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你是聪明还是笨 > 第 4 章
    共40口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约翰逊又第三次跑到菜市场问来了价钱。

    很多年以后,约翰逊还拿着初上班时的薪水,他颇有怨言,慨叹命运的不公平,但又无计可施。

    [聪明人的做法]

    约翰逊很快就从菜市场上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口袋,价格是2美元一袋。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将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约翰逊的做法让老板很满意。过后不久,老板便给约翰逊加了薪水,还把一家分店jiāo给他去打理。

    [智慧点拨]

    愚蠢的人不肯用脑,上司吩咐什么,就干什么,自己从不动脑筋主动去想,结果长期不被重用。

    聪明的人办事高效、灵活,勤于思考,不仅圆满完成了领导jiāo给的任务,还主动给领导提供参考意见和尽可能多的信息,自然会得到领导的赏识和青睐。

    ②做事之前先思考

    江秀是一家报社的记者。一次,上司jiāo给他一项采访任务。

    [笨人的做法]

    上司问他有没有问题时,江秀不假思索地拍胸脯回答道:"没问题!"

    谁知,采访时他才发现,这事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三天后上司问他进展如何,他吞吞吐吐地说不出什么来,上司虽没说什么,但他做事草率的行为让上司再也没有对他委以重任。

    [聪明人的做法]

    江秀仔细分析了采访任务,他估计到可能会有些难度。于是江秀找到上司,请求上司在某些方面提供帮助。上司同意了。

    江秀的采访任务得以圆满完成,他也因此得到了上司的表扬。

    [智慧点拨]

    做事之前的思考不是浪费时间,它能让你更好的行动。只求做得快的人,往往败事也快。而那些头脑清醒的人经过周密考虑后再采取行动,往往会将事情又好又快地办成.

    第11节:你是聪明还是笨(11)

    ③做职场的有心人

    一家陶瓷企业的生产车间,地方狭小,拥挤不堪,员工对此颇有看法。某一日,厂长来车间视察。

    [笨人的做法]

    员工王一新在厂长前来检查时,一个劲儿地抱怨"地方太窄,连转身都困难,可车间主任却置之不理"。遗憾的是,他只是抱怨,却没说出自己的意见,这令厂长很不高兴。

    [聪明人的做法]

    员工周海良则不同,他说:"依我看,这是工具的放置问题--应当找个专门的地方来放才是。咱们的原料库,是否能隔出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单间来周转?我粗粗算了一下,只需1000来块钱就行。"周海良的话一出口,立即得到了厂长的重视。此后不久,周海良被提拔为厂长助理。

    [智慧点拨]

    周海良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光是诉苦抱怨,而且提出了具体改进的建议。在提供信息或建议的时候,使厂长认为他是个有心人,于是自然得到了厂长的好感,从而也使他能顺利地升职加薪。

    ④懂得借助外力

    小李去一家心仪已久的公司应聘。

    在公司大厅,负责面试的人事经理给小李出了一道题:"请将这个大厅的面积、高度用最快的时间计算出来。"他为小李准备了一些尺、规、计算器之类的计量工具,甚至还有一把梯子。

    [笨人的做法]

    小李觉得这可简单了,便动手量起来。

    可是,即使小李用尽了浑身解数,量了又量,算了又算,但尺子太短,梯子不高,要算出精确的结果,更是难上加难。

    小李没有算出答案,有点不好意思地人事经理告别。

    [聪明人的做法]

    小李静静地深思了一会儿后,便离开了大厅。

    十几分钟后,小李回来了,他将答案告诉了负责面试的人事经理。

    人事经理很是吃惊:"这么快你就有答案了?"

    小李从容地微笑着说:"我只是去了一趟公司工程部,我想他们在进行大厅装修和施工的时候,一定知道它的确切数据。"

    人事经理很满意地点点头,笑着说:"恭喜你,你被我们正式录用了。"

    [智慧点拨]

    一味相信自己,不懂得借助外力去达到目标的人,将会被这个资源和信息日益加速的时代所淘汰。

    ⑤用头脑去工作

    小林从建筑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当口袋里的钱所剩无几时,他只好来到一个建筑工地上找到包工头推销自己。

