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双剑雪 > 《双剑雪》正文 第二十八章 柳暗
    两人分开以后,已经雨过天晴了。

    韩郁慢慢往回走,路上积了些浅浅的水坑,转了几个弯,迎面见到徐云佩站在墙边。

    她一见韩郁走过来,笑道:“你回来啦。”

    韩郁道:“徐姑娘,怎么了?”

    徐云佩道:“我等你呐!”

    韩郁道:“怎么在这里等。”

    徐云佩道:“你说呢?难道在你们楼下等呀?”

    韩郁笑道:“也是!你要是在楼下等我,那可就热闹了。”

    徐云佩脸一红,道:“少嘲笑我!今天,你还和几个师兄去澜沧江吗?”

    韩郁笑道:“那是我师兄随口乱说的,澜沧江离这里远的很,来回少说要走上天呢。”

    徐云佩对地理并不熟悉,腼腆地笑道:“那我听说城外有一处景致很美,你陪我去好吗?”

    韩郁微微一愣,立刻想起师姐的话,莫非徐姑娘真的……可是我何德何能啊?但转念一想,能陪她出去游玩,还有什么可不愿意,于是爽快答道:“行啊……”

    徐云佩喜道:“那太好了,带我去吧!”

    韩郁道:“我带你去?你不知道在哪儿?”

    徐云佩道:“就是有一大片梨树的山坡呀!”

    韩郁心里好笑,说道:“行!咱们出城找找吧。”

    “嗯!嗯!”徐云佩笑着点点头。

    从永昌派大门出来,韩郁向一个卖劈材的老婆婆问路,那老婆婆没答他问话,先是饶有兴趣地打听徐云佩是谁家的闺女。徐云佩告诉她,自己不是本地人。那老婆婆这才指着南面,七街八巷说了一大通。

    徐云佩听的云里雾里,韩郁勉强听懂了。出发去永昌府之前,他特地翻看过永昌一带的地志,大致记得永昌城一些主要街巷的名字。

    两人并肩而行,沿着城南大街漫步往郊外走,一路上徐云佩引来无数男女老少驻足观看。她早习惯了,对别人的目光全不在意,在韩郁身边东指指西望望,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

    出城以后,向东面又走了不远,就见到一片青草杂芳的山坡,绕过山坡向远处一望,就见遍地都是盛开的梨树,似乎有成百上千株,春风一吹,梨花纷纷落下,好像是漫天回旋的雪花。

    徐云佩拉着韩郁走在花树之间,沿着一条溪涧边走边聊。

    她先讲了自己的身世:她祖籍在嘉兴,父亲在陪都南京担任要职,因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到云南曲靖府。她母亲于氏并不是闺阁弱质,而是君山派一位颇有威望的女侠。她父亲对她母亲言听计从,正因为如此,她才没被养在深闺,而是按照母亲的意思,去到徵江派学习武艺。

    说完自己身世,她又说起时候养花养动物的趣事,她从跟父亲读四书五经,说起往事绘声绘色。韩郁很是机灵识趣,什么时候该点头,什么时候该追问不停,不时还东拉西扯调侃一番,逗得徐云佩咯咯直笑。

    到了傍晚,两人又回到城里,徐云佩选了一家净雅的酒坊,挑了二楼的隔间坐下。

    徐云佩没有点酒,只点了几样精致菜。菜上全了以后。她双手端起茶杯,笑道:“敬奉你一杯清茶!”烛光之下,尖尖十指皓如冰玉,犹胜那盏白瓷茶杯。

    韩郁看得一阵怦然心动,徐云佩见他盯着自己的手愣愣出神,责怪道:“你喝不喝呀?”

