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毛泽东的神来之笔 > 第 6 章
    欢声掌声如雷。

    突击队在毛振华等配合下很快登岸,抢占了沿河守军工事,并掩护红四团第一营陆续登岸,向大渡口和半山腰古庙敌纵深阵地发展进攻,陆续抢占了几个高地。但半山古庙阵地守军一个营很快便居高临下发起反扑,夺回失守高地,并将红四团第一营压迫至江边,态势一度十分危殆。

    这时坐镇南岸红四团指挥所的红二师师长陈光急令军团pào兵营长赵章成开火,这赵章成在红一军团是个名头很响亮的人物,其本钱就是迫击pào打得又准又刁,根本不用瞄准镜而全靠目测。此人笃信佛教不愿杀生,开pào前都要先祈祷一番:我是奉命开pào冤魂野鬼不要找我。而且经常是三pào中只中两pào,要放空一pào来放生。但这时珍贵的pào弹只有五发,陈光的严令又是三pào必中一pào不中就杀头。赵章成按例祈祷后便抖擞精神仔细目测,尔后连放三pào,在反扑敌群中央打出了一个等边三角的弹着点,当下又赢得了两岸红军官兵的雷动欢呼,而彼岸那一营黔军却掉头顿作鸟兽散。

    至下午15时,红四团全部控制北岸渡口及高地。

    左路孙家渡的黄珍这天在经历了一番曲折后也得了手。

    吸取了前两日受挫的教训,这次红十三团干得非常巧妙也非常漂亮。强渡前,战士们根据概略目测好的河面宽度,在上游数百米处隐蔽预制了一座由木排与竹筏连接而成的浮桥,浮桥的一端与南岸固定,另一端则作成活结由固定在南岸的绳索控制放摆,顺水慢慢慢将浮桥斜送至北岸。如此,只要浮桥一端搭靠北岸,部队即可迅速登岸冲击。

    凌晨时分,红十三团在机qiāng和迫击pào火掩护下发起一次强渡,pào火密集准确,将敌机pào营长赵宪群击毙,突击队少数人登岸,经一番激战,因众寡悬殊不能立足,被迫乘筏返回南岸。与此同时,上游“预制浮桥”也准备完毕。午后,红十三团再次发起强渡。以一部乘零星竹筏从正面强渡,上游“预制桴桥”则开始放摆。

    在强大火力和下游正面强渡木筏掩护下,“预制浮桥”放摆非常成功。

    数千红军战士踏上浮桥一路欢呼奋勇冲击。守军团长罗振武看看抵挡不住,即向江防总指挥、黔军教导师副师长侯汉佑求援。侯正yù派所部第一旅旅长林佑生率预备队驰援,却突然接到侯之担电话,声称湄潭和江界河等处渡口已被红军突破,令其赶紧招呼部队撤往遵义集中,林佑生的任务也就只好变作掩护孙家渡及茶山关之守军撤退。而这当口罗振武部已被登岸红军打得不成样子,罗躺在地下打滚也挡不住奔逃的溃兵,最后还是由其勤务兵硬架着尾随溃兵逃向团溪。

    与此同时,已渡过清水江的红三军团主力亦进抵桃子台,茶山关渡口。因红十三团在孙家渡强渡成功,侯汉佑已令所部撤往遵义,茶山关等渡口不攻自破。红三军团主力到此已无“突破”任务,而只须全力架设浮桥。

    至此,中央红军三路突击部队,全部突破乌江。

    各路部队立即在各突破渡口附近多处架设浮桥。

    5日,中革军委确悉:薛岳兵团8个师正经镇远向施秉、瓮安开进,其第15师正向铜仁集中;桂军廖磊两个师分向八寨、都匀前进;粤军张达1个军拟开柳州;川军两个旅由南川、正安向湄潭推进;清水江以南的黔军7个团进至紫江、羊塘及瓮安以南之牛场地域防堵,并企图北渡乌江固守遵义。中革军委电令各部首长, “我野战军仍分三路前进,坚决并迅速消灭阻我前进的之黔敌,并实行追击”,中路刘伯承率红二师及干部团“攻占遵义消灭黔敌”;右路林彪、聂荣臻率红一、红九军团夺取湄潭,“必要时协同红二师攻取遵义”;左路彭德怀、杨尚昆率红三军团攻占镇南关(今老君关)、控制乌江北岸;董振堂、李卓然率红五军团继续断后,并扼守袁家渡、江界河、孙家渡三处渡口(27)。

