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一把菜刀走天下 > 第1090章:练书法
    一路上在左手背面,右手背面练习着滚铜钱的手指技巧,王二始终觉得自己手指头跟生了锈一样,根本不听使唤。

    心里还想着,刚才怎么不把两个铜钱都拿走呢?可以同时两只手都练习了,人心不足蛇吞象!

    回到清昭寺,王二蹑手蹑脚地跑到厨房弄了碗米汤,又从秘境里把旧报纸拿出来。

    出秘境之前,王二看到卫裟正有模有样地将猫咪,白等另外十二只秘境生物组织在一起学拼音,一众秘境生物还是学得有模有样的……

    这让王二很欣慰,学习氛围很浓厚,学习要的就是氛围,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一群禽兽都这么努力了,自己该如何立足?总不能禽兽不如吧!一定要超越禽兽……

    王二却没发现,他前脚一走,后脚刚出,一群秘境生物的脸上都露出痛不欲生的表情,我们是禽兽,不想学这破玩意儿,也不想当教授啊!

    王二轻手轻脚地进入方丈的禅房,方丈又不在,管他呢!

    王二将米汤放好,报纸摊开在方丈日常练习书法的桌子上,然后从茶台边拎起好久以前,李仁慈送给他的师徒礼。

    这份礼物王二也觉得应该很贵重,不然当初李仁慈给自己的时候,怎么那么肉疼呢?

    打开盒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好了一整套的书法工具。

    里面分别配两套含有楷,中楷,大楷的软毫和硬毫。

    单独一只中楷竟然在笔头篆刻了“鼠须”二字,这让王二差点没忍住,这也太特么奢侈了吧!

    王二本来就会一点书法的底子,他一直认为,毛笔书法是另一种文学方式。

    所以对书法类有那么一点点的研究,爱好总会使人进步的!

    他轻轻地捏起“鼠须”,端详良久,难怪李仁慈那么肉疼啊!

    相传东晋书圣王羲之写《兰亭序》,就是用的鼠须……

    谨慎地放下“鼠须”,王二看到两块墨,一块略微被研磨过,上面篆刻金黄大字“药墨存真”。

    王二看到这几个字,然后细嗅了一下,麝香,冰片,牛黄及其他无法分辨的味道,吓得都不敢用手去碰了。

    我滴个乖乖,药墨,以松烟和阿胶为主要原料,配以十几种辅材,可书法,可内服,可外用,能清热,能解毒,能止血,这东西怕是得绝迹了吧!这还了得?

    另外一块儿完整的墨,墨上书有“龙香御墨”四个大字,王二差点没给盒子关起来,赶紧藏到秘境里。

    龙香御墨,开什么玩笑?明朝宣德年间的皇帝御用,怎么可能!

    这套玩意儿不会是李仁慈偷来的吧!

    说句不好听的,这套东西往市面上一丢,无异于在书法界和收藏界丢下一颗叫男孩,一颗叫胖子的原子弹……

    王二很纠结,这份师徒礼真的太贵重了,贵重到无法想象,即便是在这个年代,跑到北京换套四合院儿估计都没问题,说它是稀世珍宝、价值连城都不一定能hld住。

    再看看两个砚台,王二简直如痴如醉了,最左边绿色砚台分外夺目,雕工复杂、寓意不凡,王二一下子就猜出这是洮砚,所有砚台里,只有它是绿色的,绿如蓝,润如玉,真漂亮。

    最右边一块石品花纹异常丰富,雕刻技术巧夺天工,王二一时半会儿也没认出来是什么品种,但八九不离十也能猜出这玩意儿肯定也是珍品。

    砚台与砚台之间放着两条粗细一样,大适中的一对铜镇纸,长方尺形底座,上有蹲虎一头,虎头雕工细腻写实,虎尾写意粗犷,这东西也应该不会差。

    王二叹了口气,罢了罢了,自己这三脚猫的书画功底,真真是配不上这套文房重宝啊!

    王二将盒子盖上,索性跑回秘境,在秘境生物牙牙学语的拼音声中,将盒子放到轩逸子给自己做的书架上去了。

    太贵重,太贵重,“厚德载物”王二还是懂得,德不配位是人世间最可怕的事情。

    再说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他也懂,一个不心走漏了什么风声,谋财害命的事情他也听说过啊!

    王二最终从方丈的笔筒里找出一只勉强能用的楷,然后蘸着米汤开始练习书法。

    刚开始,王二还能自己背点古诗词来写,后来觉得没意思,就开始跟着报纸上的字练。

    不知道诸位看官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书法练习?蘸米汤或者蘸水练字的有么?

    哈哈哈,暴露年龄了……

    王二练着练着就感觉不对劲了,因为他看到一篇报道:某村一头母猪生了一头八条腿的猪怪,猪主人乐得合不拢嘴和腿。

    猪有两个身子,八条腿,一个脑袋。

    据主人介绍,这头母猪还生过六条腿的猪怪……

    专家对此介绍,这是属于猪基因变异引起的,这种变异现象并不多见。

    来自重庆的人和母猪配种繁殖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干这一行二十几年,也只遇到过一次……

    王二看完整片报道后,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是什么品种的猪?基因变异?

    还有,到底是人和母猪配种繁殖???还是重庆的人,和母猪配种繁殖???

    开什么玩笑?这画面是不是太美了?只能闭上一只眼睛看?

    王二恨恨地将练习书法的这张报纸揭开,太影响心情了,都特么什么报纸啊!

    瞎写新闻,还有没有点严肃性和导向性了?

    直到多年后的王二去了一次重庆,他才知道,重庆有个地名叫“人和”……

    翻开第二张报纸映入眼帘的是偌大的标题,“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唐泽学署名的《箭道街社区——盖新被穿新衣1户困难居民温暖过冬》。

    报道称,“‘这新被子好暖和,晚上盖着一定很舒服!’日前,s区三八街46号居民赵全贵从社区格员手中接过被子后满意地说。

    据了解,今年6岁的赵全贵是一名哑巴,一直未成家,生活比较困难。”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