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就是百度的共同创始人之一、首席策略官原公司CEO徐勇在2004年12月份悄然离开百度。
徐勇声称自己是2004年6月百度融到包括Google在内的八家公司投资后开始有了离开的想法。十月份已经在公司的会上向所有中层宣布。他认为成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和生活方式,是在尝试新的东西中体验的。而百度“进一步融资后已经步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是自己离开的最好机会了”。徐勇的此次离开,只是辞去了作为公司管理层的首席策略官位置,今后所持的股份都不会有变化,每次董事会都会参加,并没有与百度脱离关系。2004年12月15日是徐勇在百度度过的最后工作日。而在此前一天,百度公司为徐勇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欢送会,感谢他五年来对公司的贡献。
对于他的离去,李彦宏表示,“徐勇先生在百度近五年的成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公司各方面已经进入良xìng的运营轨道,盈利情况越来越好,所以我们对他这一决定表示理解。他对百度各项业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相信他将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取得更多成就。”而徐勇的回应则是,“百度是我职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我非常荣幸能够与百度总裁李彦宏先生以及所有员工一起,将百度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这是让我和所有百度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业。百度目前各项业务均保持着稳健且高速的成长,技术也一直保持全球领先的地位。我对百度的未来充满信心。”在业内人士看来,双方的语气未免显得有些官方、客套。然而,徐勇的离职就发生在百度上市的前夜,这让人们在为他感慨唏嘘的同时免不了要浮想联翩: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徐勇的离去?
离职的背后
1999年底,徐勇和好友李彦宏携风险投资回国创立百度公司。自那时起,两人在公司业务上就有了相对明确的分工。徐勇在销售和咨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百度也承担了销售的工作。李彦宏以技术出身继续在百度负责技术研发。在2004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徐勇和李彦宏并列排在第156位,财富同为10亿元人民币。
但是,在百度上市的前夕以及之前的一系列人事以及分工调整之后,徐勇此前所负责的业务领域基本被剥离出去。作为首席策略官的他在百度几乎成了“光杆司令”。对于离职的原因,徐勇本人否认是此前传言的公司业绩和个人能力等问题,而是自己想尝试新的创业机会。他解释说:“作为最大的个人股东,我肯定不希望公司出现任何问题。我和李彦宏的合作也非常好。”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百度在下一轮融资或者上市之前,李彦宏为调整公司股权结构而对公司管理层进行的清洗,有人称之为“清君侧”,因为徐勇是持股仅次于李彦宏的高管。“李彦宏必须确保自己对百度绝对的控制力。”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在解释这一事情的原因时分析。但这种分析没有得到百度的认同。
徐勇的离职其实从2002年开始就已经显出端倪。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徐勇因其家庭背景和个人掌握的大量风险投资人关系在公司创建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现任COO朱洪波加盟百度前,包括市场、销售等众多业务都是由他直接负责的。但从2002年开始,随着百度逐渐走上正轨,徐手里的权限越来越小,最后只担任首席策略官的虚衔。据知情人士分析称,李彦宏在经营管理上的作风是“利字当先”,徐勇虽然在公司创建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经营过程中,他个人的能力的确有所不足。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有了朱洪波的加盟,也促成了徐勇的最终离职。不过,百度否认这是此前股权调整的结果。
而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在百度工作的百度市场总监毕胜也在7月初离开了百度,目前还没有具体去向。在百度,毕胜的职位属于中层。谈到离职原因,他坦言是出于个人的一种选择,据悉,毕胜现在的工作由原来3721负责公关和媒体宣传的市场总监舒迅负责,舒迅的工作向负责市场、公关、品牌和用户体验的副总裁梁冬汇报。