    1月6日,在乌江南岸担任掩护任务的红五军团从江界河渡口最后过江。

    次日,“老虎仔”终于赢得与“小诸葛”的比赛,进驻贵阳。

    薛岳进贵阳,“朱毛”过乌江,两个动作,差不多在同时,被划了个句号。

    “老虎仔”薛长官此间肯定很是得意风光,但不知道后来有没有后悔过:这几乎就是他在“剿共”中得竟全功的唯一良机:此后薛长官与“朱毛”再度jiāo手,那就基本上走的是背字儿了,直至后来被眼跟前儿已逞“穷寇”状的“共匪”们坐着木船摧破“伯陵防线”跨过琼州海峡,把自己个儿撵了个落荒而走去了台湾。

    此间的“朱毛”也在与薛长官同享“得意风光”:过了乌江,遵(义)桐(梓)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了。当然,在后来全民族共同抗战的阵营中,他们也多次由衷地为薛将军的上佳表演击过节赞过叹:薛将军在抗战中属善战之辈,屡有建树,既有“南浔大捷”的功劳,也有“长沙会战”的苦劳,这些功劳苦劳也理应与他在 “剿共”中的悲喜酸涩一并载入史册。

    薛岳将军1998年在台北去世,享年102岁他大概是国共双方名将中的最高寿者。

    1月5 日,刘伯承率干部团主力赶到团溪,与先行到此的红六团会合。军委通报遵义有侯之担6个团固守,王家烈两师人马正住那里赶,红二师必须赶在王家烈的前面拿下遵义。刘伯承令红六团团长朱水秋、政治委员王集成率团主力首先拿下遵义城郊的深溪水(今深溪镇)。而这时红六团第一营长曾保堂已从当地群众口中获悉了深溪水守军是侯之担部一个“九响团(28)”,且已根据群众提供的信息绘制出敌人工事和火力配置草图。敌情了然于胸大家都摩拳擦掌,明儿个一早就去会会这个劳什子“九响团”。

    次日清晨刘伯承率红六团疾进深溪水,而这时右路红一军团、红九军团主力已进了湄潭,左路红三军团也奉中革军委命令正疾进镇南关、刀靶水去遮断贵(阳)遵(义)公路的jiāo通。这一来刘伯承也好,朱水秋王集成也好,便更是毫无顾忌只有一门心思的遵义城了。

    深溪水前面的山丫口地势很险要,但“九响团”却是一堆松包。红六团第一连利用雨雾猛扑上去夺取了丫口,紧跟着团机qiāng连和第一连十余挺轻重机qiāng封锁住两边碉堡,前卫营朝着山下敌营发起迅猛冲击。一阵qiāng声和手榴弹bàozhà声后,“九响团”扔下200来具尸体一路溃逃,后边红六团也一路穷追。这“九响团” 没有勇气却有心计,逃是逃却不进遵义城而是绕过遵义向桐梓而去,看来是怕把红军引向遵义被上司责罚。而红六团政治委员王集成瞅着一大堆俘虏突然灵机一动,何不如我们化装成溃逃的敌人赚开遵义城打个便宜仗?这主意马上就得到了刘伯承的首肯:敌人在遵义有6个团你们前卫只有1个营,看起来悬殊但敌人已是惊弓之鸟,只要你们沉着勇敢敌人可能一轰就会跑……

    刘伯承说对了一半,敌人的确是一轰就会跑,可敌人却没有6个团。侯之担6个团大都用于江防,现在有的撤向桐梓,有的尚在途中,侯之担也逃向重庆(侯到重庆即被蒋介石行营参谋团以“临阵脱逃”罪扣押),遵义城中只有侯汉佑不足千人的一帮溃兵,现在基本上就是一座不设防的空城。红六团前卫营营长曾保堂带着俘虏很容易地便赚开了城门,大家一拥而入连qiāng都没怎么放就把溃兵们兜了个圆。

