,那么为什么不花一点来好好思考一下呢?

    所以,在你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每一天你都必须把思考的时间留出来。爱因斯坦曾说:“整个科学不过是日常思维的一种提炼。”

    每个人都会正确的思考。善于用脑,拼命去做,你就会发现,成功就在你面前。思考并不高深,掌握以下方法,必然对你有所帮助:

    (1)积极的心态。这是思考问题的必要条件。在任何情况下,哪怕是处于险恶环境中,都应用积极的心态思考问题。

    (2)围绕目标。思考问题,最忌讳漫无边际、无的放矢,更不能天马行空、浮想联翩,把思考变成空想的白日梦。思考问题时一定要围绕你的奋斗目标,努力想出结论。

    (3)全面考虑。思考问题时必须左思右想,权衡利弊,全面考虑。

    (4)设想后果。思考问题时决不能忘记考虑后果。俗话说“最美好的事情要做最坏的打算”,做每件事情之前都设想一下后果,就会减少许多失误,这样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多。

    (5)打破常规。有些问题,按常规的方法思考,往往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当你把问题反过来思考,换一个角度考虑,打破常规,问题便可以解决了。

    (6)集思广益。在思考问题时,多征求别人的意见,汲取别人的智慧,比自己闷着闭门造车要好得多。你不一定要按照别人说的去做,但是可以从中借鉴。

    (7)目光长远。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光想着现在,要抬眼看看以后。有些时候,暂时的退让和舍弃是为了以后更好地超越。

    杜拉拉语录

    你的目标不仅是你个人的目标,首先要和你的老板保持一致,同时,你的目标也是你团队的目标,你要为团队指明方向,并调动整个团队的潜力共同奔着这个目标去。

    正文 巧fù难为无米之炊,你的“粮食”充足吗(1)..

    更新时间:2010-1-23 20:14:31 本章字数:841

    巧fù难为无米之炊,你的“粮食”充足吗

    镜头回放

    杜拉拉和陈丰为小区经理施南生招聘了一个销售代表,但是施南生嫌这个人年纪大,不愿意要。杜和陈都觉得35岁不算大,施南生解释说,她那边的客户就喜欢年轻小靓妹,只要客户喜欢,凡事都好沟通。杜拉拉从这件事受到了启发,再招聘销售代表的时候,就征求各小区经理的意见,问他们有没有特殊的要求,以免他们在招聘过程中做无用功。

    我们常说巧fù难为无米之炊,锅里没米,煮饭的手艺再好也做不出可口的饭菜。同理,在你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收集到足够的信息,你就不能得出最客观、最准确的结论。杜拉拉和陈丰在招聘的过程中,以通常情况的标准判断,选择了一个35岁的销售代表上来。他们以为这个人很优秀,可偏偏不适合施南生对应的客户的口味,算是做了个错误的选择。

    杜拉拉吸取了这次的教训,在以后的招聘中,她注意跟小区经理的沟通,详细地询问他们有什么特别需要,针对整个销售团队的特点有的放矢去招人。杜拉拉的这种做法成效显著,既保住了杜拉拉本人和HR职能的尊严,又获得了她想要的信息。拉拉的这份努力被陈丰看在眼里,又博得了他几分好感和欣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陈丰有多年HR经验,如果杜拉拉以后在人力资源方面长久发展的话,还需要他的帮忙。

    不光是杜拉拉的招聘工作需要这样大规模地收集信息,我们在职场中遇到的其他做决定、做决策的情况都应当如此。

    生意场上有句话,叫做:“做生意要有三只眼,看天看地看久远”。意思是说,任何行情、信息,都不是静止不动、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波动。所以,当你负责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站高一点、看远一点,预先有所准备和打算,才能得出最准确的结论。现在,“决策损失”越来越被世人关注,甚至有人说,官员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比贪污还严重。决策损失来自哪里呢?一方面是对信息判断错误,另一方面就是没有全方位地收集信息。

    正文 巧fù难为无米之炊,你的“粮食”充足吗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