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武宣年间 > 《武宣年间》正文 第五十四章 被吓怕了的皇帝
    半个时辰之后,李德裕匆匆赶到紫宸殿,皇帝早已等候多时,李德裕还未行礼,皇帝便快步走到李德裕面前:“李卿,你可算来了!”

    “臣李德裕······”

    李德裕摇跪拜,皇帝却拉住他的手:“李卿不必多礼,朕深夜召你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陛下,何事这么匆忙?”

    皇帝便将他今晚听到的坊间传闻与在太液池的奇遇告诉了李德裕,李德裕听完之后大惊:“竟有这等事?陛下可无恙?”

    皇帝摆摆手:“我无妨,只是此事骇人,莫不是天真的要降灾祸与大唐?莫不是朕真的做了悖天逆人之事遭至上天警示?”

    李德裕稍加思索回答道:“自古天人感应,三垣为朝堂,繁星为臣民,一一对应。此次陨星未涉及紫薇垣,所以未必是陛下之过”

    (ps:三垣之中的紫薇垣代表皇城,太微垣代表朝臣,天市垣代表集市)

    “你的意思是······可能是朝臣之过?”

    李德裕回答道:“臣不敢妄言,请陛下召太史令前来对答”

    “召太史令!”

    半个时辰之后,太史令何光伟小跑进入紫宸殿,叩拜皇帝:“臣何······何光······伟拜见······”

    “何卿不急,缓一会儿再说话”

    何光伟抬袖拭去汗水,等气喘匀了才说话:“臣失礼,请陛下降罪”

    此时皇帝急在心头,并不打算计较这些:“何卿,陨星之后,星象可还有异变?”

    何光伟回答道:“启禀陛下,陨星之后,星象再无异变,众星繁盛,乃是大唐中兴之兆!”

    “太微垣与天市垣再无异变?”

    “回禀陛下,并无异变”

    “可宫中有狐媚出现,朕怕这是乱世之兆啊!”

    何光伟没有马上回答皇帝的话,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在席位上虚写下一个“狐”字。观望了半天后惊叫道:“陛下!有变!”

    闻言,皇帝更加焦虑了,又快步走到到何光伟的面前:“有何变?快说!”

    “陛下,‘狐’左为犬,猛兽畜生也,而‘狐’右为‘瓜’,像极了屈膝跪地的人。由此观之,‘狐’乃是猛兽畜生当道,人为臣之意啊!”

    “什么!难道······难道······”,皇帝脚下一踉跄,连退了三步。马元贽赶紧上前将皇帝扶稳:“陛下······”

    太史令这一解释,皇帝马上就将最近发生的事情全部串联了起来,心中更是恐惧与慌乱了。

    “你确定?”,皇帝颤抖着嘴唇问何光伟。

    何光伟叩首:“事关重大,臣自是不敢妄言,皆为古籍记述推之”

    “你······你下去吧!”,皇帝无力的对何光伟说道。

    “臣告退”

    一瞬间,皇帝像是失了魂一般,双眼呆滞的望着龙榻,嘴中念念有词。

    李德裕见皇帝如此样子,便试探着问了一声:“陛下?”

    皇帝却没有回答,两刻钟之后,才回过神来,不甘心的说了一句:“下罪己诏吧!朕亲自执笔,传示各州”

    “陛下!”

    “你不必安慰朕了”,皇帝叹了一口气:“朕知道朕不是一个做皇帝的料,当初也没想过做皇帝,可被推上皇位之后,朕所面临的格局也就变了”

    “朕的眼前再不是翩翩起舞的歌姬,而是一群面色严峻的朝臣,朕所坐的也不是坐席了,而是大唐的江山呐!是高祖、太宗皇帝打下来的江山啊!”

    “朕有什么理由去昏庸?朕又有什么理由去享乐?朕自认为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朕是李家的子孙!若是丢了江山朕有何颜面去九泉之下见历代先帝呀?!”

    “朕知道自己好色、好酒,朕也知道这样误国,朕已经在克制自己了,自年初乌介叩边,朕日夜守在紫宸殿,下榻在蓬莱殿,一步也没有踏进过后宫”

    “当乌介被击败的消息传来之后,朕是欣喜若狂,朕以为自己是中兴之主,朕以为自己可以为大唐创下一个盛世,将往日失了的土地都夺回来!”

