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一败涂地的危险。这是我在战争期间最为头痛的事情之一。”
第5章 北方集团军群(4)
6月29日,党卫军“骷髅”装甲师的官兵们渡过道加瓦河向杰古齐艾推进,途中同样遇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6月27日早晨,从凯代尼艾十字路口附近的jiāo通拥堵中成功抽身后,指挥官西奥多尔埃克率领“骷髅”装甲师穿过立陶宛中部。此时,苏军也从最初遭到袭击的慌乱中恢复过来,开始对德军发起猛烈的反击。行进受阻的德军侦察营击退了苏军一系列的装甲反攻摧毁了3辆苏军坦克,并且将其余部队成功击退。然而,苏军步兵仍然殊死搏杀,直到他们的三次冲锋都被击退后,才撤退到树林中。党卫军士兵对于敌人这种执著和狂热精神感到震惊。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该师所属的第1步兵团团长马克斯西蒙下令,对于所抓获的掉队的敌军士兵,即使已经缴械投降,也要格杀勿论。
由于在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中被苏联击败,怀恨在心的芬兰一直伺机复仇。6月26日,芬兰对苏联正式宣战。早在一天前,就有消息称苏军对芬兰阵地发起了进攻,并对赫尔辛基发动了空袭。芬兰首相巴lún曼纳海姆元帅称这场新战争为“圣战”。6月28日,芬兰军队开始向摩尔曼斯克逼近。
4天前,一场征兵活动在欧洲德占区广泛开展起来,号召人们参军支援在苏联作战的德军。来自法国、比利时、荷兰、斯堪的纳维亚以及佛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的男人们受到动员,加入到这场反对苏联共产主义的战争中。
奇袭陶格夫匹尔斯
6月26日,德军特种部队“勃兰登堡”连(即第800教导营8连)在陶格夫匹尔斯小镇周边参加战斗,他们假扮成受伤的苏军士兵,在连长沃尔弗拉姆科纳克中尉的指挥下,成功占领了两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横跨道加瓦河的桥梁。两座桥均长300米,是考纳斯通往列宁格勒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必经之路。上述德军所使用的苏军武器、军装和钢盔均是从芬兰手中得到的,后者是在1940年战争期间缴获的。包括立陶宛和德军人员在内的“勃兰登堡”连,乘坐着两辆缴获的苏联卡车,穿过业已崩溃的苏军防线向目标靠近。他们在经过苏军阵地时,司机还与苏军哨兵开玩笑说:“德军还远在后面呢!”在道加瓦河以南3公里的瓦尔帕斯村,他们兵分两路进攻两座桥梁。苏军bào破目标保卫队?在此部署了 -10型装甲车,对桥梁附近区域形成火力覆盖。但是,当战斗打响时,这些装甲车辆却无法辨别桥上的敌我双方部队。在混战中,德军工兵克鲁科伯格爬进公路桥内部,切断了被怀疑是用来zhà毁桥梁的导火索。
夺取渡口
8时整,在进攻开始1小时后,曼施泰因将军接到报告:奇袭陶格夫匹尔斯城及桥梁获得成功,公路桥梁完好无损,铁路桥梁轻度受损,但不影响车辆通行。此次战斗结束后,曼施泰因评价道:“进攻开始前,曾有人这样问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德维斯克?我当时认为,如果不能在4天内到达,就别指望完整地占领渡口。如今,准确地讲,4天又5小时之后,我们完成了任务。破晓时分,我们马不停蹄地突入敌方纵深200英里。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完成任务,是因为德维斯克这个名字在所有官兵心中都是最重要的,我们已经做好了面对艰险、迎接挑战,实现既定目标的一切准备。”
在铁路桥上,一发坦克pào弹击中了“勃兰登堡”连乘坐的一辆卡车,科纳克中尉和另外5人阵亡。接下来,德军第8装甲师的第10装甲团向桥梁逼近时,遇到了与苏军同样的麻烦也无法分清敌友部队。但是,他们迅速驶过桥梁,占领了“勃兰登堡”连据守的河岸。在当天剩余的时间里,苏军频频出动装甲兵、步兵和飞机展开反攻,试图摧毁这两座桥梁,但未能成功。截至当日结束时,苏军在争夺战中共损失了20辆轻型坦克、20门野战火pào和17门反坦克pào。战斗异常艰苦,苏军士兵用手榴弹攻击坦克,并试图突击到桥上,点燃zhàyào的导火索。在激战中,苏军bào破目标保卫队指挥官被俘,在严刑拷问下说道:“我没有下达zhà桥的命令,因此不该对此事负责。”
第5章 北方集团军群(5)
