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毛泽东的神来之笔 > 第 57 章
    架娇。第二地段之鲁车渡、志力渡,由三军团先头团架桥。

    3.在渡江前一般应采取较急行军远离追敌,使先头能较敌隔三天以上,后卫应较后,隔本队一天至一天半行程;本队期于五月五号达到江边。

    4.各纵队前进中,遇阻敌应迅速消灭之,城不易攻则绕过之,遇迫放应尽力迟阻,逼紧则以相当兵力击退之。

    5.各兵团应严格执行此计划之规定,关于路线行程及作战部署之每一步的实施均关渡江大计,应力求协同动作不得违误。

    6.万一上述地段渡江不遂,则应迅速转入元谋西北地区,设法渡江。届时野战军主力应控制在武定、元谋之线,准备打击滇敌。

    丁、关于渡江转入川西的政治意义,应向干部及战士解释(内容另告),使全军指战员均能够以最高度紧张xìng与最坚强意志赴之,应克服疲劳与不正确情绪,行军中应争取少数民族,携带充足粮食,注意卫生与收容掉队(25)。

    可以看出,中革军委对渡金沙江的困难程度已有比较充分和具体的了解,渡江地点也被具体指定且已不是点而是线,这为的是增大渡江的成功概率。而这个“万万火急”的基本精神应该在日前深夜或当日凌晨已传达各部,否则无法解释29日一大早各路先头部队就停止西进开始转赴西北去抢金沙江。

    至此,中央红军抢渡金沙江的战略行动进入实施阶段。

    这个重大战略行动实际上应始于两日前中革军委部署中向昆明虚晃的那一qiāng,这一qiāng在“抢渡金沙江”这个系统工程中起到了至关紧要的作用。máo zé dōng等的意图显然是要惊一回“龙主席”的驾,以让尾追的滇军全部或大部都回昆“勤王”,保证中央红军主力从容过江。

    这“虚晃的一qiāng”确实也达成了这个效果。

    29日,在林、聂亲率红一师从寻甸的塘子、西山出发,经嵩明以北向禄劝疾进的同时,左权、陈光、刘亚楼所率军团直属队和红二师已兵分两路逼近昆明外围的杨林与嵩明:右路陈光、刘亚楼率红二师主力直趋嵩明,中午时分进抵城外,在喊话劝降无效后即发起攻击,嵩明城城垣低矮且有塌陷,红二师未经激烈战斗便很轻松地进了城,随即召开群众大会分钱分物还愤怒声讨“军阀龙云”的滔天罪行;左路红六团在团长朱水秋、政治委员邓富连率领下直扑杨林,先头连化装成中央军在白龙桥即将迎出十里路嵩明第六区区长计天佐以下18名官佐团丁拿下,中午时分进入杨林镇后又以当地官员名义给昆明打电话,逛称“共匪已到杨林,请龙主席派一团人马前来堵截”,而这时安、刘两旅尚未抵昆,“龙主席”哪里还派得出“一团人马”,下午时分只见到一个排乘车前来救急,朱水秋邓富连当然也就连人带车照单予以全收……

    杨林有个兵站,里面推满了粮草装备。红六团好好地换了一回装,又拉上粮草装备前去嵩明与师主力会合,同时也派出侦察人员进至距昆明只有15里路的板桥,到处向人打听昆明城防情况,还满世界刷写“打进昆明,活捉龙云”的标语。

    这些信息肯定灌进了“龙主席”的耳朵,急得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对自己原来那个“匪必谋由元、武渡江”的判断也怀疑起来。不过不知是装的还是真的,“龙主席”他老人家在焦灼不安的同时也难得地表现出了难得的镇定与冷静:这天他一边在关照昭通驻军和巧家县长毁坏桥梁、船只,藏匿粮草,防“匪”至会、巧渡江(26),一边还电令孙渡查明“匪主力究向何方逃窜”、“仍跟匪主力尾追为要”(27)。然而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孙渡在获悉鲁道源旅已与红一军团二师一部在狮子口接触后,竟然也把这支疑兵当作了“匪之主力”,要带上李菘团残部,“明日仍继续向杨林方面尾匪追剿”(28)。而掉在最后的龚顺壁旅自黄泥河以后就莫名其妙地与孙渡“失去联系”,进至曲靖后也按“龙主席”回省“勤王”的指示精神,于当日午后转赴宜良,要“搭车晋省”了(29)。

