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鬼雨仙踪 > 第一卷 第十五章 尧舜逝已远,帝陵王气存
    五行门总坛位于河南淮阳,行程约有千里。

    竺法护自觉帮不上忙,而且又急着翻译那本神秘的经书,于是先回去了。

    山伯取出聂承远的肉身,化成老僧的样子,跟着法显徒步赶往淮阳。

    英台则化成一只寸许大的蝴蝶,驻足在山伯肩上。

    此时正是寒冬腊月,红日初升,行在山野林间,不时可以瞧见野生的腊梅。

    法显一面呼吸新鲜的空气,一面笑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上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山伯赞道:“大师好心境!”

    法显回头望他一眼,忍不住啧啧称奇:“两位未经修炼而能徜徉于世,不惧狂风,不怕骤雨,不畏烈日当头,端的是人间奇迹!”说着伸手摸了摸山伯身上的蝶衣,点点头道:“看来是这件衣服的缘故了。”

    山伯道:“是啊,幸亏有这件蝶衣,否则魂魄早就散了。”

    法显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们失去肉身还能继续修炼,真是可喜可贺!”

    英台问道:“大师,请恕弟子愚钝,‘修炼’究竟有什么意义?当世之人为何都要修炼?”

    法显微笑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作为任何一种生灵,如果不想彻底消亡,都必须努力提高自己,使自己具备更高更强的能力,这就是‘修炼’。譬如书生要努力读书,工匠要提高技艺,医者要实习医术,这都是修炼。”

    英台难得有机会向当世神僧请教,心中兴奋,笑道:“大师,我问的是修仙之道,不是普通的修炼。”

    法显道:“修仙是修炼的极致。无论哪种修炼,到了最高境界,都有可能获得极大的自由,甚至突破生死,翱翔于天地之间,那就是修仙、修神、修佛、修魔。”

    英台忽然心中一动:“这么说,如果能凭着奇巧的构思获得极高的能力,那也算修仙了?”

    法显答道:“从广义上说是不错的。比如武林中有个唤作‘天机门’的小门派,就能设计出不少古怪的玩意,并且凭借那些东西纵横江湖。”

    英台叫道:“还真有天机门啊?昨夜有个老妖说天机门是‘圣门’的一支,我还以为他在信口胡说。”

    法显眉头一皱:“这消息很有价值。天机门名声还不错,没想到却是魔门分支。看来像这样隐匿下来的魔门分支还有不少,日后正邪对决的时候说不定是个麻烦。”

    山伯奇怪自己竟然在一夕之间听到那么多门派的名字,禁不住问道:“大师,世上究竟有多少门派?”

    法显答道:“知名的不下百家,不知名的就更多了。三山五岳,五湖四海,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九十六净土,一百零八魔窟,究竟隐藏着多少修真人士,没有人能说得清。除此之外,还有数不清的飞禽走兽、山精木灵、魑魅魍魉。”

    英台很是不解,问道:“为何飞禽走兽也能像人一样修炼?”

    法显侃侃而谈道:“万物有灵。所有的灵魂一开始被造出来的时候都是人,人在六道轮回之中居于中等偏上的地位,其上有神仙、修罗,其下有牲畜、饿鬼。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如果勤加修炼可以升为神仙,如果自甘堕落可以进入地狱。飞禽走兽虽属于牲畜道,但从灵魂的本质上跟人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所处的境界和修行的方式。它们如果勤加修炼可以转生人类,也可以成为山精木灵,甚至可能机缘凑巧一步登天;如果弄不好,也可以堕入地狱,成为饿鬼,甚至走入魂魄消亡的终结。”

    山伯想了想,觉得乔三娘、柳四娘大概都属于山精木灵之类了。

    英台又问道:“师傅,什么是妖?什么是魔?既然都是修真,为何有神仙妖魔之分?”

    法显宣了声佛号,双目放出神光,缓缓说道:“修真修的是心和力,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忽视修心,一味追求力量,为了获得超凡的能力不惜巧取豪夺,甚至杀人越货,那就是妖魔的行径。他们修炼的速度虽然快,但是天劫也多,而且即使炼成了也难以持久,往往如昙花一现很快就凋谢了。至于妖、魔之分,则在于境界之不同,从山精木灵修成的属于妖,从人类修成的属于魔,从魂魄修成的则是魑魅魍魉。”

    山伯插言道:“像我们身着蝶衣而修仙,那又算做什么?”

    法显为之一怔,想了想道:“你们是直接从肉身脱出来的,魂魄俱全,属于灵体,不过比山精木灵要高出一大截,修炼起来相对容易得多。”

    英台娇笑道:“师傅,既然修炼的方法那么多,您看梁兄修什么最快?是仙家还是佛家好呢?”她自己有了灵体化蝶大法,已经不想要别的了,因而想帮山伯问问。

    法显忽然停住了脚步,转身对山伯道:“让我仔细看看你的心性、资质。”说着伸手摸向山伯的到这里,他忽然转头望向法显,惊喜地道:“大师历尽艰辛远赴西域,译经度世受人景仰,自然算是大德高僧。您老或许可以进入陵墓。”

    法显用力摇头:“贫僧还差得远,纵有微德,何能达到‘德佩天地’的地步?况且,贫僧乃出家之人,不懂得什么是王者之风。更不可能受到神灵的邀请。”

    山伯低头想到:“如果说有王者之风,我与英台为何能够进入禹帝之陵?难道说我们到了‘德佩天地’的地步?”