    韩郁回过神来,忙道:“当然要喝。”说完一口喝了。

    徐云佩甜甜而笑,抚弄着酒杯,半晌不语。

    酒楼里客人越上越多,楼梯口又上来几人。韩郁不经意间向帘外一瞥,一眼就认出了几人中的一人,竟然是滇池派的柳夫人,随她同来的还有五六个男女弟子。

    韩郁赶紧转回头,心说:“真是冤家路窄啊!”他手指蘸水,在桌上写了一个“滇”字。

    徐云佩看到“滇”字,立刻会意,也收起了娇羞之态。

    韩郁动作不大地指了指隔间的窗户,那是在告诉她从窗逃。

    这时,柳夫人正在吩咐酒保挑一些新杀的鸡羊炒几个菜。而临近那一桌的江湖中人在不依不饶地相互劝酒。

    就听楼下酒保吆喝道:“几位客官请楼上坐。”

    接着是一串上楼声,几个粗大汉子走上楼。韩郁趁二楼客多,悄悄拉着徐云佩站到隔间的窗边上,二楼并不算高,韩郁低声道:“跳跳跳!”

    徐云佩一点头,纵身跃下,轻轻落在地上,随后仰头向上望。

    韩郁钻出窗子也跳了下去,徐云佩见他跳下,施展轻功向上一跃,手在他腋下向上托起,卸去下坠之势,平平稳稳地落下。

    韩郁来不及道谢,拉起徐云佩的手就往永昌派的方向走。刚走进巷,几个滇池派弟子就匆匆走出店门,在街上四处张望。

    有个眼尖的望见巷子深处两人的身影,喊道:“他们在那边!”

    韩郁、徐云佩一听见喊声,拔腿就跑。那几个滇池派弟子见他们逃跑,也发足追赶。

    永昌城的巷弄岔道很多,路两旁的围墙都有一人多高,墙头种着藤萝、牵牛花一类植物。

    韩郁一边在巷子里乱兜圈子,一边辨认方向。滇池派弟子紧追不舍,不停向他们投掷暗器,但巷子曲里拐弯,全都打在了墙垛上。

    两人冲出巷口,面前就是永昌派高高的院墙,只要翻墙过去,就算到了永昌派,滇池派的人未必敢追来。然而这院墙有两丈多高,他们功力尚浅,还无法纵跃上去。韩郁略一回想大门的位置,拉着徐云佩又往东边飞奔。

    这时,滇池派弟子也跑到巷口,望见他们正转入一面墙后,赶紧追了上去。眼看敌人越追越近,韩郁心知要想跑到大门恐怕是来不及了,只能一边跑一边大声求救,希望永昌派里有人出来救援。

    这么跑着,他眼角余光见到街边的酒家食店,忽然想起昨晚师姐和陈含章翻墙而过的情景,急忙向前张望,前面院墙完好,又回头望去,发现一处断墙就在身后不远。韩郁赶紧喊住徐云佩,指着断墙道:“从这里翻过去!你踩我跳到墙上,再拉我上去!”

    徐云佩依言飞身跃上断墙,又把韩郁拉上墙头。两人一齐从墙头跳下,刚一落地,就感到脚下一空,又再次跌落下去。这一下跌落了有丈深,好在落下的地方放着一块很厚的草垫,两人都没有摔伤。

    四下里漆黑一团,没有一点光亮。他们平躺在草垫上,大口喘了一阵气,头顶传来模糊的交谈声,估计是滇池派的人还在四处搜找。

    徐云佩坐起来,敛好衣裳,从怀里摸出一只火折晃亮了。她举着火折四下一照,发现他们竟然身处一条地道之中,地道一眼望不到头,两边是土石砌成的墙壁,只能容下一人通过。

    徐云佩问:“这是哪儿?”

    韩郁心想:“永昌派院墙高耸,为何偏偏在这里有一处断墙?莫非是诱敌深入的陷阱?要真是陷阱,也不必在下面放一个草垫了……是永昌派的一条密道吗?昨晚我看师姐和陈含章翻墙而过时,并没跌入地道中,说明石板应该是由机关操纵,我和徐姑娘或许是无意间触碰到机关,才会落到这里。”想到这里,他勉强笑道:“可能是永昌派的一条密道。”

    徐云佩道:“你怎么知道这里有一条密道?”