    至此,滇军主力全部离开了“尾剿”序列,与中央红军主力脱离了接触。

    是日,中央红军右纵队红三军团按军委部署分右右两路进入寻甸,右路经河脑村向海尾、甸沙村前进,左路先头侦察连化装成老百姓混入寻甸县城,在主力将寻甸城包围攻击后即大开城门,将县长李荆石所率数百民团全部击溃,李荆石亦被活捉,左路部队当晚宿营寻甸县城;军委纵队凌晨4时从鲁口哨、大汤姑、阿乡地域出发,渡过牛栏江进至姚家村、鲁土一带宿营;后卫红五军团亦由双庄经永宁、鲁口哨、中麦场进至新街宿营。

    同日,红九军团带着数百名新参军的群众、教师和学生离开宣威,按军委渡江部署向会泽方向前进,当晚进至渣格、院子田一带。

    同日,薛岳总指挥部及第二九五旅温良部进至白水,吴奇伟部进至曲靖及附近地区,周浑元部进至沾益地域,湘军第五十三师李韫珩部奔向宣威。而滇军安恩溥、刘正富两旅也于午后陆续进抵昆明。4个旅的主力齐聚昆明,让“龙主席”长长地舒得一口大气:谁要还想染指滇政,请先问问老夫子弟兵手中的家伙答应不答应!

    其实“朱毛”同样也长长地舒了一口长气,因孙渡纵队集体“晋省堵截”,现在中央红军主力左侧后的威胁已经得以解除,还能构成威胁的,只剩下了从沾益而来的中央军第十三师万耀煌部先头部队。

    这可真是加快抢渡行动的大好时机。

    当晚20时,中革军委致电各部,对部署任务再作强调:“一军团先头师应于‘5.1.’赶到禄劝,并准备消灭或驱逐阻我之敌,明30日,主力应经嵩明以北禄劝大道前进。军委纵队今抵鲜(鲁?)土村附近;五军团向揖邵;3军团分两路向万希古、狗街前进”(30)。两小时后,又以“万万火急”电令彭德怀:“为便于遂行北渡金沙江之战役任务,三军团在西进中,应派出强有力的后卫团,附电台行运功防御,特别是反冲锋,以阻滞进敌,务使右纵队后卫之敌离主力半天行程,以便全军顺利渡江。否则将使中央纵队及左纵队受制于敌,甚至无法北渡,望决行。(31)”

    其实此间的中革军委有点高看了万耀煌,对其作用力也有点过虑。虽然蒋公“追剿”行列中就他靠中央红军主力最近,但也隔着至少半天以上行程次日万师先头第三十七旅潘祖信部因被洪水所阻,被迫绕道而行,晚上也才进至寻甸以东的乌龙潭。

    至于其它各路“追剿”人马,他们掉得更远!30日那天,薛岳总指挥部及第二九五旅温良部进至曲靖,吴奇伟部进至马龙,周浑元部进至张家屯、董家冲都与“朱毛”隔着至少两天以上行程。

    于是4月30日成为中央红军主力入滇以来第一个未与追兵jiāo火的日子。

    这天中央红军主力各部放开脚步赶赴金沙江边。左纵队先头红一师直趋禄劝、武定,红一军团主力兵分3路,分别进至羊街、大西村、果东、冷水沟及寻甸之七甲;右纵队红三军团兵分两路,分别进至古城、小鸡街以北地域,右路先头部队继续向万希古、江边前进;军委纵队由鲁土、姚家村进至可郎后,临时改变原定路线,转道进入柯渡宿营,红五军团由新街出发,尾军委纵队之后,当夜进至可郎。

