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了作战思想。 11
月8 日2 时,西藏军区前指将重新研究的作战方案,以及此方案与29 日方案
的利弊权衡意见,一并上报总参谋部。
新方案的要点是:采取大纵深迂回包围的战法,以2~3 个团chā至邦迪
拉、德让宗之间,切断印军退路,集中4 个步兵团、3 个pào兵团先吃掉印军7
个营,再打可能增援的两个旅,甚至更多一点的印军。首先将西山口、申隔
宗和德让宗地区印军分割成两块,同时歼灭上述地区的印军并占领之,得手
后,再向邦迪拉方向发展,攻占邦迪拉。
张国华向总参谋部的报告中说:执行这一新的方案有四个方面的好处,
即:第一,可更多地歼灭入侵印军,把印军打得更很更痛。第二,经进一步
勘察战区地形,便于部队展开。第三,德让宗为其指挥中心,是其要害,攻
歼德让宗之印军,使其失去指挥,陷于瘫痪状态,便于各个击破,既可动摇
西山口之印军,易为我歼灭,又可造成我连续向邦迪拉方向扩张战果的有利
态势。第四,以3 个团chā至德让宗,即使不能迅速歼灭德让宗之入侵印军,
也可牵制印军,防其南逃,阻其北援,更有力地配合西山口的战斗;西山口
战斗的速决,又可迅速腾出兵力投入歼灭德让宗印军的战斗。但张国华在报
告中同时认为,执行新方案也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总参谋
部不放心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1、迂回道路较远,补给
困难,但部队可带7 天的干粮,并可组织民工、牲畜跟运3 天的干粮。同时
在鲁克塘设立转运站,组织后续运输,部队供应能基本得到保证。2、前进和
迂回道路,根据侦察,基本可以展开。3、吃掉印军7 个营再打可能增援的两
个旅。我参战兵力1.8 万余人,在战役上虽是1.5:1,但以1 个团chā至德让
宗东侧抗击1~2 个旅的增援印军,是有把握的,以两个团攻歼德让宗印军两
个营,以4 个步兵团和3 个pào兵团攻歼西山口、申隔宗印军5 个营,兵力都
为3:1,仍优于印军。由于地形所限迂回部队火力较弱,但打下西山口后,
可沿公路迅速将pào兵向德让宗方向前推,以弥补之。4、我右翼主力进攻迂回
道路靠近不丹王国国境线,已令部队不得越过不丹国境线东侧、北侧3 公里
线,保证不出问题。同时该方向补给线较短,地形便于隐蔽机动,又系印军
防御弱点,好处较多。如执行29 日方案虽兵力更加集中,对印军更占绝对优
势,公路较近,便于补给;但受地形限制,兵力不便展开。同时,先打西山
口、申隔宗之敌,德让宗之印军可能逃跑,或者当我军向德让宗进攻时,因
无迂回道路而正面平推,易打成击溃战,故倾向按新方案打。
对上述意见,中央军委表示基本同意。西藏军区前指决心:集中藏字四
一九部队、第十一师(第三十二、第三十三团)、第五十五师、山南军分区
郭指4 个连,pào兵第三○八、第三○六、第五四○团、工兵第一三六团5 个
连,及其他勤务分队,共约2. 2 万人,继续实施反击,采取大纵深迂回包围,
多路穿chā分割的战法将印军歼灭之。其具体部署是:
第一步作战,以藏字四一九部队指挥机关为主,与第五十五师师部组成
联合指挥所(简称联指),统一指挥第一五四、第一五五、第一五七、第一
六三、第一六五团、山南分区郭指部队4 个连、pào兵第三○六、第三○八,
第五四○团,及工兵第一三六团5 个连,攻歼西山口、申隔宗、略马东地区
之印军。以藏字四一九部队主力由印军左侧后实施主要突击,当该地区之印
军基本歼灭后,以1 至2 个步兵团、1 个pào兵团,迅速向德让宗方向发展进
攻,配合第十一师歼灭德让宗地区之印军。以第十一师率第三十二、第三十
三团沿听布、鲁克塘、波辛山口、登班之线迂回chā至德让宗、邦迪拉之间地
区。以1 个团形成对外正面,阻击可能由邦迪拉方向来援之印军;以一部兵
力从后方对德让宗之印军积极攻击,牵制其不能北援,截断由德让宗通往打
陇宗的道路,阻击印军南逃,并相机攻歼之。第二步向邦迪拉方向发展进攻,
协同联指部队歼灭该方向之印军。第一六四团力预备队,位邦顶北侧。
以副参谋长石伴樵等人,在次母开设pào兵指挥所,统一指挥pào兵配合步
兵作战。pào兵第三○八、第三○六、第五四○团,分别位于母、劳及东新桥
地区占领发shè阵地,支援步兵作战。
