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中国骑兵 > 第 42 章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日本人自己把山pàozhà毁了。

    眼看就要到手的大pào变成了废铁,刘春雷的头都气晕了。要知道,那时候缴获山pào的连队是可以立集体功的呀!气急败坏的他挥着马刀猛砍鬼子兵。有两个小鬼子手里没qiāng,跪在一起咿里哇啦的不知道在说什么,刘春雷正准备策马过去,这俩家伙就拉响手榴弹自杀了,倒把“公鸡”吓得一蹦老高,差点没把大刘摔下马来。

    大刘没摔下马,石双友却掉下来了。阵地上有十多个老百姓抱着脑袋蹲在地上,一个日本军曹拎着根铁棍子跑来跑去地顽抗。小石怕开qiāng误伤了群众,就举着qiāng托去砸。没想到鬼子兵躲得快,战马又闹别扭,猛一使劲却抡空了,“拐把子”机qiāng(九六式轻机qiāng)加上弹匣足有二十八斤四两,带得石双友一头栽下马来。老百姓“呼啦”一下全闪开了,那日军军曹就扑过来抢机qiāng。刘春雷看见这家伙居然这么猖狂,冲上去当头一刀,把小鬼子的脑袋砍下半个。

    冲上阵地的骑兵越来越多,战士们纷纷跃马追杀敌人,蹲在地上的老百姓抱着脑袋哭喊:“别杀我们,我们是被鬼子抓来干活的。”八路军赶紧安抚住群众的情绪,吩咐他们把阵地上的大pào零件以及pào弹、弹壳什么的都用沙土掩埋起来。

    边乔的左臂先前就挂了彩,现在左膀子上又被穿了一个洞,他正让通讯员吴立然帮忙包扎伤口,突然间大叫起来:“嘿!大刘,你们一连的马怎么是这个德行啊!”大伙回头一看,哈哈!石双友的那匹马正在对边乔的战马“耍流氓”呢。

    小石满脸通红,拼命地往回拽缰绳。可那匹马却居然不屈不挠、无视战场的险恶环境,在光天化日之下,全副武装地就硬要往“女战友”的背上爬,这可真是色胆包天了!石双友的这匹马名字叫“大喷嚏”,平时除了爱打个响鼻也没见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其实它是匹没骟过的公马。五六月份正是马儿发情的季节,“大喷嚏”周围的“战友”不是被骟过的就是公的,平时憋屈得够戗,现在好不容易遇到了匹漂亮的牝马,顿时就不管不顾了。

    到这时候,刘春雷才明白“大喷嚏”今天为啥跑得这么快,原来不是因为勇敢而是为了追求爱情呀!

    一连的出现动摇了敌人的攻势,但日伪军很快就发现八路军骑兵的人马并不多,他们一面组织警戒火力拦阻骑兵,一面继续加紧猛攻代宋村阵地。

    当务之急是要抓紧时间从侧后方冲击,把向前进攻的敌人拽回来。可是,敌人有两千多人,对于骑兵一连这把钢刀来说,伪军的ròu太厚了,如果chā得过深就有被陷住退不出来的危险。刘连长一边召集队伍一边和指导员张凤翔、团部参谋边乔商量对策,最后决定:协助十六团反击是主要目的,敌人不后退,骑兵就猛往里打,直到敌人开始溃退再穿chā出去。

    话虽这么说,但几个干部心里都知道,一旦真的冲到敌群当中,情况凶险,战场形势是很难把握的。张凤翔提出由他在前面引导前进,刘连长不答应,副指导员耿仁玉当即表示:“我来当先锋,你们压阵指挥。”说完就把引导旗抢过去了。

    第三十二章“骑兵一连,出刀!”(6)

    通讯员小吴跟在连长身边,一会儿摸摸马鞍子,一会儿摸摸刀,神情有些沮丧:“打仗的时候我跟不上你,这可怎么办啊?”刘连长安慰他说:“刚才是打冲锋,你当然跟不上了,这回我跑慢点,你可得跟紧了。”