    老板说:"我这里目前没有适合你们的工作,如果愿意的话,倒可以先在我的工地上干一段小工,每天给你50元钱。"无奈之下,小林同意了。

    第二天,老板给他分配了任务,把木工钉模时落在地上的钉子捡起来。

    [笨人的做法]

    一天下来,小林除了吃饭的半个小时外,一刻也没有歇,捡了足足十斤钉子。

    老板问他有何感想,小林说:"努力工作,保证不落下一颗钉子。"

    老板摇摇头走开了。

    [聪明人的做法]

    当老板来到工地时,却发现小林坐在一旁休息。他捡到的钉子只有一小堆,不过2公斤重。

    "你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全力工作?"老板质问道。

    "老板,恕我直言,企业需要效益,表面看来,捡回落下的钉子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但实质上它给您带来的只是负值。我老老实实捡了半天钉子,只有这2公斤。按这个速度,一天不过四五公斤。这种钉子的市场价是每公斤5元,这样算下来,我一天能创造20元的价值,而您却给我50元的工资。这不仅对您是损失,对我也不公平。不管您出于什么意图,这活我不干了。"

    没想到,老板竟哈哈大笑,说:"小伙子,你过关了!我手头正缺一名预算员,捡钉子其实是对你的一次考试。不错,企业需要效益,更需要像你这样有见地的人才,我希望你留下。"

    [智慧点拨]

    卓越员工用头脑而不是用手去工作。如果你不能很好地领会老板和上司的意图去完成工作,也不能够自己思考着将这种意图实践到工作中去,要想得到成功的机会是很难的。只有用头脑而不是用手去工作,你的人生才可会焕然一新。

    第12节:你是聪明还是笨(12)

    ⑥向上司表现你的才能

    苏能在一家大型电子外资企业任技术部工程师,他工作认真刻苦,常常钻研项目上的难题,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工作上,技术能力很强。

    一次,上司要求他和几名同事一起进行新产品的调试和改进工作。工作最初比较顺利,对照相应的数据,测试结果也没有大的差别。但是,几天后,苏能通过测试发现新产品的xìng能并不稳定。为了这个问题,苏能加班加点,尝试了多种方案,最终,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苏能和同事们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工作。技术部经理对大家的工作十分满意,称赞了一番。

    [笨人的做法]

    这个项目结束以后,苏能继续埋头苦干,研究新的难题。当然,上司也并不知道在这个项目中苏能做了多大的贡献。

    几年过去了,苏能还在继续埋头进行研究,职位上没有得到任何提升。

    [聪明人的做法]

    这个项目结束以后,苏能花费了近一小时时间做了一份PPT形式的关于此次测试、改进工作的小结,发送给了技术部经理和其他几位参与这个项目的同事。在小结中,苏能总结了这次工作的情况和自己的收获,也列出了遇到的难点以及克服的方式,用于以后的借鉴,还有其他部门的反馈等等。

    经理收到这份小结十分高兴,甚至将这份邮件抄送给技术部的其他下属以及平行的各部门经理,他为能拥有像苏能这样业务能力强,同时又善于学习和总结的下属感到自豪。

    至此之后,技术部经理更为器重苏能,不久就提升他为部门副经理,并向更高层上司推荐了他。苏能的晋升发展之路越走越好。

    [智慧点拨]

    埋头苦干的员工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欢迎的,但这并非代表这类"老黄牛"的职业发展之路会一帆风顺。而"老黄牛"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了向上司表现自己的才能,无法让自己的成绩使他人知晓而没能获得应得的待遇。

    聪明人虚心接受上司批评,笨人挨骂后很不服气

    任何人在受到指责时,心里都会不痛快。因此,大多数员工在被上司训斥时,常常会产生抵触和抱怨情绪,表现出一副很不服气的态度,甚至当面顶撞。这样的举动,只会让上司下不了台,招惹上司的嫌恶,换来的是上司加倍的震怒和斥责,最终受害的还是你自己。

    但聪明的员工不会这样做。他明白,下属被上司斥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抵触和抱怨只会影响到自己和上司的关系。他把上司的指责看成是"忠告"、"指示"和"鼓励",心存感激。在被指责时,他始终保持谦逊的姿势,虚心的神情,以此表现出对上司批评的专注。如果有机会的话,在事后还会对上司的斥责加以感谢一番。

