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巴巴罗萨”行动 > 第 10 章
    ”

    为了阻止德军的推进步伐,基尔波诺斯将军决定动用麾下的两个集团军以及第26集团军下属的所有装甲部队,对德军发起一场猛烈的反击。为此,他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集结被打得七零八落的装甲部队,其中就包括弗拉索夫将军指挥的第4机械化军。后来,尽管弗拉索夫在莫斯科近郊成功击退了德军的进攻,他还是成为了二战期间最具争议xìng的人物之一。

    在基尔波诺斯将军决心投入战斗的部队中,不仅有着不堪一击的轻型坦克,还有着坚实的-Ⅰ和-Ⅱ重型坦克。尽管德军坦克和反坦克火pào在对付庞大的苏军系列坦克时束手无策,但对于-28中型坦克还是能够从容应对的。-28中型坦克是1932年发展而来的“突贯用坦克”(即用来突破敌军阵地的坦克),配置一座配备76.2毫米口径火pào的中央pào塔和分列在两侧的两座辅助机qiāngpào塔,这一点颇像-37型水陆两栖坦克,看起来就像一艘陆上战列舰。事实上,这种多pào塔的“怪物”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装甲战争的需要,尽管经过改进的-28型坦克在1940年苏芬战争中功不可没,但在1941年与德军的Ⅲ型和Ⅳ型坦克对阵时,已经毫无优势可言。

    拉杰尤夫反击战

    在基尔波诺斯司令员、普尔卡耶夫参谋长和赫鲁晓夫政治委员的共同策划下,苏联西南方面军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反击计划:两个机械化军将配合其所在的第5和第6集团军进行作战,其余4个机械化军(第8、第15、第9和第19)将开往危机四伏的卢茨克、罗夫诺、杜布诺和布罗德,集中优势兵力阻击德军。

    反击的重任落在了第8和第15机械化军的肩上。波塔波夫将军麾下的第5集团军所属的第9、第19机械化军将协同第8、第15机械化军一起行动,将沿着卢茨克布罗德铁路方向发起进攻:集结在罗夫诺北部丛林地带的第9机械化军从克列瓦内发起进攻,第19机械化军从罗夫诺出发向杜布诺方向进攻。第8和第15机械化军被指定为“方面军机动部队”,其中,雷亚贝舍夫指挥第8机械化军从布罗德出发,向别列斯捷茨科推进,第15机械化军从托波里夫出发,向拉杰尤夫推进。进攻发起时间确定为6月26日上午9时。

    第7章 南方集团军群(3)

    自6月23日以来,卡尔佩佐将军指挥的第15机械化军伤亡惨重,它如今正在穿越一片分布着5条河流以及夹杂着沼泽地的恶劣地形区。在进攻开始的那天早上,他仅有一个师的部队做好了战斗准备。在右翼,第8机械化军正从乌曼方向赶来,在布罗德附近进行集结。第12坦克师(隶属于第8机械化军)只有60辆坦克,第34坦克师只有150辆。为了加强第15机械化军,弗拉索夫将军奉命将其麾下的第4机械化军第8坦克师jiāo给了前者。

    一场混战

    这场坦克大战持续了4天,场面极为混乱。卡尔佩佐将军的部队袭击了位于拉杰尤夫的德军第■Ⅷ装甲军团的南翼。6月26~27日夜间,基尔波诺斯命令第8机械化军向韦尔巴和杜布诺突围,与此同时,第15机械化军团向别列斯捷茨科进发。在战斗中,卡尔佩佐在德国空军的猛烈攻击下受伤,于是率领指挥部撤离战场,同时将指挥权jiāo给了副手耶尔莫拉耶夫上校。当时,雷亚贝舍夫的部队已被打散,在此情况下,他决定从第34坦克师抽调1个坦克团和1个摩托化团组成一支“机动部队”,由……波佩尔政委指挥。这支部队重新夺回了杜布诺。事实上,德军第11装甲师当时已开过这座城镇,而支援其作战的步兵部队尚未抵达以巩固战果,所以杜布诺就成了一座空城。

    德国空军在整场战斗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苏军装甲部队前往战区的途中对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拦截。后来,波佩尔的机动部队被围。7月2日,波佩尔决定率部向东突围,最终于8月份抵达苏军防线。

    德国宣传杂志《信号旗》的摄影记者亚瑟格利姆随同第11装甲师经历了拉杰尤夫遭遇战。5时20分左右,他摄下了 251型半履带式装甲车越过草原以及坦克向着远方目标开火的场景。他在报道中最后写道:“在一场持续了11个小时的激战后,敌人放弃了阵地,40多辆坦克被我军击毁。相比之下,我方仅损失了5辆坦克。”