    通讯员连忙点头。

    “笛笛”

    队列里响起了铜哨的鸣叫声,前端的引导旗指向了前方。

    抽刀,催马,又一轮冲锋开始了。

    第三十三章刀劈程道合(1)

    摧毁日军pào兵阵地之后,骑兵一连转了个九十度的直角,从侧后方攻击正在向代宋村进攻的日伪军。敌人不断地进行拦阻shè击,骑兵只能在敌人的骚扰中实施迂回作战。

    经过刚才的长距离冲刺,人和马都十分疲劳,现在再度发起冲锋,有的战马就不大愿意奔跑了。一连的队形也因此显得有些混乱。马儿的“思想”其实和小孩子差不多,若是一直向前冲,它还挺来劲的;可如果猛跑一阵停下来,转个圈、磨蹭一番再叫它接着跑,它就有些不大乐意了。这时,即使是经过训练的战马,策骑反应能力和敏捷程度都会大为减弱。

    一连的干部们事先已经考虑到了这个因素,在进行第二轮冲击前就试图维持好队形。副指导员耿仁玉在带领三排在前面引导,指导员张凤翔在一排后面压阵,连长刘春雷则在外侧监护。可是,实施战场转向,骑兵队列运动幅度大,受干扰严重,许多战士都是在奔跑过程中克服阻碍陆续归队的,还没来得及调整好马匹的状态又再度发起冲刺,队伍很快就跑乱了。

    看见骑兵从敌人后方杀来,代宋村阵地上也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九分区十六团趁势展开了全线反攻。在八路军的打击下,东侧的程道合“自治军第三旅”纷纷败退下来。可是,西侧的铁德震巡防团却咬住村口没有后撤,于是,十六团纷纷扑向继续顽抗的伪军,骑兵们也杀向代宋村参加巷战。

    可这时,刘春雷却陷入了困境。

    刘春雷和边乔在骑兵队列的外侧,这个位置处于程道合和铁德震两股伪军之间的结合部。冲锋发起后,十六团和骑兵一连都不约而同地扑向代宋村口,夹击铁德震的巡防团,而程道合“自治军第三旅”趁机从阵地上退下来,一窝蜂地朝公路上跑。

    程道合是想通过公路逃回楚旺镇去,他逃跑的方向正好就是第三旅和巡防团的结合部。面对蜂拥而来的敌军,刘连长当然不能让两股敌人会合了。他和边乔迅速召集起身边的几个战士,对伪第三旅的败兵进行拦阻。

    连长、团部参谋和通信员,还有二排的三个战士,六个人分成两个组来回驰骋,拼命阻击从田埂上、菜地里窜出来的敌人。伪军们见八路军的人少,竟不顾伤亡前仆后继地夺路而逃。眼看漏网而过的敌人越来越多,几个骑兵就快要被包围上了,刘连长只得带着大家边打边撤。

    边乔一个劲地吹哨子,挥舞信号旗,想多招呼些人马过来帮忙,可代宋村口正在混战之中,谁也没注意到这边的旗语。

    通讯员小吴第一次参加这种短兵相接的战斗,他紧紧地跟着连长。大刘也很注意保护他,觉得不能让这孩子刚上战场就吃了亏。

    正跑着,路边突然窜出几个伪军,吴立然挥舞马刀劈头就砍,那家伙举起步qiāng向上一挡。“咔啦”一声,小吴的刀就脱手飞了出去。伪军吓得魂飞魄散,钻进庄稼地连滚带爬逃走了。

    马刀被磕飞了,吴立然看上去有点发蒙。刘春雷知道,头一次拿刀砍人难免会心理紧张,见小通信员没受伤就松了一口气,安慰他说:“不错不错,比我强。我头一回用刀的时候,还被整下马了呢。马刀不好使,就先用手qiāng吧。”