第五十五师高pào营,在达旺占领发shè阵地,组织对空防御,掩护pào兵阵
地及前指安全。
作战总攻击时间,定于11 月18 日8 时30 分。
11 月15 日,总参谋部转来刘伯承元帅对下一步的作战指示。刘帅指出:
这次仗非打胜不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越多越好。下一步的部署打法是对
的。目前敌人的配置是铜头、锡尾、背紧、腹松。从西山口、申隔宗地区敌
人的防御态势来看,其右翼是敌人的背脊骨,左翼是敌人的肚子。我们攻击
部队以主力从莫多、邦嘎江寺向西山口、申隔宗chā下去,从敌人的肚子上开
刀,要比砍脊骨容易些。我担心的是协同动作问题,这个问题搞得好坏,对
这次作战会有极大的影响。并明确指出,有三点要注意:一是道路,二是要
确保各个部队在统一计划的时间内行动,三是各方向上的部队,要有独立作
战的能力。这几点搞好了,分进合击、打歼灭战就有了把握了。刘帅还对pào
兵使用及防空等问题一一作了具体指示。西藏军区前指将上述指示及时传达
给参战部队,并力求在战役实施中把它变成指战员的具体行动。
各参战部队受领任务后,迅速召开会议传达部署,进行政治动员,迅速
掀起临战前的练兵热潮。
为了确保战役能按时发起,前指组织机关进行了一系列的紧张工作,主
要有:
1、对西山口方向之印军组织空中侦察,地面观察,派得力干部率精干分
队渗入敌纵深隐蔽侦察,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印军的情况。
2、派出军事科研人员,深入克节朗战地实地勘察印军工事构筑、战场设
置,印军作战特点,及时总结了克节朗地区作战的10 条经验与打地堡群的办
法,通报部队,指导战前训练。
3、周密组织后续部队开进和运输补给。首先将公路迅速修至达旺与印军
原有公路接通。为了争取时间,尽快通车,按照先初通后改善的原则组织施
工。当急造军路修至达旺后,全是单行道,路况极坏,陷车阻车严重,陈明
义,赵文进两位副司令员带着参谋人员现场指挥,调用工兵14 个连队、民工
130 余人,担负道路维护,保障车辆通行。临战前3 天,采取果断措施,一
切车辆为pào车和pào弹运输车让路。保证pào兵按时进入阵地。后勤指挥所于一
星副部长、洪流政委,督促检查各补给基地(站)的粮弹转运情况。
4、战役发起前,突击抢架达旺河上的东新桥。前指经过精心计划,于
11 月16 日令第一六五团第一营渡过达旺河,抢占有利地形,掩护工兵突击
抢修架桥,以1 天多的时间架好了东新桥,保障了按时发起第二阶段作战。
5、 11 月16 日16 时,石伴樵副参谋长在东新桥北召开步pào协同会议,
统一部署了步pào协同事宜。
三.多路向心逼进,达成合围
部队开进
各参战部队,按照西藏军区前指预定的作战计划到达待机位置后,进行
紧张的临战准备工作,并于11 月10 至15 日,先后向作战集结地区开进。
担任大纵深、远距离作战迂回任务的第十一师部队,在师长余致泉、副
政委秦明、副师长王晓一的率领下,于10 日黄昏开始,从劳、次母地区出发,
绕道经听布等地,按预定路线南进。该师pào兵营(辖两个107 迫击pào连、l
个92 步兵pào连、1 个步兵连)于13 日从棒山口出发,沿师行进路线跟进。
郭指部队于12 日20 时由劳村出发,经鲁克塘向略马东方向前进,于17
日16 时抵达熊酒干娘地区。
第一五七团于14 日19 时30 分由色如、下新、各芒出发,于15 日19
时进至莫多东南山沟, 16 日10 时进至邦嘎江寺西侧5 公里处,当夜继续
前进, 17 日拂晓进抵申隔宗西约8 公里处。
第一五四团于15 日黄昏由江嘎、地里出发, 17 日晨进至协里藏布湖
西侧。
第一五五团随联指机关行动,于15 日21 时由邦顶及其西侧出发,尾第
一五四团渡过达旺河, 17 日拂晓进至协里藏布湖西侧;其第三营于14 日
黄昏,尾第一五七团开进, 16 日12 时进至邦嘎江寺西侧, 17 日12 时进
至申隔宗西约10 公里处。
第五十五师在师长王玉昆等指挥下,第一六三团于14 日由听布出发,向
佳山口方向前进。 15 日18 时该团第一营到达宗隆拉,发现略克图拉有印
军,于16 日3 时25 分,该营第三连与其打响,第一连迅速从第三连左翼投
入战斗,歼灭当面之印军128 人,夺取了略克图拉山垭口,扫清了佳山口外