    法显见他低着头,以为他心中难过,于是忙从旁劝解:“莫急,或许还有别的法子。”

    山伯抬头望着他道:“一饮一酌,莫非前定。既然如此,我看这件事就算了。”

    邹凡眼见两人不远千里来找自己,结果自己却什么忙也帮不上,心中觉得过意不去,于是背过身去不停地摸着青石上的碑文。过了一会儿,他忽然转过身来,说道:“我知道距此百里有一片竹林,林内聚集了不少的文人雅士,其中有个人名叫向秀。据说向秀此人德高望重,名震天下,更兼精通阵法,或许你们可以找他帮忙。”

    法显尚未说话,却听山伯抢着道:“我看还是算了,去了也是碰钉子。文人雅士向来循规蹈矩,见了帝王朝拜还来不及,哪敢惊扰五帝之陵?”

    邹凡笑道:“那人狂放不羁,百无禁忌,没有什么他不敢做的。”

    山伯还待再说,却听法显道:“反正距离不远,贫僧决定去走一遭。”

    邹凡又道:“那里的路不太好走。特别是进入竹林的通道,有些古怪。在下陪大师去。”

    法显刚想婉拒,忽然看见一个容貌极美的白衣少女从远处脚不沾尘走过来。

    山伯和邹凡也看见了,两人都觉得诧异。因为那少女穿着不俗,应该出自大户人家,或者出自官宦之族,像这样的富家千金一般都守在家里,很少有像她这样孤身一人出游郊外的。尤其她又生得如此美丽。

    少女看三人怔怔地望着自己,不禁嘻嘻一笑,说道:“大和尚,听说太昊陵附近有座蓍草园,请问究竟在何处?”

    山伯和法显都答不出,只好转头望向邹凡。

    邹凡向着陵后一指:“就在那边,离此五十丈!”

    少女柔声道了声“谢”,然后莲步轻移向陵后走去。她走得很快,衣袖飘过带起一股浓郁的香气。

    法显用力吸了两下鼻子,忽然之间面色微变,低声道:“我们跟过去,看看什么是蓍草。”

    声音虽低,还是传入少女耳中。只见她回头看了一眼,脸上的笑容更加盛了。

    山伯看得心跳不已,当即低下头去不敢再看,心道:“法显神僧怎能做这种事,莫非他忽然动了凡心不成?”

    邹凡则在呆呆地看着,觉得那少女的笑容虽然单纯,却有极大的吸引力。

    三人跟在少女之后,绕过太昊陵便看到蓍草园。

    那是一个方圆八十步的花圃,里面长满了一人高的蓍草,叶呈长线状披针形,篦状羽裂,裂片边缘有锐锯齿。虽是冬天,尚自开满了白花。

    少女旁若无人地跳入花圃中,挨个儿去数蓍草的茎数。

    法显面色冷峻,目光紧盯着少女,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邹凡看着少女脚步轻盈地在花丛中穿来绕去,心中感到奇怪:“她数那蓍草的茎数干什么?”

    山伯却明白她这么做的原因。因为根据史书记载:“伏羲用蓍草画卦。”《史记.龟策列传》曰“王者决定诸疑,参以下筮,断以蓍龟”。《博物志》说“蓍千岁而三百茎,故知吉凶”。看来少女是想找一株超过三百茎的蓍草用来占卜了。

    英台一直在山伯肩上静静地立着,此时忽然想起“勤采万花之露,炼精化气成神的化蝶大法”来,记得蓍草之花便属于仅次于五大奇花的百种名花之一。这可不能当面错过!

    于是她急忙展翅飞入花丛,忙着采集花露。

    那少女数了一株又一株,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口中忽然发出一声娇笑:“我找到了!”然后稍一用力,将那株蓍草连根拔了起来。随即手提蓍草向着众人晃了晃,转身便想离去。

    刚行两步,耳边忽然传来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女施主慢行。”

    少女转身对着法显,面色变得有些不善,嗔怒道:“大和尚有什么事?”

    法显面色冷峻地道:“女施主煞气甚重,理当避入深山大泽潜修,不该到这里来。”

    少女心中一惊,明白眼前的和尚绝非等闲之辈,更非不守清规的狂蜂浪蝶,于是急忙换了付笑脸道:“禅师过滤了。小女子宅心仁厚,从不伤害弱者。”说完急匆匆又待逃走。

    法显提高了声音道:“且慢!既然来了,就请听我诵一篇经文再走!”

    少女花容失色,似乎很怕听法显诵经,急切之间忽然取出一块令牌,叫道:“禅师,您是否认得这个?”

    法显双目圆睁:“医仙令!原来到了你的手里!”

    少女勉强笑道:“请禅师莫要为难小女子。大恩大德,容后报答。”说着转身离去。

    法显呆呆地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说不出话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