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家有座山 > 《我家有座山》正文 第七十二章 初临成都 下
    车开半个多时,绕到僻静的街道,来到古朴的茶楼。

    门庭前三个大字的匾额,“静可轩”,厅堂内不断传来渺渺的琴声,正堂挂着国画和书法字迹,显得很雅致。

    茶桌旁坐下后,周铁开始打量起房间的布置起来。

    两人在半敞式单间坐下之后,陈一清对着门口招了招手,两个身材苗条相貌姣好,都穿着旗袍的服务员走了进来。

    两人一人手中端着一个茶具摆放到方桌上,另外一人却是捧着一个红泥火炉,放在方桌旁边一个圆圆的木墩上。

    那个红泥火炉是长形,高六、七寸左右,炉内的炭火已经点燃,炉还有盖和门,制作的十分精致。

    茶具也很考究,是紫砂壶,整个壶大约有拳头般大,呈古铁栗色,四边分布着六个巧的茶杯,色白如玉,质薄如纸。

    这么精美的茶壶,让人很是怀疑拿起这东西的时候,如果稍微使大点力气,是不是就能将之捏碎了。

    陈一清一边招呼着周铁,一边示意那两个服务员烧水泡茶,就在这个时候,茶室也陆陆续续进来了不少客人。

    都是饶有兴趣的驻足,看着两个服务员泡茶,就连周铁也被那两个服务员泡茶的动作吸引过去了。

    红泥火炉虽然很,但是火倒是很旺,转瞬之间,水就烧开了,水开之后,一个服务员拎起了巧的水壶,而另一个服务员马上又放了一个水壶上去,给大家介绍道。

    “我们泡茶所用的水,都是取自天然山泉水,苏东坡曾经说过,‘活水还须活火烹’,就是指要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服务员先是用茶匙取了适量的茶叶放在赏茶盘之中,然后将之端给众人一一品鉴,并介绍着茶叶的来历。

    待到两人看过一圈之后,服务员却没有把茶叶放入到紫砂壶中,而是提起水壶,用沸水浇空壶。

    按照服务员的话来说,这个行为的目的,是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也叫孟臣淋霖。

    “温壶”过后,服务员用茶匙将茶叶拨入到紫砂壶内,先细再粗后茶梗,这叫做乌龙入宫,然后向壶中注水,水满壶口时停了下来。

    服务员伸出两指,夹起壶盖刮去了壶口的泡沫,然后盖上壶盖,用开水冲去壶顶产泡沫,这个时候服务员的动作优雅至极,让人看得赏心悦目。

    按照服务员的说法,这个过程叫做淋壶,淋壶的目的一为清洗壶体,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挥。

    周铁的鼻子抽搐了一下,在鼻尖处已经可以闻到浓郁的茶香味了,心想,现在总归是该能喝了吧?

    却不料服务员直接把紫砂壶中的水全部都倒了出去,说这叫洗茶,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看的周铁连翻白眼。

    周铁也经常喝茶,但是那个时候喝茶却没有这么多的讲究,茶具也仅仅就是一个水杯而已,工厂里的工人更是如此。

    只是为了解渴,不像这都快半时了,居然还没喝上。

    服务员再次向紫砂壶中倒入沸水之后,却又用第一泡茶水烫杯,服务员两根手指转动杯身,此谓“温杯”,自然最后又是倒掉了,周铁还是没能喝上。

    似乎察觉到周铁脸上些许的窘态,陈一清不禁莞尔。

    京城人喜欢喝大碗茶,虽然不失北地的豪气;在南方人的这种温婉、细致、讲究的茶艺面前就显得急迫了一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仔细论起来,其实也说不上好坏。

    周铁略过闻香杯,终于喝上了等待许久的茶水,在嘴里吧嗒了几下,味道确实不错,就是有点少了,还太不解渴。

    两个人正在喝茶,就见室外走进来一个彪形大汉。

    四下张望了一下,就看到了已经站起身的陈一清、

    “一清,你先过来了!”看来他是陈一清约好的朋友,听口音也不是川人,估计也是过来旅游,或者是联系商务。

    陈一清见周铁也礼貌的站起来,就干脆伸手介绍到:“这是我朋友周铁。”他没有说是生意上的关系,而说的是朋友。

    又指了指来人说:“他是钱三多,杭州人,喜欢习武。”