    1月7日,中央红军完全占领遵义。

    9日,红一军团攻克娄山关,进占桐梓。

    同日,军委纵队进驻遵义。

    至此,黔北以遵义、桐梓、湄潭为中心的大片地域,被中央红军掌控。

    从黎平会议决定转变战略方向算起,不到20天,中央红军于绝处获得再生机会。全军一扫在桂北西延山区的萎顿之状,欢声迭起。

    事隔多年后双方封闭的黑匣子变成透明玻璃匣子,笔者这类迟到了70年的“事后臭皮匠”也得以透视并确悉,蒋公此番入黔的战略重心,已明显地偏向“攫取黔政”。这个小心眼儿小算计与红色战士们“为苏维埃而战”的勇悍无匹相辅相成,为中央红军从黔东南向黔北进军创造了一个绝好的战略机遇。机遇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从被“封存”到出场的máo zé dōng正是一位善于把握机遇的有准备者。他在诸多“政见不同”的战友们挑剔目光打量下,走通了这根玄而又玄险象环生的钢丝,这为他后来再次再再次被推向前台,又结结实实铺垫了一层“准备”。

    周恩来答应在“形势稍微缓和”时“讨论失败原因”的时机,也到来了。

    上一节   下一节

    图1-1:从湘桂黔边到黔北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军黔北行动要图

    (1934年12月13日~1935年1月10日)

    点击观看或下载清大图

    注释

    (1)《桂白致湘何辩难冬末电》,《红军长征过广西》第523~524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2)《粤、桂两集团军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请缨追剿朱、毛真电》,《红军长征过广西》第532~533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3)《蒋中正重申会剿计划大纲及电令黔军巩固黎锦等防线》,《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4)《西南政委会给陈、李、白电文》,《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5)《中央红军突破乌江之战》,《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24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6)宋少华《吴奇伟部追剿红军溃败记》,《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上)第268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出版。

    (7)李以《薛岳率军追堵红军的经过》,《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上)第53~54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8)《guó mín dǎng第25军镇远行营参谋长黄烈侯关于防卫镇远战斗详报》,《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9)1934年12月13日,中革军委发布命令:军委第二野战纵队撤编,与军委第一野战纵队合编,统称“军委纵队”。见《中革军委关于取消第二纵队,合编第一、二纵队的命令》,《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175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10)《朱德关于我军突破黔敌清水江、沅江第二道防线的部署》,《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179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11)未查阅到该指示原文,转引自《红军黔滇驰骋烟尘谱正编》第13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2)原引者注:镇南关、绥口阳,疑误,似指镇雄关(属贵州省镇远县)、绥阳。

    (13)《林彪、聂荣臻关于目前我军应在黎平西北略事休整等战略行动建议致朱德电》,《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178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14)《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181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15)周恩来《党的历史教训》(1972年6月10日),《红军长征回忆史料⑴》第240页,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11月版。

    (16)王家烈《黔军阻击中央红军经过》,《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上)第179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17)《蒋中正电令薛岳部直趋镇远截击》,《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8)魏鉴贤《随薛岳所部追堵红军长征的见闻》,《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83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19)《蒋中正再次电令薛岳部速进镇远策应黔军》,《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9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0)朱德《关于各军团纵队31日行动及其任务的部署》1934年12月30日22时,(《红军黔滇骋史料总汇》(中)第197~第19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1月版。

    (21)《1969年7月6日máo zé dōng警卫员陈昌奉回忆》,转引自《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22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1月版。

    (22)《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193页,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23)侯汉佑《侯之担部防守乌江的溃败》,《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24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4)《朱德关于偷渡部队不应小于一团的指示》,《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第20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5)魏鉴贤《随薛岳所部追堵红军长征的见闻》,《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183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6)《黔军副总指挥何知重由平越冬电》、《黔军军长王家烈支电》,《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第205~第20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7)《朱德、周恩来、王稼样关于我野战军迅速休整、准备进入反攻致各军团、军委纵队电》,《红军长征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