    “使qiāng……我跟在你后面,我怕打了你……”

    “没事,放心,打不中我的。”

    吴立然的神情慢慢地缓了过来。

    这时候,听见手pào(掷弹筒)发shè时“嗵嗵”的声音,接着就不知道从哪里打过来一颗榴弹,刘春雷喊了一声“快闪开”,催马跃到了旁边。榴弹在他和通信员之间bàozhà了。

    这榴弹的杀伤力并不大,可也许是受到了bàozhà的惊吓,战马猛地人立起来,把缺乏思想准备的吴立然甩下了马鞍。乘骑作战的时候,老兵通常只会把半个前脚掌踏在马镫上,这样遇到突发情况时起身离马比较容易;但是新兵乘骑作战时却唯恐不稳,总是不自觉地尽量踩得更结实牢固一些,结果一旦出现摔马就容易被马镫套住脚。吴立然也是这样。

    第三十三章刀劈程道合(2)

    那马儿拖着小吴向代宋村方向狂奔,刘春雷只好跟在后面喊:“把鞋子甩了!”可是小吴哪里办得到呀!……眼看着前面有一片低矮的红柳树丛,如果马匹从那些横七竖八的树岔子中间穿过去,非把拖在地上的通信员撞死不可。刘连长当机立断,朝着惊马的头部连打几qiāng,处决了这个“叛徒”,才把吴立然解救下来。

    吴立然被摔得七荤八素的,满脸是血,跌跌撞撞爬起来就要去找丢失的手qiāng。刘春雷没让他去。这个模样往回走,不是去找qiāng而是去找死。小吴只好懊恼地掉眼泪。

    其他战士看见连长这边突然退下去了,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跑过来策应。边乔留在最后掩护。从刘春雷这里望过去,总觉得边参谋的乘骑姿势有点奇怪,见他耷拉着肩膀直晃悠,战马踏着小碎步不停地兜圈子,立刻就知道情况不好。刘春雷急忙打马赶过去。

    边乔受伤了,他已经无力控制马匹。在战场火力对shè中,战马匀度游走是很容易被击中的,大家边跑边喊:“快掉马,快掉马!”

    骑兵掉马固然是件比较丢脸的事,但在特殊情况下,选择主动掉马也不失为自我保护的有效手段。比如这时候,边乔只要身子一歪就能从马上摔下来,绝对不会有谁嘲笑他。可是,边乔真是倔犟,硬撑着不肯掉下来。而他那匹战马也是训练有素,纵然qiāngpào子弹在身边飞来飞去,却还是根据骑手的身体姿势,遵从指令不紧不慢地小步转圈,真是急死人了!

    大刘策马飞奔接近边乔时转换成侧骑姿态调整战马的步幅二马错身大刘就势跃上边乔的马背左手护住边乔右手带马“公鸡”转过身子,空鞍跑回来这就是骑兵的高级技术动作:乘骑救护。

    边乔的右肩被打穿了,前胸后背都是血,加上先前左臂上受的两处伤,整个人都不能动了。被战友抱住之后,他一声没哼就晕了过去。这个钢铁汉子,终于还是坚持住没有掉马。

    几个人jiāo替掩护着退进一片红柳丛,刘春雷把边乔往树岔子后面拖。二排战士叶克成说:“连长,我来帮你。”他跑过来抱住边参谋的腿,刚直起身子,就听“噗”的一声,笑容还留在脸上,后脑勺却被打没了。刘春雷后来说,“叶克成同志是替我牺牲的,他若是晚站起来半秒钟,那一qiāng就正打在我脸上了。”

    刘连长和身边的战士凭借红柳树的掩护不停地开火,四面八方都有奔逃的伪军,靠这几杆qiāng根本挡不住敌人,可是,正是由于他们不间断地拦阻shè击,才使得夺路而走的程道合第三旅跑得七零八落,始终无法形成战斗队列。

