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饿得奄奄一息。金光少佐努力对她们笑了笑,摇曳的烛光将他的脸拉长了,变得十分狰狞。
“女人们,你们听好,我最后一次劝告你们,”少佐的声音听上去生硬,冷淡,像铁块一样不动感情。“快逃走吧,下山去投降,请珍惜生命回家去。天亮以后,阵地将不复存在,我们要和敌人进行最后的决战。”
女人们中间起了小小的骚动,但是没有人站起身来响应。
“你们一直给士兵带来很大的欢乐和安慰,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请赶快下山去吧”
军医也催促道。其实早在五月开战前,守备队就命令军妓随伤病员一道撤回芒市,但是被部分女人拒绝了。她们留在阵地上,白天做饭,洗衣,搬运弹yào,晚上还要“安慰”士兵,用ròu体鼓舞士气。这些女人已经将自己同士兵和阵地结为一个整体。
一个叫樱子的日本姑娘虚弱地仰起脸来,代表大家回答:“长官,我们不下山。让我们同士兵一起去死吧。”
军医斥责道:“胡说!我们是军人,军人必须按照天皇的命令去死,可你们是女人,不是士兵!”
少佐不耐烦了,命令军医:“没时间了,把她们赶下山去。”
樱子扶着墙壁慢慢站起来。她摇晃一下,很快站稳了,站得很坚定。
“长官,我是日本女人。”樱子向少佐深深鞠了一躬,哀求道:“我是为了帮助士兵打仗才到这里来的,我要和士兵死在一起。拜托啦。”
又有几个女人也搀扶着站起来。她们都很年轻,都是日本女人,来自同一个遥远的祖国。
“我们不走!拜托啦……”
“……”
于是大和民族的男人在他们的女人面前终于被感动了。少佐呆立无语,脸色铁青,仿佛自己犯了甚么大错。他突然扬起手,狂怒地打了樱子一个耳光,吼道:“混蛋”然后机械地转过身,大步走出地堡。
一切事情都变得出奇简单:共同的男人和女人只能接受一个共同的命运,这就是上帝也是天皇的意愿和安排。
这一天天亮前,八个朝鲜和台湾女人打着白旗走下山去,六名日本女人和她们的士兵男人留下来,留在即将毁灭的阵地上,等待生命中最后一个黎明的到来。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美国驻华新闻处发表战报《怒江战役述要》,其中第二节第九段载:
……九月六日,日军残部继续死力抗拒。其中有二十人坚守一地下室,中国士兵向他们喊话,令其投降,但遭到拒绝。这些人终于全部战死。
检查他们的尸体,发现他们都是伤员。在该地下室里,还发现另外六具年轻女尸,身着华丽的日本和服,并涂有脂粉。据推测,是日军担心她们被俘,事先将她们残忍地杀害了。
医官检验结果:这些女xìng系jì nǚ,致死原因是服用氰化钾剧dú……
九月七日下午五时,一轮红得割眼的夕阳正缓慢地坠向怒江西岸,坠向松山背后的大垭口。夕阳将残血一般的馀晖洒向怒江峡谷的崇山峻岭,涂抹在弹坑累累遍地焦土的松山主峰上,日军守备队最后能够站起来的士兵还剩下十七名,他们都端着上了刺刀的步qiāng,在金光少佐的带领下,进行最后一次自杀xìng冲锋。
然而,一发迎面而来的迫击pào弹直接粉碎了少佐的战斗意志,紧接着一阵更猛烈的pào火将日本士兵的躯体变成一团团耀眼的红色粉雾。后来当数以千百计的中国士兵呐喊着冲上山头的时候,真正能够支撑身体站起来并且shè击的只剩下三个日本人。但是他们仅仅在几秒钟之内就鲜血四溅地栽倒在这片焦灼的异国土地上,用撕裂的ròu体和破碎的灵魂祭奠一个属于岛国民族的野心勃勃的世纪之梦。
确凿资料表明,松山大战没能抓到日本俘虏。唯一一个被俘的日本伤兵途中醒来,竟然咬掉一名中国士兵的耳朵,被当场击毙。
攻克松山的胜利立刻打破了怒江战场的僵局。九月八日,大批增援部队和后勤辎重通过滇缅公路,源源开往龙陵前线。
十四日,腾冲告捷,左右两翼连成一片,合力猛攻龙陵。日军终于抵挡不住,开始向缅甸境内节节败退。松山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决定了日本军队在怒江战场的败局。
松山大战历时一百二十天。在这座方圆不足十平方公里的山头上,中国军队先后投入两个军五个步兵师及工兵部队若干,总计达六万余人,火pào两百门,发shèpào弹数万发。动员后勤民工达十余万人次。另有美国飞机空中支持。日本军队在松山的兵力为一千两百余人,火pào三十门,坦克四辆。jiāo战双方兵员之比约为五十比一。
是役中国官兵阵亡八千余人,伤者逾万。日本守军除一人突围外全部战死。双方付出的代价之比为十五比一。
7
