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我为正室2 > 第 34 章
    才知道内情,对于徐明茉肯下嫁给个马夫也是诧异不已,但想着好歹是将这烫手山芋给丢出门去了,又是安心不少,便也没多说什么。

    过了几日,贺兰氏写了信来,说凉氏虽然言语中还有些不甘,到底还是顾念着女儿,打算天气凉一些,便随了镖队来平陆县看女儿女婿。至于徐明薇的四叔徐天诚,闷闷不乐了几天,也渐渐看开了,还让凉氏到时候多带些细软财物,显然是顾虑到徐大山家底薄,怕徐明茉跟着他吃了亏罢了。徐老爷子和徐老太太对此事倒是没说什么,大概早当没这个孙女,只要不在外头败坏了徐家名声便好。

    如此凉薄冷情,也叫徐明薇暗暗冷了几分心,女儿果真是不值钱,比不得儿子贵重罢了。

    徐明薇原先信里也隐晦问过几句家里的情况,对此贺兰氏只字不提,只叫她安心在平陆县同傅恒过着日子,傅家眼下虽然是倒了,底下却还有骨头支撑着,那知州眼前是得意,往后还不知道谁熬得过谁哩!

    徐明薇细细体会着这话里的意思,越嚼越觉着贺兰氏另有所指。她一时也参不透,等傅恒回屋里来,也把她娘的信给傅恒看了。他倒是眼神一亮,笑道,“娘说得对,咱们只耐心等了便是。”

    徐明薇不肯教他这样一句话给糊弄过去,还抬眼瞧着,傅恒只好搂过人来亲了几口,闷声笑道,“这会儿我也是不晓得内底如何,眼前唯一晓得的,那知州便是杨阁老的学生,萧妃又是杨阁老的侄女儿,如此,你大概也能明白了吧?”

    徐明薇点点头,原来贺兰氏是这个意思,那么多半京城里的局面,徐家还是有几分把握的。一时也有些不解,歪头朝傅恒问道,“你记不记得在家时有一回下了大雪,你穿了一身秦王的大毛披风回来?从那时起,我便以为秦王同你有厚,如今看来,离得远了,却是淡了,不然这些消息,也不必从我娘这儿吐露出来了。你自己又是作何打算?从龙之功,也不是那等容易得的。”

    傅恒早知道瞒不过她,低声说道,“说没一点私心,你也是不信的。不过英韶这人,的确是越处得久了,越教人心生敬仰,有帝王之相,也有帝王之术,礼贤下士,听进谏言,日后如果是他荣登大宝,我信他会是一代明君。反观齐王,刚愎自用,xìng情残暴不仁,又亲近小人,只近喜不近忧,天下若为他所有,只怕富足不过三年,天下必有乱象……我选英韶,是为友,也是为苍生。从龙之功,我是不敢想,奈何不得有人想。原本父亲是替我寻了京郊的差事,才隔了一日,旨意再发送下来却换成了这里,是谁从中作的鬼,也不难查实。英韶大概也心里明白,只不过那人比着我,如今更有用处,也不好撕扯开来说罢了。”

    徐明薇听出他语气里有几分落寞,安慰道,“不好便不好罢,咱们不图他家的,随他们闹去。”

    傅恒轻笑了一声,这便是家有贤妻的好处了,旁人只瞧见那花团锦簇的热闹,瞧不见底下已是烈火烹油,她却能先瞧见了底下的凶险,拦着自己三思而后行罢了。一时心里越发感触,想起她刚过门还怀着娇娇那会儿,自己竟还为着防她,做了不少的糊涂事,此刻想来,越发脸热得很。

    第三卷 终究意难平 108

    “从前是我对不住你,以后就咱们两个,谁也不理,只好好过日子。”傅恒抚着徐明薇的一头乌发,心中溢满柔情,低声说道。

    这句话他以前便同徐明薇说过,这会儿搜肠刮肚了半天,似乎也没别的好说,唯有这一句,能将他的真心实意给嘱托出来。

    徐明薇只抬眼朝他笑笑,眉眼中什么情绪都没有。傅恒心里一痛,她终究还是不信自己的。一时也是自嘲,这便同她说给娇娇听的狼来了的故事一般,说得多了,信的反而少了。

    傅恒越发将她搂紧了些,嘴里一阵呢喃,徐明薇费了些劲才听清楚他说的是什么。

    “再没有薛氏,再没有别人……”

    她眼神一暗,薛氏,这个名字倒是很久没有听见了。算起来,离她过世也不过是一年光景,但猛然间听到傅恒提她的名字,徐明薇倒生出一番恍若隔世的疏离感。

    彼时,薛氏还是自己心上的一根刺。那时候的自己,还会因为傅恒的背叛痛彻心扉。如今再回首,却是多大点事儿,全不值得那样同傅恒闹。男人的心,是长着脚的,越想拿绳子套住了,他越要往外头挣扎,要这样时刻提防着,也实在是没意思。如今她也想开了,他爱怎样就怎样,只要还有一丝心牵挂在家里,便也够了。因此听见傅恒说起前话,她也只云淡风轻,全不放在心上了。