    这一下,万耀煌跟“朱毛”隔着的行程可就不是半天而是至少两天了。

    同日,红九军团从渣格、院子田出发,中午时分进抵牛栏江边,黄昏前全部渡过牛栏江。

    此间的“龙主席”已认定“朱毛”并无“晋省”之意,所以虽然还维持着“匪……以西窜元、武等处渡江为多”这个原有研判,却对薛岳根据这个判研作出的部署很是不以为然薛岳的部署是:万耀煌师“以武定、富民地区为堵剿目标”、谢溥福、肖致平两师“以嵩明及其西北地区为截剿目标”及吴奇伟部“以嵩明及其以西地区为截剿目标”(32),竟然莫名其妙地于当晚向蒋公建议:“以今早所报观之,匪仍在西北之间,而窜西窜北,实尚未明显。在此一、二日内,职意各部队除继续追击外,其尚在曲、沾、威各县之部队,拟宜暂驻原地,以观匪之行动如何,再行决定。(33)”

    甚至还向蒋公红口白牙大打包票:“此匪由会、巧溃窜,则渡江困难,道路崎岖,实于我有利,若由元、武等处渡江,虽地形涣散,然匪渡江感同一困难。若刘文辉部,内无变化,沿江各处,无论守兵多寡,均可拒止也。(34)”

    总而言之一句话,“朱毛”从哪儿都过不了江,咱就跟这儿候着吧!

    当然,“龙主席”的包票之后还暗藏着一个要踢给刘文辉的皮球:

    如果“朱毛”过了江,那是刘文辉笨蛋。

    “龙主席”所言并非全无道理,金沙江之艰险的确超过“朱毛”此前跨过的任何一条江河。

    máo zé dōng等现在担忧的就是这个,那天在进至柯渡的路上,他们又再次调整部署:

    我右、中两路决定由洪门渡、绞车渡附近渡江;左路一军团由禄劝经武定、马鞍山、元谋之龙街渡江(军团主力超越禄劝,直取龙街);决定刘(伯承)参谋长率干部团一个营附工兵,于5月4日赶到纹平(车)渡架桥;以三军团之十三团经老务背、江边,渡过普渡河,转经马鹿塘,亦跟5月4日赶至洪门渡架桥。(35)

    这一调整的实质,是又一次延伸了渡江地段,既可分散追兵,又增加了成功概率。

    中央红军,渡江在即!

    上一节   下一节

    图9-1:中央红军威逼昆明抢渡金沙江行动要图

    (1935年4月24日~5月16日)

    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

    点击上图查看或下载清大图

    注释

    (1)《朱德关于我军向曲靖等地集结回击敌军指示》,转引自张家德著《从黎平会议到巧渡金沙江》第277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龙云为红军进入小羊街指示李菘埋伏阻击》,《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39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3)《龙云报告红军可能由元谋马街渡金沙江》,《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0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4)《龙云令孙渡所部由宜良搭车回省堵截》,《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0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5)《4月25日22时林彪电告军委》,《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01~第140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6)《4月26日17时林彪电告军委》,《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2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7)《4月26日21时彭德怀电告军委》,《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25~第142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8)《4月26日24时军委电示》,《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2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括号内容为本书作者加注。

    (9)《刘正富改向宜良急进》,《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2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0)即4月25日下午龙云致蒋介石电中的“拟以中央军及湘军星夜兼程由平彝向曲靖大道前进追击,滇军全部由宜良搭车进省迎头堵截”的建议。

    (11)《蒋中正饬第一、二纵队入滇后归龙云指挥》,《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2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2)《龙云报告红军可能由元谋渡江》,《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2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3)《蒋中正询问孙渡至禄劝需用时日及各站里程》,《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2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4)《蒋中正规定防堵红军部署要旨》,《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3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5)《罗佩荣报告廖角山一带红军有攻城模样》,《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2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6)《龙汉斗拟率部旋省增防》,《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2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7)《龙云因红军已到曲靖附近令孙渡迅速前进》,《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3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8)《孙渡建议省垣只须赶回一旅即可无虑》,《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5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9)《龙云饬东川宣威县长注意城防》,《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5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0)《清平时做官匪来时先逃qiāng毙前宣威县长陈其栋》,《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8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1)《剿匪军第二路军黔西滇北川南间地区追剿朱毛股匪经过详报》,《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34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2)《4月27日19时军委电示》,《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455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3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