重庆。黄山别墅。
华灯初上,窗外暮色苍茫,远山近壑都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暮霭之中。
蒋委员长为欢迎美国总统特使派屈克杰赫尔利先生举行的盛大宴会马上就要开始。
一个侍从快步走到委员长跟前,把一份前线急电呈给他。
蒋介石一目三行阅过,一丝掩饰不住的喜悦悄悄爬上眉梢。
宴会在轻快的《迎宾曲》中开始。
委员长致词。领袖今天特意身着戎装,胸前佩带的大元帅胸饰非常醒目。他缓缓环视来宾,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沉重口吻说道:
“尊敬的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很高兴在这里欢迎一位刚刚从华盛顿飞来的总统特使赫尔利先生。特使先生将要把我国军民浴血奋战的真实消息带回去,带给美国总统和人民。但是,在我致词以前,我愿意报告大家一个消息,它可以被看作对特使先生最好的欢迎。就在几小时以前,我军终于以重大代价攻克怒江前线的重要据点松山……(鼓掌)
“我提议,让我们为前仆后继英勇阵亡的前线将士默哀一分钟。”
话毕,他躬身将一杯晶亮的葡萄酒缓缓泼洒在地毯上。
九月九日,委员长在重庆发布公告,高度评价中国官兵在松山大捷中表现的爱国热忱和战斗精神,同时指出:“我军官兵,须以日本军的松山守备队或者密支那守备队孤军奋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完成任务为榜样。”云云。
纪念八一三大战,谈中日战争的历史真相
在世纪末,回首轰轰烈烈的二十世纪,人类固然在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大的进步,但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危机,却差点把人类打回历史的出发点,人类在准备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前,实在应该牢牢的记住历史的监戒,否则二十一世纪的危机,会比二十世纪更要难以应付。
对於全球的华人而言,二十世纪最大的历史盲点,恐怕就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历史真相,被政治所扭曲的後遗症了,国际强权为了「防堵」中国的复兴,运用中日制衡的策略,因此在战後出卖中国,扶植日本,於是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还要中国人到处要求日本面对而遭拒绝,以及日本人在广岛原子弹轰zhà纪念中,表现出一幅二次世界大战最大受难者角色而不是战争原凶,更令历史真相受到讽刺的了。
西方国家二次大战历史中遗漏了中国的重大贡献翻开绝大部分西方的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书籍,可以概括地说,其中对於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真相与贡献,近乎避而不谈,好像中国战区在全球反法西斯的大决战中,根本是可有可无的一个「游击战区」而已;又好像中国不在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主流的现场,因而谈二次世界大战,无需详述中国战区的战略价值,就可以大体jiāo待二次大战之历史变化的主要关键。这种奇特的「历史真相」的描述,已经在西方国家中积非成是,所以要求日本对二次世界大战的罪行,进行认错、道歉与赔偿,只是中国人在孤单的呐喊;日本人的形象,莫名其妙的已经成为二次世界大战的受难者,目前日本正在逐步恢复军国主义的方向发展:日本国会通过法案,将侵略世界时使用过的国旗、国歌合法化,又与美国签定安保条约防卫指针,以及共同发展导弹防御系统计划。
而全球的华人,对於日本至今不肯为侵略中国的罪行认错、道歉与赔偿,当然是既愤怒又不满,但是非常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就连中国人对於抗日战争历史的真相原委,也同样的受到政治干扰,而处於扭曲与淡化的盲点之中。就以西方中国缺席的二次世界大战史而言,如何能够解释日军超过三分之一的军力,陷在中国战区的事实,这八十万到一百二十万的部队若不是在中国战区动弹不得,那么日军早已可以打通印度,直入中东与纳粹会师,或是威胁苏联在西伯利亚的红军无法全力西调与纳粹决战,也可以攻陷澳洲,让太平洋战争发生地缘结构的改变。这些都是会影响到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战略变化,没有中国的从始至终的奋战,结果根本就会不一样了。
