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程序员这个说法,因为这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程序员,程序员往往指的是拿到别人设计的东西写代码,做的是Coding的工作。而我们都是工程师,当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开始,你就需要在你所做的范围内做设计师。因为我们在不停的探索新技术,无论是负责哪个方向的、无论是谁,只做Coding都是不可能的,必须把相当一部分精力用来研究和实验。”
李彦宏教你创业七招
有志,谁都想创业;赚钱,谁都想做老板。在如今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时候,更多的学生开始盘算着自己创业,有些学生甚至在校园里的时候就开始和同学合作打造自己的事业。在很多青年人的眼中创业是一条捷径,可以绕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从而更快地到达事业的顶峰,但选择创业同样预示着选择了艰辛,一旦开始就很难抽身而退。近日,在北京国际青年创业论坛上,一些专家就提出要通过借鉴和利用英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outh Business International)的项目模式、先进经验和国际资源,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特点的创业扶助模式,帮助中国青年走上创业成功之路。今天的青年创业者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成功企业家,而要想在创业之路上达到成功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的,创业的过程中除了毅力等一些自身的因素外,更要掌握创业的技巧,学会创业的方法。我们还是来看看李彦宏教你的这几招吧。
第一招:向前看两年
当年李彦宏在美国抛弃唾手可得的博士帽、艰苦创业的时候,美国IT界最火的是电子商务。无数人拼了老命想要挤上这辆被看好的网络列车,甚至不惜抛掉自己熟悉的行业。 李彦宏没有跟随大流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而是悄悄走到了尚少有人问津的网络搜索领域。因为他看到了搜索对网络世界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李彦宏告诫跃跃yù试的年轻人: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跟风、赶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只是残羹冷炙。
第二招:少许诺,多兑现
“这个项目多久可以完成?”“六个月。”“四个月行吗?给你加50%的报酬。”“对不起,我做不到。”这是在李彦宏创业之初和一个客户的一次对话。后来,这个客户告诉他,对于李彦宏的拒绝,他感到非常满意,因为这反映出李彦宏是一个很真实和稳重的人,这样他的产品在质量上一定会有保证的。
第三招:不需要钱的时候借钱在创业过程中,“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美国硅谷里,每天都有公司因为有了风险投资而开山立派,每天也都有公司因为囊中羞涩而关门大吉。李彦宏认为,一定要在不需要钱的时候去向投资人寻求投资。用一年的时间来做半年的事情,这是李彦宏的风格。他认为,这样可以保证有一半的钱仍然在自己的掌握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向投资人借钱,你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就算借不到,我的公司也不会马上垮掉”。在这种情况下,新创业的公司在寻求投资的时候才能表现得像个爷们,才能够与投资人以平等的身份来切磋具体事项。而投资人看到公司的经济状况良好,也就认为公司运作不错,便会很乐意进行投资了。 “不要轻易将主动权jiāo给投资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人会乐善好施。”李彦宏告诫创业的青年人,“一定要在尚不缺钱的时候借到下一步需要的钱。”
第四招:分散客户在创业的初期,创业者常常会因为有了一两个固定的大用户而偷笑不止。“或许不久就是想哭都哭不出来啊。”李彦宏这样说。他刚回国创业的时候,公司主要是服务于几大门户网站。这几大网站都占据了公司收入的10%以上,任何一个客户的流失,都会对公司的效益造成极大的影响。“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能cāo纵在别人手中。”
第五招:不要过早地追求赢利过早地实现赢利就是在大量地缩减对技术的投入。李彦宏认为,一个创新的公司,在技术上一定需要大规模的投入。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技术上一直处于领先甚至于垄断的地位。而这种领先在今后一定会带给企业大的回报。牺牲企业的长远利益宣布赢利,是不理智的行为。