在公司管理层的一系列调整过程中,百度CEO李彦宏个人对公司的控制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根据百度此前提jiāo给SEC(美国证券jiāo易委员会)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李彦宏的持股比例达到25.8%,虽然落后于第一大股东、国际著名创投企业德丰杰(28.1%),但在互联网分析师吕伟钢看来,德丰杰并没有在百度IPO时发售自己持有的百度股份,但风险投资商在百度上市之后几乎肯定会寻求部分股份套现以谋利,那么李彦宏将可能在上市后不久成为百度的第一大股东。而徐勇的持股比例为8.2%,IPO之后的持股比例将降为7%。由于百度在2004年年底和2005年年初曾对股份进行了分拆,所以有传言认为,在徐勇离开百度的时候,李彦宏几乎肯定以现金或其他方式收购了他所持有的大部分百度股份。
李彦宏如此大手笔的进行人事调整,无非是为了更方便的上市融资,但纵观中国的一些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无一例外的都在上市后,管理层就开始出现人事变动,或者可以这样认为,互联网企业为了上市才请到这批人,上市后,这群人的作用也就发挥完了,就该拍拍屁股走人了,当然,他们手里肯定也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早在搜狐谋求上市的前夕,“海归”李文谦决定加盟搜狐,任总经理兼CEO,协助张朝阳负责搜狐公司的总体业务运营工作。戏剧xìng的是,网易丁磊也开始退居幕后,邀请“海归”黎景辉出任CEO,上市后,两人都先后离去。即便是新浪王志东事件,上市前王志东一年拿几百万年薪没有人指责,上市后却有人跳出来说不该给王志东那么多,最终导致了王志东出局。
第四章 百度vsGoogle上演搜索引擎大战徐勇意外离去(2)
类似的案例已经发生了很多了,百度会不会也走上这条路?像朱洪波、王湛生等人会不会因为百度上市,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选择离开?至少在短期来看,还是不会发生。
反观搜狐、新浪、网易上市前之所以请“海归”管理团队,只是为了增加其上市的筹码。但这三家互联网企业在上市前都属不赚钱状态,因此对融资的渴求才会那么巨大。继而在上市后,因为世界互联网环境的急剧下滑,股市涨涨跌跌,导致那些海归管理团队无法把自己应用了二十多年的管理经验照搬到自己所身处的互联网企业里来,每天股票的涨涨跌跌就够他们受了。而百度则是一直盈利,而且在这个中文搜索引擎市场里还是老大的垄断地位,公司经营相对稳定,因此像以前那些互联网企业发生的上市即出走的可能xìng较小。
但业绩稳定不代表管理团队的稳定,加上现在百度的高层都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大家之间还需要一个互相磨合,这个时间表将决定百度上市后的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最新去向
回顾回国创业的这五年,徐勇认为在个人事业、财富上的回报让自己很满意,而自己的另一个收获是,个人思想和家庭生活都已经变得更加成熟。
对于离职后的下一步计划,徐勇表示,已经将自己的工作在公司各个部门进行了顺利的jiāo接,接下来将出国休假,放松一下五年来一直保持的高度紧张工作状态,同时将在自己所学的生物专业探讨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徐勇将他下一次创业的机会选择了自己的专业生物制yào。要用硅谷的模式,打造一家生物制yào公司。“自己是学生物的,最大的愿望是创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这家公司将于2005年在中国成立。”据百度内部人士透露,徐勇是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博士,和学信息技术的李彦宏不同,徐勇的主要兴趣在生物制yào方面,他一直有创业的想法,现在已经在单独运作这方面项目。
生物制yào行业作为和信息技术并列的两大风险投资最关注的领域,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已经有几百家,但在国内一家还没有。与网络依靠独特模式生存、自己开发市场不同,生物制yào公司的市场是现实存在,不需要开发的,但对专利的依赖很高,一般一个专利yào的投资最少也要一亿美元,周期一般都在十年以上。徐勇认为,“现在国内的市场已经可以做一家这样的公司。国家对医yào行业专利越来越重视,盈利还是没有问题的,新公司中,我们个人肯定不会出钱,将完全使用风险投资,用硅谷成熟的模式来cāo作。”他此次去美国,主要是招募新的创业团队和合作伙伴,并与风险投资商谈判。“初期将融资5000万到1亿美元来做这家公司。”
不过,在下一次创业开始前,徐勇先要到斯坦福大学报到,完成由一个创业型的企业家向一名专职MBA学生的转变,而完成这个学位则需要一年的时间。
见证百度IPO
