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改变你一生只需一分钟 > 第 24 章
    骂累了、打累了,这才回家。他刚离开工地,齐景公的传令官就到了,下令停止施工,民工解散,可以回去和家人团聚了。民工一听此令,齐声欢呼,好像遇到大赦一般,高高兴兴地赶回家去了。

    晏婴这样做,是故意把“贤名”让给君王,把“恶名”留给自己。孔子对他大为欣赏,说他既纠正了君王的过失,又使百姓感受到了君王的仁义。

    人无完人,不管做到多高职位的人,他总有出错的时候。聪明的下属这时候就会为挽回上司的名声而不遗余力。如果犯错的是公司,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就是保全了公司对外的良好形象,对上司也好,对自己也好,甚至对整个团队的成员来说都是有极大的好处的;于私上司会非常感激你的牺牲,总会找机会投桃报李的。在管理中总充满这样的矛盾,看似付出了很多,实际你收获的更多。

    而作为领导者呢?虽然你有个好下属但是也要尽量避免自己犯错误啊,要不然对外的形象虽然保住了,但是对内却留下了疤痕。一个人的思想总是有局限的,在做决定特别是重大的决定的时候,一个考虑不周就可能出事儿。所以一定要集思广益,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决策机制,实行民主决策,明智决策。

    每个人都难免有犯错的时候,巧妙地让别人从尴尬中走出来,是高超的学问,是一种机变的本领。

    207、yù望人人都有。即便想“无yù”的人本身就怀着一种强烈的yù望。所谓“存天理,灭人yù”,做得到吗?

    yù望和yù望对象之间,有一种互相强化的关系,尤其是在yù望没有得到满足前更是如此。所以,隔绝yù望和yù望对象,便有助于将yù望维持在一定的“度”中。一个无法抑制自己yù望的人,会因为缺乏自制力而难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是一个能主动隔绝yù望对象的典型例子。有一次,令尹子佩请楚庄王赴宴,他爽快地答应了。子佩在京台将宴会准备就绪,就是不见楚庄王驾临。第二天子佩拜见楚庄王,询问不来赴宴的原因。楚庄王对他说:“我听说你在京台摆下盛宴。京台这地方,向南可以看见料山,脚下正对着方皇之水,左面是长江,右边是淮河,到了那里,人会快活得忘记了死的痛苦。像我这样德xìng浅薄的人,难以承受如此的快乐。我怕自己会沉迷于此,流连忘返,耽误治理国家的大事,所以改变初衷,决定不来赴宴了。”

    楚庄王不去京台赴宴,是为了克制自己享乐的yù望。由于楚庄王能注意与yù望对象保持一定距离,所以他才能在登基后,“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成为一个治国有方的君王。

    现在有很多领导,因贪图钱财而受贿,结果被送进班房;也有的领导,因迷恋女色误信枕边风而断送前程。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强烈的yù望,有yù望并不可怕,关键是不要被yù望牵着鼻子走。如果你不能主宰自己的yù望,那么,你最好远离那些令你迷惑的对象。

    办企业是一件天长日久的事,必然要有一种持久、稳定、明确的指导思想。如果只想混个吃吃喝喝,可以趁早关门,开个小百货店,一样养家糊口。

    哲理故事

    208、现在一般都认为中国古代的帝王总是自称“孤”、“寡”是他们为了表示天下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天子”的气势,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老子》认为,天没有清静恐怕就要破灭,地没有安宁恐怕就要倾覆,河谷没有满盈就可能干涸,而如果帝王不重视自己的高贵地位就要垮台。贵,必须要以“贱”为根本;高,必须以“下”为基础。这其实也是帝王自称为孤寡的原因之一。

    根据《次柳氏旧闻》,曾经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唐肃宗在当太子的时候有一天陪着唐玄宗一起进餐。餐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其中有一盘羊腿,唐玄宗就让太子去割羊ròu。太子割完羊ròu后,见手上都是油污,便顺手拿起一张面饼擦手。唐玄宗眼睛直盯着他的脸,露出不高兴的神色。太子擦完手,慢慢地把饼送到嘴边,有滋有味地把饼吃掉了。这时唐玄宗转怒为喜,对太子说:“人就应该这样……”

    唐玄宗贵为天子,却能爱惜粮食,是很不容易的。当他看到太子以面饼擦手时,就很恼火,以为太子是在糟蹋粮食;当又看到太子从容地将擦过手的面饼吃掉时,又转怒为喜,认为太子和自己一样,能“以贱为本”。

    现代有很多领导,在走上领导岗位以前,总是兢兢业业,勤俭持家,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事极为客气尊重,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但当他自认为在领导的位置上坐稳以后,就慢慢开始体恤不到自己手下员工的疾苦,不能或者不愿真正地去了解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开始变得高高在上,大肆挥霍。在中国,自古以来官本位思想一直制约着很多人,这使人们在掌握了权力以后总会不知不觉从心里产生一种自满情绪,只看到前面的似锦前程,却忘了脚下铺路的碎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掌握权利之柄,更要重视底层民众,这也是管理好一个团队必须具有的素质和才能。

    当一个人或一个企业认为他们很成功时,也正是他们“瓦匠吃中饭--走下坡路”的时候了。

    209、亚科卡就任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经理时,公司正处于一盘散沙状态。他认为经营管理人员的全部职责就是动员员工来振兴公司。在公司最困难的日子里,亚科卡主动把自己的年薪由100万美元降到1000美元,这100万美元与1000美元的差距,使亚科卡超乎寻常的牺牲精神在员工面前闪闪发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员工因此感动得流泪,也都像亚科卡一样,不计报酬,团结一致,自觉为公司勤奋工作。不到半年,克莱斯勒公司就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跨国公司。

    一个公司处在了困境中,老板要挺住,下属也要挺住,只有这样,公司才能走出困境。而当公司处于困境时,老板尤其要身先士卒,做好榜样,带给下属自信与保障。如果老板自己就先乱了阵脚,手足无措,可想而知,你的下属能不打退堂鼓吗?