第六招:专注自己的领域从1999年公司成立到现在,互联网世界沧海桑田,网络游戏、短信平台纷纷强势登场,不少人捷足先登,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不少人跟风而动,也摔得头破血流。而李彦宏说他只在做一件事:搜索。他说不少人曾鼓动他涉足网络游戏、短信等领域,但李彦宏并没有这样做。在他眼里,自己的公司、自己的领域还有很深的潜力可以挖掘,自己目前要做的只是将搜索这一个领域不断翻新。“在今后的若干年,百度也将只在搜索领域发展。”李彦宏如是说。
第七招:保持激情一个创新的过程,绝对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和激情,创业者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所以,李彦宏对青年创业者们说,先确保你对这个事业的热爱和激情,然后再创业吧。“我选择放弃博士学位来进行创业,并不是为了钱,而是真的出于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同时,我也并非完全不考虑钱的因素,但我始终坚信在今天的社会中,只要你给了社会好的产品,社会一定会给你更多的回报。”在浮躁的互联网产业,李彦宏以一种另类的平和心态,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在专注经营搜索领域中自己这“一亩三分地”。有分歧,有争吵,有困难,有喜悦,更有满足。对历史和地理兴趣较大的李彦宏希望在退休以后周游世界,在自家园子里种些蔬菜、水果之类的东西,过平和的日子。
第一章 李彦宏的 “专注”之路百度上市(1)
2005年8月5日,纽约时间上午10:00,参与百度上市的人员在百度CEO李彦宏的率领下,进入高盛银行办公室内,共同等待见证百度上市第一笔jiāo易的历史时刻,11:35左右,第一笔jiāo易完成,股价涨至72美元,上涨200%,全体人员掌声雷动!百度为NASDAQ创造历史,华尔街开始沸腾!纽约时间8月5日下午2:40左右,股票已经突破100美元的消息。NASDAQ位于纽约第四十三街,毗邻百老汇,当NASDAQ的大屏幕上开始滚动实时的百度检索关键词,同时穿chā巨幅百度Logo, 很多投资人在路边拍照留念。而百度CEO在街口开始接受中央电视台驻美国记者的采访。3:00,在NASDAQ的百度的全体员工开始准备4:00的闭市仪式。在NASDAQ大厅里,百度CEO李彦宏的精彩演讲博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在分别与投资人、银行家、上市团队合影留念以后,百度CEO李彦宏启动了2005年8月5日的NASDAQ的闭市仪式。此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服务提供商百度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NASDAQ: BIDU) 宣布在NASDAQ正式上市,发行 4,040,402股美国存托凭证股票。第二天,百度IPO当日涨幅354%,在美国IPO历史上排名第18位,在海外IPO案子中则是新高纪录。
上市只是手段
上市并不是百度的理想,只是手段。与硅谷的工程师一样,李彦宏的理想是,用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让千百万人使用自己研发的技术,为他们创造价值。上市后的第二天,身穿红色T恤、平静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李彦宏让人暂时忘记了他的亿万身家,大洋彼岸的股市疯狂似乎与他无关。李彦宏澄清了有媒体说他在美国的jiāo易所看到股价飞升失声痛哭的说法,李彦宏说他的流泪并不是因为股价,而是在上市当天给百度公司第一位员工、百度现任副总裁刘建国打电话时,只说了一句“We did it(我们成功了)”就流泪不止,一直让李彦宏感动的是员工们的工作成绩。百度上市这次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原因除了股价高还在于,它不光是少数管理团队的一夜暴富,更是创业员工的共同致富,这在中国的公司里是非常罕见的。李彦宏作为两位创始人之一在公司的持股并不高,目前只有22.9%左右。从公司创立之初,他和另一位创始人徐勇就逐渐地把股权分给更多的员工,早期甚至包括前台的工作人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另类做法?李彦宏的回答是,造就百度员工成为百万富翁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一开始进入百度的员工所承担的风险要远远大于后来的员工。百度第一个员工刘建国,当年放弃了做大学教授的机会,加入百度,当时公司什么都没有,我们就开始干,一直到今天,很多员工都是这样的,他们应该得到股票。“我的原则是少许诺,多兑现,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相信你。”当李彦宏在香港、纽约等地的上市路演取得了极大成功,许多投资者、基金经理甘于无椅而坐、无饭可吃,宁愿取消夏日旅游,也要听听李彦宏的演讲。“比百度大十倍的中国人寿都没有吸引这么多承销商和基金经理来参加。”一位投资银行职员乐观地表示,“百度的新股发行将会热销。” 由于Google手中握有百度2.6%的股权,在百度上市前没有抛售套现。基于对Google的信任,也增强了投资者对百度的信心。