    韩郁感到头脑昏昏沉沉,懒得多做解释,就说道:“我……我听陈含章说的……”

    徐云佩抿嘴笑了笑,突然感到指尖一烫,发现火折快燃尽了,只好扔在地上。两人又处在黑暗之中。

    徐云佩道:“怎么每次和你在一起,总是被人追来追去的。你是不是克我!”

    韩郁道:“真是对不住了。”语声有些干涩。

    徵江派以医术药术见长,徐云佩一听他说话声音,就知道他受伤不轻,忙又划亮一只火折,细看他脸色,见他脸色通红,额头、鬓角都是汗珠,问道:“你摔伤了?”

    韩郁歉疚地点点头。

    徐云佩一扁嘴,略含责怪地说:“你伤哪儿了?我有伤药。”

    韩郁道:“好像是在背上……”

    徐云佩让他半侧起身,向他背上看去,见脊椎骨上一竖排中了三支金钱镖。她用裙角裹住手指,把四枚暗器一一拔出来,闻了闻镖上的气味,似乎是喂过毒的,又探了探他鼻息,发觉他呼出的气热得烫人。

    她柔声问:“你感觉怎么样?”

    韩郁只感到全身犹如火烧,为了不让她担心,只说了一句:“我……有点口渴。”

    徐云佩安慰道:“一会儿出去就有水了。”

    韩郁勉强笑道:“好啊!”

    徐云佩道:“我不知道你中了什么毒,先不给你上伤药了。”说完一手扶起韩郁,一手举着火折,一步步往地道深处走。

    走了三四百步,脚下开始有了台阶。徐云佩看着台阶一直向下,尽头黑洞洞的,实在令人不安,忍不住问道:“陈含章说了这地道有多长吗?”

    韩郁半睁着眼睛说:“没说……”

    徐云佩没奈何,只能扶着他走下台阶,大约下了六十来级台阶,四周的空气开始变得阴冷潮湿。

    又向前走了一段,面前显出五条岔道。

    两人相望一眼,都有些不知所措。韩郁知道这五条岔道中可能会有机关埋伏,如果选错了路,搞不好就要死在这里。

    他松开徐云佩的手,扶着墙壁,俯身查看地面,想找到一些鞋印之类的线索。

    地面由凹凸不平的石头铺成,找不出什么鞋印,于是他又想找寻一些石头磨损的痕迹,如果哪条岔道的地面石头十分光滑,说明经常有人通过,那这条岔道多半就没什么危险。

    他正看着,突然周围一暗,原来是徐云佩的火折烧尽了。

    韩郁道:“还有火折吗?”

    徐云佩道:“没有了。”

    两人被困在黑暗之中,心里都有些害怕。

    就在这时,韩郁突然见到墙脚有一点淡淡的青光,他凑到青光旁边,伸手碰了一下,发现那青光是由一块薄片发出的,捡起来凑到鼻子前闻了闻,还有一股淡淡的腥味。

    他心中一动,难道是鳞片吗?这地道里怎么会有鳞片,他一边思索,一边向几条岔路上逐一看去,发现其中一条岔道上青光点点。

    韩郁心想:“平时永昌派的人穿过地道都有火把照明,自然不会摸黑,因此没能发现这些青色的光点。”他又想:“这些青色光点分明是鱼人身上的鳞片,鱼人尾腹鳞甲坚硬,若是以尾腹行走,绝不会刮掉这么多鳞片。那鱼人显然是被人后背着地,拖行经过的……而拖动它的人自然是永昌派的。”这么一想,估计是孙长老把鱼人的尸体运回了永昌派,他转头对徐云佩说:“跟我走这边。”

    徐云佩本来就没什么主意,听他说得坚决,就跟着他走。

    走进这条岔道以后,就再没有分岔路了,又走了不远,岔路尽头微微现出光亮,转了一个直角弯,眼前火光更盛,只见前面是一间破旧的牢房,牢门前两个火盆里火光摇动,透过栅栏隐约可见牢房里的各类刑具,贴墙放着剥皮凳,另外还有乳夹、站笼,刑具都已经锈迹斑斑,但上面的尖钉利刃仍是银光锃亮,有几处还沾着血。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