西方的历史学者如何解释,为什么可以略而不提的中国,却会成为联合国四强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宣言的主要发起国,这些历史会议与宣言,决定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运作架构,以及战後世界结构的重整。更不要忘记,在二次世界大战此之前,中国还是一个被西方国家欺凌的半殖民地的国家,受到所有不平等条约的压迫,未能享有完整的国家主权。
西方的历史学者如何解释,中日战争中的二十三场会战(双方兵力十万以上的作战称做会战,这是日军的计算数目,中国方面是二十二场会战),其中有几场大战,其规模与死伤,都是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与最为惨烈的记录。
抗日战争历史的真相受到扭曲
而中国方面,假如只知平型关、百团大战,卢沟桥、台儿庄、再加上南京大屠杀,那么就真的难怪日本人不会认真看待中国人的历史真相要求了,因为这几场的作战,还是中日战争中的次要作战(连会战都称不上,其中比较重要的台儿庄作战,也是整个徐州会战的前半段),假如中国人自己都搞不懂抗日战争的历史的主流与重心,日本人当然也就乐得敷衍混过了。跟日本人至少要提出淞沪、太原、徐州、武汉、长沙(三次)、豫南、桂南、鄂西、常德与衡阳会战,那才是点到中日战争历史重点的说法。假如中国只靠「麻雀战争」来对抗日本的大军,中国哪里会有出席开罗会议、发表波茨坦宣言、成为联合国创始四强、以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与资格?这些都是要靠实力与真实的贡献才能争到的。
发生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的八一三淞沪大会战,是中日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会战中国动员了八十万部队,日本动员二十七万的陆海空三军,在上海及附近打的一场战况空前的大兵团战役,淞沪会战的规模与死伤,都是二次世界大战记录中最大的一次会战。无论是诺曼地与硫磺岛,都不能与它相比。就历史而论,这场战争才是决定中日全面战争的历史之战,虽然就时序而言,卢沟桥事变无法结案而最终引发中日战争,但是当时中日双方却都没有因卢沟桥事变而决定进行全面的决战,等到八一三淞沪会战开打之後,八月十四日,国民政府发表「抗战自卫书」;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全国动员,成立作战大本营,中日的全面战争才算进入了不回归点。
兹值世纪末的最後一次八一三大战纪念日,当向这个抗日战争史里,最大规模的战役中所有英勇不屈的中国军民,致以无限的敬意;而《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1931-1945)》的第二十二章应可作为一个深刻的纪念。在二十一世纪的未来,中国人仍要为抗日战争的历史真相,追求历史应有的正义,否则日本如何会记得它在二次世界大战的罪行,中国又如何让所有牺牲的军民,得到应有的历史公道?
~~~~~~~~~~~~~~~~~~~~~~~~~~~~~~~
小说下载尽在 http://www.biqugedu.com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
访问小说分享者(感xìng的美)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biqugedu.com/u?id=29560
也可以百度搜索或者访问www.biqugedu.com
-------------------------------------------------------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