据报道,当天结束时,一名“勃兰登堡”连的士兵满身血污、精疲力竭,勉强能开口说话,但仍旧身着苏联军装。他的模样被路过的一个德军摄影师拍了下来,成为惩罚苏联“劣等民族”的德军战士的完美形象。
更多的目标
希特勒得知德军攻占陶格夫匹尔斯大桥的消息之后欣喜若狂,从6月27日开始亲自chā手前线较低层次的作战行动,这种做法对于东线德军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希特勒通过凯特尔将军对哈尔德下达命令,要求改变第装甲军的推进路线,让所有装甲部队渡过冯曼施泰因身后的道加瓦河,此外,命令中还就如何夺取另外一处渡口以便步兵使用作了详细的指点。
根据希特勒的《第21号作战指令》,冯勒布的部队的任务是歼灭波罗的海地区的敌军和夺取列宁格勒。然而,通过陆军总司令部下发的这道指令并没有对以上两项任务的实施顺序作出说明,这种情况在后来导致了指挥官之间的相互不和与矛盾。6月27日,霍普纳乘坐他的“火炬”联络飞机抵达陶格夫匹尔斯附近的桥头堡与冯曼施泰因进行磋商。据曼施泰因后来回忆,他对于居然没有人告知霍普纳有关希特勒所下达的最新命令感到吃惊。4天后,冯勒布抵达设在乌泰纳的第4装甲集群战术司令部,jiāo给了霍普纳一份作战计划纲要。当时,这两位将军为此差点发生了冲突骑兵军官出身的霍普纳xìng格率直,有时甚至鲁莽,但却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装甲部队指挥官,对于作战行动有着一种非常出色的感觉。而勒布年龄较大,思想保守,对于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行动的做法一直持保留态度,最终在1942年向希特勒辞职。
6月28日,德军“勃兰登堡”特种部队企图发起另外一场突袭,夺取位于叶卡布皮尔斯(该城当时已经被基尔科纳中将指挥的第1装甲师占领)附近的横跨道加瓦河的大桥。然而,苏军bào破目标警卫队对于德军的企图早有察觉,他们及时动手zhà毁了这座桥梁。在此情况下,冯基特尔少校率领第113步兵团2营下到河水中,搭乘冲锋舟顶着密集的火力向对岸发起攻击。与此同时,德军第37工兵营和第26修桥营加紧施工,经过9个半小时的努力,终于修建起了一座重20吨、跨度166米的桥梁。
“斯大林防线”的崩溃
一天后的6月29日,芬兰军队向卡累利阿半岛发起进攻,试图收复苏联在冬季战争中从自己手中夺走的这块土地。与此同时,与芬兰军队遥相呼应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向东北方向进发,突入波罗的海地区。7月1日,德军攻占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城。次日,德军在拉脱维亚边境上突破了“斯大林防线”。
发生在里加的战斗非常激烈。驻守该城的是苏联第8集团军,进攻的一方是拉施上校率领的德军部队。凌晨3时10分,德军发起进攻。在一些37毫米口径高shèpào和工兵人员的支援下,第43步兵团10连跟随第185突击pào营3连的3辆自行突击pào向里加城发起进攻,当他们顺利通过跨度600米长的大桥之后,大桥便在一声巨响中被苏军zhà毁。已经过河的这一小股德军不得不临时构筑起一道环形防线,抗击来自苏军第10、第11、第90内务师的一波接着一波的攻击,后者得到了装甲列车的支援。在激烈的巷战中,这支德军损失了9名军官和82名士兵。
7月1日夜晚,德军第667工兵团出动人员和舟艇,将第61步兵师第5营送到道加瓦河对岸。破晓时分,德军小心翼翼地潜入里加城,意外地发现苏军早已撤离了这座城市。然而,苏军在撤离之前,放火焚毁了作为拉脱维亚首都的里加城的三座古老的标志xìng建筑,它们分别是“黑头兄弟会”的行会旧址、阿瑟斯教堂和圣彼得教堂。接下来,被视为解放者的北方集团军群进入里加城,受到当地拉脱维亚民众的夹道欢迎。
4年后,当年攻占里加城的英雄拉施上校已经晋升为将军,他将成为波罗的海港口柯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的最后一位保卫者,与伊万巴格拉米扬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进行对抗。
第6章 中央集团军群(1)
中央集团军群在德军3个集团军群中实力最强。其第2和第3装甲集群将首先切断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然后突入白俄罗斯深远纵深,占领战略要地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最终将包围圈中的敌军尽收囊中。对于中央集团军群而言,其最终目标和最重要的目标便是占领更靠东部的莫斯科。对于乐观的德军而言,莫斯科是一个唾手可得的目标,他们认为在冬天到来之前完全可以将其拿下。
