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聚集着江山之秀,那胸好像藏着这天地玄机。
第八章【 京都 五世子】
更新时间2012-8-17 18:01:55 字数:3114
开京城,大明国都。最近风有些多。
钟阳、褚良等人走了两天后终于站在了城池的外面。
看着这大明国最大的城市,看着这威严、宏大、肃穆的城墙,褚良跃马而出,豪情万丈地说道:“想当初大明王雷震,白衣起家,创立这大明国之后,修建国都,当这开京城落成之后,大明王亲登城楼之顶,高声吟出,‘天下入吾胸,星空在手中。万古人绝影,长河贯剑空。’何等的意气风发。一百年前,诗人宋问初入京都时,也就在这城楼前写就了‘十万城墙石,百传豪情志。男儿当人雄,敢问天下计。’这又是何等的壮志情怀。”
钟阳见褚良有如此兴致,轻轻跃马到褚良身边,“我看褚兄此时豪情万丈,胸中似有凌云,不如作诗一首,吐心中宏志,待得日后褚兄名扬四方,这诗少不得要被后人所吟唱。”
褚良哈哈大笑道:“作诗我看还是算了,让后人传唱我的故事为我作诗才是王道。”说完纵马向城门而去。钟阳微微一笑也跟上去。
来到城门前,众人正准备进入城中,却见城里有五个身着黑色盔甲的士兵纵马而来。这五人到了钟阳等人前勒马而停。其中一人开口问道:“前面可是定山侯世子和文正侯世子?”钟阳闻言微微一惊,暗想,“不知是管家派人通知了文家,还是文家自己得知我和褚兄同来?”
郑管家孙管家同时扬声回道:“正是。”
那黑甲士闻言眼神一亮,“我等奉上将军之令前来迎接二位世子,还望二位世子随我到文将军府。”
郑管家拱手道:“那就麻烦军士了。”
文府座落在开京城西北面。当钟阳等人到了文府外时,皆为文府规模的庞大和戒备深严而讶异。从文府里出来两名管家,一名管家暂时收了众人的兵器,领着火飞等扈从通过侧门进入文府,一名管家则带着钟阳,褚良,郑管家,孙管家从正门进入到文府。一进入府中,钟阳却生出了股怨气,或许是为大哥的事而生气,或许是为自己来做人质而生气,总之钟阳心中愤愤不平。
众人来到了会客厅,文昌起身相迎。
“拜见上将军”
“两位贤侄和管家远道而来颇为辛苦,还请快快坐下。”文昌招呼众人坐下后,回到主位上,同时有侍女端茶上前。
文昌端坐主位上说道:“这次王上请两位贤侄来,一来是让两位贤侄观看王上亲政典礼,二来是王上yù加恩于各位世子,特许世子进入大国子学院学习,以期将来为大明江山做出更多的贡献。”
褚良这个时候也是一本正经地说道:“王恩浩dàng,我是深感惶恐,自感卑微,不应受王上亲睐,不过王命之下,焉敢不从,观完典礼后,我会遵王命进入大国子学院的,并认真学习,期武道精进,以报王恩。”
钟阳也是正襟地道:“我与褚世子一样,自当努力修行,以期上报王恩。”
文昌哈哈一笑,“两位世子果不愧为忠义之后,有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是大明的幸事。我看两位世子和管家脸色都有些疲惫,你们还随我府管家去左院休息,晚些时候,五位世子就会到齐。晚上我再设宴款待各位。”
文府管家把钟阳褚良和郑管家孙管家带到了左院的一个房间休息。郑管家和孙管家却说要去看一下随从们安排得怎么样,文府管家便带着两人去了偏院。钟阳和褚良二人则继续探讨历史。二人聊着聊着却是聊到了大夏帝国夏惠帝智诛施丞的故事。
却说这故事,大夏帝国夏丰帝早卒,夏惠帝九岁便继帝位。施丞是兵马大元帅,手握大权,惠帝刚继位时,施丞也是一心辅助四位辅政大臣,稳定朝局。然而朝局稳定之后,施丞却架空了四位辅政大臣,总览大权,不把惠帝和满朝文武放在眼里,进宫骑马,入朝不趋,最后更是想行废立之事。
惠帝得知施丞想行废立之事后,秘诏帝师杜文堂,这杜文堂有个私生子是个冒险队的副队长。通过帝师杜文堂私生子张召,惠帝重金请了九个地师秘密入宫布下局。惠帝再把施丞请入宫中,yù拜施丞为假父。施丞却也没多想便来到宫中,一入宫殿,殿门便被关上,九个地师用大夏帝国镇国秘宝月姆金丝网瞬间困住了施丞,即便如此九位地师还是因为施丞刹那间自然的反击而身受重伤。困住施丞后,九个地师合力催动了大夏帝国的另一个镇国之宝爵明扇扇死了施丞。
钟阳和褚良聊起了这段历史,不知为何钟阳老是把施丞和文武做个对比。
钟阳莫名的问了褚良一句:“文武比施丞如何?”