    婉容进得门来,撞见的便是两人抱作一团的景象,连忙避过脸去,轻咳了一声,估摸着两人应该散开了,才转过身来说道,“回爷,nǎinǎi,外头来了顶轿子,说是旧友之后。门房问她从哪儿来,那人也只摇头不语,一定要等nǎinǎi亲自见了才肯说明原委。门房见她说得出咱家里的人口,还特别提了碧桃的摸样长相,一时也做不了主,便报到里头来了,还问nǎinǎi的意思。”

    徐明薇和傅恒面上都有些奇怪,两人相看一眼,都猜不到这神秘来客是哪位。徐明薇便嘱咐婉容道,“请进院子来见,叫闲杂人等都避开了去。”

    婉容领命去了。傅恒牵着徐明薇的手到院子里等,没过一会儿,果真见着一顶小轿慢悠悠地抬了进来。边上立着一男一女,都做了武人打扮,一身的黑色短打劲装,头上又带着顶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全看不清面容样貌,越发显得神秘十足。

    徐明薇看着那女子的身形有些眼熟,正要出声问了,轿子里头传出一个稚嫩的儿童嗓音,有些好奇,又有些害怕地问道,“南姨,我们到了吗?”

    傅恒听着那声儿有些怪怪的,先时还以为是小孩子说话吐字不准的缘故,后头才反应过来,那是外族人说汉话才有的怪味,面上越发惊奇。

    徐明薇也察觉到了些异样,问道,“阁下到底是谁?既然点了名要见我,为何还要遮遮掩掩?”

    那女子先是同轿子里的孩子说了几句什么,安抚好了人,才回过头来,掀了斗笠,露出底下一张有些憔悴的脸来,淡声说道,“相别四五载,六姑娘,哦,不对,该改口叫您傅家nǎinǎi了,可还认得故人?”

    徐明薇定睛一瞧,有些不敢相认,迟疑道:“昭阳?”

    来人正是昔日徐明薇入宫伴读时,身侧伺候的宫女昭阳,也是先皇后的耳目,大公主的心腹。

    “正是我,nǎinǎi竟还认得。”昭阳有些高兴,连语气都沾染上了些欢快。

    “边上这个是你男人?里头的孩子是……?”徐明薇迟疑了一下,想起傅恒说过的边关吃紧,北狄正伺机而动一事,不太相信昭阳是单纯地回乡探亲来的。

    昭阳看一眼傅恒,笑道,“nǎinǎi好眼力,奴跟着公主在关外多年,到底还是适应不了那儿的干燥,眼下看着是好好的,早积下一身的毛病。公主怜奴忠心伺候多年,特准许放了奴归乡,路上听说您跟着傅少爷外放到这儿来了,便顺带来看看。这是我男人,叫格鲁特,能听得懂汉话,就是说不利索,里头两个是我草原上捡的孩子,一个叫央金,一个叫卓玛,可怜生来就是没爹没娘的,奴到底是养了他们几年,便也一起带回来了。”

    徐明薇听见这两个名字,脸一下变得刷白,这不就是大公主长生来信里提到的孩子名字吗?她竟也有两个孩子了……徐明薇转念一想,做娘的能忍心把孩子远送到自己这儿来,那她自己,是不是已经出了什么事?

    徐明薇估摸着昭阳是还不放心傅恒,因此不敢当着他的面说了实话,自己说实话心里也是没底,因此也没说破,只上前颤着手掀了轿帘,里头果真坐着两个汉人打扮的小娃娃,做哥哥的正警惕地瞪着一双圆眼儿看着自己,越发紧紧抱住正忙着啜手指头的妹妹,仿佛一头受惊的小兽,只张着无甚威胁的爪牙,反而令人觉着十分可爱。

    第三卷 终究意难平 109

    徐明薇估摸着两个孩子的岁数也都合得上,一颗心便沉沉往下坠去,回头再看昭阳,眼里分明有泪,一时忍不住颤着声儿问道,“孩子爹娘都不在了?”

    昭阳点点头,声音不大,但十分坚定,“都不在了。”

    徐明薇回身又去傅恒,他大概也猜到了吧,之前昭阳让下人传话时说的是“旧友之后”,自己在关外的旧友,除了大公主,还能有谁?

    傅恒看她一眼,眉间还带着沉重,却开口应承道,“你们带着两个孩子上路,也不太妥当。毕竟年岁还太小,这一路奔波折腾的,万一受点风寒,都是大事。再说你离乡多年,只怕故土难寻,世亲疏离。不如都先在这里住下,寻个差事安身。另外再传了音讯回乡,同家里报一声平安,岂不更好?”