    库齐奥马拉帕特看到德军士兵正在检查一辆被摧毁的苏联-重型坦克,“他们看上去就像专家们正在对事故原因进行现场调查,真正让他们感兴趣的是敌军坦克的原材料、质量及其内部构建方式。他们摇晃着脑袋,喃喃低语:‘嗯,嗯,可是……’毫无疑问,德军取胜的秘密正是这种不断探究的精神。”

    战后,苏联历史学家将这场战役的失败原因归结为坦克通讯设备的落后和短缺。当时,许多苏军坦克缺乏无线电联络,相互之间仅通过信号旗来传递信息。一支部队或中队的指挥坦克往往配置有无线电台,很容易被敌军识别出来,因为无线电台的天线设置在pào塔上在坦克战中,具有此类特征的坦克往往成为敌人首选的进攻目标。

    6月29日,基尔波诺斯将军下达了一道旨在消除作战缺陷的指令,其中涉及侧翼保护、情报的合理组织、无线电的应用以及步兵pào兵的协同等问题。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指令均作了具体的说明,但这并不能弥补苏军武器装备的短缺和零部件的匮乏。第15机械化军仅配备了两个无线电小队,第22机械化军在战斗头8天损失了119辆坦克,但其中的58辆坦克完全是由于缺乏零部件进行维修而不得不自行zhà毁的。

    截至此时,德军第11装甲师已推进至奥斯特罗赫,并对苏军设在舍佩季夫卡的大型后勤基地构成了威胁。当时,第16集团军军长卢金将军正在该基地等待自己部队的到来,他们后来编入了西方面军(前基辅特别军区)。由于民用电话系统的失灵,卢金通过铁路电话系统与基尔波诺斯的指挥部取得了联系,并向基尔波诺斯的副手雅科夫列夫中将汇报了战况。在电话里,雅科夫列夫要求卢金死守舍佩季夫卡,“否则西方面军将失去弹yào供应”。

    接下来,卢金对于苏军中存在的官僚主义行径进行了打击。当军需参谋们因为作战部队没有填写正确的申领表格而拒绝发放武器弹yào时,卢金进行了干预。他下令停在军需处的大约250辆卡车用来运输这些军火,文职人员乘火车转移。卢金随即成立了由来自第213、第109步兵师和第19机械化军的部分人员组成的“卢金大队”,所有通信均依赖铁路电话系统。这是一个临时xìng的部队,整个领导层堪称楷模所有的连级军官、三分之二的营级军官以及5个团级军官全部在战斗中牺牲了。“卢金大队”战斗到最后一刻,直到第7步兵军前来解围。

    “巴巴罗萨”行动 第四部分

    第8章 在雪地中灭亡(1)

    随着中央集团军群日益逼近苏联的心脏莫斯科,德军赖以维持闪电战的燃料逐渐消耗殆尽。同时,苏联的冬天骤然降临,严寒不但威胁着人与马匹的生命,也造成了润滑油的冻结以及轮胎的硬化,间接导致了武器及机械设备的失灵。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红军果断地展开了反攻,将德国侵略者击退在首都莫斯科的门槛之外。

    “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一个月后,越来越多地干预作战事务的德国元首希特勒在“狼穴”(位于东普鲁士拉斯滕堡的大本营)里下达了“第33号元首指令”,确定了德军如今的首要目标是列宁格勒和乌克兰。对于希特勒改变作战目标的做法,德国最高统帅部参谋班子提出了异议,但却遭到了希特勒的一通斥责,希特勒批评他们不懂得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并且强调指出顿河盆地和乌克兰境内的煤矿、麦田、工厂是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不得不将其装甲部队jiāo给南方和北方集团军群使用。

    根据希特勒的指令,德国空军负责对苏联首都莫斯科进行空袭。7月22日,德国空军第2航空队在阿尔伯特凯塞林元帅的指挥下,出动127架战机对莫斯科进行了空中打击。 在同年的剩余时间里,德国空军共对莫斯科发动了75次空袭,有59次轰zhà出动了不少于60架的飞机。

    7月3日,斯大林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命令苏联红军实行日俄战争期间曾经使用过的“焦土政策”,不必考虑平民的伤亡。当时,这项原本是为了对付德国人的军事举措给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斯大林这样说道:“一旦红军被迫撤退,所有能够运载的物资必须一同撤退,不能给敌人留下一台发动机、一节车厢、一粒粮食、一滴汽油……在敌占区,不能让法西斯德军及仆从国军队获得任何生存空间,力争通过这些措施使敌人举步维艰,不战自溃。”