褚良微微有些讶异地看了钟阳一眼,“或许文武可比施丞,但你我定然比不了那九个地师。”
“你我断比不了那九个地师,我也不想做那九个地师。可是,文武挟天子令诸侯,国将不国,乱世即将来临,我与你虽相识日短,但我却知你有凌云之志,值此乱世,当是你我一展抱负之时。”钟阳沉声说道
“四季jiāo替、日月换升、乾坤倒转,天地间没有永恒的主角。生而为人就当勇攀这尘世巅峰,做个大人物,你我共勉之。”褚良霸气地说道。
钟阳与褚良此时都表明yù在当时之世立下一番功业,二人这番话颇有结盟的意思,虽说言间并无提及,但二人说完话后对视了一眼,很多话不说彼此便已明了。钟阳难得豪气了一次,主要还是来到文府想起哥哥退婚一事。
多年后,当二人回想起今日此番谈话时无不感慨世事沧桑。
这钟阳和褚良是最先来到文府的,随后而来的是雁夏城护天侯世子陈全,这陈全来到左院后,便在文府管家的带领下来拜访钟阳和褚良。
陈全来到钟阳褚良房间后哈哈大笑拱手道:“久仰久仰,今日能见到二位世子当真荣幸至极啊!我是雁夏城护天侯世子陈全。”
钟阳褚良也是拱手回道“久仰久仰”随即也是自我介绍一番。
陈全笑着向二人说道:“我雁夏城离京都最近,却没想到你们两个先来到。”
钟阳笑道:“我们要远些,出发的早,所以早到了些,你们归安城离京都不到一天的距离,什么时候起身来都行啊!”
褚良也是笑着说道:“陈兄满脸容光,丝毫不见疲惫啊!”
陈全哈哈大笑道:“主要还是距离短,否则我肯定也会十分疲惫的。”
陈全继续说道:“你们应该对这京都不了解吧?我可是常来这京都,这开京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我可是特别清楚。”
“那正好,等有时间了,陈兄一定得带我们好好逛一下这京都。”
“陈兄即对开京城如此熟悉,今后我和钟阳就多倚仗陈兄了。”褚良说完后还向陈全揖了揖手。
“褚兄这是哪里的话,我们既已经认识,且今后还会一起在大国子学院就读,那我们就是朋友了,就甭提谁倚仗谁,有事就一句话,我陈全绝不说二话。”陈全豪爽地说道。
钟阳褚良尽皆哈哈大笑道:“陈兄真乃义气之人。”
随后归安城奋威侯世子典丰、越陵城平成侯世子吕青相继来到了文府左院,众人又是相互认识了一番。
平成侯世子吕青是几个世子中穿着最为正规的,头戴羽冠、身披星辰袍、脚穿步履靴,谈吐之间颇有书生宁静之意,而奋威侯世子典丰则是一高壮之人,颇为魁梧,脸色些许黑,说话极其铿锵有力,声如洪钟,似乎能传到很远处。
吕青把手中扇子一收道:“今日能与四位世子相遇,真乃生平一快事,如若有空,当与各位一醉。”
典丰猛地拍了拍吕青的肩膀:“哈哈,吕世子莫要担心,想来偌大的文府定会准备好美酒,今晚文将军不是要款待我等吗?我们大可一醉,莫要管什么礼节,文府的酒要来不次。”
褚良见典丰言行都很豪放,开口说道:“典兄率xìng之人,我辈正当如此,今晚定于典兄一醉。”
吕青重新把扇子打开:“正当如此。君子不羁,世间礼节多有腐朽,今晚文将军为我等接风,我们正可借他文府之酒,共庆今日我等之相遇。”
“我观吕世子乃彬彬之人,虽说语间多有气概,只是不知这酒量?”陈全表示对吕青的酒量有所怀疑。
吕青哈哈一笑:“陈兄莫要担心,且看今晚谁先倒下。”
钟阳有些尴尬地说道:“我看你们一个个都好像很能喝酒的样子。”
典丰鼓着眼睛望着钟阳说道:“怎么,你不会喝酒?”
“喝倒是能喝,只不过这酒量实在不太好,各位今晚可要留情啊!”