    昭阳听了这话,又看了一眼徐明薇,见她也同自己点头,便笑着同傅恒做了个礼,谢道,“此番来的确存了投亲的意思,那奴便不再推却,就此比邻住下,还望傅大爷傅大nǎinǎi不嫌呱噪了就好。”

    既已说定,徐明薇连忙让婉容同徐家管事招呼了一声,又收拾出个院子,好让与昭阳和格鲁特一行人居住。

    傅恒借口自己同段云平有约,好留昭阳和徐明薇说些体己话,一时离了她们去了。

    两个孩子再懂事,一路上风雨兼程的,又离了亲娘,也是受尽了惊吓,这会儿被婉柔她们伺候着洗了澡,又喝过香甜的热牛rǔ,终于感觉到了安全稳定,一时都支撑不住,抱成一团在床上睡着了。

    徐明薇怜惜地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仔细瞧着,眉眼果然都是像极了大公主的,那高高的鼻梁,估计是像着北狄的可汗王更多一些了。

    昭阳那头安抚下了格鲁特,回到屋里来,见着徐明薇便是扑通一跪。

    徐明薇也是没料到她会忽然行此大礼,连忙上前去扶,昭阳只不肯,垂泪道,“nǎinǎi且听奴说完。”

    徐明薇没得法子,只好应道,“你不说我也明白。是长生让你送了孩子来的吧?你放心,且有我一日,便有他们一日,谁也欺负不了他们去。你先起来,长生到底出什么事了?”

    昭阳抹了抹眼泪,终于肯起身,轻声说道,“一个月前,大公主偶然听见了北狼王和幕僚的商议,晓得朝中有人和北狄勾结在一起,只等着里应外合,届时开了防线口子,放北狄三十万大军长驱直入,直取燕梁。两国商定事成之后,北狄和天启便以燕梁为界,划洲而治。大公主当时听见便觉着不妥,北狼王此人野心勃勃,天启拱手奉上的燕梁十六州也不过是驱虎引狼,抱薪救火,只能缓一时之气,不出三载,养足了兵马的北狄定会不甘隔江垂涎,一旦引兵,天启覆灭也不远矣。”

    徐明薇虽然早料到京中有人做鬼,但是没想到那人为着大位之争,竟连燕梁十六州都肯放于筹码之上,拱手相让!有如此子孙,真是败家败国,只怕皇陵里埋了的都要气得跳脚起来。

    “大公主连夜让人往回送信,而后又死死相劝北狼王,只可惜北狼王不肯听,还笑她一介fù孺,又懂得什么。大公主劝过几次,反而惹怒了北狼王,再不肯到大公主的帐子来,反而扶起了新送来的宋夫人。大公主心灰意冷,半个月前忽地将两个小主子jiāo到奴手里,让奴对着雁门关的方向立下dú誓,定要平平安安地将两个小主子送到nǎinǎi手上。奴当时便猜到大公主是有心诀别,力劝大公主同奴一起逃回关内。公主只不肯,笑着说道,‘我若是走了,你们便走不成了。’”

    昭阳说到这里,眼眶又是一红,别过脸去狠狠掉了几滴眼泪,才回头定定地看着徐明薇说道,“奴同两个小主子的命,是大公主用她自己的换来的,奴在公主面前发的誓,已经尽到了。往后会怎样,全在nǎinǎi。”

    第三卷 终究意难平 110

    徐明薇明白她的意思,当即也扣手当胸,一字一句对天地起誓道,“我以我心对故人,有我一日,保他们一世,如有违此誓言,天地不容,神鬼厌弃,众叛亲离罢了!”

    昭阳总算放下心来,又从袖底里掏出大公主写给她的信,一时抹着眼泪下去洗脸整理仪容去了。

    徐明薇抖手拆开来看,字仍旧是那眼熟的字,只不过大气里头多了一丝温柔,大概便是做了母亲的缘故。

    “明薇亲启:

    你若有缘得见此信,我多半已经不在人世了。别为我哭,也别为我难过,这一世我见过的,拥有过的,尝过的,比那平安老翁都足够了,人生若此,遑论虚度?我并不曾有遗憾,若真说起来,也就是那一年到底没喝到城南的阿香婆豆花,胡家羊ròu汤,不及比较一番,是草原上的手把羊更好,还是胡家的小羊ròu滋味更足。人大概到我这个时候,便偏爱回忆,其实现在想来,冉星多半是编的,瑾希姐姐也是在吊我胃口,这两者也并不那般难得吧?

    只可惜我没机会再问她们一声,编排这样的谎话骗人,羞也不羞?如今她们应该也都是当娘的人了,原先一拨子人里头除了左家两姐妹就我最小,往下一辈却是我的诚儿和逸儿最大,你们再着急的,也急不过他们,好歹是为我挣了一口气……往后你若是回京,记得带着诚儿和逸儿去城南吃一碗豆花,喝一口羊ròu汤,便算是替我尝过了。

    ……

    过些日子,你只打发了昭阳回乡去,她自己晓得的,弟弟再问起,也只说孩子在路上发了急疫死了。京里就算遇见,他看在我的面上,多少也会认了,不予追究。只是连累你家,从此仕途无望,升迁不及。若有相悔,便送了孩子去皇陵,那里自有人接应,你也勿需以此为扰,我知你的心意,只是嫁了人,多少都做不了主罢了。

    ……”

    徐明薇匆匆看过一遍信,眼里湿热不止,一时将信纸圈圈点点地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