    斯摩棱斯克沦陷

    8月5日,德军包围下的斯摩棱斯克沦陷,31万苏军被俘。然而,就在这次胜利一个月后,希特勒再次改变了主意,莫斯科又一次成为首要目标。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北方和南方集团军群不得不把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悉数jiāo还。对于当时的南方集团军群而言,这道命令执行起来非常困难,因为该集团军群已经对基辅的苏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并且正在收紧。然而,德军要想在基辅取得重大胜利,必将贻误进攻莫斯科的战机,进而给苏联军民在莫斯科的布防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当时,莫斯科周边的防御工事主要是由fù女和少年完成的,因为所有的青壮年男子都已应征入伍。

    11月,苏联军民共修建了1 428个火pào和机qiāng阵地,挖掘了160公里的反坦克壕,布设了112公里长的带刺铁丝网,构成了莫斯科外围防线的一部分。

    希特勒从未理解德国对苏作战所需要的规模。在此之前,德军在波兰和西欧的胜利,主要归功于良好的路况、短暂的路途以及充足且迅速的物资供应。此外,由于德军作战进展迅速,通常在希特勒打算干预前便结束了。倘若希特勒从一开始就将莫斯科列为首要的进攻目标,那么德军的两个装甲集群就不会在通往莫斯科的公路上举棋不定,从而可有效地利用这条唯一用碎石铺就的、可承载装甲战车的公路,最终直取莫斯科。一旦莫斯科沦陷,将会对苏联军民抵抗侵略的士气造成致命的打击,还将对贯穿苏联南北的铁路jiāo通线造成极大的破坏。

    泥泞和雪地

    9月27日,第一场秋雨不期而至。正如德军计划人员事先预料的那样,苏联境内的土质路面顿时变得泥泞不堪,德军的行动受阻。3天后,德军发起“飓风”行动,向莫斯科进攻。在这次行动中,苏联3个方面军挡在了德国第2装甲集团军、第3和第4装甲集群的面前,它们分别是:伊万科涅夫将军指挥的由7个集团军组成的西方面军,安德烈叶廖缅科将军指挥的由3个集团军组成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由斯大林的老战友布琼尼元帅指挥的由5个集团军组成的预备队方面军。然而,对于德军这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言,面临的更大敌人却是“冬季将军”苏联的严冬,它在秋雨过后逐渐开始显现出巨大的威力。当时,恶劣的路况使得德军的补给系统开始崩溃,食品、燃油和军火的运输遇到重重困难。

    第8章 在雪地中灭亡(2)

    第2装甲集团军在古德里安的指挥下,迅速孤立并包围了驻布良斯克的苏军部队。与此同时,施特劳斯将军的第9集团军和冯克鲁格陆军元帅的第4集团军将另外一支苏军切断在铁路小镇维亚济马。10月6日,布良斯克和杰斯纳河上的桥梁被冯阿尼姆将军麾下的第17装甲师攻占。

    城内到处都是军队、重型火pào和内务人民委员会部队,还有为防御作战所储备的10万枚“莫洛托夫”燃烧弹。布良斯克的沦陷使得苏联欧洲部分的一个最重要的铁路枢纽落入德军手中。德军不断收紧对莫斯科的包围圈,同时频频重创苏军。10月3日,希特勒在柏林吹嘘:“苏联已经崩溃,永远不会东山再起了。”

    附录1 第21号指令:巴巴罗萨计划(1)

    元首大本营

    最高统帅部/最高统帅部参谋部/1940年/第33408号

    绝密文件/只传达到军官

    第21号指令

    “巴巴罗萨”计划

    德国国防军必须做好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之前通过一场速决战将苏联击败的准备(“巴巴罗萨”计划)。

    为实现这一目标,陆军必须动用一切可以使用的部队,但首先必须确保已经占领的地区免遭敌人的突然袭击。

    空军应当抽出强大兵力支援东线战事中的陆军,加快地面作战的进程,尽可能降低敌军空袭对于德国东部地区所造成的危害。集中兵力和兵器于东线战场的先决条件是:由我方控制的整个战区和军事工业区必须得到充分的保护,不可停止对于英国尤其是对于其补给线的攻击行动。

    在东线战事期间,海军仍以英国为主要作战对象。

    我将根据情况在对苏联作战开始前8个星期命令军队进行集结。

    准备工作预计将需要较长时间;如果尚未开始,现在就必须着手进行,务必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完成。但是,切切不可暴露进攻企图。陆海空三军总部的准备工作必须基于以下各项考虑:

    Ⅰ. 总企图

    装甲部队应果敢作战,突入敌国深远纵深地区,歼灭部署在苏联西部地区的敌陆军主力,阻止其有作战能力的部队撤至纵深地区。

    而后进行快速追击,力争形成这样一条战线:从该线出发的苏联空军将无法再攻击德意志帝国的领土。作战的最终目标是大致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