众人哈哈大笑。
天色将黑之时,文府的管家前来告知钟阳等人,文昌已在听轩亭备下了盛宴为几位世子接风。几位世子遂在文府管家的带领下,来到了听轩亭。
第九章 【饕面虎囚冥猫】
更新时间2012-8-18 11:33:54 字数:3283
“听轩亭里看晚云,娥舞月衣有素琴。莫道寒山无蜻蜓,醉挑灯花笑人行。”
文府听轩亭是在文府落成之后很久才修建的。落成之后,文武为了增添底蕴,重金请了许多所谓的文人雅士前来作诗赋词,这便是众多诗词中的一首。‘听轩亭’三字的匾额也是如今有名的书法大师张华卒题写的。
而此时的听轩亭中,摆了一个大桌,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名酒。文昌招呼世子们随意坐下后,侍女便开始上菜。听轩亭外的草地上有着数位妙龄女子翩翩起舞,为跳舞女子伴乐的同样是一些美貌女子。女子身后还有些云烟,这是如今戏园惯用的技巧,以此烘托一种意境。草地四周摆满了烛灯,把听轩亭烘托的光亮无比,似乎可以与此时空中的皓月争辉。听轩亭右面有一个小湖,湖中央有几块状若饕面虎的大石。
此时之境当真是‘缓缓灯火,辉太极之光;袅袅香烟,接九天之雾;翩翩起舞,百媚春色,婉转歌声,雕梁旋绕。’
文昌举着酒杯对众世子说道:“各位世子远道而来,只略备了薄席为各位世子接风,文某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各位世子见谅。来,我们共举一杯,为今王亲政而干,为各世子即将进入大国子学院学习而干。”
虽然各位世子都清楚自己事实上是来做人质的,但却没有谁表现出有什么不满,整个宴席极为热闹有气氛。
五位世子竞相向上将军文昌敬酒,钟阳心理极不愿向文昌敬酒,但其他人都敬,自己也实在不好表现的与众不同,也向文昌敬了三次酒。文昌和众世子喝了一会儿,见世子们相互喝了起来,也无自己什么事,便说了几句先离开了。
文昌离开后,几位世子更是相互敬酒,褚良和典丰直接换上大碗比喝了起来。席间,褚良和陈全尽皆松开了衣服,敞胸露骨,好不痛快。吕青也是喝的兴起,也yù在酒量上分个高低,等典丰败给褚良后,他也拿了大碗和褚良喝了起来。陈全倒是没有比,自认了酒量不如那三人,便到了钟阳身旁,蹂躏起钟阳来。喝得钟阳几次叫停,大呼再也喝不下去,不过喝喝停停,钟阳却也喝了很多,后来实在受不了,直接呕吐了,其余四人似乎也找到了嘲笑的理由,直接数落起钟阳来,钟阳却也不服,拿了一大碗,正yù大喝,却直接醉倒了。
三天后。孙管家和火飞已经回去,其他世子的随从也已回去。钟阳等人三天中都待在文府,没有出去,就等着王上的亲政典礼。
文府的管家来到左院通知各位世子参加少年国君的亲政典礼,钟阳等人洗漱一番,穿上公服,便随文府管家一起前往王宫。
典礼是在王宫祭天坛举行。五位世子在文府管家的带领下进入了王宫,走在王宫里,五位世子都有些讶异,全没想到这文府管家如此熟悉王宫,随后却被王宫的构建所震撼到。从进门到祭天坛,有的地方给人以庄严肃穆、有的地方给人以幽深、有的地方给人以平和,各种不同的感觉,直让钟阳等人都后背生汗了。
钟阳等人到祭天坛后看到已经有了许多官员分开站在天坛道路的两旁,文府管家把五位世子安排站在了通往天坛大道的左侧。
满朝官员陆陆续续地来到了祭天坛,并有续地站立。典礼时间到后,随着一声‘王上驾到’,少年国君在一群太监的簇拥下来到祭天坛,而文武则是身披金色盔甲与少年国君并肩而行,看到此幕,跪在地上的群臣有些躁动,不过现在是祭天大礼,不适合出什么乱子,群臣中刚直之辈也只有双目狠狠地瞪着文武。
到了天坛下,少年国君在一个老太监的引领下一步一步地登上祭天坛,文武没有跟上去,他也知道现在不是炫耀的时候,否则典礼就会大乱,那些顽固大臣定然要跳出来,这一时,忍了!
祭天坛上,少年国君上祭天地,下拜祖先,以告苍生,主临天下。老太监大声地念了篇祭文,少年国君亲手在祭文上盖了玉玺后,老太监便焚烧了祭文,随后老太监念了一份圣旨,大意是启告上国,诏令臣民,大赫天下云云,随即又念了一篇大易帝国帝君诏文,承认雷殷为大明国新任国君。因为大明国是大易帝国的属国,在新王登基前,必须向大易帝国帝君呈文,得到大易帝君批准后才可登基,一般情况下都会批准,大易帝国并不随意干扰大明国国政。
整个典礼钟阳几人则在天坛下面不断地高呼‘王上千岁’‘天佑吾国’之类的话。祭天坛上的典礼结束后,少年国君率领满朝百官来到大殿。一进入大殿,群臣便惊讶地发现在王座右方同样放着一个王座,细看之下,更是发现正中央的王座两个扶手雕刻的不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