    行为有时比语言更重要,领导的力量,很多往往不是由语言,而是由行为动作体现出来的,聪明的领导者尤其如此。

    在企业兴旺发达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人才的能力和本质。居于领导地位的人,必须在平时注意发现那种面临危机毫不动摇,并能成为解救危机的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210、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责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

    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后,一起到广场上shè箭取乐。每当齐景公shè一支箭,即使没有shè中箭鹊的中心,文武百官都高声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举世无双。”

    事后,齐景公把这件事情对他的臣子弦章说了一番。弦章对景公说:“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话说:’上行而后下效’,国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国王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国王喜欢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

    景公听了弦章的话,认为弦章的话很有道理,就派侍从赏给弦章许多珍贵的东西。弦章看了摇摇头,说:“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为了要多得一点赏赐,如果我受了这些赏赐,岂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他说什么也不接受这些珍贵的东西。

    领导者喜欢怎么做,下面的人便也跟着怎么做。在我们的现实社会里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不是屡见不鲜吗?例如一家公司的主持人经常在外吃喝玩乐,不理业务,他的下属也跟着不务正事。所以,如果你想做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你一定要认清自己的恶习,然后坚决改掉它,不能让这些恶习成为下属模仿的方向。

    当所有的人都告诉你有多伟大时,这也就是你最容易受伤的时候。

    211、老子》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一样的柔xìng。水的柔xìng是怎样的呢?水xìng柔顺,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正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柔xìng,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奢望报答。

    老子弘扬水的精神,其实是在宣扬一种处世哲学,做人要与水一样,有极大的可塑xìng。水xìng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盆中是杯盆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

    管理也是这样,你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随机应变就显得非常重要。曾经取得的成功并不能昭示未来,市场总是千变万化的,一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时期需要的解决办法也许会完全不同。聪明的管理者一定会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成就团队业绩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做人要厚道,办事要活套”,企业家应该做到外圆内方,大智若愚,方能纵横于商场。

    212、博弈理论(gcomtheory)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所研究的是人们的决策选择以及相应的均衡问题。举一个经典的博弈案例有助于我们了解什么是博弈,这就是著名的"智猪博弈"。

    这个例子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一点残羹。现在问:"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这个博弈结果被经济学家们用来解释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现象,其中也包括本人在北航澡堂里所遇到的那次经历。

    上个星期天我在澡堂里当了一次大猪。那时我们第一批冲进了澡堂,结果发现水管里的水还没有放尽。谁先踩踏板,谁就会溅一身的凉水;如果大家都不先踩踏板,显然就都洗不成澡。但如果一部分人先踩踏板,另一部分人就可以……于是满浴室的人们就象"智猪"那样博弈了起来。博弈的结果是:大家都不去踩那踏板,而是看着一个"大猪"--笔者本人,在那里傻乎乎地淋着冷水。一个淋浴器的放水速度实在太慢了,冰凉的水流没完没了地溅在身上,冻得龇牙咧嘴的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才惊异地发现,大家都瑟瑟的站在那里,不时地抬头看着我头顶那喷涌的淋浴。我这才明白原来他们是在等我一个人把冷水排净!这下我真的僵硬了,随后的冰冷感觉可以用"悲壮"来形容。我要感谢后来走进浴室的另一位"大猪"帮我放水,缓解并缩短了我的苦难,也使这些"小猪"们欢快的洗上了热水澡。

    聪明的"小猪"们依靠沉着和智慧在这场"智猪博弈"中轻松地击败了"大猪"。败下阵来以后,我对这次经历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得出以下几条结论:

    首先,如果我和另外一只"大猪"不首先踩踏板,"小猪"中会不会有人首先去踩踏板?我认为一定会有的。长时间陷于困境的群体中总会出现一个敢于为群体的利益而献身的傻瓜,但他的下场一定是悲壮的。

    其次,当群体道德丧失殆尽的时候,社会是否还有向前发展的可能?我认为是有可能的。如果浴室的管理人员在浴室中增加几个放水开关,小猪们就可以利用这一"先进"的装置迅速地放掉冷水,增进群体的福利。也就是说,即使社会道德水准降低到了极限(所有的人都变得绝对自私),技术进步仍然可以增进全社会的福利。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再次,制度约束能否替代道德约束?能不能建立一套制度,通过这套制度逐步改善这种群体的无效行为?我认为这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浴室改成按洗浴时间的长短来收费的制度,来增加"小猪"们的投机成本,他们中就会有相当多的人变成"大猪"。这就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们正在绞尽脑汁去探寻的途径。

    最后,是否可以通过教育来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最根本的出路。但这种教育与通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不同的。与其说北航是一个大家庭,不如说人们期望北航是一个大家庭,人们都向往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互助互让的大家庭里,但在建设这个大家庭时,人们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家庭赖以形成的最根本因素,那就是宽容和爱护。一个在没有宽容和爱护,只有规章和制度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是不可能真正热爱这个社会进而愿意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笔者认为要创造这样的环境,首先是同学们都应该尝试一下互相宽容与爱护,但最根本的是这个家庭的管理者们要转变管理思想,真正的认清管理就是服务的道理,真正的领会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

    哲理故事

    213、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而美国的铁路原先是由英国人建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