当进攻苏联的命令传达到中央集团军群下属各级兵团之时,第3步兵师第67团13连的一名排长艾伯哈德魏格曼正在拜访另外一名同僚艾克哈德毛勒。据魏格曼回忆,毛勒是一位十分英勇的军官,受到全团官兵的尊敬。当时,毛勒平静地对他说道,“这是德国的末日”,魏格曼简直惊呆了。
在德军对面,苏联第3集团军司令库涅斯托夫将军报告说,他的巡逻队发现德军正在清除东北部边境的奥古斯图夫的铁丝网。在那里,由于有着茂密的丛林,德军的行动很不容易被发现。另外,德军侦察部队和特工人员早已潜入该地区,搜集苏军的防御配系、道路和桥梁等情况。在风景迷人的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苏军上校斯塔里诺夫回忆道:“在1941年6月21日那个温暖的夜晚,负责布列斯特防务的第4集团军的军官们一如既往地举行各种周末娱乐活动。” 另据当时居住在布列斯特的格奥尔基卡尔布克回忆,那天晚上他在公园里与朋友们聚会,“许多人在公园中。事实上,那是唯一可以举行聚会的场所。管弦乐队和铜管乐队在那里演奏,人们跳起了舞,大家玩得非常快乐。那是一个欢乐愉快的夜晚。”
在明斯克的军官俱乐部里,一部著名的喜剧《马里诺夫卡的婚礼》正在上演,军区司令员帕夫洛夫、参谋长克里莫夫斯基和军区副司令博尔丁等多名将军也在观看。这时,西部特别军区高级情报官布罗金上校突然打断了他们的兴致,报告称“前线形势万分紧急”,德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并且开始在部分地段开火。帕夫洛夫将这一报告转给了博尔丁,并添加上了“纯属谣言”的评论。
古德里安将军从河对岸观察后写道:“我们通过对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堡垒的后院进行观察后发现,那里的士兵正以排为单位随着军乐队的演奏进行排练。布格河沿岸的坚固支撑点还没有进驻部队。”
另一名德国军官、第8西里西亚步兵师的埃里希蒙德中尉痛苦地回忆起“巴巴罗萨”战役打响前的一幕。当时,他与一名年龄比自己大一倍、曾于1917年在纳尔瓦战役中同俄军战斗过的指挥官站在一起。当时已经是深夜23时了,进攻的命令仍然没有取消。当他们看到手表指针即将指向凌晨3时15分的时候,这名指挥官说道:“我们将要像拿破仑一样,在苏联广阔的疆域里同死神抗争。蒙德,请记住这个时刻,这是旧德国灭亡的时刻。灭亡了,日尔曼!”
莫罗佐夫中将指挥的西北方面军第11集团军的左翼以及帕夫洛夫将军指挥的位于白俄罗斯境内的整个西方面军,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即将发起的首轮进攻的重点。在这条战线上,苏联方面部署了第3、第4、第10集团军及其各自所属的机械化部队。此外,还有一些机械化军和骑兵军作为预备队待命。
德军将从两个方向发起进攻:一个沿着布列斯特发起,另一个从北部的苏瓦乌基发起,最终在白俄罗斯地区打一场围歼战。然而,当先头部队开始渡河、坦克兵们开始在崎岖地带推进的时候,他们的指挥官们仍不清楚这场战役究竟该如何进行。当战役进行到第三天时,霍斯将军和古德里安将军仍然无法决定是攻打明斯克还是斯摩棱斯克。
进攻开始
中央集团军群发动的首轮进攻实际上是由莫尔霍夫中尉率领的第39工兵营3连的一支先遣队发起的。由于担心飞机的声响有可能惊动边境地区的苏联守军,莫尔霍夫率领部队在凌晨3时越过布列斯特以南布格河上的一座桥梁。他抓获了4名苏联守军,拆除了安装在那里的zhàyào,并在大规模pào击开始前完全占领了这座桥梁。10分钟后,占领该桥的消息便通过野战电话迅速传到德军第24装甲军作战处长拜伊尔莱恩中校的耳朵里。
第6章 中央集团军群(2)
这次密集的弹幕shè击对于苏军的震撼很大。《第4集团军作战日志》中记载道:“就像晴空霹雳一样,整个边境线上突然响起了震耳yù聋的pào声。法西斯的pào击目标是修建防御工事的苏军步兵和工兵部队宿营的地方、布列斯特训练场以及边防军的兵营。德军将最猛烈的火pào和迫击pào火指向了布列斯特的军事宿营地,尤其是布列斯特要塞。”
战斗打响后,魏格曼首次遇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在新修建的斯克洛德暗堡内,苏军进行了顽强抵抗,一直战斗到最后一人。在向前推进的途中,我们感受到了现代化武器的可怕威力,看到了被我方轰zhà机摧毁的长达1英里的苏军坦克纵队。”
在瓦尔德莫德尔将军指挥的德军第3装甲师,一个名叫马丁希尔舍的28岁的士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