    下属能对上司的斥责心存感激,这是最令上司开心的事了。上司的权威得到了尊重,即使你真的做错事情,上司也会觉得你是可以原谅的。

    聪明的员工不会把上司的批评看得太重,他们知道,上司的指责只为了为让自己意识到错误,避免下次再犯,并不是要打击自己,更不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所以,他会很快的振作精神,那只是一次简单的训斥。甚至,聪明的员工还会想,利用好这次指责,让它成为让自己走进上司视线,受其关注的一次契机。

    即使被上司错怪了,聪明的员工也不会做过多解释,更不会与上司争辩,他会很礼貌地接受指责,显示出自己的修养和体谅他人的风度。事后,他会找一两次机会表白,但只是点到为止,而不会纠缠不休地要求上司"平反昭雪"。聪明的员工知道,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努力可以改变一切。

    聪明的员工在被上司斥责时,会保持冷静和理xìng,也不会破坏自己的好心情。相反,他还会巧妙处理,把上司的斥责看成是能在某些方面促进自己进步的机会。

    ◇事典◇

    ①被训斥不一定是坏事

    关云是一家机械公司的技术人员。由于工作努力,关云很被上司欣赏。但是,有一次由于一个小问题的疏忽,上司狠狠地骂了关云。

    第13节:你是聪明还是笨(13)

    上司的话虽不多,但是十分严厉、强硬:"你这是怎么回事,这么点小问题都处理不好,还怎么进行以后的工作?还能干好吗?你给我好好反省反省。"

    其实,那本不是什么大失误。

    [笨人的做法]

    面对如此严厉的批评,年轻气盛的陈超十分不解和委屈,自觉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因此,他和上司争辩起来。

    此后,又有好几次,上司开始训斥关云时,关云就开始和他争辩。

    这样几次过后,关云发现上司对自己的态度变了。上司不再训斥关云,但一些重要的项目不再jiāo给做了。

    [聪明人的做法]

    关云没有和上司争辩。他想,失误不管大小,总是自己的错。他压住火气和委屈,向上司承认了错误。

    类似的事发生了几次后,关云渐渐发现,尽管上司严厉训斥自己,可对自己的信任和重视丝毫没有减弱,一些重要的项目和工作依然安排自己去做。即使在训斥自己时,上司常常会讲解专业知识和经验,这对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渐渐地,关云发现,被上司训斥不一定是坏事,重要的是不为自己争辩,虚心领会上司的意图和提点,认清问题的实质,并且努力改善。

    不久,关云就成了项目工程部的骨干,上司外出谈业务或是视察工作也总愿意带着他,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更高层次的工作和对自己未来发展更有用的领域的信息。

    [智慧点拨]

    有时候,被上司骂是幸福。上司骂你,是在关心你,而你也会因为挨骂,获得向上进步的机会。如果对挨骂反感,表示不愉快的态度,就失去了再次挨骂的机会,上司也不再关心你。能挨骂是宝贵的,应当以感谢的心接受。

    ②学学阿Q精神

    吴莉是一位刚刚上任不久的职员,她的上司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几乎每天吴莉都会被骂。

    吴莉受骂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被骂的程度也令人难以忍受。对于上司每天的怒骂,吴莉感到非常的生气,她是独生女,从小长到大,从未受到双亲的责骂。工作前实在没有想到会有上司的破口大骂。有很多次,当她拿着企划书到经理面前时,总会得到一个千篇一律的回答,那就是:"这是什么东西啊?小学生的作文?还是大作家的草稿纸?"接着就是令她神经几乎崩溃的斥骂。

    [笨人的做法]

    "遇上这号爱骂人的上司,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每天挨骂后回到家,吴莉都会非常生气,经常无法入眠。

    渐渐地她开始失去了上班的兴趣。

    [聪明人的做法]

    虽然吴莉非常生气,也曾想过换一个工作。但是自己对这份工作特别喜欢,工资很高,而且还有不错的福利待遇,每年能享受到一次出国旅游的机会。要是辞职不干的话,还真是舍不得。何况,这个爱骂人的经理除了脾气不好以外,其他方面都挺好的。

    吴莉把自己的事情向一位从事新闻工作的师兄倾诉自己的苦恼,师兄听后,呵呵大笑。他说起了自己的经验:"我也曾经碰到过这种事,熬了一个通宵写出来的原稿被上司撕成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