围之印军。该团决定,于17 日晚攻歼佳山口之印军, 18 日按计划向西山
口之印军发起总攻。 17 日16 时,军区前指电令该团于“17 日黄昏扫清西
山口外围之印军”。因时近黄昏,该团一面请示前指,一面按团计划准备战
斗。
第一六五团主力于16 日18 时由东新桥、真卡桥附近过河,进至江让南
侧一线, 17 日8 时30 分派小分队去江让南侧约5 公里处侦察,突遭印军
警戒分队火力猛烈shè击。进一步查明情况后,该团在江让附近调整了部署。
做好进攻准备。
17 日前,联指所属部队均已进到指定位置,其中郭指部队、第一六三、
第一六五团先后与印军警戒、侦察分队接触;第一五七团17 日通过申隔宗西
侧大山时,其队尾被印军察觉,遭到pào击,该团因走错路,至17 日夜仍被阻
于略马东西南之大山上;第一五五团第三营亦因走错路,被阻于申隔宗以西
约10 公里处的大山上;pào兵部队因道路泥泞陷车,至17 日夜只有两个团又
1 个120 迫击pào营进入阵地。在部队开进期间,有4 路部队与印军打响,1
路为印军发觉。
飞兵截尾,达成合围
担任大迂回的第十一师经5 天7 夜隐蔽穿chā开进,于11 月15 日14 时
30 分,其前卫第三十三团先头分队进至泽拉东侧,与企图北上泽拉设防之印
军呵萨姆步兵第五营1 个排遭遇,将印军击溃后迅速前进。该团之侦察排和
第4 连(尖兵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19 时30 分攻占了波辛山口,歼
灭印军阿萨姆步兵第三营1 个排和近卫联队第五营第二连1 个排各一部。该
团于22 时,进抵卡拉以北4 公里处,据守卡拉据点之印军第四十八旅近卫联
队第五营1 个排望风而逃。 16 日10 时15 分该团第二营(前卫营)到达东
日则,与卡拉逃跑印军和由拉干北上之印军近卫联队第五营第二连一部,共
80 余人遭遇,激战20 分钟,歼其一部,其余印军逃入森林。 11 时15 分,
该营进至拉干又与近卫联队第五营第二连1 个排接触,将其击溃,歼其一部
后,继续向旁马疾进。
第十一师前指及第三十二团于16 日17 时30 分至22 时抵达东日则后,
立即进行现地勘察,作夺取登班、抢占拉洪桥、切断公路的部署。留第三十
二团第三营在东日则西南担任警戒,保障师侧后安全。其余部队于21 时30
分,尾随第三十三团前进。
第十一师部队于11 月17 日6 时至14 时,全部到达旁马以北地区集结。
师指组织各团指挥员在旁马东南高地现地勘察,进一步明确任务:以第三十
三团截断德让宗至邦迪拉的公路,形成对外正面,阻击北援之印军;第三十
二团以两个营攻击德让宗之印军,牵制其不能北援,并截断通往打陇宗的道
路,阻印军南逃,奏效后即向邦迪拉万向发展进攻;为配合第三十二团主力
攻歼德让宗之印军的行动,以该团第七连自东日则南出发,经普东向桑提前
进。尔后向新德让攻击前进,以1 个营(欠1 个连)为师预备队。
各部受领任务后,立即行动。16 时30 分,余致泉师长随前卫第三十三
团向登班疾进; 17 时10 分,附属第三十三团的第三十一团第二营第五连,
于登班以北1 公里处,与在该地设防之印军第四十八旅近卫联队第五营主力
派出的侦察警戒分队遭遇,第五连将其击溃。该营乘胜向印军主阵地攻击,
17 时40 分,第三十三团令其第五连会同第三十一团第四、第六连围歼登班
之印军,以其第二营第六连直chā印军纵深,夺取拉洪桥。登班印军凭借工事
和有利地形疯狂地扫shè,严重威胁着冲击部队。在这关键时刻,火箭筒班班
长钟银富挺身而出,冒着印军密集的火力,连续几个滚进,跃进到距印军70
米处,连续发shè4 发火箭弹,摧毁印军两个火力点,毙印军3 人,及时为攻
击部队扫清了障碍。部队在前进中又遭左前方印军机qiāngshè击,钟银富迅速匍
匐前进至距印军50 米处,突然起身,快速发shè火箭弹,击毁了印军机qiāng,毙
印军2 人,为赢得战斗胜利作出了贡献,战后钟银富荣立了一等功。 17 时
50 分,登班印军即溃逃于密林之中,18 时该连占领登班。此战毙印军52 人,
俘印军2 人。
第三十三团第二营第六连冲破退却印军的节节抵抗,穿越印军pào火封锁
拦阻地段,于19 时顺利夺占拉洪桥。21 时第六连以1 个排的兵力进占拉洪
桥西2 公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