    说着,皇帝流下了两行眼泪:“可是啊!这一切,到头来都是朕的臆想,如同南柯一梦。朕累了,这梦做的朕疲惫不堪······”

    对于有些人来说,龙榻只是一张普通的大胡凳;冕旒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可以实现他无限膨胀的欲望的工具。

    而对于有些人来说,龙榻便是四方国土,要坐的安稳便要治和守;冕旒是一种责任,一种守境安民、无愧先祖的责任。

    万幸,如今的皇帝,算是后一种。

    他有欲望,但也有责任,还有一丝压在心底的李唐皇室的荣誉感。

    抉择,权衡,挣扎。

    他最终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守境安民。

    这无疑是困难的,尤其是他先尝试了纵欲之后。由苦入乐易,再由乐入苦,不知要难上多少倍。

    好在苍天不负,今年年初对回鹘的大捷无疑是一剂强行药,更加坚定了他所信奉的责任,也将他那一丝少的可怜的荣誉感无限放大。

    可如今,天降横祸,陨星将他好不容易积攒起来责任心与荣誉感彻底击碎。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踌躇满志,一是万念俱灰,而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更是要命。

    “陛下”,李德裕安慰皇帝道:“此事或许没有这么糟糕”

    “李卿,你莫要安慰朕了,朕······”

    “陛下!请您仔细想一想,此次陨星会不会有其他的含义?”

    “还有什么含义呢?”

    “比如祥瑞”

    “嗯?”,皇帝转身来疑惑的看着李德裕:“李卿此言何意?”

    “臣后来仔细衬思一番,觉得陨星事件并非这么简单,其中另有含义”

    “什么含义?”

    李德裕侃侃谈道:“难道牛和陛下就没有什么关系吗?陛下难道忘记了昔日太上玄元皇帝(指老子)是如何西行的吗?”

    “骑牛而行!”

    “自古以来,出龙为祥瑞,出麒麟为祥瑞,出牛又何尝不是祥瑞呢?牛为坤,坤为地啊!太上玄元皇帝骑牛而行,难道不是江山永固的意思吗?”

    李德裕顿了一会儿又说道:“按照坊间的传闻,牛与狐都是吐蕃余孽转世,皆为大唐祸害。可如今陛下只遇狐媚,可曾有半分牛妖害人的迹象?”

    皇帝沉默了半响:“但狐与牛都是陨星降下的,这又该作何解释?”

    “陛下,世事向来都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福为祸所依,祸为福所伏”

    “牛为福,狐为祸。陛下若是重视牛,则天下兴旺,百姓安居;若是陛下重视狐,则国乱岁凶,生灵涂炭”

    “可是······”,皇帝的眼中还有一些犹豫。

    李德裕继续劝解道:“臣一直坚定的相信陛下是中兴之主,也相信您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请陛下想一想,前朝历代皇帝中,有几个以灭国而居功?又有几个敢下罪己诏?”

    “我······”,皇帝依旧有些不自信。

    李德裕又说道:“陛下您之所以如此焦虑,一方面是因为心系天下百姓,心系大唐江山,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好的办法解决这件事情”

    “臣这几天细细的谋思了一番,倒是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可以将祸患化解掉,只昭示祥瑞”

    “什么办法?!”,皇帝急忙问。

    “臣以为,去祸如医疾,当对症下药,有毒则刮其毒,有疮则拔其脓,疾自愈”

    “你的意思是······”

    “狐如疾,则杀狐止之,狐清,则祸除,福兴也”

    “杀狐?”,皇帝握紧双手,踱了两步,猛的转身来:“杀狐!杀!”

    当夜,一制内诏自皇城发出,传示各长安城一府两县衙,又有内侍疾步入禁苑,持鱼符调动神策军与龙武军。

    很快,鼙鼓动地而来,惊破黑夜。

    伴随着战马的嘶鸣声,一队队轻装的军士开赴秦岭,于是山林中就传来了一阵阵羽箭的呼啸声与飞禽走兽的惊叫声······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