    钱三多哈哈一笑,道了一声,“幸会!”就凑上前要跟周铁握手。他的这个举动,让刚才还含笑的陈一清不禁变色。

    钱三多沉迷武术,圈子里很多人都知道,更知道他的另一个恶习,就是愿意跟初次认识的人伸量手劲,以此判断眼前的人是否可交。很多人不查之下,就吃了他的暗亏。

    “咦?”钱三多单掌用力,就是觉得周铁手上毫无反应。真的就像传说的那样,“双掌柔似棉,锦里藏针不受力。”

    “没想到,老弟是个高手啊!”他很快松手,大声赞道。

    周铁脸上不动声色,淡淡一笑,表现出毫不在意的神色。

    他的表现,让旁边的陈一清神色一动。以前他只是看好周铁,有彼此加深交往的想法,那也出于生意上的人脉考虑。

    没想到,居然发现他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的表现。

    一时之间,陈一清和钱三多对视一眼,对茶桌前挂着淡淡笑容的周铁,都有点莫测高深的神秘感觉了。

    “喝茶,喝茶!”陈一清率先反应过来,又邀两人入座。

    有了这段插曲,三个人的话题很自然的就偏向了武林。

    “哎,周铁你知道吗?”陈一清指着钱三多笑着说道。

    “这子就是一个杭州富二代,打就是个顽劣少年,他告诉我说,他二十岁那年上少林嵩山去学过艺,只坚持了俩月就跑了!”听上去,这简直就是一个纨绔子弟。

    “唉!”钱三多闻言并不生气,叹了口气给自己分辨。

    “我从就很崇拜金庸书里的武侠,当时我认识了演员释龙他爹开的一家武馆,好家伙,报名费花了一万五。“

    ”然后,天天被讹着交各种名头理由的费用,屁也没学到,还特么吃不好、睡不好,再加上还要饿肚子。“

    ”最后,花拳绣腿王八拳都没给瞅上一眼,本少爷最后扛不住了,只好夹着尾巴跑了。”说完,他哈哈笑了起来。

    “现代武林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啊!”陈一清感叹一声。

    周铁坐在一旁,钱三多的事儿让他好笑,陈一清的语气似乎也是武林中人,而且还是口气很大的那种,让他迷惑了。

    “你听说过袁世凯枪毙义和团大师兄的事儿吗?”周铁想起来上的一段传闻和趣事儿,也就在这里说起来。

    “听说过呀!”钱三多看来还是对这些传闻很感兴趣。

    当年号称刀枪不入的义和团在山东一带闹的沸沸扬扬,新任山东巡抚袁世凯在心里也是半信半疑。中国人传统的迷信思想和对现代科学的一知半解,使得他很想对这种“神功”进行现场实地检验。

    巡抚袁世凯特意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带着手下的众军官,让大家亲眼看看号称义和团“大师兄”神奇刀枪不入表演。

    现场0名士兵手里的0支步枪一起开火,子弹呼啸着飞向“大师兄”。令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义和团“大师兄”依然神情自若的站在那里,毫发无损。

    这世界上真的有奇功?真的能避子弹!袁世凯手下经历过枪林弹雨的军官们大惊失色,袁世凯也觉得非常兴奋。

    但向来精明的袁世凯还是不放心,他自己就顺手取出随身佩戴的德国制手枪,随意对那位“大师兄”补开了一枪。那么一颗非常子弹残忍的击中了“大师兄”,此人当即栽倒在地。

    袁世凯马上亲自检查那0支步枪,才知道那0支枪虽然是真的,但枪里面所装填的却是发令枪子弹。一幕由“大师兄”自编自导自演的神剧彻底穿帮了。

    这是近代史上很有名的传闻,再次验证了武器与武艺。

    “唉!”陈一清听到周铁的叙述,良久长叹一声。

    钱三多也是神色有些黯然。他们都是嗜武之人,身处这个热武器昌盛的年代。不论寒暑,习武不辍,究竟还有没有意义呢?难道真的,只能是养身健体吗?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