在离职后的当天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徐勇曾表示没能亲历百度IPO是他最大的遗憾。虽然自己也参与了IPO的前期工作,但后面的过程只能到其他的公司去体验。
不过,当2005年8月5日百度赴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徐勇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决定前往纽约见证这一历史时刻。2005年8月4日上午9:30(北京时间),徐勇临时作出了这个决定。随后,他和夫人一起前往机场购买飞机票,碰巧遇到同去纽约见证百度IPO的原百度市场总监毕胜及其夫人。更为凑巧的是他们竟然搭乘同一个航班。据毕胜介绍,他是受李彦宏的邀请前往纽约的。
下午14:30,飞机比预计时间晚了40分钟到达纽约肯尼迪机场。入境官员在办理手续的时候问起来此何事,徐勇一行说是来参加公司的上市仪式,这位官员严肃的脸上立刻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到达酒店后,他们一行先是与百度负责投资者关系的经理和坤汇合,而百度CEO李彦宏和CFO王湛生则在不远的高盛的办公室准备开会。
2005年8月5日上午10:00(纽约时间),参与百度上市的人员在李彦宏的率领下,进入纽约大厦高盛银行办公室内,共同等待见证百度上市第一笔jiāo易的历史时刻,11:35左右,第一笔jiāo易完成,股价涨至72美元,上涨200%,全体人员掌声雷动!下午14:40左右,徐勇一行在去纳斯达克的路上,听到了股票突破100元的消息。他们下车的时候,正好看到了纳斯达克的大屏幕上开始滚动实时的百度检索关键词,同时穿chā巨幅百度Logo,很多投资人在路边拍照留念。而李彦宏在街口开始接受中央电视台驻美国记者的采访。整个场面让人久久为之动容。
下午16:00徐勇一行和李彦宏一起参加了闭市仪式。在纳斯达克的大厅里,李彦宏的精彩演讲博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在分别与投资人、银行家、上市团队合影留念以后,李彦宏启动了2005年8月5日的纳斯达克的闭市仪式。而据毕胜透露,在百度股价一路飙升的时候,曾亲眼看到徐勇和李彦宏这两位创始人同时留下感慨的眼泪。的确,百度就像是他们的孩子,而孩子终于长大chéng rén了,做父母的哪有不欣慰的呢?徐勇曾经为没有经历百度的IPO而感到遗憾,而今天,此时此刻,他与创业伙伴一起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大概心愿已经达成了吧。
徐勇骨子里是一个有着创业冲动的人。离开百度之前,他曾经在给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写到,他之所以会选择现在离开百度,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始终无法停止内心的这种创业冲动。也正是这种冲动和激情,让他在亲身经历了百度五年之间由小到大这样一个完整的创业轮回后,毅然决定选择下一次的机会、继续去创立新的事业。在此,我们祝福他一路走好!
第四章 百度vsGoogle上演搜索引擎大战李彦宏“只看”百度,不惧雅虎阿里巴巴(1)
遭遇雅虎阿里巴巴
2005年夏天的中国互联网可谓是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在李彦宏的带领下,百度于2005年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酣畅淋漓地上演了新一轮的互联网财富神话。当一路飙升的百度股价给人们带来的震惊还未散尽的时候,马云和他的团队已经在2005年8月11日将全球互联网老大雅虎在中国的全部业务揽入囊中。这是继百度上市以后,中国互联网又一bàozhàxìng、刺激xìng的新闻,一夜之间改变中国互联网的整体格局。因此,有网友戏称,百度上市的风光这么快就被阿里巴巴盖过了,最不爽的恐怕就是李彦宏了。
收购了雅虎中国的全部业务之后,阿里巴巴就从以前的地处杭州专注于电子商务的边缘位置,一举升华为全方位的大门户战略。以电子商务为龙头,集合搜索、内容、即时通讯等,既对国内的新浪、搜狐和百度等形成直接的竞争,又对Ebay、微软MSN、Google等雅虎在美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构成巨大挑战。有评论认为,雅虎阿里巴巴事件提前将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竞争引bào,使得其他搜索引擎商提早面临残酷的冬天。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西湖论剑会上,马云表示不会把百度和Google当成竞争对手,而是当成学习的榜样。但竞争当然是难免的,“相信凭借雅虎的技术和阿里巴巴的管理团队和客户关系,一定能把雅虎中国建成非常好的搜索引擎。将来我们要超越Google,不止在中文范围内,而是超越‘世界Google’”。这样一来,百度与雅虎阿里巴巴在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