黎明前的黑夜
树大招风,百度运用“拿来主义”招致版权官司也属必然的。在毕胜离职前,百度下吧因为“技术升级”原因被无限期停止服务,百度影吧则更名为百度影视,更拿下了有版权问题的电影。版权问题所引起的法律诉讼,各界人士一直疑问重重,但无论如何,上市前的阵痛百度公司必须承受。
6月21日,上海步升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起诉百度公司擅自上载包括胡彦斌等歌手的53首歌曲侵犯了录音作品的网络传播权,并要求百度立即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各种损失共计56万余元。6月28日,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起诉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案由为百度在其“影吧”内放置《十面埋伏》电影下载链接涉嫌侵权。原告方要求被告方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20万元,同时负担诉讼费用。7月20日,由于受到版权代理R2G的投诉,百度不得不删除了一些流行中文金曲的非法文件链接,其中有一首超级金曲已经删除了近3000个音乐文件链接,同时百度也在调查其他5000个所链接的音乐文件的情况。
以上涉及的经济纠纷数额并不算大,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诉讼正巧发生在百度即将上市的前夜!版权官司在一定程度上为百度公司的上市之路蒙上了yīn影。另外,能否保持中文搜索引擎的领导地位也是百度上市之前的忧虑之一。由李彦宏火热的路演、投资者的热捧和观众泛红的眼球,我们不难预测百度上市伊始的佳绩。然而,规范的纳斯达克和理xìng的国外投资者们不会像国内股市和投资人那么感xìng,不会因为你挂上“ST”的头衔而趋之若骛。他们看中的是百度的市场表现,是百度实战的经验、年终财务报告和市场发展的潜力。Google等搜索引擎虽然先发制人,有着成熟的技术支持和国际市场开拓经验,但由于其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疏远,其搜索方法一直无法普及,导致其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20%左右,最终被百度所超越。现在,Google也终于意识到其发展的“拦路虎”,于是甘冒微软的“大不韪”,置李开复于麾下。然而,面对Google、雅虎、微软和中国中小搜索引擎的十面埋伏,百度还能保持其领导地位吗?这些上市前的不安因素,着实让大家汗了一把,不管怎么样,百度还是上市了,正如博客网董事长兼CEO方兴东所说,“百度上市是中国互联网新的里程碑!”
三次融资不被cāo纵
三次融资,帮助百度在短短四年中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而李彦宏、徐勇等原有股东也保持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企业的发展中,吸收外源投资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创业者却未必能够把握合理的融资规模和节奏,以防自己对企业的控制权被过分稀释,从而保持对企业发展方向的主导权。已完成了三次融资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堪称为数不多的成功者之一。
第一章 李彦宏的 “专注”之路百度上市(2)
首笔融资不求最多
1995年开始,李彦宏就利用每年回国的机会考察国内的市场。但那时,他并没有急着回来,因为“感到中国还不需要搜索这个技术,大家还在推广网络的概念”。1999年10月,政府邀请了一批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也在受邀之列。这次行程坚定了他回国创业的决心:“大家的名片上开始印E-mail了,街上有人穿印着.com的T恤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出现了一批能够为搜索业务付费的门户网站”。
当时,国内门户网站使用的搜索引擎,大多是英文搜索软件的汉化版。虽然中文的语言逻辑和英文有着很大区别,但这些软件在开发时却很少考虑到华人,尤其是中国内地网民的搜索习惯;而那时国内出现的“搜索客”等搜索引擎,在李彦宏看来更像是“玩具”。返回美国之后,手中握有全球第二代搜索引擎核心技术“超链分析”专利的李彦宏,找到了自己刚刚从美国东部闯dàng硅谷时认识的好朋友徐勇。11月,徐勇邀请李彦宏到斯坦福大学参加自己担任制片人的《走进硅谷》一片的首映式。第二天,两人就基本敲定了市场方向、股权分配、管理架构以及融资目标等回国创业的大致框架。此时互联网泡沫正盛,但是,为了凭借自身团队的价值成为公司绝对控股的大股东,以便为将来的阶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