    这期间,没了战马、丢了手qiāng的通信员吴立然一直在挥舞旗子。

    先前,边乔骑着高头大马,又吹哨子又打信号旗,搞得那么显眼都没人注意;可这小吴却不知道是怎么弄的,在树丛里面比画一番,居然让一连的三个排长和好些战士都看见了旗语。于是,原本在代宋村口的骑兵们得到指令,纷纷朝着信号旗这边跑过来。

    陆续聚集到刘春雷周围的有六十多个战士。虽然指导员张凤翔身负重伤,但三个排长都还在,副指导员耿仁玉的战刀断了,弹yào也没了,见人就伸手:“给几颗子弹吧,要不然给个山yào蛋(小手榴弹)也成。”一副可怜模样。

    昨天晚上在卫河边上唱小曲的新战士刘合根跑过来,咋咋呼呼地嚷:“我把铁德震砍死了!我把铁德震的脑袋砍了。”大伙都不相信,人家铁德震可是有名的“铁头将”,据说步qiāng子弹打在他头上也只能砸起个大青包。

    “子弹都穿不透的铁脑壳,能被你砍了?少吹!”

    “真的真的,不信问我们排长。”

    代宋村口混战的时候,刘合根一直和三排长杨继录在一起。他俩打着打着,看见了通信员吴立然的信号,于是就往红柳树丛这边跑。一路上败兵很多,杨继录的命令是不得恋战,直接赶往集结地,可忽然听见刘合根嚷嚷:“看呀,那个人是铁德震!”杨排长就改主意了。

    第三十三章刀劈程道合(3)

    伪军团长没穿军服也没带qiāng,一身绸缎,下黑上白,手里拎着把大蒲扇,跑得气喘吁吁。八路军从他身边经过,谁也弄不清这是个什么人物,也就没人理睬他。这也难怪,骑兵团和十六团以前都很少到河西活动,战士们基本上都不知道“铁头将”是什么模样。原本,铁德震有可能就这么溜了,可活该这家伙倒霉,偏偏遇到了本乡本土的新兵刘合根。

    小刘参军前曾经在村里听过“铁团总”训话,对这个大胖子印象深刻,立刻就把他认出来了。三排长杨继录本来还有些半信半疑的,跑到跟前,见这胖子边上有个穿便衣的老头,一边走一边“嘛西,嘛西”的不知道喊些什么。咦?还是个东洋老鬼子!杨排长顿时不再怀疑,冲上去对着日本老头就是一马刀,回头看见刘合根也把铁德震砍了这“铁头将”的脑袋根本不结实,一刀下去照样开瓢。

    铁德震完蛋了,伪巡防团残部也被十六团追着猛揍,可是,伪第三旅却趁机逃往楚旺镇。

    一千多伪军在公路上、田野里拖成两三里长的队伍,顾头不顾腚。开始还能使劲跑,后来没力气了就拖着qiāng走。三五成群的败兵被几十个八路军骑兵来回驱赶着,就像是放羊的一样。

    公路上的伪军比较密集,意志也顽固一些,远远看到八路军还敢放几qiāng抵抗一下;而分散在田野里的就没这个胆量了,看见骑兵过来了连跑都懒得跑,把qiāng一丢往地上一坐,一副傻乎乎、可怜兮兮、听天由命的滚刀ròu样子。

    骑兵们也不想为难他们,讲话挺客气的:“兄弟,有子弹吗?拿几颗来。”

    伪军倒也大方,浑身上下地掏口袋:“给你给你,都拿去!”

    “就这么几颗啊!找找看还有没有?我们急等着要用呢!”

    “对不住,真的没了,子弹袋早就丢了,谁还背着那玩意儿逃命

    呀?……”

    “行了行了,你们今天的任务就算结束了,坐在这里别乱跑啊!”八路军收缴了俘虏的qiāng栓,接着去打仗。等骑兵离开以后,无人看管的伪军们又扛起破qiāng继续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